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经济作物的栽培
(一) 棉花的推广
1. 甘肃棉花推广过程及绩效
民国时期,学者根据棉花生长所需要的气候、土壤条件,认为甘肃省“除洮岷等极冷之地质外,其东之平凉、泾川、庆阳、灵台,西之敦煌、酒泉、武威,南之武都、天水、文县、徽县,以及中部之皋兰、榆中、靖远,为宜棉之地”。注1094也就是说黄河上游区域除了西南青藏高原和宁夏西蒙两旗外,大部分地区具备棉花生长条件。敦煌是黄河上游区域植棉比较早的地方,到清朝时期,敦煌“地多种棉,妇女能纺织”。注1095乾隆九年(1744年),甘肃巡抚黄廷桂曾在宁夏府的中卫、宁朔、灵州、宁夏,兰州府的靖远,巩昌府的宁远(1914年改名武山县),平凉府的崇信,秦州的两当、秦安,阶州的成县、文县等地推广棉花,每亩收花多者20余斤,少者10余斤不等。注1096地方志记载,皋兰“东岗镇、陈官营、一条城皆有之”;注1097文县“近西蜀,尤宜棉”;注1098靖远“棉花至道光年始试种”;注1099“新产棉花,色白丝长,以之织布,光泽细密”。注1100康县在清代中叶后从成县引种棉花,“当清代初,康邑本无产棉之可言。及清之中叶,镡家河以北毗连成县,该地始有试种者。”注1101另外,西和、两当注1102也有种植棉花的记载。
但大多数地方不植棉,棉布来自中原地区。如清朝文献记载:“甘省河东、河西多不种棉,民间所用棉絮俱自西安转贩而来”。注1103地方志也有同样的记载,如张掖“布絮,其来自中州,帛其来自荆、扬,其值昂”;注1104山丹“甘人用线皆市买,不自绩”。注1105榆中“蚕丝弗产,男不晓经商,女不纺织,此衣食艰难大逊中原膏腴之民也”;注1106酒泉“人亦不知种法,布皆来自中土,衣甚艰难”。注1107清朝前期许多地方既不种植,妇女也不织布,居民穿衣主要依靠毛褐,少量的布也是依靠外地输入。
同、 光时期,清政府镇压了西北回民事变后,左宗棠开始在西北推广植棉。“文襄公认为只要向阳肥暖之地,培种得法,必能获利。于是他又编印《棉书》和《种棉十要》,普遍介绍……同治十二年,文襄公赴肃州,路过山丹、抚彝、东乐各处,见到田间已有种棉的,白花累累,恰值成熟,他停车和父老谈话,都认(为)利益不下种罂粟,很为高兴。而宁州和正宁两处,经地方官劝教兼施,民间对于种棉一事,也着实踊跃,由文襄公奏准奖励。”注1108左氏的这项政策对各县有影响。注1109通过左氏推广植棉,不仅棉花开始在甘肃较大范围种植,而且改变了甘肃民众穿衣习惯,所谓“甘省当数十年前,民犹衣褐……左文襄公度陇,始申命将吏,开道路,徕商旅,劝种棉,习织布。且自携南方百蔬之种,移植金城,于是甘人始得啖南蔬之味,而衣布絮矣”。注1110
民国建立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方面大量棉布和棉花的输入,影响了棉花种植,陇东、陇南各县从陕西输入,河西从新疆输入。1930年9月至1931年6月仅平凉市场就输入河南土布166.2万匹,陕西土布44.5万匹;1933年统计,全省棉花输入9000余担,总值36万余元。另一方面,罂粟的种植占用了大量耕地,1933年以前,因各地竞种鸦片,挤占了大量的耕地。注1111上述因素的影响,导致了甘肃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呈递减趋势。据1920年代调查,甘肃只有文县、武都、成县、天水、秦安、西固、皋兰、靖远、毛目、抚彝、镇番、高台、敦煌等13县种植棉花。注11121930年代前期甘肃棉花种植状况如表3—23。
从表3—23来看甘肃1930年代早期棉花种植面积呈递减趋势,1933年的种植面积只有常年的26.4%,收获量仅有常年的33.3%。注11131933年5月,朱绍良主政甘肃后,提出了一系列禁烟措施,注1114推广植棉成为禁烟后第一要务,“本省民田,经禁绝种植罂粟后,众民顿失耕种方针,非迅筹宜于替代作物,不足以苏民困,以现在需要情形而论,莫如种棉”。向金陵大学农学院“函购美国脱字棉、百万棉、爱字棉等优良种子,发交省立第一农场试验育种,借资推广”。注11151935年1月,甘肃省成立棉业指导员办公处,全省划分为四个棉区,即兰州区、天水区、平凉区和河西区。同时商请棉业统制委员会(下文简称棉统会)拨脱字棉籽200担,分发于12县试行推广,其中皋兰40担,靖远6担,天水25担,徽县30担,成县20担,两当15担,平凉8担,泾川12担,灵台5担,高台19担,临泽12担,金塔8担,“甘肃植棉事业,实发轫于此”。根据天水报告,“该县原种中棉每亩平均收花衣仅十数斤,所发脱字棉籽每亩收花衣三十斤之谱”。