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三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和自我有关的概念

心理学家们不仅对于自我本身很感兴趣,而且从这个概念衍生出了很多和自我有关的概念,这些概念包括:

(一)自我图式

自我图式是指我们用来组织和指引与自己有关信息的一套自我信念。在Markus和Wurf看来,自我图式构成了我们的自我概念,它可以帮助我们分类和提取经验。

Higgins(1987)等人在研究记忆问题时提出的自我参照效应(self reference effect),就说明了自我图式在组织记忆内容方面的作用。他们发现,人们在加工与处理和自己有关的信息时效率更高,记忆效果也最好。Markus和Kitayama(1991)发现,自我图式在不同文化下存在差异:在东方集体主义文化中,母亲是自我图式的一部分,这就使中国人的自我图式中包含和母亲相关的内容。朱滢(2005)等人在一项中国人自我神经机制的研究中,利用fMRI数据,发现中国人的自我参照和母亲参照都激活了内侧前额叶,中国被试在母亲参照和自我参照之上的记忆成绩一样好。而对于西方被试,母亲参照加工的成绩往往没有自我参照加工的成绩好。

Higgins提出的自我差异理论(self discrepancy theory)进一步说明了自我概念的内涵。在他看来,个体知觉到的自我概念包含三个部分:理想自我(idealself)、应该自我(oughtself)和实际自我(actual self)。在Higgins看来,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具有自我指引的作用。其中理想自我指引着个体对目标的追求,而应该自我使得我们回避一些目标。比如对财富的追求,既可能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自我,也可能是我们所回避的。他认为,实际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存在的差距,会促使人们缩小二者之间的距离,如果没有缩小这种差距的话,个体会产生沮丧的情绪,而不能缩小实际自我和应该自我之间的距离的话,则会引发愤怒的情绪。

个体自我概念的构建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从自己的行为推断自己:人们常由自己的所作所为来推断自己的内在自我概念,我做了什么,我就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对于“我是谁”的了解)。

从他人的行为反应推断自己:他人认为我怎样呢?他人对我们的反应是我们了解自己的主要途径之一。

通过社会比较推断自我:通过与别人相比,人们常常会对自己有更清楚的认识。比如你认为自己的胆子比较大,怎样才能证明呢?你就可以通过与你的朋友相比,晚上在野外走的时候,你不害怕,而你的朋友害怕,你就可以推论说自己的胆子比较大。

通过自我意识来推断自我:如果让你仔细想想,你是什么样的人呢?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让人们反省自己来了解他的自我。Kulm(1954)编制的“20项描述测验”(The Twe nty Statement Test)就是由这一思路而来。该测验要求被试在一定的时间内回答20个同样的问题“我是谁?”,通过对被试的回答进行分析,从而可以确定被试自我意识的内容。

在理解个体自我概念建立过程的时候,社会学家Mead提出的社会互动理论(social interaction theory)给我们提供了另一条思路。按照Mead的观点,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有意义的交流导致了自我和社会现实的整合,自我就是一个人通过行为展现自己时使用的符号,自我概念就是一个人用来定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总和。

(二)自我觉知

自我觉知(self awareness)是指个体把自己当作注意对象时的心理状态。根据自我觉知理论(self awarenesstheory),当我们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时,我们会根据自己的内在标准与价值观来对自己现在的行为进行评价和比较(Carver,2003;Duval&Silvia,2002;1972)。

Buss把自我觉知分为内在自我觉知(private self awareness)和公众自我觉知(public self awareness),前者是指个体对自己内部特征和感受比较重视,而后者则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外在方面比较在意。由于内在自我和公众自我的关注点不同,所以他们所引起的反应也完全不同。内在自我的人对自己的感受比较在乎,因此他们常常会夸大自己的情感反应;同时由于这些人对自己的特征比较关注,所以他们的自我概念中内在事件清楚而明确;也因为上述因素,内在自我的人常常坚持自己的行为标准与信念,不太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与内在自我的人不同,公众自我的人由于太看重外界他人的影响,所以他们害怕别人评价自己,担心别人对自己有不好的评价;其次,由于看重来自他人的反馈,他们也常常会产生暂时性的感低落,容易在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产生距离;最后,公众自我高的个体常常比较在乎外在的行为标准。在这里,我们还需要对自我觉知和自我意识(self consciousness)加以区分,Davis和Franzoi认为自我意识是个体参与自我觉知时的一种习惯性倾向,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甚至可以被看成是一种人格特质。

