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广州民俗节庆类型
一、广州民俗节庆简介
(一) 春节
一般而言,农历除夕与春节合起来统称为“过年”,正所谓“一夜过两年,一宵有两节”。除夕本是农历最后一天的一个节日,因为它与翌年春节连在一起,辞旧迎新,可认为是春节的节奏,是春节的一部分。如单独分开来称呼,“除夕”则称为“大年夜”或“年卅晚”。是日,广州人家家户户大搞卫生,清洁室内室外。然后布置厅堂、房舍,厅堂上挂上祖宗或先人肖像,供以果品,贴门神、年画、春联。下午四点钟,全家人围桌而餐,称为“团年饭”。饭后的重头戏则是“行花街”,一般为年轻人行花街(逛花市),老年人在家“守岁”。旧俗儿童们还要去“卖懒”。入夜以后,一手提灯笼,一手拿着染红的鸡蛋和数炷香。走出家门,沿街边行边唱:“卖懒卖懒,卖到年三十晚,人懒我晤懒。”一直唱到土地庙或某神庙,把香插到神前的香炉上阻后,转身走回家,将红鸡蛋分给长辈吃。民间传说,红鸡蛋分给越多人吃,这孩子越聪明。此时长辈便赏以“压岁钱”。广州此俗的形成,是由珠三角居民从乡下带来的。有些不是从珠江三角洲迁来的居民,多无此俗。到了晚上十点钟以后,各家各户开始在厅堂神台前摆上年宵品、罗汉斋、糕品、生菜等,以待子时祭神迎春。此时,全城鞭炮连天,直响到天明。90年代初开始,政府明文严禁燃放鞭炮,因此现在节日均无鞭炮声了。广州的除夕花市,又称年宵花市或迎春花市,是广州人年三十晚的重要节目。学界普遍认为它是在19世纪60年代的双门底(今北京路中段)形成的(叶春生,1992)。除夕“迎春花市”是广州特有的节日民俗,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既是精神文明与民俗文明的一种表现形式,又是象征吉庆祥和、生活美满、吉祥如意的民族文化传统,深得人民群众的喜爱。
(二) 元宵节
传统的元宵又称上元节、元夕,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迎春仪式的重要部分。元宵节的起源与农业文明有直接的关系,元宵节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农业祭祀活动,“元日祈谷”为元宵节的滥觞(韩梅,2010)。学者们基本认可元宵习俗主要形成于隋的观点(彭恒礼,2006)。元宵节赏花灯的习俗亦由来已久(戴新华,2010),更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彭恒礼(2006)对宋代元宵节的研究说明,元宵节具有狂欢性质,赏灯游乐活动非常丰富。广州也不例外,一直都有元宵节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的传统。例如,越秀公园2015年2月14日至3月20日举办越秀灯展,吸引大量游客。各区很多街道、公园甚至超市、百货等商业场所均开展与元宵节有关的文化活动,节日气氛浓厚。基于元宵节这一传统节日,以城隍庙的重修开放为重要契机。越秀区构思了广府庙会,在元宵节前后举办,尽管最初引发了广泛争议,但几届之后,得到市民认可,成为元宵节的重要庆祝活动。
(三) 生菜会
生菜会是广州及近郊独特的大型民俗活动,是民间信仰与春游集会相结合的民俗盛会,既承载着岭南的风俗习惯,又是广州商业文明的体现,是广州特有的人文背景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产物。每年正月间举行,主要流行于现在的广州番禺、荔湾以及周边的顺德、南海(古属广州府)等地。主要民俗事项包括祭拜仪式、抢炮头、摸螺摸蚬、醒狮表演、“生菜主题”(包括购置生菜、吃生菜包、食生菜席)。近年来,这项传统的民俗活动逐渐走向复兴,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和参与此活动,规模之宏大前所未有。