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层面来研究,而即使同一层面中的问题也可以用不同的理论来解释。除了我们在讲到社会心理学简史的时候提到的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之外,心理学在20世纪还发展出了一系列的理论,这些理论有的与社会心理学有关,有的则与社会心理学无关。以一个青年人为何被拘捕为例,我们列举几种与社会心理学有关的理论,看看这些理论是如何解释人类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
利兹是在纽约某一贫民区长大的孩子,刚刚过了他20岁的生日。他的父母在他10岁的时候离婚了,父亲因为吸毒和抢劫被判入狱,母亲也抛弃了他。利兹从小就和一群小流氓混在一起,偷窃、抢劫、吸毒什么事情都干过。在去年的12月25日圣诞夜,他趁着一个小商店店主全家过圣诞节的机会,从小商店后面的窗户里爬进去,偷了一大包东西出来。在他刚刚觉得大功告成的时候,正在附近巡夜的警察皮特突然出现在他面前,皮特喝令利兹站在原地,但利兹并没有理会皮特,而是撒腿就跑。皮特鸣枪示警,这时利兹也拔出自己携带的手枪,向皮特射击并打伤了皮特,利兹也因此得以逃脱。一年以后,利兹在抢劫银行的时候被警察抓捕归案,他因为一系列的罪行被判终身监禁。
对于这件事,不同的理论会怎样解释呢?
(一)生物理论
麦独孤、弗洛伊德和劳伦兹(K.Lorenz)等人都强调生物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他们所提出的理论可以归入生物理论的范畴。按照生物理论的观点,人的许多生物特质是与生俱来的,这些特质在决定行为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生物因素限制了人类能力的极限以及人所能接收到的刺激的范围,比如人不能飞、有语言、智商高、记忆力好、有很好的视力和听力,但只对一定范围的光波、声波敏感。与动物相比,人类的成熟比较缓慢,小时候需较多的保护,在6岁前无法独立生活。而山羊一出生便会走路,并且很快能够独立。因此生物理论认为本能特质影响着人类的社会行为。
生物理论强调两个方面的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决定作用。一是本能:本能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有多大呢?人们一直想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麦独孤和弗洛伊德等人曾经提出人有侵犯和冲动的本能,人类在战争中的仇杀就是这种本能的体现。劳伦兹也认为人类的侵犯性冲动生来就有,且无法改变。有趣的是,劳伦兹在对幼小动物印刻(imprinting)行为的研究恰恰提供了本能影响动物行为的证据。在对刚刚出生的小鸭的依恋(attachment)行为进行研究时,劳伦兹发现刚刚会走的小鸭会追随它出生后看到的第一个活动的客体(有生命或无生命均可,只要能够活动就可以),并与其建立起依恋关系,劳伦兹把这种现象叫做印刻。后来人们对此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并用关键期这一概念说明本能的影响,比如鸟类建立印刻行为的关键期是出生后12~24小时,人类口语发展的关键期是2~3岁,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4~5岁,而儿童建立数的概念的关键期是5~5.5岁。
生物理论强调的另外一个因素是遗传差异:在研究侵犯行为时,有些心理学家就认为有些人因为遗传的原因而较具攻击性。他们发现,与具有正常染色体的人相比,具有XYY染色体的人容易犯罪。另一种相关的生物理论则以其他生理因素,如激素失去平衡或脑损伤解释攻击行为,认为激素分布不平衡以及大脑生理机制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一些人侵犯行为的增加。现在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和大脑扫描技术的进步,有一些心理学家又关注起这一方面的问题来了,心理学家力图找到侵犯与暴力的行为在大脑中的控制机制,从而可以有效地进行干预。
总之,生物理论强调,所有行为——包括社会行为,可以用个体的生物本质,如遗传特性、本能及生理方面的原因加以解释。很显然本能论的解释缺乏科学性,因此尽管有人对此很热衷,但众多的心理学家并不承认它。可以用著名心理学家E.Turkheimer(1998)在《心理学评论》中的一篇文章上的一句话,总结一下我们对本能理论的认识:“人类的任何一种行为特征都与遗传有关,都有它的生理基础,也都在某种程度上与一定的脑功能相联系。但是,如果我们仅以此为基础去理解人类的行为,那将是可笑的。因为生理基础与行为不在一个层次上,就好像生理特征是电脑的硬件、而行为是电脑的软件一样,哪个有问题电脑都会出毛病。”所以在对待生物理论的时候,我们重视它,但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
(二)学习理论
