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5篇)
请就“帅位”
两阵对峙,旗门开处,各闪出一员猛将,施展出浑身武艺,斗上百十来个回合,就有一方取胜,斩来敌人首级;或是不分胜负,鸣金收兵,来日再战。
这是旧的演义小说中描写战争的常见场景。然而,却并不真实。人们在欣赏之余,有时不免怀疑:难道千万个战士只能起摇旗呐喊的作用吗?难道战争的胜负完全取决于个别将军的武艺高超吗?
可是,这种单骑上阵的作风,有时竟也可以在我们少数担负一定领导责任的同志身上看到。比如,有一些勤勤恳恳、忙得透不过气来的好同志,他们对于下级,对于别人,这也不放心,那也不放手,样样事都要揽在自己的手心里,办不了,丢不下,不是也有一点像长坂坡上单枪匹马闯入百万军中的赵子龙吗?
赵子龙是可敬的。当时他手下一无兵、二无将,仍然临危不惧,在千军万马之中如入无人之境,自是英雄本色。
用大战长坂坡的办法来领导我们的生产和工作,则是注定了要失败的。我们社会主义的事业,千头万绪,决不是单枪匹马所能招架得过来的。一个领导者所能做的事虽然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也只能是很小的一部分。千斤重担不是扛在一个人肩上,而是众人来挑,事情才能办得好。如果一个工厂里,连买一只皮包、配一把锁之类的事都要请示党委书记决定。那么,各个部门、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和群众,除了站在一旁干着急之外,他们的劲头又怎样使得上呢?
事有大小,不分主次地什么事都管,就会把大事淹没、挤掉。小权不放,往往会造成大权旁落。一天到晚陷在琐碎的事务里,又能有多少时间去想一想方针、政策的问题,又如何能洞察群众的意向并为他们做更多的事呢?忙忙碌碌的结果,充其量只当了一名事务长,领导者而不能做好领导工作,那是要误大事的。
管与不管,是辩证的统一。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一个领导干部“样样管”的结果,往往是一样也管不好。实际上只能是逼着自己对许多不了解或者了解得不清楚的事情乱发议论,乱出主意。只有把所有的事情做好安排,该别人做的事让给别人去做,才可能腾出手来,抓住几件重要的事情,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求得比较正确和切实的解决,才可能真正把事做好。
人们不会因为古代的作家只写了猛将的武艺而没有写出士兵的活动,就去责备他们。他们由于历史的局限,不可能对群众的作用有正确的认识。然而,现在有些同志不相信下面的同志可以把工作做好,不相信他们在锻炼中可以进步,不相信他们的实际经验等等,这些观点倒是不可原谅的,因为它们首先就违反了马克思主义的“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这一条。
旧小说里描写战争的另外一个常见的场景很值得我们思考一下:元帅升帐,众将官分列两旁。首先是分析情况,议论大计,或攻、或守、或偷袭、或埋伏,等等。方针既定,分配任务,某人领令箭一支带多少人马前往指定地点,执行什么任务等等。至于如何指挥这支人马具体打仗,那就是“众将官”自己的事了。这种描写,比较接近作战司令部的真实情况。只有不但自己上阵,而且能用兵的人才是好的将官;只有不但能用兵,而且能用将的人才是好的元帅。
如果把我们的工作比作另一种战斗,我们各级组织的领导人也可以说是他那一部分战斗队伍的“元帅”。为了做好工作,不但需要“将军当兵”亲临第一线,和群众同劳动、共商量,也还需要学会“元帅用将”的本领,请就“帅位”。
(《解放日报》,1961年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