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撒切尔夫人改革与里根革命
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欧美社会经济滞胀和福利病的出现,保守主义开始迎来新的春天。以英国和美国为首,新保守主义运动开始兴起。两位发动新保守主义改革的政治家是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与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
英国在20世纪40年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已经建成福利社会,又经过50、60年代较快的经济增长,但到70年代也随整个欧美社会开始陷入一定程度的危机。福利国家的包袱越来越重,国家的经济干预越来越深,整个社会的活力与创新精神开始下降,通货膨胀与失业同时出现。面对这种情况,英国何去何从?撒切尔夫人当时对英国的经济和社会的评价是:
在撒切尔夫人看来,工党统治所实行的政策已经造成了一系列的危机,所以这种现实逼迫作为保守党人的撒切尔夫人提出与当时主流不一样的思想和政策。那么,当时的主流看法有什么问题呢?当时英国保守党的另一位重要政治家基思·约瑟夫说:“我们管理得太多,支出得太多,税收得太多,钱借得太多,人员也配备得太多。”
那么,该怎么办呢?一句话,统统要砍下来。要把多余的管理和政府干预砍下来,把过多的支出砍下来,把过多的税收砍下来,把过多的公债砍下来,把过多的政府和人员规模也砍下来。撒切尔夫人的基本想法是:“我想利用私有化来实现我自己建立一个拥有资本的民主国家的理想。”这意味着,撒切尔夫人的理想国家是资本和市场力量充分发挥作用、政府大幅缩减规模的民主国家。这种理念就更像是向古典自由主义的回归。
撒切尔夫人的基本做法就是大力推进私有化改革,出售了很多国有企业,同时缩减政府干预的范围。这些方面尽管阻力重重,但总的来说还是取得了重大进展。撒切尔夫人还试图把社会福利砍下来,但遭到了社会的严重反弹,结果是收效甚微。主要原因在于,整个社会对于这种改革的抵抗非常厉害,现代工业社会的背景加上民主政体与普选制的制度——所有这一切都束缚了撒切尔夫人的手脚,最终使得她这种新保守主义改革无法达到她期待的结果。
里根总统的名言是:“政府不是解决问题的手段,政府就是问题本身。”这句出自里根1981年总统就职典礼的演说,它仿佛吹响了里根革命的号角。一般认为,里根革命的理论依据是供给学派的经济学。里根推行的是供给学派的经济政策,比如将所得税降低了25%,努力降低通货膨胀,降低利率,并对企业和市场行为放松政府管制。里根始终怀疑政府干预和管制的有效性,他的做法是撤回政府干预并降低税率和市场管制,以此让自由市场机制自动修正所面临的问题。
关于税率与财政收入的关系,里根总统的经济政策受到了美国经济学家阿瑟·拉弗的影响。拉弗有一个关于税率与财政收入的理论,可以用图3.2的拉弗曲线来表示。拉弗曲线其实并不高深,图中横轴是税率高低,纵轴是政府收入数量。如果税率为零,政府收入亦为零;随着税率的提高,政府收入也会提高;但是,当税率高到某个点之后,随着税率的提高,政府收入反而会下降。
图3.2 拉弗曲线
为什么呢?因为税率过高时,大家就没有动力工作了,这样经济就发展不了。所以,如果原本税率过高,通过降低税率和放松管制,使自由市场经济的活力得到激发,经济发展速度就会提高,结果是实现政府收入的提高。里根在很大程度上参考了拉弗曲线的政策。
但是,遗憾的是,里根革命并未达到里根总统的预期效果。他把税率砍了下来,结果短期内政府收入减少了,但是福利没有办法砍下来,这样财政赤字就上去了。所以,新保守主义改革在20世纪80年代给美国留下了一堆沉重的政府公债。尽管里根总统并未达到其改革目标,但有人认为里根的新保守主义改革为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经济和经济增长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