最为著名的当属广州芳村坑口生菜会,俗称“观音开库日”,于正月二十六日在观音庙周围举行,迄今已300多年历史,1986年恢复举办。不少广州佛山等地的市民都会前来上香,向观音“借库”,即借财、借运、借业等,祈求新的一年有个好兆头。据研究,清朝同治十一年(1872年)《南海县志》卷五明确记载了“生菜会”这一民俗活动,是一种迎神赛社活动(白海英,2008)。最早生菜会作为我国“立春”时的风俗活动而出现,后不断衍变,仅在广州得以传承和保留。由于“生菜”与“生财”谐音,民间借生菜寓意“生财”,寄托了民间美好的祈愿。然而,新时期以来,民俗解封和认同复兴,以及非遗保护的兴起,复办以后的佛山官窑生菜会发生了如下变化:由民间自发组织到官方主办、从有限禁令到全面管控、从信俗主导转变为商业盛会,体现了行政力量主导下民俗的遗产化和资源化取向,但遗产保护中产生的官民互动、观念修正等因素,又倒逼官窑生菜会出现了复归民俗传统的趋向,从而有效保护了民俗(谢中元,2015)。
(四) 波罗诞
南海神庙的庙会在每年农历二月十一日至十三日举行,其中十三日为正诞,也叫波罗诞,即南海神诞,是广州乃至珠江三角洲地区独具特色的民间传统节庆活动,也是现今全国唯一对海神进行祭祀的活动。它在珠三角地区具有很大的民间影响力,蕴含了广州最有代表性的民俗民间文化元素,有着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波罗诞庙会活动与南海神庙和扶胥古镇的发展、历代皇帝对南海神庙的赦封、地方官吏的祭祀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吕鹰,2010)。广州民间俗语有云“第一游波罗、第二娶老婆”,可见庙会影响之大。波罗诞庙会期间,珠江三角洲一带村民和善男信女便结伴从四面八方到黄埔的南海神庙,或祈福,或观光,或购物,参观游览人数达数十万。国家“标准化”与民间“地方化”相互交织,使得波罗诞既获得国家赋予的正统性,又有深厚的民间地方化基础,从而使该项民俗得以产生并长期繁盛(黄韵诗,2013)。1986年1月24日动工重修南海神庙,1991年2月8日落成。注102005年,广州市把南海神庙“波罗诞”庙会与广州民俗文化节结合起来,创立了广州民俗文化节暨黄埔“波罗诞”千年庙会活动,活动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增长。
(五) 清明节
清明节有2500多年历史,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各处乡村各处例”,祭祖扫墓,广东人过清明也有着众多不同的传统。传统的广州人向来重视清明扫墓,有在当日“行清”的习俗。按照旧时习俗,“行清”是一族人一起约定去扫墓。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广州人祭祀后分猪肉,将猪肉带回家后,配上清明时节的菜蔬“清明荞菜”炒着吃,吃完这些菜肉才算完成“行清”任务。然而,清明节这些习俗主要由广州世居居民坚守,新广州人仍然按照各自家乡的传统习俗来完成清明祭祖仪式。因此,“行清”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一体而万殊的独特表现。这一民俗在广州及周边地区均有很好的保留,然而,由于节日不免涉及怀念已故的亲人,不能用庆祝来表示,因而清明节是一个节日而非节庆。
(六) 北帝诞