注1116当年全省棉花种植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上述12县种植棉花25.8万亩,在植棉区占耕地总面积的4.64%,其中徽县占7%,皋兰、成县、正宁占5%;平均每亩产籽棉79.4斤,共产净棉70408担。注11171936年,甘肃省向中央棉统会请拨棉种5万斤,“为避免工作散漫,集中推广棉田以便管理起见,除发给请拨之少数县份五千余斤俾资试种外,余皆交指导员散放于皋兰之盐提堡、东岗堡、西柳沟,榆中之条城等处,指导农户试种。所有领种棉农,均经列册登记,共推广棉田为四千八百四十五亩九分,播种发芽后,遇有虫病害发生,即由指导员巡回指导防治,因之成绩颇佳,每亩可产净花三十斤,为利尚大,现正拟收买棉籽一千五百担,备为明年推广之用。”注1118是年,棉花播种面积达到473500亩,“因天时顺利及该处竭力指导,除虫工作周到,故收获丰满,每亩有收益四十元以上者,农民始悉植棉之有益”。注1119甘肃植棉面积从1932年不足1万亩增加到1936年的47万亩,应当说是有成效的。
抗战爆发后,除河南豫西、陕西关中外,我国其他主要棉田均被日本军队所占领,原棉供应减少,但需要急剧增加。原来依赖于外面进口棉布和棉花的西北地区,棉布、棉花、棉货来源减少,价格猛涨,“人民之衣被不全者,到处皆是”。注1120因此,推广植棉成为西北面临的主要问题。
1938年,甘肃省农产改进所先后在天水、成县、徽县发放棉籽1.7万斤,种植1300余亩,每亩产棉可达55斤以上。次年,又于甘谷、武山等10县发放棉籽4000余斤,“令其试种,成绩尚佳”。该年陇南区有上好棉田1500余亩,总产量9万余斤。注1121
1939年甘肃省农业改进所在皋兰区、陇南区、陇东区进行植棉试验,取得了较好成绩。皋兰试验的脱字棉、斯字棉、德字棉等3种,“试验结果,以成熟较早之脱字棉生长最佳,每亩产量约皮棉35斤”;在天水等13县发放棉籽17000斤,“成绩较佳之棉田,天水约600亩,徽县约500亩,成县约200亩,平均每亩产棉可达55斤以上”。注1122
1940年,甘肃省在农业促进委员会、中国银行和合作委员会的努力下,在陇东、陇南推广棉种8.3万余斤,植棉0.92万亩。注1123这次推广植棉面积地域虽广,有的地方效果不好,如武山县“试种结果,未获成棉一斤,故乡人十分疑惑,大部乃改种他物,棉田顿减”。注1124
1941年3月,全国经济委员会(简称经委会)与甘肃省政府建设厅会商,由双方共同投资,成立甘肃省棉业推广委员会,并邀请省农业改进所、合作事业管理局、四联办事处兰州分处等机关参加甘肃棉业推广事宜,分全省为河西、陇南、陇东三大推广区域,需要经费44万元,由经委会担任半数。在天水、泾川、徽县、成县、武都、靖远、灵台、张掖、临泽、高台等12县区设立推广植棉办事处,共植棉6.5万亩。注1125
1942年,甘肃省在各重要棉区,“分别设置特约示范棉田,依规定条件,选约适当棉农,从事栽培美棉示范及繁殖良种”。本年度植棉推广以“集中人力、集中区域”为原则,选定天水、徽县、成县、武都、泾川、靖远为推广区域,直接发放棉种推广4119亩,指导棉农自留种推广18984亩,共计24103亩。其中天水4274亩,徽县3681亩,成县1652亩,武都650亩,泾川544亩,靖远13302亩。注1126为了不误农时,各区农业推广指导员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如天水县3月6日,农推员周景濓在伯阳镇等9乡推广植棉,经过半月时间完成了收发棉种和登记棉田的工作;3月15日,石指导员在距县城50里的北乡三阳川镇办理棉种收发和棉田登记工作。在办理中,农民积极性不高,配合不好,所谓“棉农的延误真急得人要死”。在这种情形下,天水县政府要求各乡镇长尽力协助推广植棉,于是4月18日,农推员又分别到北乡、东乡指导种棉事宜,直到4月底结束。这次天水中心农业推广所共约定特约农户9家,收发棉籽2.2万余斤,登记棉田2200余亩,连同棉农自留斯字棉籽者,合计本年全县可推广斯字棉4000余亩。注1127从天水植棉推广的情况来看,一方面,农推员在植棉推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农家种植棉花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农家植棉有后顾之忧,如皮棉加工、销售等难以解决。
