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学习心理研究与培训效能提升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绪论

世界发展历史表明,在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处于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的关键时期。我国目前正是处于这种瓶颈约束最为严重的时期,作为置身于这一历史潮流中的一名公务员,如何调整好心理,健康生活、快乐工作,成为摆在社会及个人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工作稳定、收入丰厚,如今的公务员成了一份令人羡慕的职业。但是公务员在工作、人际和生活方面的压力却远大于常人。近年来,公务员队伍发病的几率是呈直线上升趋势的。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在最近调查报告中指出,由于公务员职业本身的特殊性,陷于心理困境中的公务员人数趋多,已成为一个亟待关注和解决的现实问题,在所有的心理疾病患者中,公务员约占10%,这一比例高于其他任何职业。目前公务员经常出现的心理问题有心理失衡、人际困难、成功焦虑和工作倦怠等。

第一节 公务员职业性质及特点

一、公务员的职业性质

1.职业性质概述

(1)按照脑力和体力标准,工作可分为脑力工作和体力工作。前者主要是运用智力完成工作内容的工作,包括组织管理性工作和业务实施性工作。组织管理性工作具体包含组织、领导、管理单位人事、财务等内容,一般都是具有职权性质的工作;业务实施性工作则是不负责组织管理而是根据岗位职责要求,凭借专业技能或智力完成其岗位工作任务的工作。如科研人员的研究工作、教学人员的教学工作、医务工作人员的医疗诊断和治疗工作等都属于业务实施性的脑力工作。体力工作是以体力劳动为主,运用体力来完成工作内容的工作。在实践中主要是那些直接从事生产劳动和服务的工作。如从事生产线上的装配工等。当然,有些工作的特点可能表现的没有这么明显,而是脑力和体力兼具。

(2)以是否担任领导职务为标准,工作可分为领导工作和非领导工作。前者主要是指担任一定的官衔、官职的人员,在其领导职务的范围内享有管理、调配、处理、处置财产等职权。包括组织、管理、协调、指挥、决策以及主管等领导工作。后者是指没有领导职位或不处于领导岗位上的工作人员,由于其职业性质而享有对财产的管理、处理或处置权,包括具体保管、支取、领取和经手财产的工作。

(3)按是否以财产或者主要涉及财产作为工作内容为标准进行分类,可分为直接以财产作为内容或对象的工作和不直接以财产为工作内容或对象的工作。通常,单位主管领导、财务人员等所从事的工作为前者;后者是指其工作本身不是以财产的经营、管理或者保管等为内容,但是由于履行工作职责而临时对财产予以保管、使用、处置等。

2.公务公务员作制度特点

当今世界,公共人事管理与私人人事管理最大的区别就是公共人事管理的法制化趋势,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是这一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民主化使公共人事管理的每个环节更加透明;法制化使公共人事管理的每个环节都有法律依据。

新建的公务员制度吸收借鉴了古今中外人事管理的经验和方法,体现了现阶段国情,保持了中国特色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公务员制度是在改革原来干部人事制度基础上建立的,它既保持着原来干部人事制度中很多优良传统,如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和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等等,同时吸收和突出了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中人事管理普遍遵循的原则和基本要求。与改革前的干部人事制度相比,其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1)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各级政府机关录用人员,都面向社会、公开考试、严格考核,择优录取。所需人员的资格条件和录用的方法程序,都通过新闻媒介向社会公告。凡国家公民,只要符合规定的资格条件,均有平等的权利和同等机会参加竞争,不会因为家庭出身、性别、职业及财产状况等非本人德才素质因素,享受特权或受到歧视;公务员的晋升,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注重工作实绩,通过严格考核和有限竞争,择优晋升。

(2)建立科学管理体系,明确职责规范,实行严格考核,实行工作责任制。各级行政机关都要以机构改革中所确定的“三定”方案为依据,按照职业性质、难易程度、责任轻重等因素,分门别类地确定各个职位的职责、任务及任职资格条件,制度职位规范。在此基础上,对各个职位上的工作人员实行严格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工作人员奖惩、职务晋升、增资晋级的依据,做到功过分明,激励公务员勤奋工作。

(3)建立新陈代谢机制,实现能进能出、能上能下。一方面通过公开考试录用和交流吸收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在健全退休制度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畅通“出口”;公务员不愿意在机关工作时,可以按法定的要求和程序辞职;政府机关在考核的基础上,可以按规定的条件,对不宜继续在机关工作的人员,予以辞退;部分职务实行聘任制,聘期届满的公务员可以离开机关;此外,还将逐步对各层次职务的最高任职年龄做出限制,保持公务员队伍的年龄形成合理的梯度结构,以增强机关的生机和活力。

(4)建立廉政约束机制,保证公务员廉洁奉公。公务员制度把廉政作为公务员行为的重要准则,贯穿在公务员的权利义务、录用、考核、晋升等各项管理之中,同时还建立专门性制度,加以防范和制约。制定严格的纪律,违者将受到惩戒处分;实行回避制度,对有一定亲属关系的公务员在任职和工作上做出一定的限制,防止以权谋私的现象发生。此外,对某些特殊岗位上的公务员还实行定期转换,以减少人际关系的影响,保证公务员依法秉公办事。

(5)建立系统的法规体系,实行法制化管理。公务员管理既建立总法——《国家公务员法》(考虑到立法有个过程,颁布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经过几年实行后,再提请立法机关立法),又要建立与总法相配套的录用、职位分类、考核、培训、职务升降、工资福利、退休等各单项法规,使人员管理的各个环节,都有法可依,并且要求严格依法办事。当公务员的正当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依法申诉控告;公务员管理的各项法规都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各方面监督。

3.公务公务员作的定位

职位是一定的职权和相应的责任的集合体,职位是客观存在,不是主观产物,职位是以事为中心来设置的,不会“因人设位”。所以说,公务员系统除了是组织结构的一种类型以外,其更代表特定业务的分工。新颁布的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的级别根据所任职务及其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资历确定”,法规明确标示,公务员应该“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做出的决定和命令”,因此,服从上级指挥与履行本身职责是公务员的法定义务。可见,在法律上,公务员对政府组织建设的最大贡献在于,以最有效率、失误最少的方式执行上级所交付的任务。作为上级管理者,要促使公务员群体对这些目标、任务的认真遵守与执行,进而有利于在上级的领导下发挥最佳的功能。但是,在政府实际运作过程中,公务员除接受来自于上层人员或机关的影响外,也有主动发挥自身影响力的潜力与空间。因为在政府的实际运作过程中,公务员在权责功能及职位定位上和其他等级的公务员相比,有很大特殊性,且拥有相当广泛的功能发挥空间。

(1)就职位性质而言,公务员虽然身处底层,但他们不仅在身份上与其他等级的公务员受到同等的保障,同时行使各项职权也有法定的依据。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享有“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以及“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员的工作有权利提出批评与建议”的权利。公务员行事基本取决于法定权责,而不是上级的安排和规划,只要不触及法令规定,就与其他等级的公务员群体一样,都有权代表政府履行特定职责,在必要情形下,也不必然接受上级的指挥。

(2)公务员除了原有职责外,更是政府与民间接触的中介。一方面,高层或中层管理者借以实现各种决策目标;另一方面,外界对政府的意见与反应也常由其接受,他们不仅是老百姓传达信息的接受者,也是政府方针政策的诠释者。不论是国家政府组织或是地方政府组织,公务员均是各项政策与决定的最终执行者。这种情况下,他们不仅要采取措施落实特定施政目标,更要将该施政内容详细地向民众加以诠释,以期得到广大民众的认同、理解和支持。而公务员落实这些目标的能力的高低,诠释方法的差异等等都将影响到最终的施政效果。

由于宏观层次上公务员群体在法律上被设计成了“受命执行”的角色,他们潜在的和现实的影响力没受到充分的重视,这使得公务员在政府组织运行过程中的作用被严重低估,反映到实际工作中,产生了许多问题。

4.公务员的角色认知

公务员角色期待实质上就是公务员角色定位,因为无论哪一种角色定位,“公共人”还是“经济人”,其实都是对公务员提出了一定的角色期待。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公务员角色期待就是对公务员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应该承担起什么角色,由此可知,公务员角色定位必须符合其角色期待。当前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公务员存在的角色问题,如“角色冲突”问题严重阻碍了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加强行政伦理建设,提高公务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能力素质,并完善相关制度等来实现公务员的“角色重塑”,以塑造服务型政府建设要求的公务员,更好的发挥公务员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推动作用。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需要有支符合其要求的公务员队伍,而当前我国实践中,公务员队伍的建设仍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因此要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就必须对当前公务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其原因才可以有针对性的解决。

(1)公务员角色的确立必须明确管制与服务的关系。管制与服务的关系影响着公务员角色的确立。管制与服务是两种不同的政府类型,管制型政府强调的是管制和约束,服务型政府强调的是服务。不同类型的政府虽然都有服务成分,但其性质不同,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之间的关系不同,服务的目的不同。在管制型政府中,政府提供的服务本质上是由政府决定的,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如何提供等都由政府自己决定,公民难以参与,公民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什么样的服务更无从谈起;而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的服务型政府中,服务是宗旨,供居民有权参与到服务的过程中,要求和选择自己需要的服务。在服务型政府中,被服务者公民是社会的主人,拥有着真正的权力,这与作为被管理者的管制型政府下的被服务者有着巨大的区别。管制型政府提供服务时为了更好的管制,而服务型政府中即使有管制,也是为了更好的服务。由此可见,对服务与管制关系的处理深刻的影响着公务员的角色定位,“管理者”还是“服务者”取决于此。

