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贝卡谷地空战(五星上将丛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战斗的来龙去脉

1981年春,一份侦察报告向以色列军方揭示了一个危险的新动向:叙利亚开始在黎巴嫩南部贝卡谷地的非军事区里部署“萨姆”地空导弹连。

贝卡谷地位于贝鲁特以东30千米,是黎巴嫩南部内、外黎巴嫩山之间的一个狭长的谷地,南北长约120千米,平均宽度不到20千米,其最南端离黎以边境只有几十千米。现在,这里出现了叙利亚人的防空导弹!

苏制萨姆-2防空导弹系统中的“扇歌”对空搜索雷达。在它的指引下,萨姆-2导弹可以击中48千米外的目标。

苏制萨姆-6防空导弹系统。图中近处为搜索/火控雷达车,远处为三联装导弹运载/发射车。这张照片揭示了萨姆-6导弹系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性能:机动性。由于实现了车载,这种防空导弹不必过于依赖固定阵地,而能够灵活的转移发射位置并有效掩护快速机动的装甲机械化部队。

凭借萨姆导弹25到50千米的射程,叙利亚人的触角足以覆盖几乎整个黎巴嫩南部,而这正是以色列空军袭击巴解武装时的必经之地。再回想到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空军在阿拉伯国家防空导弹面前的一筹莫展,无怪乎以色列军方要坐立不安了。

但叙利亚人并没有就此止步。随后一年间,叙军在贝卡谷地和旁边的扎巴达尼山脉地区建立了一套严密而完整的防空体系,其核心是一系列覆盖远、中、近程,高、中、低空的萨姆导弹系统。这些导弹部队每个连都有3到4台“炮盘”火控雷达,还有不少23、37、57毫米口径的高射炮拱卫在阵地周围。其导弹的部署密度之高,防空体系之完善举世无双,就连苏联自己也难以望其项背。

在这里,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当时的防空导弹是怎样作战的。

单独一枚导弹不可能完成任何战斗任务,它必须得到相关的一系列信息、控制和后勤支持才能实现对目标的攻击。防空导弹系统包括这样一些子系统:搜索雷达、火控系统、导弹和发射架,还有后勤支援,全套设备在一起组成一个导弹作战单位,在叙利亚,这个单位被叫做导弹连。

战斗打响前,导弹连的搜索雷达不停的旋转,对整个作战空域进行监控。一旦发现可疑目标,系统就会通过自动或者人工方式向目标发出识别询问并开始跟踪目标的航迹。一旦确认为敌机,系统就会自动把目标的各种参数(包括方位、速度、高度等)迅速传递给火控雷达。为了执行这样的任务,搜索雷达系统一般具有这样一些特征:探测距离远,搜索速度快,配备有能够自动解算目标运动诸元的电子计算机;但这类雷达对目标方位的探测准确度要逊于火控雷达,只能探测出目标的大致方位。

萨姆-6防空导弹的前辈:苏制萨姆-3中近距防空导弹。其战术使命和萨姆-6相同,作战范围也大致相当,但抗干扰性能不如萨姆-6。这种导弹也参加了贝卡谷地的战斗。

一旦确认目标,火控系统就可以启动了。火控雷达的搜索范围比较小,但它可以凭借着搜索雷达的指引尽可能迅速捕捉到目标,继而开始对目标的精确跟踪。凭借这一类雷达系统良好的探测精度和比搜索雷达更加优越的计算机系统,它可以迅速测定出目标的运动诸元,并准确预测出目标未来的飞行轨迹。计算机系统将这些数据和导弹自身飞行的数据结合起来,算出导弹发射的时机、方向、仰角等数据,并据此在适当的时机将导弹射入蓝天。

导弹升空后,就可以按照预定的航迹直扑来袭目标。在这一过程中,火控雷达还在不断捕捉目标飞行状态的变化,随时将这些数据传递给飞行中的导弹,并不断对导弹的瞄准点进行修正,直到命中目标为止。

出于在中东地区和美国争夺势力范围的目的,苏联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之后用大批苏制武器装备重新武装了在战争中惨败的埃及和叙利亚两国。在20世纪70年代的头三年里,一架架苏联运输机把各种新型武器装备源源不断地运到埃、叙两国,这其中就包括了现在出现在贝卡谷地里的几种苏制“萨姆”防空导弹。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后,埃及与以色列和西方的关系开始逐步正常化,叙利亚就成了在中东地区苏联的最大伙伴,苏联制造的各种武器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叙利亚境内。