农历三月初三为北帝诞,民间称为拜北帝,北帝又称为真武帝君或玄武大帝。广州的仁威庙、三元宫、城隍庙都是供奉北帝的,与佛山的著名道教圣地佛山祖庙联系密切。泮塘“三月三”仁威庙会和黄埔波罗诞齐名,并称广州东西两大庙会。广州市道教仁威祖庙紧靠荔湾湖畔,始建于宋皇佑四年(1052年),有近千年历史,历来是广州市民、外来游客和海外华侨华人新年祈福、接财神、拜太岁首选地方。由于多种原因,北帝诞庙会活动到20世纪50年代后停止。2002年12月,经市政府批准,仁威庙移交市道教协会管理使用。经过市道教协会与荔湾区政府出资维修扩建,后于2004年4月27日举行了仁威庙重修落成典礼。2005 年,原西郊乡泮塘等村和仁威庙联合举办“三月三泮塘仁威庙会”,此后每年农历三月三日,荔湾区都举办盛大的北帝诞祈福活动。不过,2013年仁威庙会在2013年2月4日至2月24日(腊月二十四至元宵节),即农历的立春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历时21天。另外,广州黄埔村北帝庙(又称玉虚宫)2007年修缮完毕,当年恢复举办北帝诞庙会。2011年珠村再现了北帝神“游进”,广州人称“菩萨行乡”。
(七) 端午节
端午节,广州人称五月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节日。古籍记载,此节最早可追溯至秦汉之前。中国东西南北不同地方的人们均过端午节。端午,有很多称谓,如端阳、重午、端五、重五、五月五、端节、蒲午、蒲节、天中节、诗人节、女儿节等。端午节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各种各样的传说与活动,不胜枚举,但祭神、划龙舟、吃粽子、挂菖蒲,这几大活动内容,全国从古到今是基本相同的。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流行的主要有纪念屈原和伍子胥说、恶日说、夏至说和龙图腾祭祀说等(黄珍,2007)。端午节传入广州的时间未见史籍记载,但其应为中原移民带到广州来的。尽管广州的端午节内容比较简单,其文化意义也有所转变,但广州人非常重视端午节。旧俗于农历的五月初二至初四便有送节之举。年轻“新抱”(媳妇)们,用“全盒”六个或四个,盛以粽子、猪肉、生鸡、鸡蛋、生果、酒等回娘家向长辈贺节。到了端午那天,姑娘和儿童们还要挂香包,香包中装有檀香粉、花椒、八角、茄楠粉、硫磺等。香包多以五色丝线编织,也有用绣花丝线缝制或用毛线织成。一般均为新媳妇所送,可以体现新媳妇的贤良和手艺,俗称“新抱手艺”。端午午饭后,家家贴“午时符”。符用宽约一寸、长近一尺的黄纸条,上面用朱砂写上“五月五日午时书,官非口舌疾病蛇虫鼠蚁皆消除”等字样。在大门上悬挂菖蒲、艾叶、凤尾草等,并扎上一束大蒜头,涂以朱砂避邪。也有些人家还在门上贴上用黄纸写的小对联:“艾旗迎百福,蒲剑斩千邪。”正午时分,用生果、粽子拜家神,烧艾草薰屋角,称“驱蚊虫邪魔”。用雄黄酒调朱砂,在孩子的额上、胸口、手心上点一红点,以示避邪。赛龙舟,广州人称“扒龙船”,是广州人过端午最大的活动项目,过去多为郊区农民为之。20世纪30年代前,在四月初八的浴佛节便将去年端午节后沉入涌底的龙船起出,俗谚谓“四月八,龙船随海滑”。30年代后,逐渐改为五月初一才起出龙船,俗语顺口溜念道:“初一龙船起,初二龙船忍,初三初四游各地,初五龙船比,初七初八黄竹岐,初九初十龙船打崩鼻。”初五是赛龙船的高潮,得胜者可获赏全只烧猪与赏银元。初七初八,郊区各乡龙船多集中到市郊黄竹岐进行表演比赛。因为那时黄竹岐地方有一座龙母庙,初八为龙母诞,人山人海,人们既拜了庙,又观看龙船表演,所以人们乐此不疲。五月初五的龙舟活动,1994年,广州市政府正式定为龙舟节注11。为庆祝龙舟节,弘扬民俗文化,宣传“精诚合作、奋勇向前”的龙舟精神,自1994年,广州市政府于农历五月期间举办首届国际龙舟邀请赛,目前是中国传统体育运动的五星级赛事,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龙舟赛事之一。