三、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有关国家审计规范的总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实践中形成的相互联系的各项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的高度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具体层面的制度,它以根本政治制度为最高指导,以基本层面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为基础,包括审计法律体系、审计体制以及支撑落实审计法律体系和审计体制的各项具体审计规范等。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应把握三个基本观点。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的根本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建立和发展的首要政治前提,决定了国家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根本目标,决定了“什么是审计”“为什么要审计”和“审计为了谁”,保证了审计工作始终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就是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中心,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确定审计工作的目标、方向和重点,强化审计机关思想政治建设、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基层组织建设,把审计工作不断推向前进。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建立的基本原则,决定了“由谁审计”“审计什么”和“怎样审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等法律规定了审计的职责、权限、程序、行为和结果,也保证了审计计划、实施、机构、人员和经费的独立性,这些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的主要内容。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必须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两方面要素构成,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审计制度形成的基础和环境;审计制度明确了制度的作用领域,即主要是审计监督领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注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改革开放30多年伟大实践的科学总结,凝结着改革开放前30年党和人民艰辛探索的心血,集中体现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的美好憧憬和不懈追求。注19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必须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必须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之路。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确立了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发挥作用的机制,有利于提高审计监督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内嵌于国家政治制度整体设计中,既具有制度的一般属性,又具有审计监督的特殊性,规定了审计机关的法律地位、隶属关系、不同层级审计机关之间的领导关系以及审计组织体系等内容,规范了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之间、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审计机构与人大和政府以及其他机构等组织之间的审计关系,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国家治理的目标需求和作用机制。在体制上,国家审计机关隶属于行政序列,但又通过法律规定了审计监督的独立性,审计监督的结果向各级党委、政府报告,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被审计单位,同时也向社会公开。这些制度设计,一方面有利于审计监督的针对性,使审计工作能够更好地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审计监督的时效性,使有关部门可以依据审计情况对有关责任人和责任单位及时做出处理处罚决定,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得到整改,审计报告和审计建议能及时为决策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