专栏3-1

内在自我与公众自我的测量

下面的量表是心理学家Fenigstein、Scheier和Buss在1975年编制的“自我意识量表”(Self Consciousness Scale,简称SCS),其中“0”表示完全不符合我,“4”表示非常符合我,“1、2、3”分别代表不同程度的符合或不符合。请在你认为合适的数字上打“”。

1.我经常试图描述自己。

0 1 2 3 4

2.我关心自己做事的方式。

0 1 2 3 4

3.总的来说,我对自己是什么人不太清楚。

0 1 2 3 4

4.我经常反省自己。

0 1 2 3 4

5.我关心自己的表现方式。

0 1 2 3 4

6.我能决定自己的命运。

0 1 2 3 4

7.我从不检讨自己。

0 1 2 3 4

8.我对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很在意。

0 1 2 3 4

9.我很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

0 1 2 3 4

10.我常常担心我是不是给别人一个好印象。

0 1 2 3 4

11.我常常考察自己的动机。

0 1 2 3 4

12.离开家时我常常照镜子。

0 1 2 3 4

13.有时我有一种自己在看着自己的感受。

0 1 2 3 4

14.我关心他人看我的方式。

0 1 2 3 4

15.我对自己心情变化很敏感。

0 1 2 3 4

16.我对自己的外表很关注。

0 1 2 3 4

17.当解决问题时我清楚自己的心理。

0 1 2 3 4

第3题和第7题反向计分,代表内在自我的题目包括:1、3、4、6、7、9、11、13、15和17,把它们的总分计算出来;代表公众自我的是2、5、8、10、12、14和16。对大学生群体而言,内在自我的平均得分为26,而外在自我的平均分为19。

(三)自尊

自尊(selfesteem)是人的自我概念中与情绪有关的内容,它指一个人如何肯定与赞扬自己,是自我评价的重要维度。早在1890年,詹姆斯就在他的名著《心理学原理》中论述了自尊的含义和重要性。后来,Marslow(1943)、Rogers(1951)、Rosenberg(1965)、Coopersmith(1967)、Branden(1969)等人进一步分析和探讨了这一概念。在心理学家看来,拥有自尊是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

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进一步区分了两种形式的自尊: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我们通过一般调查问卷,例如问一些开放式的问题(“我认为我是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来测量外显自尊。而对于内隐自尊,则需要一些更微妙的方法,例如测量被试对某一特定事物的偏好,并在这个过程中记录反应时。研究结果表明,那些在外显自尊得分较高的被试,内隐自尊得分不一定高,但是两者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一致性。

随着本土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心理学家开始意识到在不同的文化中,人们对自尊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西方关于自尊的研究是建立在个人主义基础之上的,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个体具有强烈的保持和扩张个人自尊的需求。比如Carlock(1999)就把自尊看成是个人对自己的感受,即自己有多好。她借鉴了他人的观点,认为可以从个体对六个问题的回答,来判断他的自尊程度:

●相信自己可爱的程度;

●感到被他人需要的程度以及有归属感的程度;

●相信自己特别或者独特的程度;

●感到自己在能力上胜任的程度以及实现个人潜能的程度;

●个人愿意冒险并面对挑战的程度;

●个体设定目标、达到目标以及达成目标的能力。

上述六个方面中,除第二个问题之外,其余五个均是针对个人的自尊,这种自尊是西方人典型的自尊。但对中国人而言,这种理解就很不合适。杨国枢等人通过对中国人的系统研究,认为中国人的自尊是多元而非一元的,这种多元的自尊除了包括个体对自己的评价,也包括从关系、家族和他人角度出发对自己的评价,他把这四种自尊命名为:个人取向自尊、关系取向自尊、家族或团体取向自尊以及他人取向自尊。

