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南北朝十二讲(修订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八王之乱”与皇后贾南风

在开始讲述“八王之乱”以前,首先来看看参加混战的“八王”都有哪些人。

(一)乱天下者,岂止八王

“八王”分别是:汝南王司马亮(?-291,字子翼,晋宣帝司马懿第4子,司马师、司马昭异母弟)、楚王司马玮(271-291,字彦度,晋武帝司马炎第5子、晋惠帝司马衷异母弟)、赵王司马伦(?-301,字子彝,司马懿第9子)、齐王司马礒(?-302,字景治,司马昭之孙、齐献王司马攸次子)、河间王司马颙(yóng,?-306,字文载,司马懿三弟司马孚之孙、太原王司马瓌〈guī〉之子,晋武帝司马炎堂兄弟)、成都王司马颖(279-306,字章度,晋武帝司马炎第16子)、长沙王司马硋(yì,277-304,字士度,晋武帝司马炎第6子,晋惠帝司马衷异母弟)、东海王司马越(?-311,字元超,司马懿四弟东城武侯司马馗之孙、高密文献王司马泰长子)。

“八王”同传,都列在《晋书》第59卷。《晋书》的作者房玄龄等人对于西晋灭亡的原因,毫不客气地归咎于“八王”,他们说:“西晋之政乱朝危,虽由时主,然而煽其风,速其祸者,咎在八王,故序而论之,总为其传云耳。”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西晋政治的混乱危机,虽然是由于当时的皇帝所造成,但是“八王”煽风点火、推波助澜,却加速了祸乱的到来,归根到底,错在“八王”,所以《晋书》把他们放在一起加以叙述。

接下来看“八王”的血缘关系。

 

汝南王司马亮——司马懿第四子,司马师、司马昭的四弟,晋武帝司马炎的四叔;

楚王司马玮——晋武帝司马炎第五子;

赵王司马伦——司马懿第九子,司马师、司马昭的九弟,晋武帝司马炎的九叔;

齐王司马礒——司马攸之子(司马攸本司马昭次子,过继给司马师)、司马炎亲侄;

长沙王司马硋——晋武帝司马炎第六子;

成都王司马颖——晋武帝司马炎第十六子;

河间王司马颙——安平献王司马孚孙(司马孚为司马懿三弟)、太原王司马瓌子;

东海王司马越——司马馗(司马馗为司马懿四弟)孙、高密王司马泰次子。

 

“八王”之中,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二人与晋武帝司马炎(236-290,字安世,西晋开国皇帝,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的血缘最疏远。其余六王都是司马懿的直系子孙,为晋武帝司马炎的至亲,诸王之间也是或为兄弟,或为叔侄,可以说是骨肉相连。

实际上,正如“十六国”并不仅仅只有十六个政权一样,在“八王之乱”中参战的宗室,其实也不止于“八王”。根据史书记载,参战的西晋宗室王公,至少还有如下几人:淮南王司马允(272-300,字钦度,晋武帝司马炎第十子)、新野王司马歆(?-303,字弘舒,司马懿之孙、扶风王司马骏之子)、范阳王司马羉(xiāo,268-306,字武会,司马懿四弟司马馗之孙、范阳康王司马绥之子)、东平王司马楙(mào,?-311,字孔伟,司马懿三弟司马孚之孙、义阳成王司马望第四子)、平昌公司马模(?-311,字元表,司马懿四弟司马馗之孙、高密文献司马泰第四子,后改封南阳王)、东瀛公司马腾(?-307,字远迈,司马懿四弟司马馗之孙、高密文献司马泰次子、东海孝献王司马越之弟)等。

那么,为何大家都说是“八王之乱”,而不是用别的称呼呢?原因很简单,这是因为“八王”在这次事件中的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另外,就是《晋书》的作者房玄龄等人在编排史书的时候,把“八王”列在同一卷,并且使用了“八王”一词。所以我们在谈“八王之乱”的时候,不能机械地理解为只有“八王”参加的动乱。“八王之乱”的确切含义,应该是指发生在西晋时期的一场宗室诸王之间的混战。

(二)被黑化的皇后贾南风

引起“八王之乱”的原因是什么?传统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八王之乱”是由晋惠帝的皇后贾南风干政引起的。换句话说,贾后干政乃是引爆“八王之乱”的导火线。按照这个说法,造成“八王之乱”的罪魁祸首就应该是贾南风。那么,贾南风是不是应该承担这个罪责呢?