许多年来,欧美的许多社会心理学家从学习的角度看待并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学习理论也因此被看成是最为重要的理论。与生物理论强调的因素不同,学习理论强调早期的学习决定了行为方式。学习理论认为,在任何情境下每个人都会学到某种行为,在多次学习之后还会成为习惯。以后当相同或类似的情境再次出现时,个体将会采取惯用的方式做反应。例如,如果有一双手伸向我们,我们便会与他握手。这是因为我们已经学会了对一双手伸过来时应该如此反应。如果一个人骂你,你可能也会骂他,但也可能去试着感化他,这得看你过去学得的是什么反应方式。所以当利兹拒捕并向警察开枪时,我们便会想到这是因为他过去学习的方式是,在面对权威者的挑战时,应该采取猛烈还击。学习理论在1900年开始流行,并在那时成为了行为主义的基础。后来C.L.Hull、斯金纳以及G.Miller和J.Dollard等人将行为理论的原理运用到社会心理学上。20世纪70年代以来,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A.Bandura)更是将其应用范围扩大,提出了社会学习论(sociallearningtheory),在解释人类社会行为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1.学习理论的机制
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学习主要有三种机制:
一是联结(association):又称经典条件作用(classicalcondition),最早是由巴甫洛夫提出来的。巴甫洛夫在他的条件反射研究中发现:狗之所以有一听到铃声便分泌唾液的反应,是因为每次铃声都与食物同时出现。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狗会将铃声与食物联结在一起,这时即使没有食物一起出现,狗也会对单独的铃声产生分泌唾液的反应。对人类来说,态度的形成也要经过联结过程,例如“纳粹”一词常与可怕的罪行联结在一起,因此当研究者向那些在二战中受迫害的犹太人提起这个词的时候,就能够引起他们的恐惧情绪。
二是强化(reinforcement):这是学习论的核心,它是指人们学会一种特别的行为是因为这种行为经常伴随着愉快、能满足某种需要,或者可以避免某种不愉快的后果。例如一个男孩可能会对在学校里侮辱他的人加以拳脚,因为每当他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而与人打架时,父亲总是加以赞赏。另一个学生可能学会不要在课堂上和老师争辩,因为他这样做总是换来老师的白眼,甚至惩罚。
三是模仿(imitation):人们也会通过观察他人的态度及行为学习社会态度与行为。一个小男孩可能学会怎样生火,因为他曾看到母亲这样做;儿童或青少年对于政治的态度也在很大程度上与父母的一致。模仿的发生并不需外界的强化,只需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便可以产生。
2.学习理论的特点
学习理论有三个特点,这些特点也是其他社会心理学理论所没有的:一是它假定行为主要由个人过去的学习经验而来。以前面的例子来说,利兹之所以向警察开枪,可能是由于过去他所见到的警察都是粗暴的、具有敌意的,并且没有丝毫的怜悯心。也可能是因为他过去在与权威产生冲突而采取暴力反应时,均受到强化;相反,如果他采取非暴力的方式,他常常受到惩罚。或者他在小时候常常看到父亲的粗暴举动,而他模仿了父亲的这种暴力模式。学习理论强调过去经验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忽略了当时的情境细节。二是该理论倾向于将行为的原因归于外在环境,而忽视个人对环境的主观感受。它强调过去外部事件与刺激的联结情形、早期对某种行为反应的强化过程、以及个体曾接触过的行为模式等外在因素。学习理论在解释行为的起因时,较不看重个体对于当时情境的主观感受,或者当时的情绪。三是学习理论通常只想解释外表的行为,而非主观的心理状态。以利兹为例,只解释该罪犯的外显行为——开枪打伤了警察,而不去了解他的愤怒、罪恶感等情绪状态。
(三)诱因理论
诱因理论认为,行为决定于个体对各种行动的可能结果所做的诱因分析,认为人们以行为后果的有利或不利为判断基础而决定采取何种行为。我们以前面的例子来说,利兹认为假如逃跑的话,将会被追捕,并可能遭射杀,这些结合起来形成负性诱因;假如他投降,则肯定被送入监狱,这也是一种负性诱因;最后,他可能认为,如果开枪,他便可能带着偷来的东西逃掉,这不仅不是负性诱因,而且还是很强的正性诱因。所以诱因分析只是很简单地考虑某一行为的正性与负性效果,并依此预测人们将采取的行为方式。社会心理学中有三种重要的诱因理论:
1.理性决策论
理性决策论(rationaldecision makingtheory)是经济学家对人类行为的基本看法,这种理论假设:在选择行为的时候,人们会估计不同行为的利益及代价,而以理性的方式选出最佳行为,也就是以最低代价获得最大利益。这一类型的理论很多,其中以Edwards(1954)论(expectancy valuetheory)最有代表性。该理论认为在决策的时候,人们以对下列两项因素所做的判断结果为基础:(1)某一决策各种可能后果的价值(结果的重要性);(2)某一决策后果真正实现的可能性的大小(实现某种结果的概率)。比如经济学家在决策时采用的决策树就是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这种理性的模型能很清楚地预测我们如何决策,所以是极有用的标准化模型。理性决策模型常被用来作为预测个人、公司、政府进行经济抉择时的模型。