(2)公务员设计合理的政府服务规划,对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公务员由于其所处的特殊地位,也使他们成为了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先知力量、社会行动的先导者,能及时对政府服务规划进行前瞻与调整,以引导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带动社会整体力量的选择。此外,随着公共行政的发展,公务员在政府服务规划的主体地位将日益增强。从战略规划的角度来看,“公共部门战略规划已不再仅被看作是高层管理者所关心的事,现在它常常涉及一个更大和更广泛的战略管理小组,包括整个组织的计划人员和运作管理者。这个战略管理小组沟通了高层管理者和中层管理者以及一线公务员,打破了计划机构和运作机构之间的‘官僚障碍’,在其中,组织的运作管理者扮演了关键的角色,他们或者参加了组织的战略计划和目标定位的构思,或者成为战略计划顾问”,因此,当前政府服务规划不仅是少数专业计划人员的职责,更需要各层次、各领域公务员的共同智慧与努力。我国《公务员法》将公务员的范围从行政机关扩大到党委、人大、政协、审判、检察、民主党派七大机关工作人员,这也必将使其在政府规划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①公务员的政绩观是政府绩效管理能力的体现。在政府的实践运作过程中,“公务员的政绩观,即公务员对政府管理职责的理解和实现个人价值的追求,构成政府管理的软约束。公务员的政绩观越靠近公共利益,政府管理的合法性就越强,政府管理的能力就越强”,因而,在政府建设的过程中,政府绩效的改进必然会促使公务员树立合理的政绩观,以提升政府管理的能力,最终改进政府的绩效。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中,改进政府服务的绩效,公务员需要树立执政为民的政绩观。执政为民的绩观,简言之,就是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政绩的根本尺度和准则的政绩观。②公务员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核心。对于政府来说,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政府整体绩效的改进与提升。而公务员作为政府绩效的创造的主体,其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核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政府整体绩效的提升。“政府绩效管理要达到这样一种状态:每一位公务员的绩效支持所在政府机构的绩效,而每一个政府机构的绩效又支持上一级政府的绩效,最终确保中央政府的各项绩效能够达成。”当前,“政府必须将公务员队伍以及公务员个人的绩效管理纳入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框架中,强化他们对于政府机构的使命和战略的贡献度;同时尽量基于客观的工作目标来考核公务员的个人绩效”,只有通过公务员个体及公务员队伍整体绩效的提升,才能最终实现政府绩效的改进与提升。

公务员作为政府政策的制定者和政府事务的具体执行者,作为政府人力资源的第一要素,在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具有关键的作用和地位,是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主体。同时,服务型政府建设是一项涉及技术、观念、机制和体制等方面变革与完善的深层次、全方位的工程,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公务员必须深刻理解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涵、明确其目标和任务,更重要的是提升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以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目标的顺利实现。

5.公务员的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国家人事部自2003年底公布的公务员九项通用能力之一,学会学习是新时期公务员的必备素质。深刻认识学习的必要性、把握公务员学习的特点及规律、合理配置学习资源、选择科学的学习策略和方式,既是学会学习的构成要素,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保障。只有我们具有了学习的能力,才可能在以后的工作中不会被技术的不断更新而淘汰。拿识字来说,模仿着写,人人都能学会。而有的人却在模仿时注意分析字形特点,出现一个新字,便能能很快把这字分成两个学过的字,甚至可以通过字形说出读音。这种人就学会了学习,他知道汉字有自己的规律,所以能举一反三。假如人能够学会把周围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并加以运用,那就是学会学习了。一个人能否成才,不在于他从哪里学习,而在于他如何学习。像爱迪生和林肯,他们几乎没有上过学,但他们懂得如何学习,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到了更多常人学不到的东西,于是他们有了后来那么大的贡献,另一些人,接受过高等教育,却一事无成,则因为他们只是学,而没有学会怎样学。

(1)公务员学习的重要性

1)读书学习是新形势下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要求:面对深刻变化的世界局势,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既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又沉着应对严峻挑战,迫切需要深刻的理论武装和理论指导。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正确认识形势的根本理论武器,只有深入地学习这些科学理论,掌握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在复杂迷离的世界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上指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坚持把学习作为全党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努力使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有新的提高。高尔基说得好,“书籍是全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我们一定要从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高度,充分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虚心学习、勤奋学习、坚持不懈地学习。只有加强学习,才能用正确的观点分析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只有认真学习,并联系实际回答和解决问题,才能澄清各种模糊认识,把思想真正统一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中央的方针政策上来,万众一心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2)读书学习是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的需要:中国是历史文化悠久的文明古国,敏而好学和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自古有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不仅在中国一脉传承,而且影响遍及世界,他对学习问题有过许多系统而精辟的论述。莎士比亚的诗中也有一句描述,“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在新形势下,我们更要不断学习、适应形势、深化改革的问题,发展需要学习,学习才能促进发展。江泽民同志指出,“推动教育体系的创新,逐步形成适应终身需要的学习型社会”,近几年开展的创建“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的要求,就是全面提升综合素质的“解决之道”,并成为履职的前提与基础,对于完成本公务员作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尤其是面临即将到来的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读书学习变得特别重要。

3)读书学习是永葆党的先进性的前提:学习是广大党员掌握知识、加强自身修养、增强党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当前,人类知识倍增和老化的速度都在日益加快,我们正处在一个知识创新、终身学习的时代,各种新事物、新知识、新经验层出不穷,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如果不学习新的知识,固守老经验,肯定是要落伍的,提高工作水平,促进事业发展成了一句空话。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勤奋学习是共产党员增强党性、提高、做好工作的前提。作为共产党人,放松了学习,思想落后于形势,就会丧失先进性,使精神世界陷于低级趣味,就难于抵挡利欲的诱惑。加强学习,对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对自觉抵制消极腐败现象很有益处。所以,广大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就必须不断学习,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才能提高自身素质,保持先进性。

(2)提高公务员学习能力的意义:知识经济时代对现存的公共管理理念、运作模式提出了挑战,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公共行政的变化要求公务员不断地学习,公务员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是时代对公务公务员作提出的要求,具有重大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1)构建学习型政府的需要: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彼得·圣吉1990年出版了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践》,该书提出的学习型组织理论对世界各国政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国家开始从政府职能、法律支持、公共政策等方面推进、落实这一理念,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府”、“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等目标。学习型政府就是在政府机关内部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和机制,形成个体学习、团队学习、组织学习、组织间学习的局面,从而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政府的管理水平决定于公务员的能力,高效的政府管理离不开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加强公务员的能力建设是建设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的关键,学习能力在9种能力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发挥着核心作用。学习能力的高低影响着其他能力的提高。因此,公务员具备良好的学习实践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是构建学习型政府的前提条件。同样没有公务员的个体学习,也就不可能建设学习型政府。

2)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需要:1968年,美国学者哈钦斯提出了“学习型社会”(Learning Society)这一概念后,逐渐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国家的重视,构建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一些国家政府施政的新理念。学习型社会是科技高新化、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上世纪90年代,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信息化、全球化、网络化速度的不断加快,构建学习型社会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潮流。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又进一步提出“构建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具体要求。学习型社会要求每一个公民必须通过学习来强化政治素养、道德操守;通过学习来提高学识水平、业务技能。构建学习型社会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配合。在政府行为层面上,要努力构建学习型政府,学习型政府是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这就要求国家公务员具备良好的学习实践能力,身体力行带头学习,为社会树立学习的榜样,用实际行动影响社会成员投入学习革命的浪潮中,逐渐推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党中央在提出领导干部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时,把讲学习放在第一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表明我们党科学地提炼和升华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洞察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趋势,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深刻阐述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就是使党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公务员是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执行者,也是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组织者。加强公务员的学习能力建设,形成一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务员队伍,不仅有利于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确保党的奋斗目标的实现,也有利于更好地把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

(3)提高公务员学习能力的途径

一作为学习主体的公务员个体,必须正确认识自己,转变学习心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重视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公务员的学习能力。彼得·圣吉在他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提出了克服组织智障的五种修炼方法。一是自我超越。自我超越的意义在于用创造的观点来面对自己的生活与生命。二是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是指人们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的总和。三是建立共同愿景。共同愿景是指建立在组织中公务员共同价值观基础之上的,对组织发展的共同愿望。四是团队学习。团队学习是一个合作性的学习过程,组织成员之间不是整齐划一的相同,而是整体的有效配合。五是系统思考。系统思考是学习型组织的基石,是五项修炼的核心和归宿。我国公务员个体应结合实际情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

1)正确认识自己,实现自我超越:“自我超越”指的是突破原有的极限状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领悟。公务员学习能力提升的前提,首先是公务员要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只有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才能根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工作需要,提炼外在的信息,取长补短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其次,建立自信心,培养自尊心。自信心是个人对自己信念、能力和力量的认识和评估,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对现实、解决问题。再次,要建立积极的自我价值观念,不断超越自我。圣吉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两个基点就是人的价值观的建立和系统思维方式的确立。他主张由组织成员通过工作中的自我超越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在工作中获取生命的意义,由对外在物质的迷惑转为对内在精神的满足。

2)改善心智模式,转变学习心态:根据彼得·圣吉的理论,心智模式决定了公务员如何认识周围的世界,它影响到公务员对所看见事物的认识,两个具有不同心智模式的人观察相同的事件,会有不同的描述;同时,心智模式也影响公务员如何采取行动,因为公务员所使用的理论(心智模式)必定与公务员的行为相一致。因此,改善公务员的心智模式对提升公务员的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培养积极的学习心态。公务员要有“爱”学习的心态,要培养和树立“爱”学习的思想,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充分认识学习的重要性,用饱满的热情和激情投入学习。其次,要培养开放的学习心态,广泛地学习。社会发展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新的思想、观念、技术、信息层出不穷,这就要求公务员要用开放的心态广泛地学习,以此带动整个单位、组织逐渐向开放型组织转变。开放是学习的前提,要向新环境学习,向他人学习,向国外学习。最后,需要善于从反省自己的错误中学习。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要经常性地对自己的思想行动进行总结,检查并矫正其中的错误。只有敢于反省自己的错误,并从中得到提高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习能力。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直接影响着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保持学习的愉悦感。公务员在学习时,要把工作和生活联系起来,把日常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和工作当中去,创造自己想要的成果,这样就会拥有愉悦感和成就感。另外,公务员需要养成持续学习的好习惯,只有持续学习,才能从学习中找到乐趣,并锻炼出坚强的意志力,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