贾南风(257-300,小名峕,平阳襄陵即今山西襄汾人),在中国历史上众多的嫔妃皇后中,绝对称得上另类。因为据说她不但皮肤黑、长相丑陋,而且性格品行都非常不好。常理之下,这样的女人是不可能成为皇帝老婆的,因为大凡皇帝纳后、皇子纳妃,首要的条件就是长相漂亮,其次就是性格温良贤淑。可是,这个贾南风不但长相奇丑,性格也十分的粗鄙无礼,还是一个泼皮无赖的醋坛子。这些当然都是史书的记载。那么,当初贾南风凭什么被选为司马衷的太子妃呢?是不是晋武帝欺负儿子是傻瓜,存心给他找一个一无是处的母夜叉呢?当然不是。

本来,按照晋武帝的意思,他是想给儿子司马衷娶卫馞(220-291,字伯玉,河东安邑即今山西夏县人,曹魏将领,西晋重臣、书法家)的女儿作为妃子。他说卫馞的女儿有“五可”——“种贤而多子,美而长白”,而贾充的女儿有“五不可”——“种妒而少子,丑而短黑”。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卫家的女儿基因好、能多生孩子、美丽、个子高、皮肤白;贾家的女儿正好相反:基因不好、生孩子也少、长相丑陋、个子矮小、皮肤黑。

但是,司马炎的皇后杨艳(238-274,字琼芝,弘农华阴即今陕西华阴人,晋武帝司马炎的皇后,谥号武元皇后),也就是司马衷的生母,因为得了贾充妻子郭氏的好处,就极力为贾南风大唱赞歌,说她十分“贤良淑德”。为了增加说服力,杨艳还暗中联络了太子太傅荀靑(yǐ,?-274,字景倩,颍川颍阴即今河南许昌魏都区人,曹魏太尉荀彧第六子,西晋开国元勋,官至太尉、侍中诸职)、中书监荀勖(xù,?-289,字公曾,颍川颍阴即今河南许昌魏都区人,音律学家、文学家,东汉司空荀爽曾孙,西晋开国元勋,官至守尚书令)等人,让他们也一起为贾南风叫好。例如,荀勖就吹捧贾南风,说她“才色绝世……有《关雎》后妃之德”,意思是贾南风的容貌不但是世间少有漂亮,而且有才有德。

荀靑、荀勖二人既是晋武帝司马炎亡魏成晋的亲信功臣,荀靑又是太子司马衷的老师,所以,他们的话对于晋武帝来说很有分量。晋武帝为什么最后同意了这门亲事?是不是因为皇后杨艳、大臣荀靑、荀勖等人的坚持与劝说呢?这些当然是其中原因,但更重要的还是在政治方面的考量,因为他们代表的是朝中的一股政治势力,晋武帝要稳固统治,自然不能不向他们妥协。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根据史书记载,贾南风不仅妒性酷烈,而且很残忍。据说她曾亲手杀了好几个人,还曾经亲手执戟,直接刺向其他怀孕嫔妃的肚子,结果那个嫔妃肚子中的孩子“随刃堕地”。这残杀的,可是自己的孙子啊!于是,晋武帝司马炎就生气了,准备废黜这个残忍的儿媳妇。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又有人出面替贾南风说好话了,有人说贾南风年龄还小,妒忌也是女人常有的情态,等她长大了,就会好的。

杨艳的叔父杨珧(yáo,?-291,字文琚,弘农华阴即今陕西华阴人,外戚,杨骏之弟)也站了出来。他提醒晋武帝,说:“陛下忘贾公闾耶?”贾充(271-282,字公闾,平阳襄陵即今山西襄汾人,曹魏末至西晋初重臣,曹魏豫州刺史贾逵之子,西晋开国元勋,晋惠帝皇后贾南风之父),字公闾,杨珧的意思是说:您该不会忘记贾充的功劳吧?贾充有什么功劳以至于杨珧等人都记得这么牢?