1943年,甘肃省农业改进所与合作管理处共同推广植棉,推广范围为天水、武都、徽县、成县、靖远、泾川、张掖等7县,主要方法是在推广区指导棉农组织棉花生产合作社,同时办理棉花加工、运销业务。棉花生产合作社组建后,发放植棉贷款,天水、武都分别为20万元,徽县、成县、靖远分别为15万元,张掖10万元,泾川5万元。注1128植棉贷款的发放,对提高棉农的积极性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甘肃推广的棉花品种有亚洲棉、美洲棉与非洲棉。如“皋兰、榆中等沿黄河各县,多植脱字棉,系由前甘肃省植棉推广指导所推广者。天水、秦安、陇南产棉各县,多脱字棉或退化洋棉。高台、临泽等县,为一矮形之亚洲棉。至敦煌县种植之洋棉,系新疆吐鲁番输入,康县之洋棉系陕西输入。”注1129河西以亚洲棉最占优势,东至民勤,西至敦煌,都有种植;非洲棉在金塔县有纯种植区,在安西、鼎新、敦煌等县与中棉混种;美洲棉是抗战时期引进,在金塔、安西郊区有种植。注1130
通过推广和种植,甘肃形成了河西、陇南、靖远等棉花主要产地。河西棉花主要产于敦煌、高台、张掖等县,据调查敦煌“棉花产于黑河中游,敦煌县城附近,此流域约占河西棉田之半数,故敦煌统称全国第三产棉区,虽系谤言,然亦可知敦煌棉花在县经济上之地位。”全县棉区共有5400亩,年产棉花52.1万斤。注1131高台“棉花产于城周附近及四维乡”,年产50万斤,在河西各县棉产中处于第二位。注1132陇南棉花主要产于武都、成县、天水、两当等地,如武都“棉花生产,不但在甘南首屈一指,即在全省亦有相当地位,棉田约21000市亩,每年可产棉800000市斤,纤维细长,光泽洁白,多脱字棉和斯字棉,品质不亚于陕棉”;注1133成县在抗战时期棉花种植普及全县,1942年统计棉田9600亩,年产棉花28.8万斤。注1134另外,天水年产49万斤注1135,徽县年产18.8万斤注1136,靖远年植棉1.3万亩,年产棉39万斤,除供本县纺织用外,输出凉州、宁夏等县13万斤。注1137陇东也有棉花出产,但数量比较少,如崇信棉田约120亩,产额2400斤;灵台植棉700亩,产额1.4万斤。注1138民国《靖远县志》记载年种植棉花1.6万亩,产棉50万斤。注1139又据甘肃省贸易公司、甘肃省农业改进所对全省28县植棉调查,植棉面积17.7万亩,年产棉花422.3万斤,“棉田数目,以敦煌为最大,武都、高台、天水、靖远、金塔、临泽、成县、徽县、泾川等县亦属可观。”注1140 说明抗战时期甘肃推广植棉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2. 宁夏棉花推广的过程及绩效
清朝乾隆年间,宁夏平原就有植棉推广,宁夏县、灵州等地棉花,每亩收花十余斤至四五十斤不等。注1141说明宁夏平原有种植棉花的条件,曾获得比较可观的收成。
1919年甘肃靖远条城发生旱灾,灾民到中宁县白马滩一带,种植棉花,“此后附近农民乃于田角隙地试种之,惟产量甚少,无注意者。后种植者虽增多,亦年仅数十亩,所产棉花均农家自用,了无社会经济意义。”注11421931年,宁夏植棉3000亩,产棉8.3万斤。注11431936年宁夏省政府制订了植棉计划,“颁布棉作培育方法,委专门人才赴各县指导视察,规定种棉地亩”。注1144省政府建设厅还印发了“种棉简法,并购发大批棉种,令饬卫、宁、金、灵、夏、朔、平、磴各县政府及本厅示范农场,依法试种。”各地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尤其试验农场的成绩颇好,可收籽花80斤,中卫也有收获,但金积、灵武、平罗、磴口4县,“因土质与气候不宜,几无成绩可言”。注11451937年,宁夏省政府颁布了禁烟提倡植棉的布告,次年建设厅派员赴甘肃购买棉籽1.8万余斤,“散发农民,并令各县农场所有田亩一律种棉,以资提倡。”这次推广因农民缺乏棉作知识,“大部未有收成”。1939年继续推广,原计划种植1万亩,实际种植4000亩,但结果依然是“栽培不得其法,棉铃不能吐絮,收成欠佳”。注1146又据记载,1939年,宁夏引种美国的斯字棉、达字棉、脱字棉及国内的吐鲁番棉、灵宝棉和靖远棉在省内试验栽培,结果靖远棉最适合宁夏水土,尤以中宁县的鸣沙、彰恩堡和白马滩一带种植效果最佳。次年遂在上述地区集中示范种植,结果连续3年的试验示范,终于获得成功。注1147