虽然有大量的研究证明了自尊在不同文化中的普遍性,例如跨文化研究支持了自尊的跨文化对等性。Kwan等人发现中美两种文化下,自尊的变异都可以从三个方面得到解释:仁慈(benevolence),品质(merit)及积极自我偏差(self positivitybias)。也就是说,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一个人有高自尊,可能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和他人相对仁慈,他们有好的品质,他们对自己有积极的认识,或者是三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Kwan,Kuang,&Hui,2009)。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某些方面,文化对自尊的影响依然存在。Gaertner等在中国台湾地区,对中国文化下积极自我与适应能力的关系进行了考察(Gaertner,Sedikides,&Chang,2008)。结果发现,只有积极的集体性(communal)自我和个体的心理调适存在显著正相关,积极的主体性(agentic)自我和个体的心理调适无关——个体在集体性特质词上的自我评价越高,个体的适应能力越强,而个体在主体性特质词上的自我评价与个体的适应能力无关。

怎样才能让一个人拥有自尊呢?大多数的心理学家认为自尊的确立有两条途径:一是让个体有自己控制环境的成功经验,二是让他人对自己有积极的评价。Baumeister(1994)对这些工作做了评价,总结出了一系列提高自尊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学会用自我服务的方式去解释生活;用自我障碍的策略(self handicapping strategy)(Jones,1978)为失败找借口;使用防卫机制否认或逃避消极的反馈;学会向下比较以及采用补偿作用;在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受到怀疑时转到自己擅长的活动中去等。

(四)自我提升和自我确认

自我提升(selfenhancement)也叫做自我美化或者自我强化,它是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自我提升实际上是一种自利偏差。自我确认(self verification)是指个体寻找和解释情境,以证实自我概念的过程。人们通过自我提升,使他人对自己有一个高的评价,从而有助于个体自尊的建立;通过自我确认,使别人对自己有个一致性的认识,也有助于提高自尊。

(五)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self efficacy)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有能力完成特定任务的信念,是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班杜拉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概念。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反映了一种积极思维的力量。在他看来,人对自己能力与效率的乐观信念可以获得巨大的回报。自我效能感较高的人的行为更有韧性,他们较少焦虑和抑郁,他们活得更健康,且有更高的学业成就。

Stajkovic和Luthans(1998)在研究中发现,自我效能指引人们制定有挑战性的目标,并且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更加坚强。许多研究显示,自我效能可以预测员工的生产力;当出现问题时,自我效能高的人保持平静的心态并寻求解决方案,而不是反复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足。

Levy(1996)做了一个通过对自我效能的控制来影响行为的研究。研究者用消极或积极的年龄类型词启动了老年人的自我效能,以0.066秒的时间间隔呈现一系列词语,比如“下降”、“遗忘”和“衰老”,或“明智”、“聪明”和“有学问”。尽管被试仅仅下意识地知觉到了光的闪现,但积极的词会导致他们“记忆自我效能”的提高,使得他们对记忆的信心也提高。而呈现消极的词则会有相反的作用。因此他们推测说中国的老年人普遍具有积极的、受人敬仰的形象,因此其记忆的自我效能也可能会高。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老年人遭受较少的记忆丧失的比例要低(Schacter,etal.,1991)。

自我效能作为一种积极的信念,这样的信念能否起作用的第二个因素和有没有控制住结果有关系。对环境的控制感是人的自我效能发挥作用的前提。你可能觉得自己是个合格的司机,但醉酒后你还敢开车吗?你可能感觉自己是个有能力的学生,但当你认为自己因为外表而受到歧视的时候,你还敢说自己前途无量吗?