2015年第二十二届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中国龙舟协会、广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广州市体育局、广州市公安局、广州海事局、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广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广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承办,广州市体育竞赛中心、广州市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广州市龙舟协会协办,特邀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澳大利亚、马来西亚、伊朗、美国和加拿大等龙舟队伍前来参赛,国际影响力凸显。
(八) 乞巧节
农历七月初七,相传为牛郎、织女聚会之夜,古时称七夕节、乞巧节,还有许多称谓,如七巧节、女儿节、少女节、女节、洗头节、情人节、双星节、妇女节等,广州人则称为“七姐诞”,也叫“摆七娘”、“拜七娘”。民间关于牛郎织女的故事不尽相同,大体如下:相传,牛郎是一个非常勤劳而朴实的农民,织女(玉帝的女儿)是一位心灵手巧的织布能手。由于有天人为媒,两人相亲相爱,婚后男耕女织,生儿育女,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后来玉皇大帝知道女儿下嫁凡人,气愤不过便派西王母到人间硬将织女接回天庭。牛郎知道后携带儿女追赶,到了天上,西王母拔簪划河为界,结界一对恩爱夫妻只好隔河相望而居。后来玉帝被牛郎织女的真挚爱情所感动,并在喜鹊的同情和帮助下,两人每年七月七日的晚上可得一次相会。这种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在全国各族人民中家喻户晓,也是形成乞巧节的主要缘由。广州旧时过乞巧节一直热闹非凡,甚至可与春节媲美。宋人刘克庄诗咏道:“粤人重巧夕,灯光到天明。”在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用通草、色纸、芝麻、米粒等,制成各种花果、仕女、器物、宫室模型等奇巧玩品。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浸,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七夕晚(广州人多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新衣、戴新饰、涂红指甲,将早已备好的古董珍玩、鲜花、时果、脂粉等各式物品摆放在厅堂的八仙台上,还要有一盏油灯放置在“仙禾”或“仙菜”中间。此时,有钱人家的厅堂布置得锦屏绣椅、富丽堂皇,一般人家尽量把厅堂摆设井然。一切都安排停当以后,姑娘们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此时,除了邀请亲戚朋友前来做客以外,还要请邻里中相识与不相识的姑娘们一起拜神,观赏巧艺与玩具,高高兴兴,热热闹闹,如巧艺与玩具受到越多人的称赞,主家姑娘就越高兴,越感到荣耀。广州的姑娘们说,像这样能在众人面前展示手艺,一生是没有多少回的。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古称金针度人),如一口气能穿过七枚针孔者被称为巧手(得巧),穿不到七孔针者则“输巧”。正如唐代诗人所描绘:“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看寻。”再后便焚烧纸制的圆盒(梳妆盒),盒里装有纸制的衣服、鞋、脂粉、梳妆镜、梳子等,每样一式七份。祭拜仪式结束后,八仙台上的摆设保持不动,留待翌日(初七)供姑娘们互相串访时参观、评议。据明清和民国时期的一些书籍所载,广州姑娘于七夕中展示出来的巧艺,有一粒谷粒大小的绣花鞋、指甲般大小的各式扇子,有玲珑轻飘的小罗帐,还有特制的莲花、茉莉、玫瑰、夜合花等,花盆只有酒杯大小,盆内描有两朵花,一真一假,令人难以区别。