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辞书学报(第二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词义的重新解释与理据探求

苏宝荣
(河北师范大学  050024)

提要  有些词语的释义陈陈相因,但仔细推敲,却与语言事实相违。一个词语具有什么意义,必须有具体的言语材料作为佐证;与语言事实不符的释义,需要重新做出解释。本文通过对部分词义的重新解释,从三个方面做了理据探求:(一)有些词义的误释是不明构词语素的“相互制约”形成的;(二)有些词义的误释是不明语素的“相互融合”形成的;(三)有些词义的误释是不明构词语素的来源形成的。

关键词  词义  重新解释  理据探求


在现代语文辞书中,有些词语的释义陈陈相因,似乎已成定论,但仔细推敲,却与语言事实相违。约定俗成是语言的本质特征,一个词语具有什么意义,必须有具体的言语材料作为佐证。与语言事实不符的释义,需要重新做出解释。本文选取辞书释义与语言事实不符的几个常用词重新做出解释,并试图探求其造成误释的成因,以供辞书编纂者与修订者参考。

(一) 有些词义的误释是不明构词语素的“相互制约”形成的。如:

【干练】

《现代汉语词典》(下文简称《现汉》)(第6版):“又有才能又有经验。”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下文简称《规范》)(第2版):“能力强,机敏老练。”

《应用汉语词典》(下文简称《应用》):“[形]有才能而且办事有经验。”

《辞源》(修订本):“熟练胜任。”

《汉语大词典》:“熟练胜任;有才能又有经验。”

众多辞书对“干练”一词的释义大体相同,辗转相承,似是而非。言语实践中,我们用“干练”来称赞一个人时,多指该人“处事果断,办事干脆利落”。处事“干练”的人当然“有才能又有经验”,但“有才能又有经验”并不等同于“干练”(“深谋远虑”“高瞻远瞩”都属于“有才能又有经验”)。

再看辞书对两个构词语素的释义:

干(幹)

《现汉》(第6版):“能干;有能力的。”

《规范》(第2版):“办事能力强。”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才能;才干。”

《汉语大词典》:“才能;干略。”


《现汉》(第6版):“经验多,纯熟:老~|干~|熟~。”

《规范》(第2版):“经验多,阅历广:熟~|老~|~达|干~。”

《应用》:“阅历丰富;熟练。”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⑤精壮;干练。”“⑥经验多;熟悉。”

《汉语大词典》:“⑤详熟;熟悉。”“⑦精壮;干练。”

《辞源》(修订本):“使熟练,详熟。”

《说文解字》十三篇上:“练,湅缯也。”本指练丝,把生丝煮成洁白柔软的熟丝。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看到:语素“练”本指练丝,即把生丝煮成洁白柔软的熟丝,由此引申出“纯熟”之义,在“老练”“熟练”“练达”“干练”等一系列复音词中,语素“练”都为“纯熟”义。语素“干”为“才能;才干”义,不过在组合成词的过程中,两个语素语义上融合互补,与“练”的“纯熟”义组合的“干”,不是一般的泛指“才干”义,而是与“纯熟”搭配的“精干”义。

由此看来,“干练”的释义应为:

精干纯熟,通常指人处事果断,办事干脆利落。

又如:【养兵】

《现汉》(第6版):“指供养和训练士兵。”

《规范》(第2版):“供养和训练军队。”

《汉语大词典》:“①供养和训练士兵。”

“兵”是用来打仗的,“养”与“兵”组合成词,特定语义组合关系使其发生变异,这里不仅有“供养”义,还包含“训练”义。语文辞书中将“养兵”释义为“指供养和训练士兵(军队)”,而不是简单地解释为“供养士兵(军队)”,也同样体现了复合词语素在搭配中“相互制约”所形成的词义的变异。

(二) 有些词义的误释是不明语素的“相互融合(或称为复合词的再度语素化)”形成的。如:

【唁电】

《现汉》(第6版):“慰问死者家属的电报、电传等。”

《规范》(第2版):“对死者家属表示慰问的电文。”

《应用》:“吊丧的电报。”

【唁函】

《现汉》(第6版):“慰问死者家属的信。”

《规范》(第2版):“对死者家属表示慰问的信函。”

《应用》:“〔名〕吊丧的信件。”