根据史书记载,贾充出身寒门,是个“有刀笔才,能观察上旨”的人,就是说他善于揣摩主人心思,善于投机取巧的便佞小人。贾充在司马师当政的时候,在平定诸葛诞一役上有功。更重要的是,司马昭主政的时候,正是在贾充亲自指挥下,杀死了曹魏的皇帝——高贵乡公曹髦(máo,241-260,字彦士,魏文帝曹丕之孙、东海定王曹霖之子,曹魏第四位皇帝),这是他为司马氏所立下的最大功劳。

尽管司马氏也无时不刻在想着如何搞死曹髦,但他们一向标榜“君臣礼教”等,其他一些追随司马氏的士族,如琅邪王氏、颍川荀氏、弘农杨氏等,也都不好意思公开去这么干,因为他们还要顾及自己“名教徒”的脸面。于是,这种事情只能由贾充这样出身“寒族”的人来干。因为在他们看来,像贾充这样出身低贱的小人,是没有脸面需要顾及的。所以说,贾充指使成济杀掉曹髦,实际是为司马氏解决了一个最棘手的难题,其功莫大焉。司马昭父子对于贾充自然感恩戴德,王氏、荀氏、杨氏等世家大族,对他当然也是心存感激。因为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保全自己“名教徒”的颜面了。

此外,贾充在晋武帝本人帝位的稳固方面,也大有功劳。据记载,司马昭一度想把王位传给司马攸(248-283,字大猷,小字桃符,晋文帝司马昭次子,晋武帝司马炎同母弟,过继给伯父司马师),但是遭到贾充的坚决反对。贾充认为司马炎有人君之德,而且又是嫡长子,坚持应该由司马炎继承王位。所以,在司马昭弥留之际,司马炎向父亲询问后事,司马昭特别向他提到了贾充,说:“知汝者贾公闾也。”可见,司马炎能够顺利继承王位,与贾充的当年不遗余力的支持也大有关系。杨珧提醒晋武帝不要忘记贾充,指的就是这些。

除了杨珧跳出来替贾南风说话外,荀勖在这件事情上也很卖力,史书说他“深救之”。朝中有这么多重要人物都替贾南风说话,表明的依然是这样一个事实,即:在贾南风的背后,有强力的政治支持。这才是贾南风能够被选入宫,并站得住脚的根本原因。

毋庸讳言,贾南风的历史形象非常不好。史书所载有关她的那些丑恶行径,并非全属诬蔑之词,也就是说,贾南风的确不是一个善类。但是抛开个人感情的因素,我还是认为,贾南风的形象确实被史家大大地丑化了。道理很简单,因为贾南风最后的结局,是以一个失败者的面目而载入史册的。至少在与“八王之乱”的关系上,历来的讨论或研究,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偏颇之处。

汝南王司马亮为晋武帝司马炎的四叔,属于长老级的宗室亲王,因此,晋武帝司马炎在临终前特意留下一道遗诏,按照这道遗诏,辅政大臣应该是两个人,即:汝南王司马亮和晋武帝的岳父杨骏(?-291,字文长,西晋外戚、权臣,与弟杨珧、杨济势倾天下,时称三杨)。尽管弘农杨氏家族从太康(280-289)时期以来就攫取了相当大的权势,但杨骏深知,自己的权力来源在很大程度上是凭借皇后父亲的身份。这个身份在皇帝死后,究竟还能够起多大作用,就不好说了。和司马亮宗室亲王的身份,自然更加没有可比性。