(六)自我表演

自我表演(self presentation)也叫自我展示,它是指人们在别人对自己形成印象时所做的显露。人们致力于管理营造自我形象,通过推脱、辩护和道歉等方式来支撑我们的自尊并检验我们的自我形象(Schkenker&Weigold,199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想让他人对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印象,所以自我表演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社会心理学家Jones(1982)总结出了6种自我表演的策略:

●自我抬高(self promotion),通过行动或语言把自己的正性信息呈现给别人。

●显示(exemplification),向他人显示自己的正直和有价值,引起他人内疚。

●谦虚(modesty),故意低估自己的良好品质、成就和贡献。

●恳求(supplication),向他人表达自己的不足与依赖,引起他人同情。

●恫吓(intimidation),用威胁的方法使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

●逢迎(ingratiation),说他人喜欢的话,俗称拍马屁。

自我表演是印象管理的核心,为了给别人留下一个好的印象,我们经常会使用上述的策略。当失败可能会使人们看起来很糟糕的时候,人们会采用自我障碍的方式(Arkin&Baumgardner,1985)。有时人们还会使用自我服务策略。

(七)自我障碍

自我障碍(self handicapping),是指人们提前准备用来解释自己预期失败的一系列行为。由于人们对自我的形象很关心,所以毫无疑问,当失败可能会出现时,人们会采用自我障碍的方式(Arkin&Baumgardner,1985)来摆脱可能出现的困境。使用这种策略,如果失败了,就可以使得他人不把我们的失败归结于缺乏能力;而如果成功了,就更可能做出能力的归因。

比如在考试前,张三预计到自己考不好,为了避免被他人认为自己笨,他就使用了自我障碍的策略。在考试的前一个礼拜他有点感冒,家里来信说奶奶生病了,再加上他宿舍边上晚上还在施工。张三会把这些原因都摆出来,告诉他的同学这些事情极大地影响了他的学习,并预测说自己这一次肯定考得一塌糊涂。参加完考试之后,如果张三确实没考好,由于上述原因,没有人会认为这是因为他比较笨才没有考好;相反,如果他考好了,人们就更有理由把他的成功归于能力。遇到这么多不幸的事情,他还成功了,你能不承认他的聪明吗?

在一个实验中,Steven Berglas和Edward Jones(1978)让被试想象自己是杜克大学的学生。被试首先通过猜测回答了一系列的智力难题,然后告知被试说:“您是目前为止的最高分!”当被试还在对自己的幸运感到难以置信时,主试拿出两种药丸放在被试面前,让被试服用其中的一种之后,继续做下面的题目。主试对被试说,一种药丸能促进你的智力活动,另一种则会干扰你的智力活动。在这种情况下,被试会挑哪种药丸吃呢?

结果发现多数学生会挑选第二种药丸,为不久可能出现的失败寻找客观的借口。自我障碍策略的表现方式很多:比如,运动员会通过减少对重要赛事作准备(Rhodewalt,1984)来实施自我障碍;有些人则在任务刚开始时不好好干,通过降低对自己产生过高的期望来实施,还有一些人会通过在关系到自我形象的任务中不尽全力等方式实施自我障碍的策略。有意思的是,研究者发现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采用这样的自我障碍策略。

(八)自我检控

自我检控(self monitor)是指人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他人自我表演的线索来对自己的自我表演加以控制,也就是说根据别人的表现来决定自己的行为。M.Snyder(1987)和Fiske(1992)等人对自我检控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指出高自我检控的人善于自我表演,能根据情境和他人的需要来塑造自己的行为;而低自我检控的人不善于在别人面前作表演,不看重情境与他人的影响,表达的是自己真实的态度与感受。中国人的自我检控能力较强,比较在乎他人的要求与期望,所以中国人在社会中的适应能力较强。

不同自我检控程度的个体在生活中采取的适应方式不同。Snyder发现:在工作选择方面,高自我检控的人喜欢工作角色明确的工作,而低自我检控的人则选择与其自身人格特征相吻合的工作。在工作中,高自我检控的人常常刻意地使自己符合工作的要求,他们适合做的工作包括法律、警察和公共关系;低自我检控的人则常常按自己的兴趣和动机去工作,他们适合做的工作包括研究、艺术等。

