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蕴
构成人身的五种要素
所谓“五蕴”,是指物质现象的色和精神现象的受、想、行、识,佛家认为人就是由此五蕴通过因缘和合而成,而有了五蕴就会产生各种痛苦。
五蕴分别释义
五蕴,是指色、受、想、行、识蕴。所谓蕴,意即聚集、积聚。当特定的色、受、想、行、识聚集在一起,就会诞生新的个体生命或形成新的物质。
色蕴:指物质世界的万物。一切有体积、占空间、会变坏者都可称为物质,人类身体、形形色色的事物皆由物质聚集而成。
受蕴:指人的感受、情感。当人接触一件事物时,会产生乐受、苦受或不乐不苦受三种反应之一。乐是自己身心悦纳领受的,反之即是苦,它们都是人的情绪所致。
想蕴:指人头脑感受和认识外境时所产生的意象。它包括产生的感情及心理活动等等,如专注、信心、嗔恨、妒忌等感情或心理活动。
行蕴:是指人的造作、行动、意志等,即对境而引起的,经内心、大脑思虑后做出决断,发出来的语言、行为。
识蕴:指人的认识、分别能力,例如眼睛能识别黑白、耳朵辨听声音之好恶、鼻能分别香臭、舌能分别苦辣、身体感知冷暖。
五蕴皆空
五蕴中的“色”属于物质范畴,“受、想、行、识”属于意识范畴,它们包括了所有无常的现象,即所有物质与心灵世界的事物。既然万事万物都是由五蕴缘聚而成,也就是说,当构成事物的要素因时机和条件的成熟,这一事物就会形成;而当时机、条件发生变化,这一事物也会生变、分解、消散,乃至消解于无形,因为形成这一事物的条件、时机都不再存在了。所以说,五蕴皆空,一切都不是一个确定、永恒、不变的实体,事物的存在都有其相对性。
以人为例,人也是由五蕴所组成,即人的构成包括了他自己的身躯、感受、情感、认识、意志、分辨等要素,一旦这些要素不存在了,这个人也就不存在了。因此,执著于有一个“我”的存在,在佛教看来是错误的,禅修也通过观五蕴来消除“我执”心理。
五蕴的概念
“色”、“受”、“想”、“行”、“识”合称“五蕴”、它们包括了所有无常的现象,即所有物质与心灵世界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