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在眼中 世间万有的根本——五蕴
五蕴积聚而成的人生,是缘聚则生,缘散则灭,生灭无常,只是幻有,假有,非真有,所以执著于自己的,便产生诸多烦恼和痛苦。
五蕴世间
佛教世界观认为,宇宙万有都离不开五蕴,人的生命个体也是由五蕴和合而成的。我们人就是从这五个方面来执著于自己的,由此产生诸多烦恼和痛苦。五蕴又称为五阴或五众,是指五种类别或五种集聚,是佛教关于人体和其身心现象的构成所给出的答案。佛教认为世界和生命是由色、受、想、行、识五种因素构成,这五种因素各自成为一类,即可按一定因果关系紧密聚积在一起,又可按一定因果关系而分离。五蕴组成的世界和生命,不论在时空上,还是形态上都是变化无常的,不受任何意识支配。
色蕴
色蕴即物质的积聚,这些物质都是由地、水、火、风所造,是构成世界的四种物质。这四种物质所代表的硬性、湿性、暖性、软性构造出形形色色的事物,是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实有。如人活着的时候需要水、热量和空气,人死后又还原成地、水、火、风,所以人是色的暂时组合。由于色的组合是无常的,变化是不定的,使人们见到的就是生与死的生命还灭。佛教认为色有质碍、变坏、显现等意义,质碍就是物质各具一定的空间,互相分离,不能占据同一空间。变坏就是物质的变化破坏。显现是指有形状可以清楚地表现出来。色有内色与外色之别,内色是指眼、耳、鼻、舌、身五根,也就是我们所赖以生活的根身;外色是指色、声、香、味、触五境,也就是一切的外在环境。
受蕴
受蕴即领取纳受之意,即外界作用于眼、耳、鼻、舌、身而产生的痛痒、苦乐、忧喜、好恶等感觉,也就是对于顺境与逆境的感受,它可以分为身受和心受两种。内心领取纳受外境,生起一种心念,它会对顺、逆的处境产生三种不同的感受:苦、乐、舍(不苦不乐),称为三受。苦受是领纳逆境,身心逼迫,刺激太强,身心感受到苦。乐受是领纳顺境,遇到所喜爱的境,身心适悦。舍受是领纳中庸性的境,身心处在不苦不乐的感受。
五蕴图释
五蕴理论集中体现了佛教对于人体及其心理现象构成的认识,并由此推及一切事物都是由此五蕴和合而成。
想蕴
想蕴即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也就是看、听、接触东西时,会认定所对的境有一定的相貌,然后为它安立名称,生起认识的心理,也就是“想”。人们接触外界事物,并对其进行分析得到的知觉和表象,是一种理性活动、概念作用。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首先给这个世界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如“树”、“鸟”、“石头”等。物的形象通过眼睛、声音通过耳朵、质地通过触感都存储在我们的“认识”里。一旦有人说起这些概念,或者你听到这些声音,就会立刻分辨出它是什么东西,然后在心识里浮现出它的相。
行蕴
行是造作的意思,即对境而引生内心,经心思的审虑与决断,而发出行动语言的行为,这相当于心理学上所称的意志引起的行为。在佛教中,这个“行”字有广、狭两种含义,法印中所说“诸行无常”的“行”是最广义的行;其次是五蕴中的“行”;十二因缘中的“行”最狭义。行蕴所生的心是造业的主要力量与原因,因为这些心念驱使我们的身、口、意去造业,所以行蕴是五蕴中造业的主要心理作用。
识蕴
识蕴是人的总的意识,即受、想、行三蕴会聚在一起,能够就所对境界觉知分别,也就是认识的功能和结果。识是分别的意思,如眼分别红蓝白黑,耳分别律音和噪音,鼻分别香臭,舌分别苦辣,身体分别冷暖等,这相当于心理学上所说的认识。识是“了别”意,就是做出判断,从感受的角度来说,即判断“好”与“不好”;从色身角度来说,即区分“我的”与“非我的”;从思想角度来说,即判断是正确与错误;从行为角度来说,即区分善与恶。识蕴具体是指小乘佛教所讲的“六识”和大乘佛教所讲的“八识”的识体,包括人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活动及其内容。
以上五蕴,是构成宇宙万有,即人及一切有情识的众生和众生赖以生存的山河大地的根本。在佛法上宇宙和人生,统一称为世间。人及一切有情识的众生,称为有情世间。众生赖以生存的山河大地,称为器世间。由此我们看到,佛教从根本上否定一切实体物质的存在。这与佛教缘起性空理论一脉相承的,接下来的章节我们还会详细介绍它们之间的关系。
观五蕴的譬喻
《杂阿含经》以譬喻说明观五蕴一切皆是虚空无我的:“观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时焰,诸行如芭蕉,诸识法如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