这种释义与现今“唁电”“唁函”的实际内容已不相符。如今“唁电”“唁函”无论长短,其主要篇幅是对逝者的称颂和悼念,一般结尾是对逝者的亲属表示慰问。

当然,目前语文辞书的这种释义也是有其来源的:古代“吊”与“唁”本义有别:《说文·口部》:“唁,吊生也。从口,言声。”段玉裁注:“此言吊生者,以吊生为唁,别于吊死为吊也。”《玉篇·人部》:“吊,吊生曰唁,吊死曰吊。”而且吊唁的对象不限于丧事。《汉语大字典》:“对遭遇非常变故者的慰问。后多指对遭遇丧事的人的慰问。”《诗经·鄘风·载驰》:“载驰载驱,归唁卫侯。”毛传:“吊失国为唁。”孔颖达疏:“此据失国言之,若对吊死者曰吊,则吊生为唁。”《旧唐书·萧复传》:“复辄以赈贷,为有司所劾削阶,朋友唁之。”又《左传·庄公十一年》:“秋,宋大水,公使吊焉。”此“吊”为对遭受水灾的宋国国君的慰问。后来“吊唁”连用,指“祭奠死者并慰问其家属”(《现汉》),二者语义逐渐同化(此与“牙齿”“贫穷”等词语义演化的轨迹相同: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统言之皆称齿称牙,析言之则前当唇者称齿,后在辅车者称牙”;《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在古代,缺乏衣食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没有出路叫‘穷’。”后世“贫穷”连用而义同)。而今“唁电”“唁函”既有对生者的慰问,也有对逝者的哀悼与称颂,而且往往后者的文字多于前者。也可以说,现代汉语中“唁电”“唁函”中的“唁”,语义上相当于“吊唁”,是复合词语素化(即“吊唁”紧缩为“唁”)后再构成新的复合词。

因此,从语言的事实出发,“唁电”“唁函”的释义应修改为:

【唁电】:“悼念死者并对其亲属表示慰问的电文。”

【唁函】:“悼念死者并对其亲属表示慰问的信函。”

《应用》虽释义不够精确,但尊重语言事实,总体上是对的。

(三) 有些词义的误释是不明构词语素的来源(或称为古义遗存)形成的。如:

《现汉》(第6版):

【当代】当前这个时代:~文学|~英雄。

【当世】当代:~无双。

这里将“当代”“当世”视为同义(等义)词,恐怕是值得商榷的。例如我们说“段玉裁、王念孙是影响当世和后世的学术大师”。这里的“当世”显然不能更换为“当代”。实际上对“当代”的释义可以是“当前(或“当今”)这个时代”;而对“当世”则应释义为“当时那个时代(一般指历史事件或人物所处时代)”。一为近指,一为远指。究其原因,是因为作为同义词的“世”和“代”,其来源是有区别的:《说文·人部》:“代,更也。”段玉裁注:“凡以此易彼谓之代。”“代”为一般“更替”之义。而“世”则不然。《说文·卅部》:“世,三十年为一世。”《字汇·一部》:“世,当时为当世”,“世,父子相代为一世。”“世”隐含追述往事的远指之意。是构词语素的历史来源不同,形成“当代”与“当世”词义上的差异。

又如:

【怅恨】《现汉》(第6版):动惆怅恼恨:无限~。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指出:“恨”本义为“引为憾事,感到遗憾。《史记·淮阴侯列传》:‘信言恨不用蒯通计。’又《魏其武安侯列传》:‘恨相知晚也。’”[1]后来才引申出“怨恨”之义。“恨”有“恼恨;怨恨”与“悔恨;遗憾”二义,但在与“怅(不如意)”组合的“怅恨”一词中,所用应为“悔恨;遗憾”义,而非“恼恨;怨恨”义。“怅恨”本是起源很早的文言词,《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年少时不得志,正是表达的“惆怅(伤感;失意)悔恨(遗憾;不得志)”之义。此义中古汉语一直沿用,如《新唐书·敬晖传》:“三思浊乱,晖每椎坐怅恨,弹指流血。”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暗想当年,节物风流,人情和美,但成怅恨。”[2]现代汉语中使用的“怅恨”一词,是从古汉语中承传下来的,而且“怅(不如意)”与“恨”两个语素有其特定的搭配关系,此处语素“恨”毫无疑问应是“悔恨”“遗憾”之义。《现汉》的释义有“望文生训”“以今释古”之嫌。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词义是极其复杂的,只有以语言事实为依据,并注意揭示其发展演变的内在规律,才能在语文辞书中科学、准确地释义。

附    注

[1]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修订本,第三册)第806页,中华书局1981年版。

[2] 所举例证均见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汉语大词典》(第7卷)第588页,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年版。

参考文献

1.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汉语大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1993.

3.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崇文书局,2010.

4. 李行健主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2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10.

5. 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应用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6. 〔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

7.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8.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