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匈奴(亚洲匈人)和萨尔马特时期的王陵
自公元2000年以来,在蒙古境内先后发现和发掘了许多匈奴王族墓地;62而在20世纪,我们仅知道有2座:诺音乌拉(Noyon-uul,Noin-ula)和伊勒莫瓦亚·帕德(Il’movaya pad’)。匈奴大墓的共同特征如下:
(1)墓地分布在山的北麓或西北麓森林里(图33)。(2)封堆呈长方形,有一道向南延伸的坡道(图34)。此形制可能受到中国的影响。(3)封堆并不算高(1.5—3米),但是墓穴出奇的深,达到10—20米(图33)。(4)主要封堆的东西两侧有陪葬墓。
图33 位于布里亚特(Buryatia)伊勒莫瓦亚·帕德的最大的墓葬,
深20米(林俊雄摄影)
图34 蒙古后杭爱省郭勒·莫德1号墓地(Gol Mod 1)的长方形封堆,
低矮并带有斜坡(林俊雄摄影)
匈奴的精墓并不惹眼,其封堆较为低矮,位于山北坡的森林内;相形之下,精的克列克苏和斯基泰精墓(库尔干)则能够清楚地被辨认出来,因为它们的封堆雄伟,或分布在山的南麓或东麓,或矗立于广袤草原上。但是,匈奴精墓的墓室特别幽深。
最后,我们略为回顾一下与匈奴同时代的游牧部族的王陵。
在阿富汗北部著名的黄金之丘(Tillya Tepe)遗址中,发现了一座出土丰富随葬品的王陵和五座女性陪葬墓。这些墓葬在地面上都看不到任何的建筑。63也正因为如此,它们均未遭到过盗贼的光顾。长眠于王陵中的“王”,可能是大月氏(the Great Yuezhi)人或贵霜(Kushan)人的后代。墓葬被断代为1世纪。
萨尔马特(Sarmatia)时期中期(公元前2世纪末至公元2世纪初)的库尔干规模不大。大型的高1.5—2.5米的封堆并不多见,而高逾3米者更是凤毛麟角。64萨尔马特时期晚期(2—4世纪)的库尔干规模更小。封堆高于或等于2—2.5米者非常罕见。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