4)确定学习目标:公务员要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这是提升学习能力的直接动机,也是学习的方向。首先,要确立政府组织的共同愿景,以此作为公务员确立个体学习目标的依据。共同愿景是大家共同愿望的景象,是指建立在组织及其所属公务员价值取向一致基础上的能激励人奋发向上的愿望或理想。其次,要锻炼自己的意志,注重品质修养。比如要善于自我觉察和自我调适,提高抗压力、忍耐力和挫折承受力,增强恒心和毅力。公务员是公共权力的行使者、公共事务的管理者,肩负着国家公共管理的重任,因此公务员在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的时候应高标准、严要求。学习目标即公务员学习的方向,明确的学习目标可以有效地激励、引导、提升公务员的学习能力。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公务员才能把自己的学习行动与学习目标加以对照,并根据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取得的成效适时地对学习目标和行动进行控制,保持高涨的学习积极性。公务员在设定个人学习目标的时,应遵循几个原则:一是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党和国家工作的需要来建立自己的学习目标。二是根据新的时代特点和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来设定学习目标。三是从自己的知识结构出发设定目标。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公务员队伍建设的目标是高素质、专业化,即公务员必须具备公共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具备与工作领域相适应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这要求公务员在设定学习目标时,要从实际工作出发,开阔视野,按照“缺什么,学什么”的要求,将学习的自标与工作需要、专业特长与自己的工作岗位结合起来。

5)学会思考与创造:公务员的职业特点和职业性质决定了他们的知识结构应该是博与专的统一,包括深厚的政治理论知识、熟练的业务专业知识、宽广的一般性知识,而且要特别富有创新精神。目前新知识呈几何级数增长,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有限,不可能成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人。读书如果缺乏选择能力,就有可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难以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没有理解能力,读书而不动脑筋,不深入思考,不融会贯通,就会食“知”不化。就算理解领会了,不及时到实践中去检验,没有转化运用能力,学到的也白搭。可见,学习能力的强弱,不仅表现在获取知识能力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通过学习来提高能力的强弱上;不仅表现在从书本上学习知识的能力强弱上,还表现在从实践中学习知识的能力强弱上;不仅表现在对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上,还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对知识的创造性运用上。一般来讲,如果在读书的同时,加强形象思维的训练,善于思考,就能不断提高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本领的锻炼,力求知识增长与创造力同步提高。怎样读书学习,归纳为以下六点。

创造力是公务员的一种能力、状态,这种能力和状态将决定公务员的行为方式。而创造力的源泉则是不断的思考。公务员应努力在系统思考中深入学习,特别是领导职务的公务员,要努力掌握系统思考的方法,提高系统思考的能力,由片面思维向整体思维、发散思维、系统思维转变。这就要求公务员要在系统思考中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尽量掌握比较全面的知识。公务员只有具有了多方面的系统知识,才能深入地观察和把握事物的全貌、工作的全局,将思想认识和行动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增强全局观念和工作上的全局性、系统性,减少和避免片面性,提高学习能力。总之,个人在提升学习能力时,要具有系统思考的意识和打破常规思维习惯的勇气。

6)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知识经济时代是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时代,是各国交流频繁、互通有无的时代,因此也是终身学习的时代。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20世纪80年代,日本、美国率先推出终身学习的政策,并从公共政策层面上落实终身学习的思想。90年代,日本、韩国、芬兰、澳大利亚、英国、法国等国家又纷纷将终身学习思想作为本国可持续发展的指导原则与重要方针。可见树立、落实终身学习观念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我国为顺应时代潮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适时地提出了建立“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的口号,要求公务员树立国际化思想观念,不断地加强学习,在学习中解决新矛盾、发现新问题、了解新情况、学习新知识、总结新经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我国政府的职能、组织形式、管理角色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在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中介组织、政府与公民自治组织的关系中,政府开始由直接的管理者向指导者转变。伴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角色重新定位的同时,要求公务员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地、全方位地学习新的政府管理理念、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包括世界各国的先进管理经验和高新技术,学习和掌握世贸组织的基本规则和国际金融等知识等。

7)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理论的源泉,理论依赖于实践而发展,理论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因此,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离开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同时,实践又要接受理论的指导,只有理论为指导的实践,才能摆脱盲目性和狭隘性。不少国家的公务员学习都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这一原则,如加拿大联邦政府要求公务员在培训中,理论占3O%,实践占6O%。法国在公务员的培训要求实践占公务员学习的一半。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实践观运用于革命实践而形成的一个优良作风。并成为党政领导干部必备的政治素质。因此,公务员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根据认识与实践的辨证关系,把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只有把学习和应用知识结合起来,才能成为有用之才。“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以知为指导的行才能行之有效,脱离知的行则是盲动(学与用、知与行、理论与实践之所以需要结合,是因为:一是有助于对知识的充分理解和记忆。实践的过程就是认识的过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书本知识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被证伪或证实。二是有助于知识的再造,增长才能。在实践中运用知识,不只是检验知识,更重要的是创新知识。只有运用知识,才能丰富和发展知识,增长才能。三是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要把知识技能尽快转化为物质力量,才能适应生产、工作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提高知识的应用性和自身的应用能力。)同时,在实践中获得成功,可以进一步激发学习热情,坚持不懈地追求知识。要使学与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公务员必须加强学习的针对性、计划性:一方面要带着工作实践中的问题去学习,用工作推动学习;另一方面,把学习中获得的知识及时应用到实践中去,用学习促进工作。即要在学习中运用,在运用中学习,学以致用,以用促学。

二、公务员的职业特点

公务员的工种和岗位多种多样,职务和职位千差万别,职业性质和工作方式也各有不同,但是,公务员的工作也与其他白领阶层有着一定的共性,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工作压力大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国家公务员是“优差”,工作轻松,待遇好,收入高,是打不碎的“金饭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公务员过去那种一壶茶、一张报就过一天的“神仙”日子一去不复还了。现在的情况是,入职要考试,任职要竞聘,升职要考核,平时还要应付繁重的公务和大堆的工作,不称职的还可能换岗甚至是下岗,在政府部门也曾经流传过这样的一句话:不换脑筋就换人。所以说,现在的政府机关单位也成了“压力锅”,置身其中的国家公务员真的一点都不容易。我们避开公务员是否“精英”的话题不说,一旦进这个队伍,其精神上压力并不比其他行业的低。

2.工作时间长

虽然我国的各级政府部门目前基本上都实行每周五天工作制和每天八小时工作制,但由于种种原因,公务员常常需要加班加点,主动或被动延长工作时间的情况十分普遍,有时甚至要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因工作繁重而累倒在工作岗位的先进典型不时可以在媒体上看到。也许大家会说医护人员的工作时间不是更加没日没夜,随时随刻吗?是的,那是不同的精神压力。其实,体力劳动阶层也有着不同的压力,就业,生活就是最主要的压力。

3.坐得多动得少

不少人认为,每天坐在办公室中是一种享受,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不必风吹雨淋日晒,不必四处奔波。但对于大多数每天都要坐办公室七八小时甚至是十几小时的公务员来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坐在办公桌前,或对着电脑伏案工作,那简直就成了他们痛苦的源泉,成为他们各种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成为他们患上各种慢性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另一角度看,坐,对于一些人来说确实是“苦力”。由于工作忙或其他方面的原因,公务员中能够坚持每周锻炼的人不多,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从来不锻炼的,这就极易引起疲劳、眩昏、肥胖等亚健康状态,严重的还会诱发多种慢性疾病。

4.各种应酬多

参加大大小小的会议,各式各样的应酬,隔三差五的接待任务,没完没了的迎来送往,这也许已成为部分公务公务员作的一部分,有时候一个月下来也难得在家里面吃上几顿“住家饭”。这种应酬的饭局常常比工作还累,虽然说是在吃饭,可心啊脑啊就受累了,简直就是一刻也不能停,再加上在外面多是高蛋白质、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饮食,还有烟啊酒啊什么的,不得“富贵病”才怪呢。其实,我们要理解他们的苦楚。

5.人际关系复杂

公务员所面对的人际关系普遍来说比较复杂,打交道的人既有领导、同事,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还有各式各样的办事对象,社会各个阶层都有。因此,要处理好各种关系,就要求公务员长袖善舞、“八面玲珑”,方方面面都要照顾到。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需要一定的技艺,时间长了就会产生心理压力,烦躁、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也会随之出现。

6.身心容易疲惫

由于公务员的身份比较特殊,致使他们在许多场合下不能随便渲泄自己的情绪,张扬自己的个性,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在积郁长期得不到排解的情况下,最容易出现的心理症状就是倦怠,再加上工作模式僵化缺乏新意,容易使人厌倦,还有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会使到公务员的身心疲惫不堪。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2005年11月发布的“中国单位公务员敬业指数2005年调查报告”显示:“从事不同职业的公务员敬业度差别较大,其中金融业公务员敬业度最高,而政府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公务员敬业度最低。”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公务人员的心理状况,而这样的心理状况实际上直接影响政府机构运转的顺畅及效率。

7.公务活动的依法性

任何现代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职权都必须来自于宪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授予和规范,其职权的行使也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有关律法规,这是现代民主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单位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特权。”而政府能否依法行政,从而使公民的各项权利得到落实和保障,社会利益得到促进和发展,关键就在于作为其行为主体的广大公务员能否忠实履行其法定职责,严格依法办事,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因此,法治社会条件下公务员的公务活动具有强烈的依法性特征,这在我国今后依法治国,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将更加突出。

8.社会公仆的服务性

公务员在国家行政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履行着具有特别意义的义务。大多数实行公务员制度的国家在法律上都明文规定,公务员是公民的服务员,是国民的公仆,不是人民的主宰。在其职业性质上,一方面,为政清廉是每个公务员神圣的天职和信条。另一方面又担负着执行命令、履行义务、保机密,维持品位、遵守法律和纪律的重任。这些职业性质,决定了他们不得在行为上违背国家和人民的共同意志,不得利用地位和权力营私舞弊,不得有损于政府乃至国家的尊严,不得有玷污公务员名誉的行为,否则,就要受到行政处分乃至法律制裁。这也就决定了公务员是社会公仆,是公民的忠诚的服务员。在我们中国,这一原则性特点就是要求每一名国家公务员要做到全心全意为人员服务。