2.交换理论
将理性选择扩大到二个人之间的互动时,便是交换理论(exchangetheory),这一理论将人际互动视为彼此所做的一连串理性决策。也就是说,人们之间的互动取决于彼此对各种结果的代价及利益所做的评估。以前例中的罪犯和警察为例,他们二人由于利益冲突而产生敌对——罪犯逃跑便有利,而警察抓住他方能获益。以护士及病人间的人际互动为例,病人如果与护士合作便可获得利益(能得到正确的治疗并尽快痊愈),而护士也能够从对病人的友好态度中获得利益,比如能得到病人的合作,并因工作出色而受到表扬。在这个例子中,护士和病人二人共同的利益建立在合作及友善的互动之上。社会交换理论的重点在于强调相对代价及利益,该理论在分析协商情境时很有价值。协商实际上就是两个人或两个团体通过交换达成利益的一致。
3.需求满足论
需求满足论(needsatisfaction)也是一种诱因理论。该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某种需求或动机,一个人之所以有某种行为,是因为这些行为能满足这些需求或动机。例如有两名女孩同时在追求一位男士,你推测男士会爱上其中的哪一个呢?我们又怎样解释这位男士的选择呢?从诱因理论出发,我们要找出他的需要,以及这两个女孩所能给予的满足,并通过这些来预测他的选择。同样我们可以用这个理论来解释利兹的行为,在他的心底里可能积压了很多的挫折与愤怒,他之所以向警察开枪是因为这样可以满足他的发泄愤怒的需求,假如他举手投降的话,这些需求便无法得到满足。
以上三种诱因理论都说明了个体面对多种选择时,依照自己能从各个行为方案中获得或损失多少利益来做决策。与学习理论不同,诱因理论将重点放在“当时”情境下各种可能行为的相对利益或损失,而不是强调过去的习惯。也就是说它认为行为的起因在于个人当时所处的环境,诱因理论关心个人内在状态,而不只是外部环境。
(四)认知理论
认知理论(cognitive theory)是社会心理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按照认知理论的观点,人的行为决定于他对社会情境的知觉(perception)与加工过程。心理学家在研究人类认知过程的时候发现,有关社会知觉的定律和对物体知觉的定律极为相似,人们常常很自然地把对某一社会情境的知觉、想法和信念组织成一种简单而又有意义的形式,就像对物体的知觉一样。并且不管社会情境如何错综复杂,人们都会将它变得有规律。这种对环境的知觉、组织及解释影响了一个人对社会情境的反应,而这个解释社会事物的过程被心理学家称为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社会认知的范围极为广泛,它不仅包括我们对他人外在特征的认识,也包括我们对他人内在特征(像人格、情绪)以及人际关系和行为原因的认识。
1.认知理论的两个基本原则
(1)分类(categorization),人们知觉事物的时候,往往先根据一些简单的原则将事物分类。例如人们看到一个人的时候,常常最先依据性别的相似性把他或她归入男性或女性;我们也可能根据地域的接近性把这个人归为山东人或是陕西人;也可能根据过去与其交往的经验把这个人归结为可信任或不可信任的人。
(2)聚焦(focus),也就是将注意力集中到主题之上,忽略背景的影响。比如我们看到某个场景时,立即就能知觉出什么是主题、什么是背景。一般来说,色彩鲜艳、移动、独特及近处的刺激是主题,而灰暗、静止、形状相同及远处的刺激是背景。比如一个高大的成年人站在一群幼儿园儿童中间,我们很容易就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个成年人身上。这两项原则不仅适用于对物体的知觉,也适用于对社会情境的知觉。
由于分类和聚焦的缘故,人们往往存在着按照某种方式对事物加以组织的倾向,并且这种将事物加以组织的倾向非常强烈。比如你在校园中看到一男一女两个学生走在一起,你想把焦点集中在其中一个人身上,并把每个人看成是单一个体是很困难的,如果把他们看成一对就容易多了。另外如果有一群学生在校园散步,你想把注意力平均分配到每一个人身上就很难做到,实际情况是人们总是注意到其中几个特别一些的人。
2.一些重要的认知理论
认知理论当中有两个理论特别重要: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这个理论包括Heider、Kelly以及Weiner等人提出的归因理论,这种理论主要是想说明我们如何解释事件的原因。例如我们怎样知道一位推销员奉承你是因为他真的喜欢你,还是因为他想让你买他的东西。当一个人喊救命时,我们会对他喊叫的原因做怎样的猜测?这种猜测影响我们决定是否要帮助他。
认知失调理论(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这个理论是由Festinger提出来的,该理论主要解释当人们的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时候,人们如何改变自己的态度或行为,以使二者协调一致。认知失调理论在解释态度改变等方面相当成功,因此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备受推崇,成为社会心理学理论影响人们社会生活的典范。
(五)角色理论
