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文学该怎样行走
谈文学最后必然要归结到作家对人的看法、作品对人的影响上。笔者希望文学首先是人学,希望文学能给人一双美丽的慧眼。希望文学思想能自由地闪光,能够架起不同文化、学科、人际间理解和沟通的桥梁;希望文学能让人们勤奋地工作、安静地思考;希望文学能排除现代人害怕、焦虑的障碍,重新找回自我价值。希望文学能关注现实生活,改进人类文化生态和人文环境,多关心人性、人道、民主、人类的前途和命运。
一、文学应当承担起文化整合的重任。归属感是防止社会整体滑落为唯我论的重要一环。民族或个人的唯我论会导致偏执狂与神志错乱,导致歪曲现实,生出仇恨,导致战争爆发与人类互相残杀。现在是一个知识专业化的时代,知识专业化带来的巨大好处可以深化知识的探索与科学的试验,成为发展的原动力。但恰恰也是因为知识之无限丰富与科技飞速发展,导致专业化的出现和深奥语汇的使用,人们的隔膜在加深。专业化在淘汰着大家共处、交流和产生团结友爱文化的基础。知识专业化导致碎片化,导致人类整体破碎成单家独户,或者破碎成技术人员与专家的亚文化圈,语言、法规与日益专门化、片面化信息把人们禁锢在自我的小圈子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科技已经难以完成文化整合的任务了,文学则不同,它过去、现在与将来都为人类经验的共同分母之一;通过这个分母,我们可以交流与对话,而不必管生计和生命的打算有多不同,不必管各自所处的地理与社会环境的差异有多大。
二、文学可以防止我们的愚蠢与偏见,防止排外主义、种族主义、政党或宗教的狭隘与短视,甚至民族沙文主义,等等。伟大之文学反复证明:全球各地男女应是平等的;男女间确定的种种歧视、束缚与剥削的形式欠缺公正。文学能让人们看清楚:因为种族与文化的不同,人类的遗产丰富多样;人们珍惜丰富性,因为它乃人类各种创造力的表现。阅读优秀作品可以让我们解颐;也可让我们用一种直接且强烈的方式学习,即通过联想体验的方式学习,通过我们的行动、梦想与想象,掌握我们是谁与怎么样,掌握我们独处与在和他人联系的关系框架中是谁与怎么样,在公开出场与隐秘的意识里,我们是谁与怎么样。借用以赛亚·柏林的话说,今天我们只能于文学中寻觅我们是谁与怎么样。在构成人类境遇复杂至极的真正矛盾总和中,只有文学如此全面与生动地展示关系人的知识,其他人文学科,如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或艺术,都难维护这个整合的观念,因为在知识的病态分工与再分工难以抵抗的情形下,即使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或艺术也不得不屈服于专业化的淫威,孤立在碎片化、技术化的园囿之上。这些学术语言早就超出了普通男女理解的范围了。然而文学虚构是通过想象来丰富大家的生活的,这种丰富不可能被肢解、被破碎、被压缩,丰富永不消失。38为此,马塞尔·普鲁斯特才断言:“真正的生活,最终澄清与发现的生活,为此被充分体验的唯一生活,就是文学。”
三、文学沟通古今中外。文学在人们间建立友好联系,这一联系超越了时间的障碍,要求人们进行对话,让人们意识到大家有共同的本质,意识到大家都是同一精神家族的成员。文学让我们了解过去,让我们和过去时代的人们成为兄弟;而历史上的人创造了作品、享受了作品并把作品留给了我们;今天我们得以享受这些作品,产生美好的梦想。这一超越时空的集体归属感是人类文化的最可贵成就。
