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 迁 莺 真宗幸澶渊[1]
李 纲
边城寒早。恣骄虏,远牧甘泉丰草[2]。铁马嘶风,毡裘凌雪,坐使一方云扰。庙堂折冲无策[3],欲幸坤维江表[4]。叱群议,赖寇公力挽,亲行天讨。 缥缈。銮辂动[5],霓旌龙旆,遥指澶渊道。日照金戈,云随黄伞,径渡大河清晓[6]。六军万姓呼舞,箭发狄酋难保。虏情詟[7],誓书来[8],从此年年修好。
【注释】
[1]真宗:宋真宗赵恒(968—1022),997—1022年在位。幸:皇帝亲临。澶(chán馋)渊:即澶州,又名澶渊郡,因古湖泊而得名,在今河南濮阳一带。[2]甘泉:汉宫名。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匈奴十四万骑兵深入汉境,前哨骑兵曾至甘泉宫。这里指辽军入侵。[3]庙堂:即朝廷。折冲:使敌人的战车后撤,即退敌。冲,古代的一种战车。[4]坤维:西南方。江表:江南。[5]銮辂(luán lù 峦路):皇帝的车驾。[6]径渡:径直渡过。大河:指黄河。[7]詟(zhé 哲):恐惧。[8]誓书:盟约文书。此指辽与宋订立停战和平盟约,史称“澶渊之盟”。
【品读】
据《宋史》真宗纪及寇准传记载,景德元年(1004),辽国萧太后与圣宗亲率大军侵入宋境,群议惶恐,真宗勉强听从宰相寇准之议,亲往澶渊督师。宋军见真宗皇帝亲渡黄河,士气大振,于澶渊城下和辽军激战,斩获甚多,后又射杀辽大将萧挞览。辽见取胜无望,又恐腹背受敌,遂提出和议。真宗素主议和,先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对方暗通关节,继遣曹利用赴辽营谈判,终于与辽订立和约,由宋每年向辽纳贡银币十万两、绢布二十万匹,辽遂退兵。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实际上,“澶渊之盟”不过是一个打了胜仗却仍要向敌人进贡的屈辱条约。“从此年年修好”的代价是每年三十万银、绢的沉重负担。但是真宗虽万般不愿却终于亲临前线的举动,在有宋一代太平天子中仍堪称勇气可嘉!李纲抗敌北伐的劝告和鼓励虽并无成效,南宋依然屈辱求和,偏安偷生,但李纲对真宗的讴歌却是真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