通过植棉试验,只有中卫、中宁适合种棉,于是1941年改变推广方针,以中卫、中宁两县为植棉推广区,扩大棉田面积,“其棉籽不足之数,由前农业改进所自西安购运来省分别补充”。在农林局的督导之下,中卫植棉4145亩,补发棉籽2321斤;中卫植棉3954亩,补发棉籽1500斤,共计推广棉田8099亩注1148,以平均每亩产量30斤,估计产棉大约2400担。注11491943年,宁夏又设立为卫宁植棉办事处,专门负责推广棉花种植。中国农民银行在宁夏发放农业推广贷款后,宁夏农林处向农行借款7万元,在甘肃靖远购买脱籽棉种2.8万余市斤,转贷给棉业生产合作社,共计推广植棉3130亩,效果良好,每亩平均收皮花30斤。次年,继续推广植棉,贷款20万元,注1150推广棉田增至1万余亩,“进步异常迅速”,原因是除了棉农上年所产棉籽外,“由靖远购买优良棉种五万余斤贷放棉农,棉花收获后按卖价还款”。注1151宁夏两年合计推广棉田“一万三千余亩,每亩以出产皮棉二十市斤计,所得增产二六〇〇市担,以每担价值一万八千元计,总值当在四千六百八十万元以上。”注1152抗战时期,宁夏植棉区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截至1945年,中宁的棉田面积由1941年2588亩扩大到9982亩;平均亩产皮棉由1940年的20斤增加到55斤。注1153
从上面论述来看,通过抗战时期的推广,本区域棉花种植主要分布在陇南区、陇东区、陇中区、河西区和宁夏的卫宁(中卫、中宁)5个地区。通过推广和种植,棉花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对推动当地手工业和农村副业,解决棉花供应不足的问题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二) 蚕桑的扩大
由于地理环境的因素,黄河上游区域植桑养蚕作为农村的一种副业,零星地分布在陇南、陇东、河西和宁夏等地。明嘉靖《秦安县志》仅有“蚕,蛾”的记录。清代地方志有了较多的植桑养蚕的记载,如《阶州直隶州续志》:“蚕,出阶州,植桑养蚕有悠久历史”。注1154清朝时中卫“有养蚕之家,东城之李生、永康之阎明经及西南乡宁安、枣园、广武等堡皆有养蚕成效,曾岁获蚕丝,已织成茧绸、绵绸者,或纺丝绳及织成幅巾系蒂者。特已种桑不广,育蚕亦少,眠蚕煮茧抽丝、纺丝之法未尽娴习,是以织衽不克大兴”。注1155在镇压陕甘回民事变之后,植桑养蚕是左氏重建甘宁青农村秩序的主要组成部分,他在《札陕甘各州县试种稻谷桑棉》说:“查桑树最易长成,村堡沟坑墙头屋角一隙之地,皆可种植……各州县奉札之后,即当各察所属地方,何者宜桑,何者宜棉,逐一禀明。”注1156由于左氏的积极推广,近代以来甘肃一些地方开始植桑。
陇南气候适宜植桑养蚕,明清时期一些地方志就有记载,但仅仅是作为农村副业,没有大面积植桑的记载。晚清以降,对于植桑养蚕记载较多,如文县“地近西蜀,大宜棉桑,故县东北比户多机杼声,然所织绡布质甚劣”。注1157成县桑树种植比较普遍,“但养蚕者,不知修剪,任其滋生,遂致杆老枝繁,叶片甚小,影响蚕业发展前途”。注1158康县“蚕丝,全县皆有之,故每年当清明时,即孵化为蚕,村庄妇女皆育之。经期四旬,即得丝焉。但每家育蚕不多,所得丝料仅够本地机房织丝帕之需。所制花线,并生丝绸等,皆牢守旧法,未加改良,兼之出品不多,不知推广,以致销场仅在兰州及陇东、陇南各地”。注1159光绪四年(1878年),经左宗棠提倡,天水在汉中购桑籽数千斤,桑秧十余万株,分交农家栽种;随后,又购买浙江桑蚕秧子,雇江南人饲蚕缫丝,并在“州城四乡租地栽桑,令民就近移植,喻乡绅经理,前后四五年”,但效果并不明显,及至民初“桑树虽存,养蚕者未闻也”。注1160尽管陇南地区适宜植桑养蚕,但养殖并不很多,只是农村家庭副业之一,而且市场拥有量极小。民国初年,成县地方士绅汪时悫发起成立“蚕桑会”,提倡栽桑、养蚕、植棉、种茶等事业。县令刘朝陛推荐其随从雷高升以镰刀和剪刀修剪桑树作为示范,“并令养蚕人家参观学习,以修剪自己的桑树”。注1161因士绅参与推广,成县植桑有所发展。
在陇中地区,光绪初皋兰县因“总督左宗棠自浙省购秧数百万株,给民分栽,于是始有叶大者。十三年,布政使谭继洵购葚子试种,成秧数十万株,令民移栽,叶较浙桑差小,俱葚少叶多”。注1162民国时期临洮也曾大力推广植桑养蚕,“西北积年苦旱,似不宜普遍养蚕,但在洮河流域,水源富足,土壤尤属相宜。县城附近居民,间有栽桑饲蚕者,不过近于游艺。三十年(1941年)度县政府派员计划往四川学习,学习回县后,以便普遍栽桑,家家饲养,正在切实推进中”。注1163
河西植桑养蚕的历史悠久,但清朝时期已很少见记载了,如武威“其地宜蚕织”,后因兵燹使养蚕业近乎绝迹。注1164晚清时期,河西植桑养蚕业再次兴起,酒泉“咸丰年间,邻有树桑者,试令养蚕亦能成丝,因力劝大家种桑养蚕”。 注1165左宗棠督甘期间,大力鼓励民间植桑养蚕,河西各县效法植桑,但效果不佳。民国时期东乐、临泽、高台、金塔等地也有植桑的记载。注1166