四、文学教人向往美好。当有人问博尔赫斯文学有什么用时,他很厌恶这个愚蠢的问题,于是回答说:“没有人会问:金丝雀的叫声或日落的彩霞有什么用处!”的确,由于有了这些美好的事物,生活才不那么丑恶,不那么凄惨,哪怕只是一瞬,如果非要寻找实用性的理由,那岂不是心灵太粗鄙了?不同于鸟儿的啼叫或者彩霞,文学是人类独创出来的,它诞生于意识深处,通过和潜意识协调的力量表现感觉与激情,给人类提供文学延续漫长时间的理由。文学如同飘忽不定的幽灵,作家利用话语,给幽灵赋予外形、肉体、动作、韵律、和谐与生命。这是用语言与想象力制造出来的人工生活,它和另外一种实在的生活共处,两者早在远古时代就和平共处,男男女女都求助于这一想象的生活。
五、文学让语言的掌握更为精细。无论何种艺术分支、学科,都不能代替文学在培养语言交往能力中的作用。人们通过优秀的文学,也必须通过优秀的文学,才能学会正确、深入、严谨与细致地讲话。想象一个没有文学的世界,想象一个不读诗歌与小说的群体。在那不会写字的文明里,在那小人国式的词汇文明中,可能压倒性话语是嘟嘟囔囔的声音与猴子般比比画画的手势,没有什么堂吉诃德式的、卡夫卡式的、乔治·奥威尔式的文学形容词。在那种文明里,会有疯子,会有偏执狂患者,会有因为受迫害而神经错乱的人,也还会有欲望超常、行为放肆的人,无疑也会有以受苦或制造痛苦为乐的两足直立动物。
六、文学为不妥协的精神供给营养,文学庇护那些生活中感到缺乏的人、不幸的人、感到不完美的人和理想无法实现的人。文学把我们从时间与历史的河流中拉了出来,变成一个没有时间概念、不朽国度里的公民。在其中,我们成了另外的人,我们显得更紧张、更富有、更复杂、更幸福、更清醒。小说梦想的生活比起我们醒来时的生活要好得多,要美得多、丰富得多,也更加完美。一旦我们合上文学作品时,幻想又离我们而去,我们又被拉回到了常规生活中。现实结果是如此令人沮丧!原来我们处于被限制的有缺憾的环境中!从这个意义来说,优秀文学永远具有煽动性,是不屈不挠的,是制造混乱的,文学本身并非有意挑战存在的一切,甚至没有这样的意识。文学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或许是它提醒我们,即便这个世界浑身有病,现实多存卑劣,处处设限,处处腐蚀我们的理想,道貌岸然的人在撒谎,但这个世界是可以改善的。
七、在塑造公民品性人格方面,文学可谓功不可没(当然话分两说,优秀的文学在暂时安抚人们不满情绪的同时,也能让人们更加适应不幸)。一个民主、自由的社会需要有责任感与批评精神的公民。文学让我们经常审视我们生活的世界,让这个世界往我们向往的世界靠拢,尽管这永远是不切实际的,但这种执拗的精神执拗地追梦,对于培育有批评精神、不被他人操纵、善于独立思考、永远斗志昂扬和想象力丰富的公民,具有重要作用。优美的文学作品会让读者产生一种警觉,警惕现实世界的缺点与问题,但这并非意味着文学作品会煽动社会动乱。当然,这也不是说文学没有效果,难以确认并不意味着它不存在,而是意味着效果产生的方式是间接的、多样的、滞后的,是通过公民的举止与行动产生的,鲁迅也曾想过用文学来改造国民性格。
八、文学的美好让我们对生活感到不满,促使人们思考和社会进步。如果没有对生活的不满,没有对生活的平庸和肮脏的反叛,人类可能还处于原始阶段呢!面对匮乏和无法忍受的生活,如我们屈服,历史可能还停滞不前,个性还没有诞生,科学与技术还没有起步,人权也还没有得到认可,自由也当然不存在。文学就像固执地寻找三条腿的猫,尽管明明知道猫有四条腿;就是自寻烦恼也要以某种方式展开。
九、文学让我们短时间内模拟体验了丰富的人生,让我们更趋于成熟。