与自我检控紧密相关的是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Schleker(1994)在他的《印象管理》一书中给出的定义是:人们总是试图在别人面前表现出自己好的一面,以使他人对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印象。

(九)自证预言

自证预言(self fulfillingprophecies)也叫自我实现的预言,它是指我们对他人的期望会影响到对方的行为,使得对方按照我们对他的期望行事,心理学家Darly和Fazio(1980)把这种现象叫做自证预言。

在教育领域有广泛影响的罗森塔尔效应(1968)就是一种自证预言。在一项研究中,罗森塔尔从一所小学的六个年级中各选了三个班,并向任课老师说根据自己对学生的测验,估计在这一学期里将会有一些人表现出较大的进步,同时他还通报了这些人的名字。其实,这些人名是从花名册上随机挑出来的。8个月之后,他对这些学生再次加以测验,结果发现,被指名的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有了显著的进步,老师对他们在品行方面也做了较好的评价。在对这个结果加以解释的时候,罗森塔尔借用了希腊神话皮格马利翁的故事,指出由于教师的期待不同,所以他们对儿童施加影响的方式也不同,而学生在教师的期待下,也往往会顺着老师的期望发展。关于自证预言起作用的机制问题,Darly认为它首先和人们对其他人产生的预期有关,其次,这种预期会影响人们对待别人的行为;最后,这种对待方式会导致那个人的行为与人们最初的预期相一致,使得这一预期成为现实。

专栏3-2

胖女人的悲哀——自证预言的作用

Ryckman在研究中发现人们常常认为那些肥胖的人同时也是行动迟缓、懒散而马虎的人,这些观念是否会成为歧视的根源呢?为了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Gortmaker和他的合作者对370名年龄在16—24岁之间的肥胖女性进行了研究,并于7年之后又对这个人群进行回访。结果让他们很吃惊:他们发现与另一个近5000人的女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的被试结婚的可能性与高收入的可能性都更低。甚至在控制了智力测验分数、种族以及父母收入这些变量之后,肥胖女性的年收入仍然比平均水平低7000美元。

这一结果就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家Snyder和Haugen(1994,1995)等人的注意。为了找到隐藏在这种现象之后的原因,他们设计了一项精美的研究。他们让76名明尼苏达大学的男学生分别与76名女学生中的一位进行电话交谈。给每一名男学生看一张照片,并告知这就是与其交谈的对象的样子。其中一半男生看到的是肥胖女性,另一半男生看到的则是体重正常的女性。实验还要求男学生要对那位与自己交谈的女性形成某些的印象。

结果证明当交谈的女性对象被假定为肥胖时,男学生与其谈话的热情与愉悦程度都更低。很显然是男性固有的想法影响了他们对女性的评价。而男性的这些行为又令其所谓的“肥胖”交谈对象做出某种行为来“证实”了他们的印象——这样的女性并不可爱。偏见与歧视在这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回忆一下灰姑娘继母的态度,或许我们应该把这种效应称为“灰姑娘效应”。

(十)体像

体像(body image)是用来描述与个体对自己躯体知觉有关的现象的总称。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减肥问题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由于人们很看重自己的体像并且不满自己的体像,使得减肥盛行。Cash(1986)在一项研究中发现,82%的男性与93%的女性很注意自己的外表。女性更容易对自己的体像不满,85%的女性认为自己应该减肥,而只有40%的男性认为自己胖,甚至有45%的男性希望自己更胖一些。Thompson(1991)发现,青少年对自己体像的要求更高,他通过让青少年选择与评价他们想象的、实际的与社会认可的几种体像,证明大部分青少年对自己的体像不满。

对于体像的解释,社会与人格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行为和态度与自我及社会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躯体经验是自我的一部分;而精神分析学者则把躯体经验看成是人格过程的反映,当一个并不胖的人认为自己胖得不得了的时候,就认为这个人与外部世界的界限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