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的四个对象 四念处
《杂阿含经》中说:“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所说一切法,一切法者谓四念处,是名正义说。何等为四?谓身,身观念住,受、心、法,法观念住。'”
■ 什么是念处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中说:“‘念’指与观慧相应之念心所;‘处’即身、受、心、法四境。于此四境起不净、苦、无常、无我等观慧时,能令念止住于其境,因此称为念处或念住。”简单地说,念处就是安顿心念的处所,是观察、思虑止住之境。
■ 四念处:正念的修习法
四念处又作四念住、四念处观或四意止、四心意所止,即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和法念处四种修行法门。小乘佛教对四念处的解释为“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而大乘的解释略有差异,更多地加入了“空”的概念,大乘的四念处指“观身如虚空、观受内外空、观心但名字、观法善恶俱不可得”。“观心但名字”的意思是说,“心”不过是一个名字,所以心的一切活动实际上与心是没有关系的。
简单地说,身念处就是观身体为不净物,身体内外,充满污秽,没有干净之处;受念处就是观察苦乐的感觉,快乐因痛苦的因缘而生,又产生出新的痛苦,所以世间并无实在的快乐;心念处就是观察心念的无常,念念不息,不会停驻;法念处就是观察法的无我,法为身、受、心三者之外的一切,法没有自主自在的性质。
■ 四念处的层次
在《阿含经》中,四念处指的就是正念:“云何为正念?谓比丘内身身观念处,精勤方便,正念正智,调伏世间贪忧;外身身观念处,内外身身观念处,内受、外受、内外受,内心、外心、内外心,内法、外法、内外法观念处,精勤方便,正念正智,调伏世间贪忧,是名比丘正忆念。”其中将身、受、心、念四个心念所缘的对象各自分为内、外、内外合等三个层次。
其中内身就是指自己的身体,外身指的是自己之外的其他人或众生的身体,内外身则总括自己和他人等一切众生的身体,有时还将外在的山河、大地等也包括在其中。受、心、法三层的意义亦是如此。
四所缘
四念处就是四个要观察的地方,四个心要放的地方,是把心安住于身、受、心、法四个所缘上进行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