因此,出于巩固权力的考虑,杨骏抢先一步从中书监华訥(yì,218-292,字长骏,平原高唐即今山东禹城人,西晋大臣,曹魏太尉华歆之孙、太常华表之子)手中“借”走了诏书,说是看一下就还,但是杨骏借走诏书之后就没有了下文。华訥心中害怕,便亲自到杨骏家里,想把诏书要回来,杨骏却告诉他说弄丢了,就是赖着不肯归还。至此,杨骏独揽大权的企图,已经昭然若揭。

果然不久,皇后杨艳就在晋武帝的病床前,奏请以自己的父亲杨骏辅政,当时晋武帝已经进入神志不清的弥留状态,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这样一来,无论杨艳说什么,都会被旁边负责记录“遗诏”的大臣记录下来。就这样,辅政格局由原来的“汝南王亮与(杨)骏夹辅王室”,变成了杨骏独立执政。

不过,杨骏虽然一时取得辅政大臣的地位,但由于他“素无美望”“为政严碎,愎谏自用,不允众心”,也就是说,朝中大臣真正拥护杨氏者并不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司马亮当时如果采纳廷尉何勖的建议,断然起兵废黜杨骏的话,应该说还是有机会的。但由于天生的懦弱性格,司马亮终于没有敢放手一搏,反而连夜逃回了自己的封国许昌。

晋惠帝即位之后,杨骏就以太傅、大都督、假黄钺的身份,“录朝政,百官总己”,掌握了朝政大权。为了确保对晋惠帝的操控,杨骏先是将自己的外甥段广、张劭等人安插到晋惠帝身边,并且“多树亲党,皆领禁兵”,将中央禁卫军权牢牢抓在手中。

就当时的政治形势来看,杨骏在惠帝身边安插亲信,以及用亲信掌领禁卫军等措置,主要不是为了应对司马亮等身处外藩的宗室诸王,而是为了对付晋惠帝枕边的皇后贾南风,因为杨骏对这位贾皇后的厉害之处,已经多少有所领教。对于杨骏的这些举动,贾南风自然也很快嗅出了其中的味道。就这样,在晋武帝司马炎死后不久,西晋后宫中就形成了两股对立的势力,一派以杨骏、晋武帝皇后杨艳父女俩为首,一派以晋惠帝的皇后贾南风为首。这两股势力围绕皇权所展开的争夺战,随时都可能爆发。

晋惠帝元康元年(291)三月,贾南风与殿中郎孟观、李肇及黄门郎董猛经过合谋之后,决定秘密招呼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入京,共同商议对付杨骏事宜。不知由于性格怯懦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司马亮接到邀请后,并没有立即赶赴洛阳。倒是楚王司马玮,接到密信以后立刻马不停蹄地赶到了京城。司马玮进京以后,即刻入宫觐见晋惠帝,并与孟观、李肇二人连夜拟定废黜杨骏的诏书。与此同时,另一位宗室成员东安公司马繇(?-304,字思玄,司马懿之孙,琅邪王司马伷〈zhòu〉第三子,曹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外孙)亲率殿中四百将士,做好武力讨伐杨骏的准备。

几乎就在同一时刻,杨骏也得到了消息,立即召集文武百官商讨应对之策。太傅主簿朱振认为,应该火烧云龙门示威,然后打开万春门,调动东宫卫兵及外营军队,以拥护皇太子为名,攻入后宫,诛杀贾南风等奸人。从当时的形势来看,朱振的建议是可取的,因为当时京城的禁卫军一直掌握在杨骏的亲信张劭等人的手中。司马玮入京时并没有把军队带来,当时他们所掌握的武力,只有司马繇的四百殿中卫士。所以,从双方军事力量对比来看,杨骏一方实际上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完全拥有控制住局面的实力。