到了初七晚,继续如昨晚一样祀神,称为“拜牛郎”,一般由男童主祭。七夕过后,姑娘们所制作的工艺品、玩具等互相赠送,以示友情。广州七夕拜仙,已婚女子一般不能参加,但新婚后的新娘在过第一个七夕时,要举行一次“辞仙”仪式。即在初六晚上祀神时,除了牲醴、红蛋、酸姜等(取兆得子)以外,还要加上雪梨或沙梨,表示与姑娘节离别之意。可见,广州乞巧节并非情人节。然而,因历史原因,广州乞巧节曾历经近百年沉寂,后在广东省番禺凌边村、天河珠村最早复苏。广州珠村被广州民俗文化研究会誉为“中国乞巧第一村”,珠村乞巧节由官方走向民间,珠村乞巧节成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注12。乞巧节案例表明,乞巧节是女性文化的载体,充分表达着女性话语,其中包括女性技能的展示、女性信仰的表达、女性智慧的象征等(储冬爱,2009b)。在城中村逐渐城市化的进程中,乞巧节依然作为一种女性交往方式存在,增进族群内部的情感联系,也沟通着珠村与外界社会之间的联系(罗丹、徐天基和曹新玲,2009)。
(九) 中元节
中国的岁时节令中有所谓三元,指正月十五日上元,七月十五日中元和十月十五日下元。“三元”是根据道教的三官而来,这三官即天官、地官和水官。天官为上元一品九气天官赐福紫微帝君,地官为中元二品七气地官赦罪清虚帝君,水官为下元三品五气水官解厄洞阴帝君。三官分别以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和十月十五日为诞辰。中元节,又名七月十五、七月半、鬼节。广州人称“七月半”,以祭祖、上坟与施孤为主。《中华全国风俗志》:“七月十五日,俗谓鬼节,僧道沿街搭台念经,谓之盂兰会,谓广施佛力,以追荐鬼魂,而为饿鬼施食。”因此,七月十五日中元节与道教有密切的关系。而就佛教而言,七月十五日是盂兰盆节(高洪兴,2005)。中元节的文化内涵其实是包含了对已逝亲人的思念,现在一些地区还保留着烧纸钱过中元节的传统。随着时代的变迁,祭祀祖先的方式也有变化,比如摆放肖像、保存遗物等方式。盂兰盆会为天竺语,意为“解救倒悬”。传说释迦牟尼弟子看见自己的母亲在地狱倒悬受苦,求佛超度。释迦牟尼于是让他在七月十五日僧众安居终了之日,备百味果食,供养十方僧众,使其母亲解脱,从而形成了盂兰盆会。我国举行盂兰盆会已有较久历史。《荆楚岁时记》:“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佛。”广州于七月十三至七月十五日在僧尼寺院中举行盂兰盆会。僧道诵经施食,以祭幽炅。也有些居民,利用盂兰盆会将亡人的牌位送到会中凭吊,俗称“附荐”。亡人的妻子儿女日夕临吊哀哭,向亡人焚化金银纸衣、用纸制的用物住宅等。如要超度先灵者,还须预先报名,安排大小灵牌位置,按牌位的大小收牌位费。民国时期,小的用红纸条写上亡者姓名,收费白银5元,纸扎龙牌位收费10元,加大的则收15~20元。如纸扎真身人像(穿上真人衣服),按大小另议收费。盂兰盆会中或僧或道均要诵经念咒。盂兰盆会最后一晚,不论僧、道,都要举行水陆超度,才告法事结束。据说,广州市天河区车陂村“摆中元”活动有五百年历史,2000年车陂村“沙美梁”祠堂恢复举办中元节,但这个节日仍是一个边缘化的节日。注13
(十) 中秋节