9.业务操作的规范性

在一个成熟的公务员制度中,不仅对公务员的分类、考试、录用、考核、奖惩、升降、任免、培训、调任、转任、回避、工资、福利、辞退、退休、退职等作了系统的规定,而且对每一名公务员所任职务的工作任务、职责权限、工作标准和任职资格条件等也制定了客观、明确、严格的规范,这一点通过每个公务员职位的《职位说明书》表现得尤为鲜明。一般而言,职位说明书包括有以下七方面的内容。①职位名称:指每一个职位的称谓,由人事部门根据编制或机关组织法规统一命名。②职位代码:指每一个职位的代表号码,由人事部门根据国家标准统一编制。③工作项目:列举职位按照职能应担负的全部工作项目。④工作概述:按照工作项目要说明工作内容、程序及权限。⑤工作标准:每个工作项目所应达到的质量和数量标准。⑥所需知(识)能(力):在该职位工作必须具备的学识、才能、技术、经验和各种能力。⑦转调和升迁方向:职位上的任职人员按照业务要求可以转调和升迁的方向。通过这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的实施与运作,公务员的管理与其工作的开展就被纳入了规范化和法治化的轨道,从而保证了业务员严格依法办事、依法行政,有效地制约了行政权力的运作和对公共利益及公民权利所可能发生的簪越行为,防止了权力的滥用,同时也确保了公务公务员作质量和效益,促使行政权力更好地发挥其为公共利益服务的作用与功能。

第二节 公务员心理发展现状

世界发展历史表明,在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处于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的关键时期。我国目前正是处于这种瓶颈约束最为严重的时期,作为置身于这一历史潮流中的一名公务员,如何调整好心理,健康生活、快乐工作,成为摆在社会及个人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根据自身经历以及结合平时收集的相关资料,与大家进行一个简单的交流学习。

一、目前公务员队伍存在的心理压力与身心健康情况

当今越来越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越来越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以及越来越多元的价值取向,对公务员群体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及心理承受和调适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该看到,我国30多年改革开放,一方面带来了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给社会各个群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心理压力。公务员作为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巨大贡献。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加剧。公务员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角色的转换以及各类媒体对公务员的监督加强等,公务员心理健康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中国公务员心理健康网”2008年的调查研究发现,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堪忧,有34.5%的公务员不同程度地存在抑郁倾向,其中重度占3.46%,中度占9.9%,轻度占21.3%;2010年由国家机关团工委主办。中华全国公务员帮助计划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承办的一系列关于压力与健康、亲子教育、婚恋心理、情绪管理、危机管理等12场讲座,吸引了上万名中央到地方国家公务员参加,几乎场场爆满。据不完全统计,在志愿参与心理压力测验后得出的报告中显示:参与者的整体心理健康指数略低于全国普通人群水平,有近l/3人的人际交往属于较差或差的水平。

公务员在工作、人际和生活方面的压力却远大于常人。近年来,公务员队伍发病的几率是呈直线上升趋势的。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在最近调查报告中指出,由于公务员职业本身的特殊性,陷于心理困境中的公务员人数趋多,已成为一个亟待关注和解决的现实问题,在所有的心理疾病患者中,公务员约占10%,这一比例高于其他任何职业。目前公务员经常出现的心理问题有心理失衡、人际困难、成功焦虑和工作倦怠等。我国公务员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类。

1.心理压力大

公务员属于工作压力较大的群体,他们要承受更多来自于单位、社会、家庭等方面的挑战,同时工作的难度越来越高、责任越来越大,并被要求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不能有效的缓解压力。加上长期坐在办公室、缺乏体育锻炼,心理压力大造成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烦躁、心累、厌倦、抑郁、孤独、精神恍惚,心中不踏实、过分担忧等焦虑症、抑郁症症状等心理问题。

2.工作倦怠

公务员的职业倦怠影响了工作效率。例如部分群众反映的有的政府部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除了管理方面的一些问题外。也与公务员的工作倦怠有一定关系。他们的心理积郁在长期得不到排解的情况下,最容易出现的心理不健康症状,就是倦怠,工作僵化缺乏新意。对于公共部门而言。有的公务员在自责、烦躁、懊恼、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下,容易产生疲劳感,比如工作兴趣减弱、注意力下降,从而造成工作效率下降、工作失误或盲区增加。

3.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不健全

当前情况下,提升公务员心理知识方面的教育培训机构几乎为零,培训的内容和形式较为落后。对公务员的教育往往从政治上、思想上要求较多,从心理上教育和疏导的较少,尤其是关于公务员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个人潜能开发和自我管理方面的培训更少,因此公务员了解和懂得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常识的机会较少,这也是目前公务员心理健康状况存在问题的重要方面。

二、公务员心理压力增大的主要原因

1.公共性的特殊职业要求与公务员自然本性的冲突

公务员以一个相对独特的群体姿态出现,有着不同于其他行业的职业要求。为保证公务员正当地行使公共权力,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必然要求公务员摈弃私心,保持公共性,但这种职业要求与公务员作为人的自然本性相冲突。现实中一个人不可能脱离他的个人利益而存在,当与公共权力相联系时,公务员便有了其他行业从业人员不可能有的机会,即窃取、占有和不当使用公共权力,甚至以公共权力来谋取个人私利。只要公务员还从事着公共行政管理工作,职业的公共性要求与公务员的自然本性之间的冲突就不可能消除,由此导致的心理困境也就不可避免。

2.理性的“官僚制”要求与公务员个性发展的冲突

没有哪一个职业的人员所遵行的规章制度会比公务员多。与其他职业相比,公共行政这一职业特别强调的理性要求与规范精神压抑了对公务员的个性发展和对自由的追求。作为一名公职人员,公务员不仅代表自己,更代表政府和国家,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要更理性和谨慎,在某种意义上,公共行政是在以牺牲公务员个人的个性和自由来换取整个官僚制的理性与规范,如得不到有效的宣泄与疏导,将会严重影响公务员的身心健康,妨碍工作。

3.重大公共责任与公务员有限的个人能力的冲突

公务员在身兼公民和公务员两种角色时,更强调作为一名公职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公共责任的重大和个人能力有限之间的冲突,导致公务员苦闷、悲观、失望。公务员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当他具备一个公职人员的素质,愿意承担公共责任时,往往又面临另一个问题:他是否有能力承担?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对政府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承担的公共责任也愈来愈大,这种责任很自然地转移到公务员身上,转化为心理压力,造成公务员心理紧张。公务员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增强个人能力以应对压力和挑战,在这一过程中,难免会有些公务员会因为个人能力的欠缺而产生不适、紧张、抗击和恐惧等不良心理反应,陷入心理困境之中。

4.激烈的群体竞争加大公务员的心理压力

当今的政府部门成为人们眼中的“香饽饽”,考公务员、干部公开选拔任用的热潮一波接一波,大批精英进驻政府部门,公务员的群体竞争越发激烈,给公务员带来巨大的压力,对权力地位的担心,个人成就的焦虑,未来的忧愁等等,纠结在心中,难以排解。

5.心理疏导渠道的缺乏加剧公务员心理困境

有了心理困境,就应当及时得到宣泄和疏导,这是解决心理困境,保持心理健康的唯一出路。然而,公务员的心理健康受到关注的程度很少,这方面的研究又极端缺乏,公务员有了心理困境,不知道宣泄,不敢宣泄,甚至不能宣泄,久而久之,积聚心中,困境加剧,心力交瘁。

三、心理调适的内涵和方法

心理的调适是指:在出现了一些心理的压力和心理障碍的时候,能够主动的运用心理学的一般理论和方法,来调节自我,缓解心理压力,排除心理障碍,达到心理健康的过程。

1.改变认知模式

认知模式是一种思想的方法和思维的习惯,其实就像所讲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每个人认知模式的形成是受个体所生活的环境、接受的教育以及形成的一些智商、情商等影响的。当认知模式形成以后,就会影响这个人对世界的一些看法,包括对生活和学习的学习态度。一个班里50多人,老师的授课方法和内容是一样的,而为什么有的人成绩好,有的人成绩不好呢?那么为什么同样的刺激每个人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呢?给什么刺激,就接受什么刺激,他是有选择的,他会做出主观的判断来进行认知的。所以每个人的认知结构都有局限性,没有人能穷尽天下的真理。为什么要合作?因为当一个人的专业知识越来越精深,对其他知识的涉猎就相对的比较少,解决问题的时候,又需要很多的智慧能力,所以他就需要合作,需要很多人在不同的角度来完善对这个事物的认识,才能得出更立体、客观的认识,所以每个人的认识结构都要不断地进行调整。

2.增强人际关系的适应能力

世界卫生组织说,人的健康其实很重要的就是人的适应性。人的适应性最主要的就是人际关系的适应性。那么在人际关系的适应当中,需要注意两点:

(1)人在不同的场合应该有不同的表现。人应该能够去区分什么是工作的场合什么是生活的场合,什么是同事什么是朋友。生活在不同的圈子,不同的氛围,不同的工作环境,不同的生活环境,对人的行为有不同的约束。在不同的场合,我们应该有不同的表现,说话的时候要把握不同的分寸感,还有留有不同的余地。

(2)改变看问题的角度。看问题的角度是由我们的认知结构、知识、经验和信息来决定的,遇到与别人的观点不一致时,不妨交换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最后完善对客观问题的整体认识。当给领导提出一个工作建议,可领导为什么不采纳呢?如果你只站在自己和本部门的角度上,你会认为这个问题特别重要,但是如果站在领导的角度、宏观的角度,它可能不是那么重要。所以说,当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善于换位思考的时候,可能就不会那么耿耿于怀了,也就不会有很多问题想不明白。

3.应该对压力有所认识,有所准备

有的时候,之所以觉得受到打击、挫折,是因为对问题缺乏一些必要的认识和准备。如果你给自己多种准备、多种答案,表扬也好、批评也好、指责也好,任何结果你都能够接受。风靡全球的《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书阐述了这么一个道理:我的奶酪被拿走了,是会向一只老鼠那样只会问:为什么这么不讲理?为什么这么不公平?还是会像另外一只老鼠一样另外去寻找,想办法去改变、去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

4.增加排除负性情绪的手段

(1)应该善于转移,适当的宣泄。人是一个环境的产物,改变一下环境,出去溜溜弯儿,听一场音乐会,找个朋友聊聊天,看场电影,都能排解人的负性情绪。一个人是不可能不生气的,但研究表明:人生气的时候3~5分钟分泌出的毒气,人体能够自动的过滤和排泄,对人身的健康没有影响,但如果长期的积累,老生气,那么时间长了,对人体的健康就会有损害,不能像存钱一样去储存自己的负性情绪,这对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害的,这就要求我们有了负性情绪的时候要学会去宣泄。