角色理论是与社会学紧密联系的一种理论,它强调个体的行为是由其社会角色提供的,角色理论最早由B.J.Biddle和E.J.Thomas(1966)提出。角色是指一套与个体在社会中所处地位有关的思想、信念与行为方式。角色理论没有强调行为的某一种单一决定因素,如态度、人格或动机等,而是从角色、角色期望、角色技能等方面的相互关系去解释行为的原因,角色理论有助于我们了解为什么人们的行为会随着他在社会系统中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一个人能否认清自己的角色以及能否遵守角色规范对他的行为的适应性有重要的意义。
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范畴中,和角色理论比较接近的是社会认同理论(socialidentitytheory),该理论最早由Tajfel于1986年提出,后由Turner等人加以发展,是群体关系研究中最有影响的理论。这一理论系统地解释了个体所获得的对所在群体成员身份的认同,是影响个体社会知觉、社会态度以及社会行为的最重要的因素。在生活中,我们对他人的偏见以及把别人看成“圈内人”或者“圈外人”都和这一理论有关。
本章推荐读物
1.王重鸣,《心理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这本书是国内关于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好书之一,它详细而系统地对心理学研究中的方法问题作了清楚地论述,本章关于论文写作的内容就是选自这本书的有关章节。对心理学有兴趣的人应该好好读读这本书,以提高自己实验设计、统计分析以及各方面的能力。
2.中国心理学会编,《心理学论文写作规范》,科学出版社,2002。这本书是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必读的书籍,该书全面系统地叙述了心理学研究和论文写作的规范问题,是一本工具性的书籍。
3.石绍华,张梅玲,问卷编制的几个问题,《心理学动态》2002年,第8卷第4期:69—76。这篇文章系统地总结了心理学研究中问卷编制需要注意的方方面面,是社会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研究者必读的文章。
4.朱滢,《心理实验研究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这本书是朱滢教授几十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内容涵盖了传统的心理学方法以及最新的研究技术,对社会心理学家提高自己的研究方法修养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5.J.I.Krueger,D.C.Funder.Toward a balanced social psychology:cause,consequence,and cures for problem-seeking approach to social behavior and cogni-tion.Behavioral and Brian Sciences,2004,27:313—376.本文是一篇理论性的文章,对传统社会心理学的一些关注点提出了批评,认为我们不仅要关注人类行为中不好的一面,更应该关注好的一面。
6.〔英〕戈登·鲁格,玛丽安·彼得,著,彭万华,译,彭凯平,校,《给研究生的学术建议》,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这是一本关于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书籍,作者详细地介绍了选择导师、阅读与写作、参加学术会议、作报告、处理与导师关系、建立人际关系网络、论文答辩等主题,对读研究生的学生很重要。
7.王登峰,《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理论与策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本书是王登峰教授二十多年中国人研究之思想理论结晶。在这本书中,王登峰教授从中国文化的根源出发,深入地分析了当今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问题,是一本很值得阅读的书。
本章复习题
1.什么是假设?什么是理论?一个好的理论有什么特点?
2.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与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3.社会心理学所选取的研究层面有什么特点?
4.开展一项社会心理学研究要经过哪几步?
5.社会心理学家在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6.社会心理学研究报告由哪些部分组成?
7.生物理论和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二者在解释人类行为时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8.诱因理论有哪些形式?它们是如何看待人类行为的?
9.认知理论以及角色理论是如何解释人类社会行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