中秋节是最具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中秋节,古时也叫月夕、月节。因为时属仲秋,酷暑渐渐退去,秋风习习而来,天高云淡,秋高气爽,月朗星稀,一轮明月皓然长空,这便是中秋月了。农历的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仲秋;八月十五则是仲秋之中,秋季之中,故称中秋。八月十五称中秋节、仲秋节,都是由此而来的。广州的中秋节,旧时也有称“月光诞”。八月十五日,人们一早起来,用月饼、生果祭祖拜神,晚上全家围桌而聚,美美地吃上一顿团圆饭。广州俗语说:“冬唔饱,年唔饱,八月十五得餐饱。”说明广州人对中秋节这顿团圆饭是极为重视的。晚饭过后,便举行“拜月光”仪式。有天台的在天台上,无天台的在门口竖起竹竿,挂上彩灯和灯笼,摆上月饼、芋头、菱角、柚子、香蕉、杨桃、柿子、油甘子等(芋头的摆法是,在盘的中央放芋也母,周围摆芋仔),对月而祭。祭月时要焚香燃烛,烧“月光衣”。拜完月光后吃粥、吃田螺,台称田(石)螺粥,田(石)螺用蒜头、豆豉炒熟,非常鲜美,吃月饼、水果,一家老少或亲友在一起畅叙至深夜。剥壳而食的祭品,含有剥去衰运、迎来新运的意思。现在若有家人在外不能回来团聚的,则用电话互相道贺,共祝节日快乐。儿童们手持各式灯笼,如鱼龙灯、鸟兽灯、水果灯等(多在街上购买)沿街走动。在儿童世界里也别有一番情趣,给节日增加了浓厚的气氛。广州人度中秋,最有特色的便是月饼了。广州的中秋月饼,以其色香味形驰誉中外,受到国内外人们的欢迎。其品种之多(约有数十种)、选料之精,味道之美、制作之细,更是其他各地月饼望尘莫及的。广州于20世纪20年代流行一种“月饼会”社会组织。即一些中下等的饼家、茶楼为了资金周转,串连周边居民按月交纳若干钱,从中秋节后开始,供足十二个月,到下一个中秋节前,即可从该饼家、茶楼取得一份月饼。参加“月饼会”的人,多是一些受薪阶层或一般开小店档的居民,均为一般劳苦大众。他们按月交纳份金,零存整取,明年中秋节日,能得到一份可观的月饼,又享有正价八折左右的优待,着实是广州人所说的“一家便宜两家着”,对饼家和消费者都有好处。因此,当时的广州“月饼会”吸引了不少市民。抗战期间,因社会混乱、民不聊生,“月饼会”从此中断。
(十一) 重阳节
重阳节,又名九月九、重九、九日、茱萸节、菊花节。重阳节的由来已非常久远,在战国屈原的诗句中就已经有咏重阳之句。九月九日登高是源于为避瘟疫的神话,后来才逐渐演变为以登高为主的文化节日,并深受道家的影响。唐代诗人王维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以此思念家人。但是,广州人过去登高并不完全是登山,也有许多是登五层楼(镇海楼)和花塔的。这可能是因为五层楼和花塔是当时广州建筑物中的制高点。人们在登高时携带广州当地特产菊花糕和茱萸酒到登高处食饮。是日还有“放鹞”的习俗。今天广州的人们已不再登五层楼和花塔,而是登白云山了。人们从九月七日开始,自备干粮(主要以各式糕点为主)、饮料(矿泉水、可口可乐、健力宝等)在登山时食用。旧的菊花糕、茱萸酒也早已被人们所忘却。从八日下午开始到十日早晨,白云山上人潮汹涌。大批警察常常上山维持秧序,以免出现事故。人们登上山顶(多数还要登上白云山最高峰摩星岭顶)后,买上一支用塑料纸扎成的小风车(上有八个小风轮、二个蝙蝠模型、三个铜钱上刻上“福、发、财”字样,顶尖上还插有“生意兴隆”、“心想事成”二支金龙红三角旗),带回家去,以示“登高转运”。到此节日活动宣告结束。广州人登高侧重于祈望转好运,并祭拜神灵或祖先。“九九”音同“久久”,重阳也是“长久”的象征,引申为“长寿”,广东省政府特别定立重阳节为“老人节”,一是含有祝老人平安长寿之意,二是借这个节日,倡导关怀老人、孝敬老人的风尚。
(十二) 冬至
冬至是我国廿四节气之一,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简单来讲,就是“冬季到了极点”。由于冬至后,白昼渐长,所以民间有“冬至阳生”之说,象征万物生机日渐加快。广东人很重视冬至,有“冬至大过年”的俗谚,又有“肥冬瘦年”的讲法,比之“过大年”(即春节)要早,不能忽视。广东人冬至祭拜神灵和祖先也很重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杀鸡宰鸭,并准备好烧肉、果品、糕点、酒茶等祭品。拜祭之后,将祭品做成丰盛的晚餐大吃一顿,叫作“团冬饭”。农谚有云:“食了冬饭冬冬坐,吃了年饭讲耕锄。”还真有一点过年的味道。广州人在冬至还要做咸汤圆吃,用糯米粉做皮,把切碎的沙葛、猪肉和虾米做馅,配以鸡汤。也有些地方是吃甜汤圆,寓意团圆甜蜜。每人吃一碗再添一些,叫作“添岁”,意思是过了冬就增加一岁了。有些地方把糯米汤圆贴在门楣、屋梁、米缸等处,说是喂老鼠,叫“饲耗”,说是为了感谢老鼠从远方把谷种带来。也有人说:“喂饱老鼠,免得它到处咬烂杂物。”