(2)不能老生活在历史里面。社会在发展,人也在发展,包括人的审美、价值观、道德观都在不断的发展,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老是停留在过去的某个阶段,对工作、人际关系的看法都要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改变。

(3)要多读书。高尔基先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能够让人更豁达,可以让我们提高修养、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愉悦思维、陶冶情操。工作中许多问题的解决方法其实来源于我们对生活的感悟,对知识的汲取,只有在书籍的带领下,不断的充实自己、不断的磨炼自己,我们的心灵才能渐渐充实成熟。

(4)培养幽默感。培养幽默的心态有助于你了解自己,有一个灵活的头脑,不会局限在消极的观点中无法自拔,也可以在一定的环境下缓解紧张情绪,缓解压力。

(5)要学会宽容。宽容就是允许别人对任何事物、事件有独立的看法和判断,或者对别人不同意见、看法和行动的容忍。一个人在合作过程中,能力才能得以增长,才能为个人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而这种合作能力就要求在和别人相处的时候,能够宽容,每个人看问题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只有在这种差异当中能够彼此学习,彼此合作,这样才能拧成一个有凝聚力的团队。

(6)要能够放下。同事、上下级之间在工作当中会有些摩擦,逃不掉也躲不掉的,要让一切烦心的事过去其实是不容易的。人有个弱点就是人有什么就不珍惜什么,而且人对物质的欲望是永无止尽的,没有的东西就去夸大它的价值。如果能够珍惜所拥有的,就能够化解生活中一些不愉快的情绪和一些恩恩怨怨。其实每一个能够走进生命的事物,都是需要我们去珍惜的,如果能够去珍惜,就能够去善待别人,能够不太计较工作中发生一些摩擦,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的抱怨了。

5.要注重人格的建设和修养

与人相处要尊重、理解和宽容,要用开放的心灵去容纳别人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人际相处要和谐、善于沟通与合作;能够用有效的方法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能够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就要求我们加强人格的建设和修养,与时俱进,才能符合这个时代对我们的要求。

6.建立一个稳定的社会支持系统

(1)要学会寻求帮助。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家丑不可外扬,所以大多数人不善于敞开自己的心扉去交流。一个人对问题的处理有的时候是“当事者迷,旁观者清”,以为很了不起的事,或者很痛苦的事在别人看来就没有什么。所以每个人都需要别人帮助。要同家人、朋友保持一种联系,在困难、烦恼的时候可以寻找最信任的朋友倾诉和沟通,减少心里的压力。

(2)要与直接领导建立有效的沟通。在工作当中,与直接领导的关系是最密切的,如果这种关系发生了紧张,不仅对工作也会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产生很大的消极的影响,因此要与领导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达到互相的理解和支持。

公务员做为特殊群体,肩负着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行为方式对社会有着直接的影响。我们每一个公务员要想能够胜任工作岗位,就是要不断的提高生存能力,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及时修正心理偏差,正确面对工作压力,确保心理健康,发挥其潜力,形成事业上的成功。

第三节 我国传统的学习心理思想

21世纪,我国已进入一个学习型社会,学会学习是这个时代对每一个学习者的基本要求。因此学习策略研究已成为近来研究的热点。综观国内,不难发现已有策略研究基本是引入国外学习策略心理学理论和思想,进而对中国学习者的学习策略进行探讨,极少有对中国古代学习策略思想进行研究。虽然我国古代没有学习策略心理学专著,但很多学习策略的经典论述散见于诸多文化典籍中,值得我们去研究、继承和发扬。从孔子、孟子、荀子到韩愈、朱熹,众多的教育家在他们的教育实践中总结、积累了大量学习策略,关于如何学习提出了独到见解。因此有必要对中国传统学习策略思想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并结合国外的已有研究成果,不断充实我国的学习策略研究。

一、一般认知策略

中国古代关于一般认知策略的论述主要集中在复习策略、学思结合策略、循序渐进策略三个方面。

1.复习策略

孔子认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他强调有效的复习不单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新旧知识融会贯通,从而从旧知里获得新知。在此基础上朱熹进一步指出如何使用复习策略,“学贵时习,须是心心念念在上,无一事不学,无一时不学,无一处不学”(《续近思录》)。学习者在复习时必须要注意力集中,而且还要善于利用时间进行学习。

2.学思结合策略

孔子主张把学与思辩证地结合起来,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学习者必须把学与思结合起来,使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学是学习的认知起点和基础,是对知识的感性把握。然而只是单纯地学习而不进行深入思考即精加工,就易遗忘。所以孟子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当然也不能只是思考而不学习,正如荀子说的“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子思在《中庸》中提出学习五过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慎思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见学与思是分不开的。朱熹指出读书要做到“熟读精思”(《朱子语类》)。韩愈认为“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他在前人的基础上,把思与行结合起来,认为思考不但有利于学,而且还会促进学习者把理论用于实践。从古代论述中,我们发现:现代认知心理学中的认知策略中的精加工策略与我国古代的学思结合策略十分相似。在学习时,感知、理解、记忆知识只是粗浅的一步,学习者还要在这些认知基础上进行认知精加工,调动头脑中已有知识,进行深入思考,使新旧知识相互融合,新知融人已有认知框架之中,只有这样学习者才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3.循序渐进策略

循序渐进策略是指学习要依学习者自己的学习能力与学习任务,一步一步地积少成多,最终达到学习目标。循序渐进策略十分符合学习者认知能力发展特点,因为人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由浅人深,由表及里的过程。荀子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不仅儒家注重学习的循序渐进策略,道家的代表人老子也十分重视此策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理学家朱熹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如何使用循序渐进策略,“读书不可贪多,常使自家力量有余”(《朱子语类》)。这说明要使用循序渐进策略就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量力而行。在现代学习策略训练中,教师常忽视我国传统的优秀学习策略,一般借鉴国外研究者研究的学习策略来培养、训练学生。有的教师认为学生一旦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基本认知策略,就会知道如何学习。但没有注意到有一些通用的传统认知策略(如循序渐进策略)是十分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学生一旦掌握这些策略,把它们灵活运用到各个学科的学习当中。就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元认知策略

迈克卡等人把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三部分。这一策略的分法已得到大多数研究者的认可。其中。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三部分。他的关于元认知策略的提法与我国古代心理学思想中关于自知、计划、反省等学习策略的论述有很多相似之处。我国古代典籍中关于自知、计划、反省策略的论述实际上就是从学习者对自己认知的认知。即元认知的角度来进行阐述的。只是没有明确提出“元认知”这一术语,但这种元认知的思想可以说是深植于我国传统心理学思想之中。

1.自知策略

老子认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学习者要想真正到达学习的较高境界“明”,首先要知人,要学会认知外部事物。然而“智”的境界只是一个初级境界,要到达更高的境界“明”,学习者就要学会认知自己,当然包括对自己认知的认知。韩非子在老子论述的基础上提出“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日:自见之谓明”(《韩非子·喻老》)。他认为认知的难不在于学习者对外部事物的认知,而在于学习者对自己的认知,这种认知不但包括对自己认知的认知,还包括对自己情感、学习态度等各个方面的认知。可以说我国古代心理学思想所论述到的自知内涵很广。包括对学习者自身各个方面的认知和了解。是一种比现代学习策略提到的元认知更为高级的认知。

2.计划策略

孔子认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虑”就是一种对将来的计划、筹划。如果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没有一个长远的计划和目标,那么他对现在的学习就会产生无所适从感。就会感到忧虑。所以学习者必须在学习之前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长远的计划,并在这个计划中设置不同阶段的目标。即要有阶段性计划。学习者按照自己的计划不断学习。逐步完成计划,达到最终目标。《学记》认为,“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礼记·学记》)。这里“豫”是指预防、防范,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对学习困难与障碍的预防、防范。学习者要在学习中预防一些不良效果的发生。就必须有所“豫”。如何“豫”呢,这就涉及到学习计划,学习者在计划时就要估计到在学习中可能发生的困难与障碍,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做好心理上和行为上的准备,正所谓“有备无患”。

3.反省策略

我国古代学习策略心理学思想的一大特色就是强调反省策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孔子的经典论述表明反省策略可以运用的范围和方法。见到比自己优秀的人,或不如自己的人都可以运用反省策略。我们可以自我反省别人为什么比自己优秀,如何做才能使自己赶上他人。或反省别人不如自己的原因,是否自己也存在相似的问题等。这种反省策略可以进一步推广到学习的其他领域。在学习中做的好的地方,我们要反省是怎样把它做好的,如何做的更好等问题,以使自己在学习中不断发展。对于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我们要反省如何把它做好。为什么我们没有做好等问题,以使自己在下一次的学习中,避免犯相似的错误。正是因为反省策略对学习者自身的提高大有裨益,孔子才会“吾日三省吾身”。荀子也十分重视反省策略,他认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学习者要想使自己不断提高,就要经常反省,总结经验、教训,使自己在反省中不断发展。《学记》中的“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礼记·学记》),明确指出学习中反省策略的使用时间。一般在学习之后,我们如果认真反省自己。会发现在学习中的很多不足。针对这些不足自我反省。检测如何在进一步的学习中弥补不足,使自己不断提高。这样就会促进我们在学习中不断进步。朱熹把反省策略分为两种,“谓省察于将发之际者,谓谨之于念虑之始萌也。谓省察于已发之后者。谓审之于言动已见之后也。念虑之萌,固不可以不谨;言行之著。亦安得而不察。”他认为在学习行动之前和之后都需要使用反省策略。

三、资源管理策略

我国古代学习策略心理学思想认为资源管理策略是指对自我资源(如专心、恒心、勤奋)的管理和对他人资源(如他人的支持和帮助)的利用。与现代迈克卡等人提出的资源管理策略相比,我国古代学习策略较多强调自我资源的管理,较多强调内部因素。而对外部因素如时间、学习环境的管理策略并不十分重视,这与注重修身养性、注重自我的修养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致的。

