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古镇概况
作为古巴蜀的领地,四川幅员辽阔,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它也一直是自然经济和小手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传统的集市贸易促成了场镇的兴盛发展。据史料记载,大约在殷商时期,四川境内就已有规模较大的集镇建造活动,数千年的历史跨度,在四川的古镇遗留下了无数智慧与汗水的结晶。
四川古镇大多具有悠久的历史,但现存可见的古镇风貌却多为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后逐渐形成的。一座座的场镇是川人生息繁衍的空间,其建设格局亦完完全全地体现出原始的蜀地生存状态。
四川古镇的建筑特色有四:
第一,四川境内地形复杂,场镇的建造多与环境紧密结合,依山傍水,因地制宜,宛若天成。如犍为罗城镇,雄踞山脊,形似旱船;资中铁佛镇倚坡而建,古朴典雅;双流黄龙溪沿两江汇流布局,古朴秀丽。
黄龙溪 两江汇流处
安顺场 石砌民居
第二,因四川地貌多变,平原多竹木、浅丘多页岩、河滩多砂石,其建筑所用材质也是就地取材。如川东北部临嘉陵江,多见统砂墙;川西南一些地区靠长江,就以卵石累砌墙;川南多竹,竹子成为常见的建筑材料被用到民居的修建上。中间蕴含了能工巧匠的奇思妙想。
黄龙溪古镇,远景为古龙寺大殿。
第三,四川集镇的形成,最初多为自发,形成规模后,当地的富绅、财主会出面统一修建,形成了较为浓郁的宗法、宗教气息,很多的场镇都有三宫八庙,兴盛的大镇如李庄、黄龙溪等,还曾有过九宫八庙的宏伟布局。
第四,据史料载,四川几乎没有原住民,多为外籍移民进入,比较典型的是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移民大多会选一个地方作为聚居地,保留故乡习俗和乡音,修建各具特色的地方会馆,如洛带古镇即为此类的代表。
洛带 广东会馆
最能体现古镇风貌的是其民居建筑,四川古镇的民居受地理环境、气候和民间礼俗的影响呈多样化形态。平原河谷的建筑趋于轻盈雅致,斗拱飞檐,雕梁画栋,以街为市,山环水绕,既有市井的氛围,又不失田园韵味。山地浅丘则起伏有度,鳞次栉比,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在民居的建筑格局上更有干栏式(如黄龙溪镇)、碉楼式(如桃坪)和碉房式(如丹巴)等各种类型。
历史悠久、风格各异的古镇是四川乡土文化最典型、最生动、最直观的写照,具有厚重的文化、旅游、经济价值。但因地处西部,相对闭塞,其建筑所取材质多为土质、木质,能经得住百年岁月侵蚀和风雨摧残的古镇少之又少。加之后代居民在保护方面的不力,人为的破坏和天灾,使四川古镇急剧败落和消亡。所谓的现代文明步步威胁着古镇的传统文化,某些古镇上越来越多的钢筋水泥房让那些雕梁画栋渐渐地成为尘封的历史,让人颇为遗憾,扼腕叹息!
四川古镇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