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 天 乐 赠童瓮天兵后归杭[1]
詹 玉
相逢唤醒京华梦,吴尘暗斑吟发[2]。倚担评花,认旗沽酒[3],历历行歌奇迹。吹香弄碧,有坡柳风情[4],逋梅月色[5]。画鼓红桥,满湖春水断桥客。 当时何限俊侣,甚花天月地,人被云隔。却载苍烟,更招白鹭,一醉修江又别[6]。今回记得,再折柳穿鱼,赏花催雪。如此湖山,忍教人更说!
【注释】
[1]童瓮天:生平事迹不详。兵后:指元兵攻破南宋都城杭州以后。归杭:指回到杭州。[2]吴尘:吴地的风尘。吟发:指诗人的头发。[3]认旗沽酒:化用白居易《杭州春望》“青旗沽酒趁梨花”诗意。[4]坡柳风情:用苏东坡的有关典故。苏轼曾两度在杭州做官,在西湖中修建了一条长堤,把西湖分成里湖和外湖两部分,并在长堤上种花植柳,建置桥亭,后来堤桥成市,歌舞鼎沸,成为西湖繁华热闹的场所。另外苏东坡也写下了一些咏柳名句,如《蝶恋花》“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之类。[5]逋梅月色:用林逋的有关典故。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种梅养鹤,其《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千古传诵的咏梅名句。[6]修江:即修水,在今江西省境内。
【品读】
詹玉一名詹正,古郢(今湖北钟祥)人,大致生活在宋末元初之际。此词据词题可知乃词人送朋友童瓮天在元兵破杭州后归杭时所作,即作于南宋灭亡之后。词中既抒发了对故国京都的怀念之情,也追忆了当初在杭州的宴集游乐生活。明杨慎《词品》卷五评此词说:“此伯颜破杭州之后也,观其词全无黍离之感,桑梓之悲,而止以游乐言。宋末之习,上下如此,其亡不亦宜乎?”说此词多是些游乐之辞,确是如此;说由此可见宋末士大夫文人醉生梦死的精神风貌和社会风气,也能成立;但说此词全无故国之思、亡国之恨,则未免肤浅。其实词中是蕴含着深沉的家国之思和感伤之情的,只是词人表达得很隐微很深婉。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三评此词说:“‘如此湖山,忍教人更说’,看似平淡,却含有无限悲凉。以此二句结束全词,可知弄碧吹香,无非伤心惨目,游乐云乎哉!”况氏的这一评述,则很深刻地揭示出了此词借对往日京华游乐生活的回忆寄托“黍离之感、桑梓之悲”的深层思想内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