但是,杨骏也是一个性格“怯懦”、犹豫不决的庸才,缺少足够的政治胆略和智慧,竟然当众说出“云龙门是魏明帝花了很大气力才建造起来的工程,我怎么舍得烧了它”这样的蠢话。最后的结局自然可想而知,皇太后杨艳被废,杨骏家族及其“亲党”全部被“夷灭三族”。贾南风之残酷无情,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新的矛盾很快又出现了。杨骏被杀之后,朝政落入汝南王司马亮和元老重臣卫馞的手中。无论是首谋杀杨的贾南风,还是操刀上阵的楚王司马玮,都没有能够染指权力中枢。这样,楚王司马玮和贾南风自然就走到了一起。六月,贾南风又以晋惠帝的名义下诏给楚王司马玮,命他率领北军(守卫京师北部的禁军),诛杀了汝南王司马亮和太保卫馞等人。及至楚王司马玮按照命令杀掉司马亮、卫馞之后,贾南风却否认惠帝曾下过这样的诏书,反诬楚王司马玮擅杀辅政大臣,下令将其斩首。经过这样一番折腾,国家大政就完全落入贾南风之手。

贾南风执掌朝政以后,除了重用族兄贾模(?-299,字思范,贾充族子,西晋大臣,曾任散骑常侍、护军将军诸职,多次向贾南风进谏而不被采纳,忧愤而终)、内侄贾谧(?-300,字长渊,唐修《晋书》避唐高祖讳,作“长深”,原姓韩,因外祖父贾充之子黎民早卒,过继给黎民为子,改姓贾,贾谧文采出众,时人谓之可与西汉贾谊相媲美)、母舅郭彰(生卒年不详,字叔武,太原人,贾南风从舅,与贾谧齐名,时称“贾郭”)等亲党外,还起用了当时的“名士”张华(232-300,字茂先,范阳方城即今河北固安人,西晋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汉留侯张良十六世孙,贾后干政,用为司空)、裴輎(wěi,267-300,字逸民,西晋大臣、哲学家,河东闻喜即今山西闻喜人,司空裴秀之子,贾后干政,用为尚书左仆射)、裴楷(237-291,字叔则,司空裴秀堂弟,贾后干政,用为中书令)、王戎(234-305,字濬冲,琅邪临沂即今山东临沂人,三国至西晋名士,贾后干政,用为司徒)四人共掌机要,这四个人都是统治阶级中颇富政治经验的人物。

在张华、裴輎等人的尽心辅佐下,西晋政局“数年之中,朝野宁静”,维持了一个相对比较平稳的局面,这个时期从291年到299年,大概有九年的光景。

不过,最终打破平稳政局的,还是贾南风自己,起因则源于皇位的继承人问题。贾南风先后为晋惠帝生下四个女儿,就是没有生儿子。晋惠帝只有一个儿子——太子司马遹(yù,278-300,字熙祖,小字沙门,晋武帝司马炎之孙),司马遹的生母是淑妃谢玖(?-300,晋惠帝司马衷姬妾,愍怀太子司马遹生母,贾后设计废黜太子,谢氏被诬同谋造反而杖杀)。据记载,一直到司马遹三四岁,晋惠帝才知道自己原来还有这么一个儿子存在。在司马遹被确立为太子之后,贾南风就不让他和生母谢氏相见了。贾南风这么做,按理说也无可厚非,因为在中国古代皇帝制度下,这种情况比较常见。

不过,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而是随着太子一天天长大而浮出水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太子司马遹和贾谧等人之间,逐渐产生了矛盾。贾后亲党更是担心太子得政之后,也会像贾后杀杨骏、逼死杨皇后那样来对付自己,于是他们就开始向贾南风进言,劝贾南风“更立慈顺者以自防卫”。这正好说中了贾南风的心思。

于是,元康九年(299)十二月,贾南风指使董猛等人,诬陷太子图谋不轨,欲加害晋惠帝和她自己,从而将太子司马遹废为庶人。太子司马遹被废黜之后,曾引起朝臣的不满。史书上说“太子既废非其罪,众情愤怨”,不过,当时并没有人公开站出来表示这种不满的情绪。如果贾南风就此收手,也许“众情愤怨”的不满情绪,不久就会平息下来。可是不知为何,贾南风利令智昏,300年三月,她却再次假传圣旨,将幽禁于许昌的废太子司马遹杀害。

