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热点面对面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防治并举重在防——连霍高速爆炸坍塌事故

一、舆情事件概述

2013年2月1日上午8点52分,连霍高速洛三段南半幅741+900M处义昌大桥发生垮塌事故,坍塌桥面长80米,事故导致义昌大桥部分坍塌,车辆坠落桥下,造成14人死亡,8人受伤。

事故发生时,一辆装载烟花爆竹的货车自西向东行驶在连霍高速河南三门峡渑池段741公里处的义昌大桥,突然发生爆炸导致义昌大桥南半幅被全部炸毁,北半幅桥板也有一些松动,已经造成了连霍高速双向断行。

事故发生后,服务区启动应急预案,封锁附近道路,对来往车辆行人进行劝行,向救援人员免费提供开水、牛肉汤等。救援现场有专业救援队员、警察、群众等300多人,南北向道路已封锁。

二、舆论关注度分析

2013年2月1日9时许,在河南义昌大桥坍塌事故发生之后,相关话题舆情热度迅速升温。网络新闻高达7300余篇,相关微博超过12万条。相关论坛帖文也超过800篇。

2月2日,相关舆情热度继续维持在超高温状态。网络新闻仍在7000篇以上,相关微博也超过8.6万条,论坛帖文超过900篇。传统媒体报道也超过270篇。2月3日起,相关舆情热度有所回落。

2月4日相关舆情热度仍处于继续回落态势。截止到当天中午,相关网络新闻已超过2400篇,相关论坛帖文近300篇,相关微博34000余条。传统媒体报道也超过250篇。

三、微博关注度分析

“甘肃高速”等交通部门利用微博发布相关路况信息

2月1日9时29分,有网友发微博描述该事件称“2013年2月1日上午9点,连霍高速三门峡至洛阳段荆家大桥处,一辆载满烟花爆竹的货车发生大爆炸,引起桥面断裂”。

随后大约9分钟之后,@甘肃高速、@洛阳交通广播、@河南交通广播陆续发布了最新路况信息称“连霍高速742公里处因桥梁维修,由东往西车辆禁止同行,请路过车辆绕行310国道”。

中央媒体追踪报道

2月1日11时起,人民日报法人微博连发十余条微博对此事件进行了追踪报道。

网络意见领袖谈“河南义昌大桥坍塌事故”

@胡锡进:河南义昌大桥被运烟花爆竹车“炸断”,很多人搬出各种炸桥电影《桥》、《奇袭》等。是呀,炸敌人的桥总是很难,炸自己的桥却这么容易。如今中国的桥肯定已经是全世界最多的了,如果今天压塌一节,明天炸塌一段,还有个完吗?修桥建桥的兄弟们,请你们有点准好吗?还有监管的政府部门,也请你们有个准。

@唐任伍:连霍高速河南义昌大桥爆炸坍塌事故遇难者,城市户口能赔40多万元,农村户口的最多赔18万元,这是典型的户籍歧视。人的生命是一样珍贵的,没有贵贱之分,呼吁用同一种标准赔偿。

@灰灰_小强:河南义昌大桥爆炸坍塌事故距离今天已经4天了。但愿10位逝者安息。针对塌桥的原因一直未能令人信服。特别是断桥截面裸露的钢筋有人认为过细。关于桥的质量到底有没有问题也未见官方有权威发布。遮遮掩掩更容易令人误读。期待官方能发布一份关于工程质量问题的报告。

@郑付林律师:公然践踏法律、践踏农村户口公民的人格尊严!河南连霍高速义昌大桥事故善后赔偿,城市户口40万,农村户口18万。《侵权责任法》第十七条,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无锡周晖:在河南连霍高速义昌大桥垮塌事故中,政府和网友之间保持着我们熟悉的舆论态势:任你百般解释,我自不会相信。不可否认,不少评论是情绪化、习惯性的质疑,带有一定成见;但政府无须委屈,也不必苛责,因为,每一次质疑都是对政府进步的一种促进。

