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十五讲(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引言

我们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和教学的人,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提问:学习文学有什么用?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又有什么用?这是很难回答的问题,但又是应该认真回答的问题。

话题不妨从远一点说起。

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也创造了人类自身。这已经成了常识。但是人之为人,人类区别于别的动物的要点是什么,答案却可能千差万别。人会直立走路,会劳动,会说话,会思考,有社会交际等等,还可能列出很多条。但在众多的区别中,我们认为最重要也最本质的应该是这样三条,就是:人类有思想,讲情操,能审美。三方面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人类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也构成了作为个体的人精神境界的主要内容。

人类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物质文明,也创造了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相生相伴、不可分割的,两方面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没有物质文明做基础,就很难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明来;反之,没有精神文明的渗透、浸润、滋养,要创造出更高的物质文明也将是十分困难的事。然而精神文明的创造依赖于物质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容易被人感知和认识,而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推动和对整个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却常常被人忽略。事实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的生活,是不可能须臾离开精神文明的,不可能离开既有的精神文明的传统,也不可能离开精神文明的新的创造。要是一个人没有对客观世界的科学认识,没有正确的思想,也不讲究情操,更不懂得审美,那么这个人就是一个精神残疾,或至少是一个精神空虚的人,由这样的人组成的社会,也必然会丧失生命的活力,走向衰亡,哪还能谈得上物质文明的创造?

人类精神文明的创造,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就以哲学来讲吧,哲学是人类对整个世界认识的思想体系,是人类思想经验的高度概括,一般认为它是比较抽象的,很难和人的日常生活发生联系,但实际上哲学也会渗透到普通人的生活和思想中去,也会使人产生亲切感。冯钟璞先生在北大建校一百周年时撰文谈到冯友兰先生的哲学,曾讲到这样一件事:“一个多月以前,冯先生已经逝世七年了,东北边陲的一个女青年在人生道路上遇到了困惑,写信来要求冯爷爷帮助她,照说哲学似乎是没有什么实际用途,冯学在普通人中的影响,说明哲学对于人们的精神境界的作用。”冯钟璞:《三松堂依旧》,《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比起哲学来,文学不仅更贴近人的生活,更能做到雅俗共赏,而且包容了思想、情操、审美三个方面,更能体现人类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于人的精神境界的影响尤大。试设想,如果我们的社会里没有人从事文学创作,没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或虽有人创作却没有人去阅读、欣赏,那这个社会一定是一个不健康的社会。

文学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影响依靠的是艺术感染力,是一种熏陶,是潜移默化的,有时候说不清道不明,却可以使人刻骨铭心。作为诗人和唐诗研究专家的林庚先生,曾经谈到过他欣赏唐诗的体验。他小学的时候就读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印象很深,到年老时读起来仍然感到那么新鲜。他说:“这新鲜的并不是那个道理(指种田不易,应该爱惜粮食),道理是早就知道的了。新鲜的是对于它的一种说不出来的感受,仿佛每次通过这首诗,自己就又一次感到是在重新认识着世界。”一首小诗,竟能给人留下这样深的印象,对人的一生产生如此大的影响,一种让人“重新认识着世界”的影响。文学的艺术感染力确实是不可低估的。至于孟浩然的《春晓》,是从前和现在许多小孩子都会背诵,却又很难说出有什么“思想性”的作品,林庚先生说,由于它写出了“一种雨过天青的新鲜感受”,并且通过花开花落表现了春天的发展,就给人以“一个新鲜的启示”林庚:《我为什么特别喜爱唐诗》,《唐诗综论》,第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这样的对于诗歌和其他文学作品的新鲜而且充满生命力的感受,几乎是凡读过文学作品的人都会有的,只是不能像林庚先生那样鲜明地将它提炼和表述出来而已。