堂吉诃德甫一出现,最早的读者都嘲笑这位古怪的幻想家,态度跟小说中其他人物一样。而今,我们方才知道,这位愁容骑士以近乎天真的执着和热情,看似可笑地孜孜不倦于磨房发现巨人与种种蛮干之举,竟然是针对这个苦难世界的一种抗议方式,是试图改变现实世界的一种尝试,是宽宏、豪爽的最高级形式。这样诠释理想与理想主义,不得不让人肃然起敬。
爱玛·包法利是一个讲实际、穿裙子的小堂吉诃德。她狂热地为体验那灿烂、充满激情与奢靡的生活而斗争,她通过阅读小说知道有那种生活,又像蝴蝶那样由于过分接近火焰而自焚。她带我们去周游幻想世界的同时,又让我们睁眼看人性中的陌生方面与秘密,武装我们头脑去探索与理解人性心灵深处的奥秘。
我们一提起“博尔赫斯式”,就立刻疏远了平庸与理性的现实,随即进入一个幻想、严谨与优美的精神状态。每当我们看到手无寸铁的个体被那些机器压迫威胁时,卡夫卡式形容词就会很自然地进入心中,如同老式照相机的拉杆闪光一样,想到给当时世界造成如此多痛苦、不公与滥施淫威的机器来源于独裁专制政权、无情的教会。如果没有这位生活在布拉格的总是处于窥伺状态、备受折磨的、用德语写作的犹太作家的长、短篇小说,我们就不太可能清醒地理解,孤立个人或被歧视、被迫害的少数民族面对独裁专制政权时何其软弱与无自卫能力,因为独裁专制政权随时可以把他们碾成齑粉,让他们像落叶一样消殒,而刽子手们连脸都不用露。乔治·奥威尔影射了20世纪独裁专制政权最极端、残酷与全面的专政,控制着社会成员的行为、思想活动乃至梦呓。他在长篇小说《一九八四》中,用冰冷与梦魇般的笔墨,描写了一个屈服于“老大哥”的电幕控制下的群体。“老大哥”是个专制型老爷,他通过恐怖政策和现代科技的有效结合,消灭了自由、自愿与平等。在他治下的世界里,总有些人比别人“平等”;他把社会变成了人类自动化的蜂房,人们都按机器人那样被设定了程序。不但行为要服从政权的设计,而且语言也得以净化,清除掉各种个人主义色彩,清除掉各种发明与主观色彩,语言被改造成一串串无人称的八股套话,这更加重了制度对个人的劳役。既然个人和这个没有自主权、也没有自我的生活群体相连,既然个人是这个从摇篮到坟墓都被“奥威尔式”的噩梦政权操纵的群体成员,那么谈个人还有何意义?《一九八四》中可怕的预言没有化作历史现实,如同法西斯纳粹的专制主义覆灭一样。但“奥威尔现象”这个词依旧鲜活地存在,仿佛提示人们:文明经受过一次最具破坏性的社会政治体验,而正是乔治·奥威尔的小说帮助我们理解了这政治体验的深层结构。
十、文学让我们首先探究人类现象的深渊,首先发现了人类身上具有毁灭与自我毁灭的可怕力量。一个没有文学的世界极可能看不到人类异常行为举止的可怕之处。一个没有文学的世界有可能非常不公正地对待别样的文化、世界。没有文学的世界是没有教养的世界,野蛮的世界,缺乏感情、笨嘴笨舌的世界,无知、愚昧的世界,没有激情与爱情的世界,可被描写成噩梦般的世界。没有文学的世界简直就是个动物世界。39
十一、文学让我们的心灵变得柔软。文学是咱们发明的一种狡猾的方式,目的是自我满足与陶醉,因为那强迫我们永远是一个老样子的不公道的生活侮辱与伤害了我们,因为我们想变得多样,要多到足以安抚我们心中火热的欲望。40
思考:
1.文学史的经验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2.人的文学有哪些基本内容?
3.从作家创作的角度,怎样理解文学是人学?
4. 文学来源于哪里?
5.文学该往何处去?
6.辉煌文学旧路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
7.按照本书的理解,理想的文学是什么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