宁夏建省后,把植桑当作一项重要的事业来推广,1940年成立了蚕桑试验室,试办养蚕,成绩尚佳,当年育苗24万株。1941年计划“向外选购大量早生桑,及中生桑籽种,尽量播种,并令宁夏、宁朔、平罗、金积、灵武、中卫、中宁等七县农林试验场,各育桑苗一百万株,以后再施以嫁接之手术,以求得最优良之育苗,令该七县之农民,凡年在十二岁之男女,每人植桑十株,可供植桑五百余万株”。注1167宁夏在民国时期推广植桑力度较大,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三) 烟草的种植
烟草是明朝后期逐渐在我国发展起来的种植业。烟草于嘉靖年间由菲律宾传入澳门、台湾,据有学者考证,1620年烟草“始直接进口入我国内地。栽培之法,传布浸广,几遍全国。”注1168清朝时期,甘肃一些方志有了关于烟草种植的记载,如道光时期,皋兰县“五泉山水清土沃,性宜种水烟”。注1169随着西北外向型经济的出现,烟草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光绪时期,皋兰各种烟草产量达3万余担,其中“棉烟,每岁约出七八千担,销路以四川为盛;绿色烟俗名碧条,每岁约出二万余担,销路以江苏为盛;黄色烟每岁约出二三千担,销路以广东为盛。每担重约在三百斤上下。”注1170烟草业也是光绪时期榆中县农作物出产的大宗。注1171光绪五年(1879年),德国人福柯在甘肃旅行,“到兰州约离一百里许,地势稍低,民间出产亦丰。四[田]圃尽载烟叶,大者每叶长三尺余,宽二尺。青条水烟,流通各省,为数甚巨”。注1172狄道“商务以黄烟为大宗,系烟叶造成,运销四川。分二路,一由阶州陆运之江油属之中坝场,一由秦州陆运之徽县之涪江,转为水运至川省重庆等处销售,每年出境约五千余担”。注1173随着烟草的种植,兰州水烟成为居民的重要吸食品,“土人无少长皆吃水烟,每逢市集,烟气四布,几不见人。”注1174由于消费水烟的人很普遍,促进了兰州烟草种植面积的扩大。
甘肃烟草产地分布以皋兰、临洮、榆中、靖远为最多,称之为甘肃烟草种植的四大中心, 临洮、永靖、渭源、陇西、武山次之,天水、徽县、两当、西固、固原等地也产烟,但不占主要地位。注1175兰州郊区的烟草产地“多集中于黄河两岸,其中尤以附近之新城、郑家庄、东关镇、南园、十八滩出产最丰,而且品质最良。在抗战前,兰州附近可灌溉之田,小麦收后,全种烟草。”注1176因兰州城郊烟草著名,故兰州及其邻近地区加工的烟草,均称兰州水烟,“秋后霜前收获者,为绿烟叶,用以制青条烟丝。霜后粘黄收获者,为黄烟叶,用以制造棉烟黄烟丝”。注1177兰州烟草也引种到宁夏永宁的王泰堡、贺兰的大小礼拜寺等地,“唯无一定产量,均系附近小资本烟场特约种植者。王泰堡年植烟草七八百亩,均由于姓烟坊收购加工,其所制于字水烟,顷已畅销东蒙及绥西各地,行将与兰州王字烟并驾齐驱矣。”注1178
民初至20世纪30年代,甘肃烟草不论种植面积还是产量都呈下降趋势。表3—24是北洋时期各县烟草种植面积和产量调查表。
附注:烟草各县皆产,其产量畅旺成绩大宗者,不外上列各县。其余县份,均植旱烟,大半农家自行耕作,或于场圃隙地,或屋前庄后及播种五谷地边,间为栽植,均属零星少数,供给自用。
资料来源:谢学霖:《甘肃实业调查报告》,《劝业丛报》第1卷第4期,1921年4月,第60—61页。
通过对皋兰等6县调查,1921年甘肃水烟种植面积近6万亩,年产量1679.7万斤,产值4796万元,制造销售额为1259.7万元;通过对天水等5县旱烟种植的调查,种植面积1802亩,年产量23.4万斤,产值56.2万元,制造销售额14.1万元。合计烟草种植面积6.1万亩,年产量1703.1万斤,产值4852.2万元,制造销售额1273.8万元。表3—25是民国初年至1930年代中期甘肃水烟种植面积与产量的统计。
资料来源:[1]《中华民国四年第四次农商统计表》,第100页;[2]汪惠波:《甘肃省经济之检讨》,《新亚细亚》第11卷第5期,1936年5月,第18页;[3]陈鸿胪:《甘肃的资源生产》,《西北问题论丛》第2辑,1942年12月,第58页。
