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古代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
在中国古代,大学是指聚集在特定地点传播和吸收高深领域知识的团体。中国没有一脉相承的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最早的现代大学是到了19世纪末才正式出现的。但中国的传统社会一直存在着较为发达的高等教育体系,分为官学和私学两个系统,官学由政府设立,有太学、国子学、国子监等等,主要教授和研习人文学术、历史和道德方面的内容;私学由民间举办,古代的私学不仅比官学普及,而且受政治的影响较小,相对更为持久。


先秦
文献记载,早在“五帝”时代,“大学”一词已经用来指称较高等级的学校了,并有了专门的学官。夏商时,也设有专门的教育机构。

文曲星
《封神演义》中将商臣子比干封为文曲星,掌管文运。
汉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在长安建立“太学”,历史上称为“长安太学”,这是封建中央政权的第一所大学。

孔子
汉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被奉为经典,尊孔子为圣人。
三国两晋南北朝
公元276年西晋武帝设立国子学,是专收皇亲国戚的贵族子弟学校,此后各朝中央官学形成了国子学与太学并立的局面。

出入师虞图
两晋时期统治者曾下令县满千户的设小学一所,不满千户的并建一所。这一举措,无疑推动了古代教育的规范发展。
宋
书院诞生于北宋,至南宋发展到极盛时期。书院的兴起意味着与官学相应的私立高等学府的诞生,它相当于现代大学研究生院的性质,成为古代的学术基地。

文苑图
书院所教授的内容以人文学术的教学和研究为要务,此图表现的是书院中学术讨论的情景。
隋唐
官学在隋唐时期,尤其是唐代,发展较为成熟。隋代创立了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度,这个制度在唐时得到了完备。太学在唐代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由朝廷开设科目,士人可以自由报考,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的选拔官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精神。
元
公元1306年(元大德十年)设立国子监,成为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

年画
元时教育已经非常普及,此图为象征科举高中的年画。
名词解释
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结构
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为研究生、本科、专科三个层次,呈金字塔形。
选课制
选课制于18世纪末首创于德国。它是根据人的能力、素质等存在差异,不能按同一僵硬的模式培养,因此扩大课程科目,允许学生有充分的选择范围,安排自己的学习专业和课程。目前全国的大多数高校都已实行了选课制。
学分制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的教学管理制度。现代意义上的学分制于1872年产生于美国哈佛大学,之后逐步推广完善。五四运动前后,我国的高等院校开始引进学分制。
导师制
导师制起源于英国,最早出现于英国牛津大学的“新学院”,是一种侧重于对学生进行个别化学术指导的教学制度。导师制一般只在研究生教育中实行,但近年来国内一些知名高校也开始在本科生教育中实行。如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

明
明代书院以对抗朝廷的正统学说,批评朝廷的弊政为书院特色,结果招致了朝廷的一再打击。

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是自古至今惟一保存完好并得到传承的古代书院。
清
1895年北洋大学堂成立、1898年京师大学堂诞生、1920年东南大学成立,此为早期中国现代大学发展的三个里程碑。

毕业证书
这是京师大学堂第一届毕业生的毕业证书。
在很多时候,校园,和理想有着等同的涵义,而大学,仿佛就是一个世外的理想国。如果你是一个尚未踏进大学校门的学子,在这里,你会惊异于自己视线的狭隘;如果你早已离开了校园,在这里,你可以找到曾经的梦想。校园中,永远不缺乏美丽的风景,永远不缺乏诗情画意,永远有燃烧的理想,永远有激扬的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