@杨明森:刚刚垮了的河南义昌大桥如果真没有质量问题,那将是个奇迹。近年垮掉的大桥哪个不是豆腐渣?又有哪个承认质量有问题?东西南北垮桥不断,车辆超载压垮、人员齐步走震垮、烟花炸垮等等,大桥有各种垮法,而官员却是同一个说法:大桥质量没问题。

@媒体人杨清林:河南义昌大桥被一车鞭炮炸断了,官方至今未说是桥的质量问题。那就仅剩一种可能:鞭炮的火药威力太大了,军用火药都无法匹敌!在此,我要提醒政府部门,一定要管好全国的鞭炮厂,严防被国外敌对势力买走,专门用来对付中国的桥梁,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崔林观点:看了这个调查结果,我觉得国内的很多爆破专家应该汗颜了,你们搞什么高科技?你们搞什么昂贵的专用炸药,你们搞什么分析炸点,拉一车爆竹不就全解决了吗!?

四、媒体评论摘要

事件发生后,在一些河南媒体的事故报道中,分别提到省市级领导16人计22人次和8人计15人次,却未提一位死伤者的姓名,也没有出事车辆的车牌号。报道中对地方政府组织救援的褒奖之词随处可见。引发众多网友热议。有网友指出“中央要求新闻媒体少官话,要说人话接地气,这个报道差距有点远”。

《新京报》评论称此报道是缺少“人性”的事故报道。新闻媒体应该客观、全面地报道事故本身,而不是以官员作为主要报道对象。

2013年2月4日,《中国青年报》发文《民的关切 官须回应》指出,百姓关注的是伤亡的苦痛,政府急于开脱责任。两套话语体系各说各话从根子上看其实是对权力来源的认知错位。官方宣传报道,眼睛是向上的,要争取把坏事当好事报;老百姓在议论时,眼睛是向下的,对同胞的不幸感同身受。老百姓受党教育多年,认为自己是国家的主人;但地方政府的权力来源是行政任命,民众推选和监督乏力。

文章引发众多网友的关注和热议。有网友指出,在一些官员和媒体眼里没有民,只有官。两套话语体系各说各话的状况是今日中国社会官民对立现状的真实写照。

五、舆情点评

此次突发事件中,@甘肃高速、@洛阳交通广播、@河南交通广播等交通部门利用微博及时发布交通信息的做法可圈可点。而一些专家对义昌大桥被一车花炮炸断的解释并未完全消除网民们对塌桥原因的追问,多位知名网友表达了对中国的各类建筑物质量的忧虑,网友对此次事故中遇难者的赔偿标准(农村户口赔18万,城镇户口赔40万)表达了深深的不满,面对网民们的众多疑问,政府部门需要拿出让网民们信服的数据和调查结果。而如何以严谨的态度去调查和回应桥梁质量问题,避免类似悲剧重演也是值得相关部门深入思考的。据最新消息,针对此问题,河南义昌大桥善后部门称将按统一标准赔偿。这无疑为沸沸扬扬的相关舆情舒缓打开了一道阀门。

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时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是,如何提振公众对政府的信赖和解决问题的信心。一方面,民众在行使表达权时需要更多地理解政府公共治理的复杂性,解决问题需要一个过程。另一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无疑在政府这一边。地方政府在改进和完善官方政务发布的同时,要坦然欢迎媒体和各界人士的舆论监督,特别是刺耳的批评。

◆舆情应对小贴士·善用新媒体

释义:舆情应对中,涉事主体应重视互联网新媒体的运用,重视利用新媒体广泛发布信息,扩大转播范围,影响互联网活跃用户;树立开放、公开、透明的互联网正面形象,为舆情事件妥善解决提供保障。相反,压制、封锁网络新媒体的做法,则极有可能带来舆情强势反弹,造成不利后果。

案例延伸:薄熙来案

2013年8月22日,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审理中,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全程微博直播,发布案件审理实时进展,成为庭审信息最主要发布平台,舆论引导效果显著,成为重大舆情事件善用新媒体的经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