从表3—25看,1914—1936年的十二年内,甘肃烟草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在逐年下降,1934年的种植面积只有1914年的41.2%,产量的62.5%,抗战前夕的种植面积虽然有所提高,但产量仍然比较低。可见,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甘肃烟草种植一直未赶上之前的水平。是什么原因导致其下降?当时的一份调查能够说明问题。“当光绪年间,年产万余石,嗣后时局不靖,产量渐少,销路亦渐停滞。民国以来,迭遭天灾人祸,荒地遍野,人民流离失所,水烟产额缩减至数千石。而近数年来,纸烟充斥市面,夺取水烟销路,大有喧宾夺主之势,以致兰州水烟之产销情况,一落千丈。”“绿烟向销东省营口一带,九一八以后,东省销路完全断绝……历年各销烟市场,均充斥纸烟,故水烟销路骤减,兰市金融以蒙相当影响。”注1179另有调查也说:“东南各省纸烟公司林立,爱好时髦者,复多吸食英美及各国烟草,公司又各得有特殊权利保障,销路极广,价值亦廉,故兰州条棉烟市场多被纸烟业夺取矣”。注1180“近年以来,纸烟充斥市场,逐致原有水烟,销路日渐缩小。烟商烟农,几濒破产”。注1181不仅外地人吸食纸烟,本地人也开始吸食纸烟,“人民差不多都染有吸烟卷的风气,因而兰州水烟之销路便受极大影响,烟商烟农,行将破产,甘肃农村经济也不免随之而崩溃”。注1182上述都说明,一方面,纸烟量的增加,占领了原来水烟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东北沦陷也造成了水烟市场的萎缩,影响了烟叶的栽培,进而使烟商、烟农都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抗战时期本区域烟草种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复苏。一是中国主要产烟地区如山东、河南相继沦陷,“当今豫战影响,我国产烟区域,泰半暂告沦陷,故本区域对烟叶之推广更感需要。”主要产烟区的沦陷,给兰州水烟的复苏提供了市场空间。于是甘肃当局在兰州及附近进行薰烟技术指导和资本扶持,如华陇烟草公司在兰州东乡骆驼滩等地农民试种烟草,传授薰烟方法。同时劝导组织合作社,“贷予必须之资金”。注1183二是禁种鸦片,原来栽培鸦片的土地用来栽培烟草。如靖远禁种鸦片以后,于是“往日以植鸦片为谋生活之大批人员,不得不另谋他业,以谋生计……昔年以植鸦片之良田,改植五谷者有之,改植杂粮者有之,改植烟叶者有之。烟叶之产量,才逐年增加”。注1184就全省而言,“自二十七年(1938年)鸦片禁绝后,一般烟田大多改种水烟,于是产量较战前增加。”注1185三是农家栽培水烟比种植粮食获得更多报酬,调动了农家种烟的积极性。据在靖远调查,在普通状态下,每亩烟田所需要的成本是:种子2元,肥料10元,工人工资37.7元,合计49.7元;每亩收获量平均以220斤计算,每斤以4角计算,可获得88元的收益,减去成本,纯利润近40元。因此“以植烟与种其他粮食比较……烟叶之盈利,并不亚于其他农产物,虽栽烟多施肥料,但沿黄河两岸,土地既很适宜,又灌溉容易,故乡民均乐于栽植之”。注1186陇西川区农户种植烟叶,每亩可产烟叶500斤,折合小麦约1500斤,种植1亩烟叶所获得的回报是1亩小麦的六七倍,“农民有利可图,愿意种烟叶”。注1187这些因素促使抗战时期甘肃烟草种植有所恢复。
据抗战时期调查,各地水烟种植的情形是:兰州在“城关四乡及十八滩东西二乡,西乡自距城二十里之崔家崖起以西城关营、西柳园、西固城以至八十里之河口止,皆盛产之;东乡多在距城二十里之东岗镇以东至五十里之猪嘴止,亦盛产之。东乡多青烟,西乡多棉烟,两种共产约五百六十万斤。”注1188榆中主要种植绿烟,年栽培面积约1万亩,产烟100万斤;临洮以产黄烟著称,年种植面积不下5000亩,年产90万斤;靖远年产黄烟20万斤,绿烟8万斤;陇西年产120万斤,多销兰州、岷县、渭源等地;永靖年产15万斤,礼县年产10万斤。注1189据甘肃省税务局调查,1942年报税烟,黄烟301.7万斤,棉烟349.9万斤,青条烟348.8万斤,麻烟约210万斤,合计1210.4万斤。注1190另据1942年调查,全省烟草栽培面积4万余亩,“每亩平均产烟叶250斤计,年共产约1000万斤,制成烟丝约1200万斤。”注1191可见,甘肃的烟草栽培比抗战前夕有较大的发展。
为了发展纸烟工业,当地也引种制造纸烟的烟草。1935年,甘肃农事试验场向美国及河南许昌、山东潍县、烟台等地“征购制造纸烟之有名烟草种子”,次年春,编写《种烟浅说》,分发平凉、成县、天水、甘谷、陇西、榆中、临洮、泾川等八县,“督饬农民试种”。试种结果“一市亩年能产烘干烟叶一百斤,约可售价三十元,除工本耗费十七八元外,约可得利十二三元”。注1192抗战时期,宁夏从河南引进许昌烟草进行种植。1941年初,宁夏永宁的河西寨和王元桥开始引种许昌烟,至1944年“栽培几风靡全省”。同时,宁夏农林处为调剂农业生产,1943年也在金积县设烟草场,并试行加工。次年,估计全省栽培许昌烟面积约320万亩,“多在省垣附近,金灵两县试种者亦不少。现农林处金积烟草场,制纸卷烟,味尚醇美,以此推测,宁夏烟草种植前途,亦尚乐观焉。”注1193制造纸烟的烟草的种植,为新型纸烟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