在1973年的中东战争中,阿拉伯联军装备的萨姆-6防空导弹出尽了风头。尽管以色列人使用了电子干扰手段,但萨姆-6导弹仍旧大显神威。战争的最初三天,以色列空军出动了1220架次飞机执行任务,被击落了50架飞机,战损率高达4% !对于曾经称霸中东的以色列空军来说,这绝对是前所未有的重大打击,也是无法承受的,几乎可以和当年美国战略空军空袭德国时的损失相提并论。面对这种情况,以色列迅速和美国联手试图破解这种防空导弹,恢复以空军的活力,但是,他们采用了各种手段却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阿拉伯联军的萨姆-6依旧严密的保护着他们在地面上的大军。不得已,美国人只好向以色列紧急空运了5万箱干扰箔条,以尽量减少以色列空军的损失。直到战争结束,以空军仍然在努力寻求克服萨姆导弹的良方,但结果却只能进一步扩大自己的损失。在为期18天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共损失了109架飞机。虽然萨姆-6只击落了其中的35架,但萨姆导弹的存在却使以军飞机不得不进行低空飞行穿越阿拉伯联军的阵地,从而落入了雷达指挥的ZSU-23-4自行高射炮和单兵发射的萨姆-7防空导弹的火力圈。萨姆-6导弹不愧为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联军的英雄。这一次,叙利亚人准备让自己的萨姆导弹部队在即将到来的战争中重现辉煌。

萨姆-6导弹身材壮硕的兄长:苏制萨姆-4远程防空导弹,最大射程为74千米。由于同样实现了车载化,这种导弹在苏军中通常和萨姆-6混合编组,但在中东,这种导弹却很少见。

正在吊装的萨姆-6导弹。虽然防空导弹威力很大,但重新装弹时间较长的缺陷却限制了它在作战使用中的灵活性。这就对导弹部队指挥官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什么时机发射?要保留多少待发弹?什么时候应该全体射击?这都需要准确的判断。

红场阅兵式中的萨姆-6防空导弹。萨姆-6在中东的失利也同样让苏联人大为震惊。

叙军部署在贝卡谷地的防空导弹主要包括苏联制造的SA-2、SA-3和SA-6导弹。

S A-2(萨姆-2)导弹是原苏联50年代中期研制成功的一种高空防空导弹,它安装了一个重达118千克的破片杀伤战斗部。最大射程48千米,最大射高接近1.8万米,最大速度达到4马赫。制导方式为无线电指令指导。这种导弹的发射方式为固定阵地发射,主要用于要地防空,所以,在这次战斗中,它并不是叙军的主力。

SA-3(萨姆-3)是苏联第二代全天候近程中低空地-空导弹。导弹的最大射程21千米,射高80米-15千米。该弹于50年代初开始研制,1961年装备部队,主要用于固定阵地要地防空。一个SA-3导弹连包括1个指挥所(包括一部制导雷达,采用机电扫描,可同时跟踪6架飞机)和4部双/四联装发射架(73年起由双联装发射架改造)。技术连保障3-4个导弹连执行战斗任务。SA-3通常与SA-2配合使用,采取交叉部署以组成交叉火力,对付大批次高、中、低空目标。

叙军在此次和前次战争中的主力防空导弹是苏制SA-6(萨姆-6)防空导弹。这是一种机动式全天候中近程、中低空导弹。整个武器系统由一部三联装导弹发射车和一部制导雷达车组成,其搜索雷达和火控雷达合二为一。该弹于50年代末开始研制,60年代中期装备部队。导弹采用固-冲组合发动机,推力大。弹径340毫米,发射重604千克。采用半主动雷达制导和红外制导的复合制导方式,制导雷达采用多波段多频率工作,抗干扰能力强。导弹在最后几百米的航程中可以自行制导。弹头上的红外探测仪可以追踪飞机发动机灼热的尾流,并指挥弹体飞向目标。接近到离目标一定距离后,引信就可以引爆战斗部,飞射出去的弹片就会将敌机击落。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萨姆-6战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导弹飞行性能卓越,敌机无处可逃,而是因为这种导弹具有比其前辈更强大的抗干扰能力,使以色列空军施放的电子干扰失去了作用。现在,经过一系列改进,老式的SA-2、SA-3也拥有了同样的抗干扰能力。

