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不懂昆曲的才宣扬创新
前些日子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赏花有时 度曲有道:张卫东论昆曲》,虽然时间很短,却在昆曲界以及喜爱古典文学的圈子里有些反响。这次虽是简体字版,也没有几张照片装点门面,但我想不到会有那么多读者回应,大家心里其实很害怕昆曲将会被剧团改革成歌舞剧。
昆曲被确立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已历十三春秋,在此期间昆曲界演绎了哪些恩恩怨怨?为复兴昆曲,各文化团体又做了哪些努力?当代艺人们又该如何坚守艺术节操?这些问题将在本书中慢慢解释,有些虽属谶言,可经过这几年已经成为事实。
鄙人崇古法、好雅乐,是传统昆曲和老北京文化的传播者,致力于研究传承昆曲、八角鼓、古诗文吟诵、京味儿美食等文化。本书对近来做昆曲文化买卖的现象说出就里,且早在八年前《光明日报》(读书版)便有《正宗昆曲大厦将倾》一篇之微言,说明读者们对此种改良昆曲入骨之说曾有很大反响。
2001年5月18日,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其实就是认准了它是濒临灭亡的艺术。它有很多文字资料,有那么多曲友和艺人在传承,传承下来的昆曲应该是原汁原味的原生态艺术。所谓原生态,就是要尽量保持古法。我们可能做不到完全似古人,但我们面对一个在古代就已经完成历史使命的艺术,要做的就是承袭古法把它传下去,把它作为一个真正的文化遗产来对待。
现在的昆曲职业创作人员总认为年轻人看不懂昆曲,为了迎合观众的心理习惯,还浅薄地要让这些观众看懂,审美观点却是把典雅的东西有所变异,这是一种无知的下策。要知道复古也是一种创新,一些有曲谱却没有在舞台上演过的戏,我们按照古代的服装穿戴,利用程式把它重新立起来,这也是一种恢复创新。所以,还是不要再想发昆曲的遗产财才好,职业剧团要脚踏实地干实事才是正理。
昆曲不是由艺人创作而成的,它的主要作者是元明以来那些能够执笔撰文和写诗词的文人们,他们都是有深厚儒学修养的人。昆曲就是在这种儒学基础上,继承了北金、南宋朝主流音乐文化的一门艺术。在演唱南北曲的基础上,舞台艺人们拿来加上身段表演成为戏曲典范。如果按照严格“非遗”划分,昆曲在舞台表演方面传下来的不过占其全部的五分之一,而其他多数是昆曲在古典文学以及古典音乐方面的成就。
昆曲是儒学的正声艺术,在明清宫廷已经被视为礼乐的延续。昆曲的衰败源自儒学的衰微,之所以久衰而不亡,就是因为还有文的传承、曲谱的传承。除了戏班职业艺人以外,还有业余曲社曲家们的言传身教来传承发展。而昆曲现在没有诸多观众追捧不足为奇,没有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听不懂昆曲也是很正常的事。
这本书是鄙人三十多年来从事昆曲研究的一些总结,与当代戏曲改革创新的昆曲观念不合,但是从另一个方面可以看出昆曲不必要创新!如要发展,继承学习也就是了,延续昆曲的本真,一样是很好的发展方向。
在传统文化复兴的萌芽期为当下留几笔有关昆曲发展的经验文字,使当代青年人知道什么样的昆曲可以欣赏,什么样的昆曲剧目是伪古,也就心安啦!还要说明,唱昆曲必须从古文诗词方面入手,业余曲友习曲切莫玩物丧志。
作为一个昆曲演员,没有了舞台也就没有了生命,但是这个舞台如果不是你想登的遗产舞台,这也就等于浪费生命。
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
即便是全中国人民都会唱昆曲,按照如此普及以及改革的方向也注定不会是真正的昆曲!而目前最让我们着急的就是在古典文学方面我们损失的太多了!这也是有不懂昆曲的创作人群乱改的原因之一。只有不懂儒学的人,他们才会肆意毁伤古文字;只有不懂昆曲的人,他们才会大肆宣扬改革、创新、发展……
(原载《北京晚报》 2014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