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德国新电影New German Cinema
20世纪60年代初出现在原西德的一次旨在振兴德国电影的运动。受到当时法国与英国新电影的影响,1962年,26位德国导演一起发表了“奥伯豪森宣言”,宣称要与传统电影决裂,运用新的电影语言并且从陈规陋习、商业伙伴与某些利益团体的羁绊中解脱出来。1965以后,这些导演在“青年德国电影管理委员会”资助下拍了20多部电影,并在国际影展中获得肯定,自此德国新电影声名大噪。1971年之后,德国创办了自助性的电影摄制与发行机构“作家电影出版社”与“新德国剧情片制片人工作协会”;美国大片商也注意到德国新电影并开始投资。在德国新电影时期涌现了一批风格独特的导演,如法斯宾德、荷索与文德斯等。他们的作品在艺术上富有特色,在国际上也获得很多肯定,但是在德国国内却一直不受欢迎,这一度限制了德国新电影的发展。1979年新电影运动重新振兴,这得力于法斯宾德的《玛丽·布劳恩的婚姻》与施隆多夫的《铁皮鼓》在国内获得票房成功,由此使德国新电影摆脱国际上得奖而国内不卖座的局面,并成为原西德电影的主流。德国新电影的4名主将分别为威尔纳·赫尔佐格、福尔曼·施隆多夫、维姆·文德斯、莱纳·维尔纳·法斯宾德。
维姆·文德斯1993年作品《咫尺天涯》
莱纳·维尔纳·法斯宾德(1945—1982)是德国新电影的4员主将之一,《水手奎莱尔》(右)是他最后一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