1.自我资源的管理

古代教育家们认为学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下苦工夫,才能取得成功。因此,古代学习策略中十分强调自我资源的管理,强调在学习中自我的努力。主要包括专心、勤奋、恒心。专心就是指注意力要集中所学习的材料中,一心向学。“自古而今,未尝有两而能精者也”(《荀子》)。荀子认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在某一段时间内专心于一种学习活动。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苟子说:“并一而不二,则通乎神明,参乎天地。”(《荀子》)董仲舒从心理的角度。指出为什么学习者学习要专心。“目不能二视,耳不能二听,手不能二事,一手画方。一手画圆,莫能成”(《天道不仁》)。可以说他指出了学习者要专心的生理基础,正是由于我们心理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学习者要想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就必须把有限的心理资源集中用于某一学习活动。宋代理学家朱熹把专心策略用于读书。总结出了具体的读书专心策略:“大抵读书唯虚心专意,循次渐进,为可得之”(《朱子语类》)。朱熹认为学习者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把专心策略与循序渐进策略整合起来,灵活运用。可以看出。古代教育家在论述学习策略时,不仅重视单一的学习策略的使用,还十分重视在具体的学习中如何整合、灵活运用各种策略,使之真正促进学习。恒心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中具有坚持性,也可以说是坚持性策略。孟子认为“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孟子从生活中浅显的例子出发,深入浅出地论述了学习者在学习中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就必须具有恒心才行。所以他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由此可见,在学习中半途而费,是很难有收获的。荀子也认为恒心是学习者十分重要的学习策略。“学不可以已”(《劝学》)的经典论述已成为后世学习者的座右铭。学习不能停止。只有不断学习。具有恒心。才能学有所成。勤奋策略主要是指在学习中要勤于学习,善于利用时间进行学习。可以说古代的勤奋策略包括了现代学习心理学中的时间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子思认为,“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中庸》)。他认为学习者如果能够努力地管理和严格要求自己,那他一定会有较大的发展。这种努力地管理对学习者的智力发展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可以说这种“勤能补拙”的思想对后代学习者的学习观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至今我们还用“勤能补拙”、“笨鸟先飞”思想来指导我们的学习。葛洪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了勤奋中的时间管理策略“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抱朴子,夕篇·勖学》),就是要善于利用时间,不浪费时间。韩愈言简意赅地指出“业精于勤,荒于嬉”,学习者在学习上要有所成就,就必须勤奋,善于利用时间。反之浪费时间,只知嬉戏的人。只会学无所成。朱熹也认为勤奋是学习策略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策略。“大抵为学,虽有聪明之资,必须做迟钝功夫,始得”(朱子语类)。聪明的人尚需勤奋求学,一般资质的人更要勤奋才能有所得。尽管我国古代学习策略心理学思想中十分强调自我资源的管理策略,同时也注意到学习者进行学习不能只靠自身。还要使用他人支持策略。善于取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对学习者的学习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2.他人支持策略

孔子早就提出学习者要善于向他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就是向他人学习,寻求他人支持和帮助的表现。《礼记》认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一个人如果只会独自学习,不会向他人请教。向他人学习,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孤陋寡闻的人。荀子也认为学习者要想取得学习上的成功。必须善于利用外部事物。“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而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学习者只有善于取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善于利用环境,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发展。颜之推也提出“闭门读书,师心自是,稠人广坐,谬误差失多矣”(《颜氏家训》)。个人孤独地学习,断绝与别人交流经验,会使自己闭耳塞听,思想受局限。因此,他推崇向他人请教,寻求他人支持的策略。我国古代这种寻求他人支持的策略,与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合作学习策略有异曲同工之处。这种策略与社会建构主义的观点也颇为一致。因为每个人都是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基础上,从自己的角度来理解事物的。这就使得我们在理解、认识事物上难免有偏差,因此我们必须使用他人支持策略,与他人合作,共同学习,不断深化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积极地进行社会建构。

四、借鉴作用

1.对学习者的借鉴

我国古代具有丰富的学习策略心理学思想,这些学习策略主要是一些通用的学习策略,具有较大的迁移性。如果现代学习者在了解我国古代学习策略心理思想的基础上,从中选取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把它们用于各个学科学习之中,将会对他们的学业成就有所促进。

2.对心理学研究者的借鉴

我国古代学习策略心理思想中很多策略具有较强的科学性,至今仍可以被学习者使用。其中有些策略具有独特性(如反省策略、自知策略、循序渐进策略等),心理学研究者们应该从心理学的角度全面地总结、归纳它们,深入地剖析它们,把它们纳入现代学习策略的研究之中。使之发扬光大。

第四节 好学乐学理论

一、好学乐学的起源与发展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字面意思是,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结合我们边检工作,仔细想来深受启发。孔夫子提出的加强自我修养,重中之重是不断进行学习,这句话就是把学习分为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是知道学习,这在现实生活中占了很大比重。第二层是爱好学习,把学习做为一种兴趣,乐于思考,积极探索。第三层是以学习为乐,这时学习就不仅仅是做为一种兴趣存在,而变成了生命的一部分,“学则乐,不学则忧”。

我国是教育大国,古往今来,若说有着非常丰富的愉快教育的实践,笔者是不敢苟同的,但是有着非常丰富的愉快教育的思想,这确是无庸置疑的。在我国的教育史上,对“乐学”这一思想,许多教育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也不乏真知灼见。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认识到了求学动机、人的情感与意志等心理因素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他是最早提倡“乐学”的教育家。他强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认为只要达到“乐学”的境界,巨大的学习动力就会自动产生出来,促进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同时他倡导“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精神,特别赞扬了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精神。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很重视情感因素在教育中的作用。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孟子,对“乐学”也有自己的见解。他在谈到认识万物之理时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学记》是先秦儒家教育思想集大成之作品,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愉快教育思想是《学记》的精华所在。《学记》提出了一系列促使学生乐学、善学的原则。《学记》中:“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芷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也就是说教学要课内与课外、劳与逸相结合。教师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处理好课内学习与课外游乐的关系问题。上课时专心研习;下课后尽情玩耍。将课内与课外、学习与休息协调好,学生才能“安其学”、“亲其师”、“乐其友”,愉快地学习。此外,《学记》中还要求教师要把握“预”、“时”、“孙”、“摩”和“善喻”的教学能力,使学生乐学、善学。

《吕氏春秋》则从心理学上对乐学进行了分析。其中说到:“人之情不能乐其所不安,不能得于其所不乐。为之而乐矣,奚待贤者,虽不肖者犹若劝之;为之而苦矣,奚待不肖者,虽贤者犹不能久。反诸人情,则得所以劝学矣”。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能从心理情感上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去做,真正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之中,就一定能学有所得。反之亦然。它第一次把“乐”与“情”结合,揭示了乐学的情感机制。

汉代的刘安不仅提倡乐学,而且把快乐分成感官快乐和心理快乐。在《淮南子》中说到:“故同味而嗜厚膊者,必其甘之者也;同师而超群者,必其乐之者也。弗甘弗乐而能为表者,未之闻也”。只有以学为乐,才能成为同辈中的佼佼者。并进一步指出:“夫建钟鼓,列管弦,席旃茵,傅旄象;耳听朝歌北鄙靡靡之乐,齐靡曼之色;陈酒行觞,夜以继日;强弩弋高鸟,走犬逐狡兔;此其为乐也,炎炎赫赫,怵然若有所诱慕。解车休马,罢酒撤乐,而心忽然若有所丧,怅然若有所亡也。是何则?不以内乐外,而以外乐内,乐作而喜,曲终而悲,悲喜转而相生,精神乱营,不得须叟平。……夫内不开于中而强学问者,不入于耳而不著于心,此何以异于聋者之歌也,效人为之,而无以自乐也”。在此刘安认为“外乐”是一种寻求感官物质刺激的快乐,是表面的短暂的,对学习没有什么意义;而“内乐”是一种心灵满足的精神愉悦,是内在的持久的,在学习中意义重大。一个人只有获得了内在的心理满足,感到学习是一种内在的心理需要,才可能在以后的学习中坚持下去,并且艰苦的学习在他看来才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乐事。同时这种从学习中得到的乐趣会成为他以后学习的动力。因此刘安对乐学的见解,就今人来看,也是颇有深度的,对今天我们理解愉快教育也有一定的启发。在封建社会时期,韩愈的教育思想有其独特之处。他与弟子间情真意笃,教学的艺术水平很高。皇浦湜在《韩文公墓志》中提到“讲评孜孜,以磨诸生,恐不完美,游以恢笑哨歌,使皆醉义忘归”。从中可见韩愈总是善用各种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北宋著名的教育家程颢、程颐,在其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注意到了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并针对儿童教育,提出创作:“酒扫,应对,事长之节”的通俗诗歌,让儿童“朝夕歌之,”使儿童乐于学习,乐于接受,这样的教育必然是另人愉悦的。

元代教育家吴澄在乐学方面也有比较深的见解。他在“好学”与“乐学”的关系方面论述到:“读书当知书之所以为书,知之必好,好之必乐。既乐,则专在我。苟至此,虽不读,可也”。也就是说,懂得了读书学习的道理,就会产生学习的兴趣和爱好;有了兴趣和爱好,那读书学习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一旦他认为读书学习是愉悦的,那么就会更加努力、更加认真地学习。其实这也就是大教育家孔子所说的“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原因。

明代教育家王阳明认为必须在教学中渗透积极情感,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他描述当时学校教育的现状是:“近世之训蒙稚者,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其结果只能使学生“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规避掩覆,以遂其嬉戏,设诈饰诡,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10]。因此他在《教约》中提出“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如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他指出,教育方法须顺应童子年龄特征,尊重儿童兴趣,让他们自由自然地成长,不可“成人化”。在他看来不论是读书还是学习,只有从个体的情感出发,才能收到“进不能已”的功效。所以他认为采取愉悦儿童身心的教育方式,儿童才能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以致于“心中喜悦”,“其进自不能已”。其弟子王心斋把学习视为天下最大的快乐与享受。认为不仅真正的学习是快乐的,而且快乐应贯穿于学习的始终:“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乐便然后学,学便然后乐。乐是学,学是乐。呜呼!天下之乐,何如此学?天下之学,何如此乐”。这无疑是在说,“乐学”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学习与教学都追求快乐。

