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派 信奉《上清经》的道派
上清派本出于天师道,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尤其是南朝陶弘景,到隋唐时成为道教的主流,后并入正一道。
●上清派概述
上清派信奉的最高尊神是元始天王和太上大道君,尊南岳夫人魏华存为第一代宗师,奉持的主要经典有《上清经》和《黄庭经》。由于魏华存原是天师道的一位女祭酒,所以上清派和天师道自然有联系,但也有很大的区别,如它的主神的多神化,修炼方法上主要重视存神、服气等方技的修炼,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和金丹派的接近。
●上清派的形成
东晋时,江苏句容县天师道的一位女祭酒魏夫人道法很深,在当地影响也很大,传说一天夜里,神仙王褒降临其室,授《上清真经》,她升仙后,被授予“紫庵之君上真司命南岳夫人”,主管下界成仙之人。后来,她的弟子杨羲托言魏夫人下降,授他《上清真经》,并告知他修道秘诀,杨羲用隶书写出,传给他的好友许谧父子,后许谧之孙许黄民带此经去浙江,《上清经》得以在江南传抄,流向社会,使道教中产生了一个新的道派—上清派。
●上清派的发展
上清派虽由杨羲和许家首创,但他们仅使《上清经》在江浙地区传布和流行,并没有真正的组织化,只是具有初步的组织形态,真正使它组织化的是南朝齐梁间的著名道士陶弘景。陶弘景在茅山苦修四十年,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大力发展道观,使茅山一时成了天下道徒心目中的明星,得到道门中人的认可,形成了上清派最大的宗派,即茅山宗。同时,他还组织编订了各种道教典籍,对道教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由于茅山派道士文化素质高,社会关系广,在茅山修炼成道后,纷纷到江南各地的名山中去发展,所以到隋唐时,江南各处建立了许多上清派的道派,使茅山宗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上清派的主流,也是全国道教的主流;还出现了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等许多知名的道士和他们的著作,对上清派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宋代时,上清派与天师道和灵宝派并行于世。元代时,归并于正一道。
上清派开派祖师魏华存
魏华存是中国第一个女道士,她一心向道,曾在怀川阳洛山修道四十二年,搜集了许多道教典籍,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理教义,被上清派作为理论基础,尊她为“开派祖师”。
司马承祯修道七阶
司马承祯是上清派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师,他融儒、释、道三教为一体,首创修道七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