这样一来,本就心怀不满的朝臣,对贾南风及其党羽的怨愤之情更加激化。同年四月,掌握宿卫禁军的赵王司马伦及其谋士孙秀就利用这种情绪,一方面派梁王司马肜(róng,?-302,字子微,司马懿第八子,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异母弟,晋武帝司马炎八叔)前去保护(实为挟持)晋惠帝,另一方面命令齐王司马礒带兵入宫,拘捕皇后贾南风。

据记载,当时贾南风正在和贾谧等人商议正事,贾谧最先发现情况不对头,便想出门看个究竟,结果被司马礒拦腰砍成两截。看见司马礒杀气腾腾的样子,贾南风故作镇静,大声喝斥:“你们想干什么?”司马礒回答说:“奉皇上旨意来逮捕你。”贾南风当然不相信,大声叫嚷道:“皇帝的诏书都是从我这里发出的,你们怎么可能有呢?”司马礒自然不吃这一套,绳子一捆、嘴巴一堵,就把贾南风关进了金墉城——也就是从前贾南风关押别人的地方。又过几天,赵王司马伦感觉留着贾南风终究是个隐患,于是,就在贾南风当初饿死杨皇后的房间里,逼她喝下金屑毒酒自尽,并下令将贾家诸亲友全部灭族,司空张华也被加上“阿附”贾南风的罪名而处死。至此,皇帝周围的贾氏外戚集团完全覆灭。

(三)夺位之争与诸王混战

赵王司马伦发动的这场政变,如果到此为止,不过就是一场局限于中央政权内部的宫廷政变。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后来司马伦废晋惠帝而自立为皇帝的话,诸王混战的局面可能就不会发生。但是,301年正月,赵王司马伦却废黜晋惠帝自立,结果就将局面引向了诸王混战的轨道。因为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司马氏宗室诸王支持赵王司马伦诛杀贾南风的行动,却并不认同司马伦称帝。

第一个做出反应的,是镇守许昌的齐王司马礒。因为在诛杀贾南风的政变中,司马礒也是立有大功劳的,然而政变成功以后,赵王司马伦却将其赶出京城,让他去镇守许昌。这件事情本来就让司马礒心中很不愉快,现在赵王伦竟然自己做了皇帝!301年三月,就在赵王伦篡位两个月之后,齐王司马礒宣布起兵讨伐,并得到了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常山王司马硋(后改封长沙王)的响应。诸王联兵进击,打败赵王司马伦;同年四月,赵王司马伦的亲信左卫将军王舆反水,率七百禁卫军杀入皇宫,迎晋惠帝复位。不久,赵王司马伦即被赐死,同贾南风一样,他也是被逼喝下金屑毒酒而死的。

301年六月,复辟的晋惠帝大封功臣,齐王司马礒功居第一,封为大司马,加九锡,居中辅政;成都王司马颖为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加九锡;河间王司马颙为太尉;常山王司马硋为抚军大将军,改封长沙王;东海王司马越为中书令兼侍中;梁王司马肜因为生急病死亡,追封为太宰。不过,大封功臣并没有能够弥合诸王之间的利益冲突,也没有能够平息诸王更大的政治野心。于是,围绕皇位继承权的问题,诸王之间的矛盾很快又激化了。

齐王司马礒取得辅政地位之后不久,皇太孙司马尚(?-302,字敬仁,晋惠帝司马衷之孙,愍怀太子司马遹第3子,301年八月立为皇太孙,302年三月病死)就病死了。这个消息,对于成都王司马颖来说,无异于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因为按照血缘亲疏关系来排列的话,自己很有可能成为皇太弟,也就是说,一旦晋惠帝有什么不测,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继承帝位。但是,辅政的齐王司马礒却不愿意,他要久专朝政,就必须立一个年幼的皇位继承人,于是他选择晋惠帝的弟弟清河王司马遐(273-300,字深度,晋武帝司马炎第十三子)的儿子,年仅8岁的司马覃(295-308,308年被东海王司马越所杀)为皇太子。司马礒这么做,就打破了成都王司马颖的美梦,两人关系因此破裂。对司马礒同样心怀不满的,还有长沙王司马硋,因为作为司马颖的六哥(司马硋为司马炎第六子,司马颖为司马炎第十六子),司马硋也有立为皇太弟的可能。