明代教育家陆世仪针对当时“简束而无鼓舞人道之乐也”的扼杀儿童天性的教育,认为儿童手不舞,足不蹈,终日战战兢兢,会对学习失去兴趣,把学校看作囚牢,惧怕读书。他认识到这样的教育不仅学生不能有所得,在个性、精神、身体诸方面还会受到极大的伤害。对于儿童教育,他认为应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之好学、乐学,学生才能真正有所得。明清之际的教育家王夫之根据其从教的经验得出要达到“致其知”“进之善”的教学任务,教师必须善教乐教,学生要善学乐学。在他的《思问录内篇》中说到:“得天之健,故不倦。得地之顺,故不厌。”反之,勉强读书学习就会感到厌烦和苦恼。他说到:“勉强则居之不安而涉于人为之偏”,“苛作者本心之乐为,强者则不能以终日”,“勉强之功,亦非和乐在终不能勉”。因此他认为学生学习只有在兴趣、爱好驱使下,才能乐为不倦,使智力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培养。

清代的王筠也认为寻乐是人之常情。在《教童子法》中他讲到:“学生是人,不是猪狗;读书而不讲,是念藏经也,嚼木札也。钝者或俯首受驱使,敏者必不甘心。人皆寻乐,谁肯寻苦,读书虽不如嬉戏,然书中得有乐趣,亦相从矣”。他把学生学习有无兴趣作为评价教师良庸的标准。“观其弟子欢欣鼓舞,侈谈学问者,即知是良师也。若疾首蹙额,奄奄如死人者,则笨牛也,其师将无同”。

古代的“乐学”思想在近代得到了继承和发扬。梁启超、蔡元培、陶行知等教育家都有丰富的乐学思想,并要求运用兴趣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乐学精神。

梁启超对儿童教育中存在着的死填硬灌和体罚的积弊,表示了强烈的不满。他强烈要求改革儿童教育现状,主张趣味教育,“教育事业,从积极方面说全在唤起趣味”,“要趁儿童趣味正浓,给他们一种可以终生受用的趣味”。他在肯定唱歌、游戏等适合儿童心理的教法的同时,又明确反对“专以趣味教育引起儿童就学兴味”的作法。

蔡元培,他提出要增强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尊重儿童的个性,使其自然发展。他反对“牢守几本教科书”、一心为着应考的教学方式,更反对强迫体罚,“硬以自己的意思压到学生身上”的注入式教法。他主张:“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他认为教学应不拘泥于形式,应尊重学生的兴趣。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传统教育的“死”给予了尖锐的批判。他反复地指出,传统教育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教育。他发出“敲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的呼吁,从而深化了对乐学的认识。

建国以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解决教育系统中存在的弊端,我国兴起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改革与实验探索,而愉快教育正是教育改革浪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纵观我国的教育史,我们发现乐学思想不仅由来已久,且呈现出以下特点:一、关于乐学,大多数教育家的真知灼见多散见于大量的文献典籍中,理论不成体系。从大教育家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直到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教育家多在各自的著书中有所提及,却没有专门的论述,这样的研究过于零散,不成系统。二、关于乐学,教育家多是教学经验总结。在应该提倡乐学,苦学不符合人的天性方面有大量的论述,但究竟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如何渗透,如何提高,如何发展,论述者却寥寥无几。教师怎样教才是乐教,学生怎样学才是乐学,也没有一个可供参考的标准。也就是说教育家多告诉我们学习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只有“乐之”才能真正有所得,真正有所提高,但怎样做到却没有涉及,即很多的应然,却没有实然。

在此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乐学”在我国封建社会并没有成为现实。封建社会的告诫是苦学。尽管有众多教育家认为有乐学的精神,才能更快地获得发展,但是我们的学子并没有把这种思想融会贯通在自己的学习当中。“头悬梁,锥刺骨”、“十年寒窗”等被人们津津乐道。乐学因中国人特有的文化价值观、教育理想的影响而无法成为现实。

现如今,时代在进步,知识经济已露端倪。在这样一个知识成几何倍数增长的时代,在这样一个父母殷切地盼望子女成龙成凤的时代,“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可谓任重而道远。中国人特有的教育文化、特有的文化价值观、教育史上乐学思想的不成体系都在无形中阻碍着教师的乐教和学生的乐学的实现。学生的心理负担必然是重的。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好事,但历史的包袱过重,也使我们的教育无法轻装上阵。真正给学生“减负”,真正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这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

二、王阳明心学

当前教育可以用“为学日益”来概括,信息大爆炸让人们学习永无止境的科教文化知识以应对现代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物质财富积淀深厚,精神家园却渐渐荒芜。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过于追求知识经验而都忽视了教育的另一目的——“为道日损”,而阳明心学的教育正是这样一门学问,无论是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还是对于学校教育和自我修身都有重要的意义,它时刻提醒我们最根本的东西是什么,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能够找回教育的另一目的并达成之。

1.王阳明心学主要内容

王阳明,原名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祖籍浙江余姚,曾修学会稽山阳明洞,因此自称阳明子。他历经明代宪宗、孝宗、武宗和世宗四朝,是明后期颇具影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是心学的集大成者。王守仁是综合了包括宋明理学和心学在内的儒家思想,以它为核心思想建构了心学思想体系。王阳明心学思想在承袭孔孟思想精华和完善陆象山心学思想的基础上,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阐述儒家思想的精华。“心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内在修养的学问,所以对王阳明心学思想的把握不能以现在科学逻辑思维来理解研究,而应用直觉性和圆融性思维来体悟。通常将王阳明思想定位为与唯物主义相对的唯心主义,事实上对这一概念存在误解。王阳明心学中的“心”与“物”并不是唯物论中“心”与“物”,“唯物论所说的‘心’是指客尘在心性中落射的影子,也叫作‘反映’。唯物论所说的‘物’是指客观的物质现象,是与‘反映’相对应着的‘客尘’。”[2]也就是说唯物论所持的“心”是心理学所说的心理现象,而物则是指这些与心理现象相对应的客观事物,而在王阳明心学中的“心”是人人天生皆有,是无形无相的真吾,物是指包括心理学所谓的心理现象和外界的客观事物在内的一切。所以王阳明心学思想属于唯“心”,但是这里的“心”与通常理解的唯心主义的心存在区别。

心学中“心”的内涵,王阳明有相关解释:“心者人之主宰,目虽视而所以视者心也,耳虽听而所以听者心也,口与四肢虽言动,而所以言动者心也。故欲修身在体当自家心体。心不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如耳目之知视听,手足之痛痒,此知觉便是心也。”[3]也就是说心不是生理学中的血肉心脏,而是无形无相、无时不在的人之主宰,是任何东西不能表达呈现的,只有靠亲身顿悟体征才能得到的。在日常生活中,这个“心”可以成为精神的家园,回到了这个家,收获一个明白祥和的人生。

阳明心学本质并不是玄之又玄的哲学思辨,而是百姓日用的学问,其精神内核是圣人之学,教人如何做人做事。王阳明的心学的主要思想内容是心即理、万物一体、知行合一和致良知几大部分,同时这几部分也代表王阳明思想一步步的深化过程,其中致良知是其最终旨归处,正如他所说:“致知二字是千古圣学之秘,此是孔门正法眼藏”,“吾良知二字,自龙场以后,便不出此意,只是点此二字不出”,由此可见王阳明一生的思想精华是“致良知”。

2.王阳明心学教育功能

对教育目的的追问是教育的第一等事,它决定了教育的方向和方法,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如何定位教育目的决定着“人将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作为教育者的王阳明也对其教育目的做了阐述,“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其讲学的最终目的是使人能致其良知,最终随才成就。

致良知是王阳明将《大学》中的“致知”和《孟子》中的“良知”字面组合,但其内涵不仅是两者的拼合,更是对其的延伸和升华。“良知”与“致良知”究竟如何定位,王阳明有如下论说。“道即是良知,良知原是完完全全,是的还他是,非的还他非,是非只依着他,更无有不是处,这良知还是你的明师。”(《传习录》下,《全书》三,第78页)“盖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答聂文蔚二》,《全书》二,第69页)“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昭不昧者也,此其至善之发见,是乃明德之本体,而即所谓良知也。”(《亲民堂记》)“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传习录下》,《全集》,第117页)“良知即是未发之中”(《与陆元静书》,《全书》二,第61页)。以上是王阳明关于“良知”的阐述,良知即是非之心,良知即心之虚灵明觉,良知即天理,良知即道,良知即明德之本体,良知知善知恶,良知是未发之中。对于良知的界定没有一个明确解释,良知的本然之态是未发之中的,是未现于外的,没有任何一个精确的词汇定义它,甚至“良知”本身这个词汇都应该是多余的,只是碍于传达出来不得已用“良知”一词,实际上所谓的“良知”是须要深刻的体悟和实证的;而良知一发用就已不是本然之态了,就变成了已发,所以未发是本体良知,而已发是良知的发用(这种发用是不被任何物所遮蔽的发用),前后两者是有区别的。陈来在《有无之境》中总结道:“所以良知即本体即现成,即未发即已发。”在陈来看来,良知既是未发又是已发,其实未发和已发是有区别的,但并不是将其分作两件事,两者仍是合一的,王阳明在阐述良知的时候没有严格区分此二者导致良知的界定模糊,对待良知所指内容应根据具体情境来做区分。

致良知之“致”在学界有两种解释,一是指至极,“吾良知之所知者无有亏缺障蔽,而得以极其至矣。”就是说将良知扩充到极致;二是指实行,“良知也,是所谓天下之大本也;致是良知而行,则所谓天下之达道也。”即有良知的同时也有外在的行。阳明心学是以“心体”为本位的思想,是从个体的本体——“良知”出发来看待一切的,其中蕴含了无尽生命的学问,这种学问移位于教育中,可以把“被教育者”变“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真真正正地找到自己。

3.王阳明心学对学习的启示

尼采曾感叹:“真的,我的朋友,我漫步在人中间,如同漫步在人的碎片和断肢中间……我的目光从今天望到过去,发现比比皆是:碎片、断肢和可怕的偶然,可是没有人。”尼采是用文学化的语言描述出自己的生命感受,听起来令人毛骨悚然,把这句话放在现今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似乎也不为过,36媒体不断曝光各类匪人所思的新闻,无不是让人惊恐,人与人之间互相不信任、互相怀疑,甚至是亲朋好友,这不正是这句话的验证。