(十三) 谢灶
广州人谢灶,于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进行。因灶神节是最接近新年的一个节日,也是一年除夕之前的最后一个全民族较大的民俗节日,所以民间将其作为过年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这天开始便进入年关了,俗称“入年架”。在这一年就将终结之前,“本家司令”要上天去向玉皇大帝汇报这家一年来的善恶之事了。灶君要走了,作为家庭就要举行饯送,所以这天称为“送灶”,即“送灶神”。因为我国地方辽阔,各地对这个节日的名称有着许多不同的叫法,有的称谢灶,有的称祭灶、送灶、辞灶、小年、小年下、小年节、夜灶神节等。道家称祭灶,为我国古代五祭之一。灶神,俗称灶君、灶王,或称“东厨司命”。广州人祭灶称为“谢灶”,一般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晚上进行,关于谢灶的日期,广州有谚云:“官三、民四、疍家(水上居民)五。”即官宦人家在腊月二十三谢灶,一般平民百姓二十四日谢灶,而水上居民要推后到二十五日才能谢灶。这是封建社会等级制在节日中的反映。对于谢灶,广州居民也与其他地方的民间传说大体相同。是日,灶君爷要上天向玉帝述职,奏明各家善恶,玉帝将各家灶神的奏述情况,分别给各家赐福或降祸,所以老百姓对灶神的举动非常重视。为在灶神临行前表示虔敬,要于该日清洗灶君神位,簪金花,挂彩红,用猪肉、全鸡、鲤鱼、酒、甘蔗、饴糖焚香点烛祭拜灶君。百姓说,灶君吃饱饮足后,用饴糖(麦芽糖)将其嘴封住,不让其多说话。此外,再用清水加上黄皮叶,置于灶神前面,焚烧金银纸帛、灶君衣帽(纸制),意为请灶君沐浴更衣。灶神前还要点上一盏油灯,好让灶君照明行路。历来祭灶是男人的权利,女人不能参加,也不能观看,有谚云:“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礼毕,还要烧“灶君疏”。此“疏”用红纸写上全家今年所做的好事,以及户主姓名、地址等,边烧边祷告灶君爷爷“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或“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祭毕,燃放鞭炮,合家高高兴兴吃“小年夜”饭。
二、 广州民俗节庆类型
民俗节庆类型的划分依据多样,学者们并未给出一致的标准。按照传统与现代划分,一般认为传统民俗节庆是经历史传承并流传至今的,而现代民俗节庆则是发明的节庆,往往为新创节庆。按此标准,广州民俗节庆大都属于传统民俗节庆,然而也有基于传统节日新创的民俗节庆,如越秀区在元宵节期间举办广府庙会和端午节期间举办的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都是现代民俗节庆。不同类型节庆地方性存在差异,因此可能对不同类型市民的地方认同影响存在差异,有必要探讨不同地方性的民俗节庆与地方认同之间的关系,将有利于民俗节庆活动的健康发展。根据主办方不同,民俗节庆可以分为民间自发组织、官方组织、官民合办等几种类型,不过很多节庆主办方会有所变化,这也会对节庆性质产生影响。根据节庆地方影响力划分,民俗节庆可以分为城市民俗节庆、村落民俗节庆。还有其他划分标准,不一一详述。广州民俗节庆类型大致如表3—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