(四) 药材的栽培
黄河上游区域是中药材的主要产地。据调查甘肃药材品种有180余种注1194,药材大多数属于野生,农民在农闲时间从事采集,只有少部分属于农家栽培,药材的采集和种植是农家副业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亦在甘肃对外贸易中占主要地位,如表3—26。
从上表可知,药材在甘肃每年出口贸易中占到25%—40%,足见药材在甘肃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药材不仅是本省主要输出货物,而且“直接可以富裕农村”注1195。种植的药材主要有大黄、党参、当归等,其他药材大部分为农闲时期采集而得。大黄“分家野二种,家者农人所种,每三四年收获一次,野者八九年始可采用,以野生者为佳,价值亦较贵。如用栽培方法生产,则因时间太长,且手续及费用亦昂,故除岷县、临潭、武都等地有一些栽培者外,鲜有种植者。秋后农民入深山中从事挖采”。野生大黄分布全省四十余县,而岷县、临泽、武威、文县、武都、夏河等所产最多,每年各在50万斤以上。注1196党参野生不易采集,以家种者居多,两当、天水、徽县、西和、武都、岷县种植比较普遍,尤其两当、徽县“乡下农民十之五六多营此业”。当归“亦以种植为多”,甘肃有20多县栽培当归,其中岷县、渭源、西和、两当、武都“每年各出产五十万斤以上”。注1197
陇东南是甘肃药材的主要采集和栽培地,产量也最为集中。据抗战时期调查,岷县种植当归之田亩约6500亩,武都约5500亩,文县约1300余亩。当归每亩约产在170—260市斤,全省年产量原来在400万—800万斤,1942年调查为700万斤。大黄岷县年产约70余万斤,武都、临潭年产20余万斤;党参武都年产约80万斤,临潭、文县约30万斤,两当约20万斤,岷县约18万斤。据1942年统计,从岷县通过邮政出口的药材13300件(每件60公斤),其中四川万县12300件,湘潭500件,湖南、碧口、西安各100件。注1198
药材在各地农村经济中占有主要地位。如渭源县“药材产量亦丰,为本县出口货物之大宗”,主要销往四川、陕西等地。注1199漳县“药材产量颇丰”,县内四族川、菜子川、三岔镇为药材集散地,驼运或人工背负运往陕西、四川销售。注1200临夏“药材亦有相当出产”,据估计年产300余担,销往西安、兰州等地。注1201岷县“药材为本县特产,在本省出口物中,占有相当地位”,年产当归530万斤,大黄72万斤,羌活21万斤,秦艽19万斤,党参18万斤,甘草18万斤,独根16万斤,黄芪15万斤,麝香15万斤,冬花15万斤。注1202武都“药材为本县主要副产物”,黄芪、麻黄、猪苓等年产量都在10万斤以上。注1203两当“药材之收获亦为农村一大利源”。注1204据甘肃贸易公司1942年调查,甘肃年产10万斤以上的药材包括:当归783.8万斤,大黄331.6万斤,甘草263.5万斤,党参244.4万斤,羌活166.5万斤,麻黄140.7万斤,秦艽91.4万斤,知母79.8万斤,黄芪31.2万斤,柴胡20.6万斤,猪苓15万斤,黄芩11.9万斤,其他药材共计2306.3万斤。注1205
枸杞是宁夏特产,中宁是主要栽培地。其栽培方法分为播种和压条两种,“播种五年结实,压条三年结实,二者均须勤加人工,厚施肥料,然后始能繁荣滋长。”注1206中宁各乡均有枸杞园,其中以宁安堡为重要产地,该地“栽种枸杞之地,有三千余亩,每亩以最低限度之一百八十株计算,当在五十余万株上下”。据统计,1931年产量1200担(每担240斤),产值2.4万元;1932年产量1300担,产值2.6万元;1933年产量1800担,产值3.6万元。注1207除宁安堡外,其他地方也种植枸杞,抗战前中宁“全县栽培面积约八千余亩,每亩平均年产枸杞子八十五市斤,合计全县年产量为六千八百市担”。抗战开始后,天津沦陷,“外销滞塞,价格大跌,农民多掘除改种普通作物,其栽培面积,减少约五分之四,现栽培面积,计一千六百余亩,至堪痛惜。现年产枸杞改运宝鸡,转运重庆,年约千担,较战前输出数,减少至多也。”注1208由于天津沦陷,市场的萎缩,导致宁夏枸杞的栽培减少了许多。