不过,由于上一回是初次参战,对手对这种导弹完全不了解,故而难以找到合适的对抗手段,才让SA-6发挥了威力,但这次不同了。

在贝卡谷地的战斗中,叙军还将利用SA-6导弹车载发射,机动性强的优势,频繁变换发射阵地的位置,以试图避免以军的打击。

苏制萨姆-2防空导弹。这种导弹是世界上最早的实用化防空导弹之一,在20世纪50-60年代的防空作战中战果累累。当时西方的各种轰炸机、战斗机、间谍飞机都曾在这种导弹面前折戟。但在20世纪80年代的信息化战争中,却难免有廉颇老矣之哀。

根据前几次战争的经验教训,这些防空导弹被叙利亚军队视为其防空体系的核心力量。这么做并非没有道理。前几次中东战争的经验表明:以色列空军在空战中拥有很高的交换比,以方自称高达1:40(这个数字明显含有水分,但平心而论,以色列空军在与阿拉伯国家空军的战斗中的确占有非常大的优势),但在面对萨姆导弹时,损失比降到了1:2!既然如此,那又何必让自己那些价格昂贵的战斗机去冒险呢?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叙军在第四次中东战争后把军队预算的近75%都用于扩大自己的防空导弹部队。到1982年,叙利亚军队中防空导弹的数量比1973年时增加了2倍!除了资金上的倾斜,叙军在人员的配备上也明显侧重于萨姆导弹部队。同样到1982年,叙军的防空导弹兵达到了8万人,其中大多数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优秀士兵。也许旁人对这些数字还没有概念,那么,只要注意到一个事实就可以了解这8万人的分量了:为了保证萨姆导弹部队的人员供应,叙利亚陆军有1000辆坦克没有配备乘员!经过这些努力,叙利亚低空导弹部队的力量大大增强,其兵力火力密度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1991年海湾战争中伊拉克装备的萨姆-2导弹。从图中近处的发射架可以看出,这枚导弹正在准备装填时被士兵遗弃。可以想象,当时对手的攻击部队突然出现在了措手不及的导弹兵们面前,固定阵地发射的坏处顿时显露无遗。

苏制萨姆-4机动远程防空导弹。这种导弹和萨姆-6并肩作战,成为20世纪60年代华约装甲洪流十分重要的空中保护伞。

苏制萨姆-4远程防空导弹侧视图。

除了防空导弹部队,部署在叙利亚境内几个空军基地上的大批战斗机也可以在必要时迅速赶来参加黎巴嫩南部的对空作战。

叙利亚空军的战斗原则和方式是在苏联人的帮助或者说是教导下建立起来的,明显体现着苏联军队那种面向全面战争的风格。在这种作战体系中,地面的雷达和指挥设施在对空作战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地面指挥官借助雷达设备掌控战场态势,并据此指挥己方的战斗机把握战机,占领有利的位置,不仅如此,战斗机接敌航线的选择也常常由地面指挥官代劳。实际上,空战的主角不是空中的飞行员,而是地面的指挥官,如果能够完全实现这种预想,飞行员的作用将会仅仅局限在驾驶飞机、武器的瞄准和射击上,空战的胜负,将主要由地面人员的战术头脑和智慧来决定。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对飞行员的素质要求不高,他们只需要能够熟练驾驶手中的飞机就可以了,这样,飞行员的培养和训练就可以得到大大缩短。在爆发全面战争,双方飞行员损失严重的情况下,这样的优点无疑会是决定性的。但凡事有得必有失,这种思路难免会降低飞行员在空军体系中的地位,并妨碍飞行员素质的提高,一旦和地面的联络发生问题,后果会相当严重。而且,这种做法对地面指挥人员过分依赖,这少数人的失误将会导致战场态势的全面恶化。

苏制57mm口径高射炮。高射炮也是苏联庞大而完善的防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在贝卡谷地之战中,这种中口径高炮主要扮演了萨姆导弹“贴身护卫”的角色。

1982年初,叙利亚空军的主要装备是约90架苏制米格-23型战斗机,其中有30架是适用于对地攻击的米格-23BN型。此外,叙空军中还有不少曾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大显威风的米格-21。

看来,叙利亚人的这一行动不只是一个表态,而是清楚的显示出他们控制这块土地的欲望。

但以色列人也不是好惹的。

苏制ZSU-23-4型23mm四联装自行高射炮。该炮同样可以伴随快速运动的机械化部队。这种自行高射炮在1973年的中东战争中取得了重大的战果——以色列飞机在萨姆导弹的威胁下不得不低空飞行,于是成为了这种高射炮的最佳射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