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世开语言学论文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4.结束语

关于研究语言结构中虚范畴的意义,乔姆斯基曾经说过下面一段话:注28

虚范畴的性质是一个特别有意义的问题,其中有好几条理由。首先,对这些成分的研究,同时对与之有关的照应成分和代词进行调查,这已证明是一种最好的探索的途径,通过它去确定语法和语义表达的性质以及构成这种表达的规则。除此以外,研究这些虚范畴成分的性质还有一种内在的吸引力。这些性质几乎不可能根据表面观察到的现象用归纳的方法加以确定,因此,它们很可能反映了内在的心理现象。如果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发现人类语言机制的性质,而这些性质是从经验的表面现象抽象出来的,那么,这些成分提供了特别有价值的借以洞察的现象。

这段话说明了虚范畴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语言结构中语法和语义的表达及其规则,而且还能通过它研究人类语言的机制,这后一点正是支约论的主旨所在。

应当指出的是,支约论中关于虚范畴的许多原则是否能运用于一切语言,虚范畴的性质和类型是否适用于所有的语言,换句话说,它们是否具有普遍性,这正是目前一些学者在研究的问题。乔姆斯基等人也在深入研究中。他们通过具体语言的验证仍在不断修正支约论的理论和原则。对此我们还不能作最后的评论。


参考文献

徐烈炯 1984a 《管辖与约束理论》,载《国外语言学》1984年第2期,1—15页。

Chomsky, N. 1981. 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 Dordrecht: Foris. (修订本1982)

Chomsky, N. 1982. Some Concepts and Concequences of the Theory of Government and Binding. Linguistic Inquiry Monograph 6.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Huang, C.-T. J. (黄正德) 1982. Logical relations in Chinese and the theory of grammar. Unpublished MIT Ph.D. dissertation(中译本:1983,《汉语生成语法——汉语中的遐辑关系及语法理论》,译者宁春岩、侯方、张达三,黑龙江大学科研处)。

Xu, L. (徐烈炯) 1984b Empty categories of unspecified features, 1984 GLOW Conference, Copenhagen.


(原载《中国语文》198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