近代以来,由于出口贸易的增加,药材成为产地农家的主要种植业,一方面增加了农家收入,但同时一些地方毁林种药,“在白龙江上游林区、小陇山林区,多把种区林木全砍后,再行火化。林木毁后并不耕种,而是仅种党参一次,又复弃废。解放前两当、天水境内,每年可产党参一万五千余担,同时即毁灭森林数千亩”。注1209药材的种植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这是当时人们所没有认识到的。
(五) 麻及其他经济作物
麻是生产麻布、麻鞋、麻绳和造纸的主要原料,且在农村有广泛的用途。区域各地都有栽培,但作为主要产业分布并不广泛。表3—27是北洋时期对甘肃麻业的调查。
表3—27是对武山等13县植麻的调查,各县麻的种植面积从800到1000余亩不等,年产麻289.4万斤,合144.7万公斤,品种有大麻、苎麻、荨麻、亚麻等。农家植麻时,“膏腴之地,多产大麻;硗瘠之地,多产亚、苎、荨等麻”。农家为何做这种种植选择?主要是“大麻消费多而受利亦多;其余亚、苎等麻用费小而收益亦小”。注121020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棉花、布匹供给紧张,使本地区麻种植范围有所扩大,产量随之提高,麻业成为产地农家的主要经济收入。1930年代,铁道部业务司商务科在陇海铁路沿线调查,各地麻产量是:“清水、武山、岷县等处之麻,每年共产100余万公斤,其中尤以清水之麻为最有名,质地既佳,产量亦丰,每年独产64万公斤。”注1211年产量超过10万斤以上的县包括:张掖种植约1000亩,年产15万斤;注1212山丹大麻产于西南乡,年产14.4万斤;注1213武山大麻为主要农产品,年产10万斤,销售邻县及兰州约7万斤,占70%;甘谷年产大麻28万斤;天水年产大麻10万斤;白麻是临夏特产,年产20万斤,每年输出兰州2.5万斤,夏河1万斤;成县年产大麻18万斤,多数制成麻布、麻鞋、麻绳,其中麻绳年产5万斤,麻鞋年产9万双,“皆销临近各县”;礼县年产大麻13.5万斤。注1214根据1934年调查,甘肃全省植麻7.6万亩,产量为173.8万公斤。抗战时期调查,甘肃年产大麻703.1万斤,白麻253.1万斤,亚麻279.6万斤,合计1235.8万斤,“产量已相当可观”。麻不仅是农村主要经济作物,而且为农村副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用之发展工业,对本省布匹纸张等,有相当之补助”。注1215宁夏主要种植白麻,“其纤维粗硬,通常均用于制绳,近年乃以造纸,需用量始渐增。”宁夏各县均种麻,常年栽培面积17740亩,产量为354.8万斤。注1216
除了棉花、桑蚕、烟草、药材、大麻外,黄河上游区域还有一些其他传统的经济作物,近代以来都有大量的栽培。园艺作物有蒜苗、辣椒等各种蔬菜。张掖年产辣椒8万斤,高台县黑河沿岸是主要农菜区,其中花墙子、镇羌堡、黑泉为主要产地,年产洋葱约1万斤,行销张掖、酒泉;花墙子年种植甜瓜150亩,产量4.5万担,“前清时期曾以之代哈密瓜入贡”;甘谷是著名辣椒产地,“色红味美”,年产46万斤,销天水、临夏、武山、临洮、岷县、兰州等地约36万斤,占全部产量的78.3%。注1217酒泉年产蒜苗5万市石,主要销往张掖、金塔及关外各县约2万市担,注1218占40%。园艺作物大量种植,提高了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
经济作物的种植推动了本区域农村副业的发展。如棉纺织业成为农村主要副业之一,武都“因本县产棉,一般农民多在农暇从事纺织副业,据调查约有50000人,可称甘肃省各县纺织业最普通之县份。”注1219成县1948年“全县产棉估计5万担,家庭副业以织土布为大宗”。注1220烟草的推广和种植,种烟和制造水烟、纸烟成为甘肃农村主要副业。如临洮全县烟坊约70家,城内约有15家,北乡及新添铺各约二三十家,所产水烟销于兰州、榆中、靖远,另外经过碧口向四川、云南、贵州输出烟叶1000余捆。注1221华亭是甘肃植麻大县,年种植面积约4万亩,年产约200万—250万斤,农民衣着、零用、赋税等依靠植麻收入来解决,“往往以种麻多寡为农民贫富之衡量标准”,大多数农家植麻,“农民于大麻剥皮后,背负至市镇或县城,逢集出售于麻商,由麻商经营运销业务,麻商类多陕西客商,本县商店行号,竟以贩麻为副业,于价落时收进,价高时脱销……逢集则背麻赴市者络绎于道,终年不变,故麻市无显著的季节性”。注1222植麻不仅是农家副业,也带动了华亭商业贸易和市场的发展。关于经济作物种植与农村副业、家庭手工业等问题在本书相关章节将有所论述,不再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