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还不仅是读者与作者之间对于世界认识与感受的一种情感交流,而且因为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读者在阅读和接受时要进入到作家所创造的艺术世界中去,常常会达到物我交融、读者和作者交融而为一的境界。因此,同欣赏音乐、绘画、戏剧等艺术作品一样,文学阅读是一种审美活动。审美既是一种内容丰富的情感体验,也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活动。经常的健康的审美活动,可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净化人的灵魂。一个人能品鉴美,追求美,自己的灵魂也可以经艺术的熏陶而变美。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看到的,也是我们阅读文学作品的共同体验。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和发展,都须依靠积累和传承。无论是对一个人还是一个社会来讲,正确认识和继承本民族的文化传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历代所创作的文学作品,是本民族文化创造和精神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灿烂的文化,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学遗产。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许多精品,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而且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有着广泛的影响。从屈原开始,中国历代第一流的作家和作品,如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关汉卿、汤显祖,《三国演义》《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都成为世界人民学习和研究的对象。作为中国新时代的大学生,不论学习的是何种专业,如果对祖国辉煌灿烂的文学历史一无了解,对中国文学史上属于世界一流的文学名著都没有读过,或虽读过却没有正确的和比较深入的认识,那我们的人文素养就基本上是一个空白,至少存在着重大的缺陷。而一个对祖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缺乏认识的人,一个缺乏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的人,无论从事的是什么工作,他在事业上的眼光和襟怀,他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认识,他对生活的理解和追求,都必然是狭隘、肤浅和盲目的。

我们编写这本《中国文学十五讲》,就是为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提供一种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基础教材。它不同于中文专业的《中国文学史》,不求全面系统,也不着重阐释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而是以作家作品为主,选择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若干闪光的亮点,也就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进行介绍和分析。除了介绍有关作家作品的基本知识,如时代背景、作家的生活和思想、文学创作的基本特色等以外,还要着重从审美的角度、在思想和艺术的结合上对作品进行具体的分析鉴赏,以帮助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思想艺术传统获得生动鲜活的认识,并提高对文学作品的分析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十五讲的内容是:《诗经》、屈原和楚辞、汉乐府民歌、陶渊明、李白、杜甫、唐代传奇、苏轼、陆游、辛弃疾、关汉卿、汤显祖、《三国演义》、《聊斋志异》、《红楼梦》。

若将涵藏丰富的中国古典文学视作一条历史的长河,那这十五个题目不过是激流中涌起的若干耀眼的浪花,远不是它的全貌,自不免有很多的遗珠之憾。但这十五个亮点无疑也有它们的代表性,大体上照顾到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体式,能反映出各个时代不同的文学面貌,以及在点与面的结合中揭示出中国古代文学思想艺术传统的基本特色等。我们的期望是,在读了这本教材或学习完这门课程以后,不只是得到一些有关中国古典文学的死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素养和文化素养上,在对文学作品的分析鉴赏水平上,能有明显的提高。

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使我们获得思想启示和精神滋养:

首先,中国古代灿烂辉煌的文学遗产,足以提高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撇开口头文学的神话和歌谣不说,从《诗经》开始,我们的古典文学就已经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产生了无数优秀的作家作品,其中可以数出一大批即使置于世界文学之林也毫无愧色,应属于第一流作家作品的光辉名字。通过具体作品的学习,可以增强我们对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感性认识。

其次,与上述认识相联系,我们从古典文学的发展中,可以看清我们今天新的文化、新的文学的创造应该植根于自己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中国古典文学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传统,无论是诗歌、散文、戏剧、小说都是如此,这是中华民族高度的智慧、才思和艺术创造力的表现和结晶。我们今天正处在一个开放的时代,在文化上也必须开放,必须吸收外来的一切有用的东西;但是,中国文学的民族土壤要比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都要肥沃,我们应该看到这一事实,并且珍视这一事实。只有把根子扎在这肥沃的土壤里,同时吸收和消化外来的营养,才能创造出真正民族的同时也是真正够得上属于世界的有中国特色的新的文学来。

再次,我们学习的仅仅是传统文学中精华部分的最优秀的作品,优秀的作品更能体现进步的文学传统。这一传统是逐步形成的,贯穿在从《诗经》到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的中国古典文学的全部发展进程中,主要是: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二、关心和同情人民的疾苦;三、揭露社会黑暗,抨击邪恶势力;四、改革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和高度热情;五、歌颂光明,追求进步和美好理想;六、歌颂美好爱情和对婚姻自主的肯定;七、崇尚健康高洁的审美情趣。概括地说,歌颂真、善、美,抨击假、恶、丑,是中国古代无数进步作家的共同追求。优秀的古典文学表现了我国传统的思想道德和审美意识的崇高境界,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铸造健康人格的精神土壤和思想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