不过,率先起兵反对司马礒的,却是血缘关系较疏远的河间王司马颙。302年十二月,镇守关中的司马颙宣布起兵,讨伐司马礒,军队抵达新安(今河南新安)的时候,在洛阳的长沙王司马硋也举兵向阙。经过三天激战,齐王司马礒大败,被司马硋所杀。齐王司马礒被杀之后,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回到各自的老巢邺城和长安,洛阳朝政则由长沙王司马硋执掌。

河间王司马颙自知与晋惠帝血缘关系比较疏远,因此,对于自己做皇位继承人倒是没有多少想法。他的设想是废黜晋惠帝,而改立成都王司马颖,然后由自己做宰相,从而达到专权的目的。成都王司马颖也觉得六哥司马硋不太好弹弄,因此也想搞掉他。于是,各怀鬼胎的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二人又合兵一处,借口司马硋“论功不平”,于303年八月,同时发动对洛阳的进攻。此役,三方集结的军队,总数达到30万人以上,这是“八王之乱”发生以后参战军队人数最多的一次。

304年正月,被围困在洛阳的司马硋集团内部发生分裂,“八王之乱”中最后一个登场的东海王司马越策动禁军政变,拘捕司马硋,把他交给围城的司马颙部将张方,张方就把司马硋放在火上活活烤死。成都王司马颖进入洛阳,不久之后,就废黜了太子司马覃,自封皇太弟。按照血缘关系来说,作为晋武帝之子、晋惠帝的亲弟弟,司马颖自立皇太弟,也可谓名正言顺,其他人自当无话可说。可是,成都王司马颖为人“形美而神昏,不知书”,且“恃功骄奢,百度废弛”,政治搞得比司马礒、司马硋执政的时候还要糟糕。于是,同年七月,统率禁军的东海王司马越就以拥戴晋惠帝为号召,举兵讨伐司马颖。双方在荡阴(今河南荡阴西南)激战,结果东海王司马越大败,逃回封国东海(今山东郯城北),晋惠帝又落入司马颖之手。

就在东海王司马越与成都王司马颖激战的时候,河间王司马颙的部将张方乘机攻克洛阳。与此同时,幽州刺史王浚(252-314,字彭祖,太原晋阳即今山西太原人,曹魏司空王昶侄孙,骠骑将军王沈之子,官至司空、领乌丸校尉)联合鲜卑段务尘,乌桓羯朱及并州刺史、东瀛公司马腾起兵,讨伐司马颖,联军攻入邺城,成都王司马颖只得挟持晋惠帝投奔洛阳的张方。304年十一月,战败的张方带着成都王司马颖和晋惠帝前往长安。到达长安后,成都王司马颖就被河间王颙废黜,豫章王司马炽(284-313,即晋怀帝,字丰度,晋武帝司马炎第二十五子,晋惠帝司马衷异母弟,西晋第三位皇帝)被立为皇太弟。

305年七月,在一年前败逃山东的东海王司马越卷土重来,进攻关中。306年六月,河间王司马颙战败,晋惠帝又被司马越夺还洛阳。不久,司马颖、司马颙相继被杀。朝政落入东海王司马越的手中。至此,历时十六年的“八王之乱”宣告落幕。