王阳明心学“致良知”这一教育目的犹如一剂药,对科学知识来说它不是一剂对症良药,而对人精神修养来说它当之无愧是一剂对症良药。《十力语要》总结道:“知识之败,慕浮名而不务潜修。品节之败,慕虚荣而不甘枯淡。”这道出了当前教育痛处的病灶,实用主义教育、科学主义教育等是教育的应有之义,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教育是对人的教育,人是复杂的,不仅仅有理性的一面,人还有感性的一面,只讲科学和实用是远远不够,心性的修养是非常重要的,甚至重于科学和实用,一方面没有厚重的心性修养,做科学与实用之事往往是事倍功半,另一方面做得非常优秀,得到了一时的欢喜,做得失败,得到的只有一时的悲伤。

世人无不追求安身立命之所,这个安身立命之所不是遮风挡雨的房屋,也不是高薪金的工作。事实证明科学无力给无常莫测的人生一个安身立命之所,唯有自己才能给自己找个安身立命之所。而“致良知”这一教育目的正是要提高人的心性修养,最终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真吾,只要达成这一目的,人生就可以摆脱乐与苦的轮回,从头到脚都散发出一种平静坦然的气息,做起事来融洽自然,成功与失败后都在心中留不下一点痕迹,就是所谓的雁过长空。

现代社会明显偏重于科学知识,而轻视人的精神修养,这可能不是开始于教育,但可以结束于教育。科学知识给人类带来的物质文明,但同时也把人带进了荒芜的精神家园,如果教育发挥了其真正的作用,理应是能够避免这样的悲剧。

当前的教育是“为学日益”,而王阳明“致良知”教育是“为道日损”的教育,可以说是加的教育和减的教育。“致良知”这一教育目的落到以科学为旗帜的现在教育中,不免陷入尴尬的局面,心学与现在的学校教育似乎不合拍,中小学教育处于一种机械化地运转状态,上课老师讲学生听,回家有做不完的家庭作业;而大学生似乎有了更多的自由,但是被压抑多年的心已疲惫不堪,大学之初放任自己,刚刚找到自由的感觉又疲奔于工作。在这样的教育现实面前,将阳明先生“致良知”类的人文教育置于何地才算是恰当呢?教育者们对人文教育的呼声是越来越响,但是现实的发展却不尽人意,当前的教育系统是环环相扣、格调一致,“致良知类的人文教育将要如何转化到现在教育中?”这一问题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王阳明的教育思想最终落到了良知和致良知上,再落到现在的教育现实中,应该属人文教育类。人文教育的实施确实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工程,是贯穿整个教育体系的大工程,关系到教师、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效果检验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当然人文教育可以冠以各种各样的文化形式来实施,因为人的多样性就决定了人文教育的多样性,本文只把王阳明心学的“致良知”作为中心来讨论学校人文教育展开。

“致良知”类人文教育的实施,第一要求学校具备接纳和宣传的态度,学校如果不能接受和宣传这样一种唯“心”哲学,学生自然就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它。第二涉及教师,什么样的教师能够胜此重任,必须是那些对心学有所体悟的教师才可能做到,如果只是读了相关的书就像传授知识一样把心学思想生硬地讲给学生,那么就等于“没有”。第三关系教育对象,什么样的学生能够真心地愿意接受这样一种人文教育,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对文化的选择倾向也是不同,所以人文教育也不能完全固着在“致良知”这一人文教育中,愿意亲近这种文化的学生会与老师之间产生无言的亲近感,没有心理距离,不能接纳这种文化的熏陶,学校可以引导其走进其他文化。第四是关系教育内容,“致良知”类人文教育不是知识的教育,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心学的精神内涵,可以不拘泥于课本文字与教室课堂,更多是需要师生之间的心灵的沟通和学生亲身体悟。最后涉及效果检验,这种教育验收也不必像知识学习一样借助于考试来完成,主要靠老师平时的观察学生的表现就可以完成效果检验,相由心生,心性修养是会渗透到人的一言一行当中。

三、公务员乐学好学的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这是对全党大兴学习之风的动员令,对于提高全党学习水平、提升领导干部素养、确立十八大提出的“三个自信”尤其是理论自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可以说,全党大兴学习之风是确立理论自信的根本途径。而要大兴学习之风,首要环节是“好学乐学”,即在工作实践中培养学习兴趣,增强理论学习自觉性。

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恩格斯通过对1848年以后德国理论界状况的分析,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指出:“德国人的理论兴趣,只是在工人阶级中还没有衰退,继续存在着……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的新派别,一开始就主要是面向工人阶级的,并且从工人阶级那里得到了同情,它在官方科学那里是既没有寻找也没有期望过的。德国的工人运动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者。”[2]恩格斯的这段论述清楚地告诉我们,工人阶级所具有的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兴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得以传播的前提条件,这种理论兴趣只有工人阶级那里才有,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只能面向工人阶级大众,而在不可能期望去掌握其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缺乏兴趣的人。

恩格斯在此所说的“理论兴趣”,正是大兴学习之风的重要前提和首要环节。如习近平所说:要做到“好学乐学”,即“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兴学习之风的首要环节是大兴好学乐学之风。

1.要做到“好学乐学”,首先要培养乐于学习的高尚情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成为主体的“自得之感”即一种乐趣的学习才是真正有成效的学习。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是主体对事物客观规律的认识;“好之”是主体的志向所在;“乐之”则是主体乐于实现这种志向。只有达到这种以学习实现自己的志向所必须的手段,为最高人生乐趣的境界,才能把学习视为自身不可或缺的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生活在一个色彩缤纷、充满诱惑的时代,面对五光十色的多彩世界,选择面很宽,但一个人的业余时间是有限的,不用高雅兴趣去占领,就会被低级趣味所占据。尤其对于掌握权力的领导干部来说,如果流连于奢华生活而随波逐流,就很容易被物欲本能所支配而走向庸俗,甚至在金钱美色的诱惑下失足。因此,对领导干部而言,能否抵制各种诱惑而静下心来专注于理论学习,并持之以恒,不能不说是一种严峻的考验。

早在中央党校2009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时,习近平同志就在讲话中指出,党内的学习风气和学习情况总的是好的,但一些党员干部和党组织的学习状况确实不容乐观。集中表现在:有些党员干部热衷应酬、忙于事务,不勤学;有些党员干部装点门面、走走形式,不真学;有些党员干部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不深学;有些党员干部食而不化、学用脱节,不善学。凡此种种,都是未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表现。相反,却把学习视为一种负担、一种厌倦、一种对立于生活的任务。

正是因为没有“好学乐学”的情趣,在一些党员干部身上出现了各种应付理论学习的怪现象。诸如:其一,一些党员干部借口忙而不去参加学习培训,视校纪校规为儿戏,“花名册”上挂个名,上课点名由司机冒名顶替,论文和学习心得由秘书代笔或写作班子搞定。其二,一些党员干部人在党校,身坐课堂,脑子里想的却是如何借同学关系拉帮结派攀交情,课堂成为“交际场”。其三,一些党员干部借学习考察之名行吃喝玩乐之实,或利用公款互相请吃,或利用哪个学员在风景名胜区任职的便利“到此一游”,一切开销均记在接待单位名下。更有甚者,个别领导干部把党校作为接受下属“慰问”,收受下属礼品、红包的“公关场所”,学习则草草走过场。可见,大兴好学乐学之风的前提是培养乐于学习的高尚情趣。每一名领导干部都应该把学习看做是最健康、最高尚的消费,把书籍作为良师益友,做到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在学习中培养高雅的情趣,努力达到古人所说的“至乐莫如读书”的境界。

2.要做到“好学乐学”,还要有开拓进取的上进心

学习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因为,人是一种文化动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引领。学习正是接受文化熏陶的必然途径。人的本质决定了学习的必要性。如高尔基所说:“每一本好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上一级,就更脱离畜性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高尔基的言下之意在于,学习成就人类并实现人类进步。这是人的本性使然。圣贤由学而成,道德由学而进,才能由学而得。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学习中成长成熟的,世间没有谁能生而知之,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尤其对一名领导干部来说,道德品质的升华、政治素养的提升、执政本领的增强,更是离不开学习。如习近平指出:“领导干部学习不学习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本领大小也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而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情。”这是因为,缺乏知识、缺乏本领,就做不了工作;不懂规律、不懂门道,就做不成工作;尤其是在当今这个以变革、创新为显著特点的时代,知识的“折旧率”越来越高,如不及时更新、充电,就无法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追求上进离不开学习,还由学习内容的不断更新所决定。社会在不断发展,新事物层出不穷,新问题不断涌现,新情况不断发生,尤其是面对波澜壮阔、亘古未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学习的任务更是艰巨。唯有着眼于新的实践和发展,在持之以恒的学习过程中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实现新飞跃,才能与时俱进,不至于落伍。学无止境,学海无涯。我们必须虚怀若谷,永不自满。毛泽东说过:“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面对当前日新月异的国际国内形势,一个负责任的、谦虚的和具有自知之明的领导干部,必须常怀本领恐慌之感,恪守执政兴国、执政为民之责,努力促使自己成为勤奋好学的模范,不断用新知识、新思维来丰富自己、提升自己。

3.要做到“好学乐学”,归根结底要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注重人文素养的学习和养成

人的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辩证过程,也是一个由意见到知识并升华为智慧的过程。这里包含着人类认识的三个不同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意见”,即未经充分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的阶段性认识成果。处于意见层次的认识成果是“以我观之”的产物,属于特定认识主体的“主观见识”,尚未取得普遍性品格,即使是某种真理性或有效性的意见,也还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尚未成为共识;有待批判性地进行考察、论证、检验。第二层次是“知识”,即按客观事物的规律考察对象,通过对意见的验证所达到的真理性认识。处于知识层次的认识成果是“以物观之”的产物,克服了“私见性”,取得了普遍性品格。从意见到知识,是学习的结果,体现了学习的成效。然而,知识还不是智慧。从意见到知识并未达到人类认识的最高境界。达到智慧层次的人类认识还需密切联系人格认识客观世界,即是“以道观之”。按著名哲学家金岳霖先生的说法,“以道观之”,即是人类认识发展的最高阶段,体现了人类的智慧。著名哲学家冯契先生则认为,“理智并非‘干燥的光’,认识论也不能离开‘整个的人’”。意思是说,整个人类认识都是离不开人格的。依据这一思想,理论学习并非仅仅是知识层次的认识成果的接受、理解和掌握;更是人格的铸就、德性的养成,化理论为德性,实现理想人格。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所谓努力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一目标的最终实现应该是大兴学习之风的根本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