传统观点一向都把贾南风杀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的事件,看成是“八王之乱”的开始。我认为,这种看法是有问题的。贾南风杀杨骏,带有后宫争宠的性质,其出发点当然是为了自己能够揽权,但在一开始也多少代表了宗室亲王的意愿,至少是做了汝南王司马亮想干而不能或不敢干的事。在杀掉杨骏之后,贾南风又通过耍手腕、玩诡计,先后除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从而将朝政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就历史的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诛杀杨骏,还是诛杀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都还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宫廷政变,其影响主要还是局限于统治阶级的上层权力之争,甚至并没有扩散到整个中央政权,更没有造成全国性的混乱和民众的生灵涂炭。而且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这几次宫廷政变中,贾南风都表现出了相当高超的政治智慧,当然,也表现出她残酷无情的本性。

更重要的是,我们不应该忽视贾南风在诛杀汝南王亮、楚王玮之后的统治,也就是从291年到299年这九年的西晋政局。客观地说,在贾南风执政的九年里,西晋的政局总体上是比较平稳的。例如贾南风所任用的贾模,固然是她的族兄,但史书上说贾模这个人是“以才望居位”的。贾模担任侍中期间,不仅自己能够尽心尽责,还推举张华、裴輎等人同心辅政。

张华、裴輎都是当时的名臣,也是有高尚品德的“名士”,而且富有政治才能,阮籍就曾说张华有“王佐之才”。贾南风专政以后,贾谧建议她起用张华。贾南风起先还有点迟疑不决,就去问裴輎,裴輎一向就佩服张华,因此极力赞成此事。张华入朝辅政以后,能够“尽忠匡辅,弥缝补阙,虽当闇主虐后之朝,而海内晏然”。就是说,由于有了张华等人的尽力辅佐,虽然皇帝闇弱、皇后残虐,但天下却是一派太平景象。《晋书·贾模传》也说,在张华、裴輎等人的辅佐下,“数年之中,朝野宁静”。另外,我们还必须注意,从贾南风执政起,几乎每年都发生了全国性的自然灾害,兹据《晋书》胪列如下:

 

292年,沛(今安徽东北及江苏徐州西)、荡阴(今河南荡阴西南)等地冰雹;

293年六月,弘农(今陕西华阴、河南陕县一带)冰雹,平地三尺;

294年五月,寿春(今安徽寿县)洪水、地震,幽州(今北京)地震,蜀郡(今四川成都附近)山崩地陷,当年还发生全国性饥荒;

295年六月,荆、扬、兖、豫、青、徐六州洪水成灾,东海(今山东郯城)冰雹,金城(今甘肃兰州)地震;

296年,关中地区缺粮食,并大规模爆发传染病;

297年,雍、秦二州(今陕西)大旱,传染病继续流行;

298年,荆、扬、豫、徐、冀五州大洪水。

 

面对这些自然灾害,贾南风执政的西晋朝廷曾采取减赋、减税、赈灾等措施应对。当然,这些措施具体执行得怎样,我们不好妄加评论。但是有一个事实,我们必须正视:即使是连年不断的灾荒,再加上不时或起的民众反政府叛乱,都没有从根本上动摇西晋王朝的统治基础。上面所说的“海内晏然”“朝野宁静”,决非史臣没有原则的吹捧之辞,而基本上是对历史的真实记录。所有这些,都说明贾南风执政的九年中,西晋的朝政不但没有混乱,而且在实际上,还成为西晋政治少有的一段太平光景。

由此看来,将“八王之乱”的起始,归咎于贾后干政,是不公平的。贾南风杀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的事件,实际上仍然只能是一场影响局限于中央内部的宫廷政变,和历史上屡见不鲜的宫廷政变,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两样。

“八王之乱”的性质后来发生改变,由宫廷政变演变成为宗室诸王之间的大混战,是从公元300年四月赵王司马伦诛杀贾南风之后,才一步一步形成的。从上面所讲“八王之乱”的过程来看,动乱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灾难,实际上开始于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杀死贾南风。换句话说,正是在贾南风被杀之后,西晋政局才真正失去了控制!因此,把贾南风定为引爆“八王之乱”的祸首,并不符合历史实情,将“八王之乱”引向涂炭生灵的诸王混战,乃至进一步的天下大混乱,其始作俑者,应该是赵王司马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