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奔:在历史与八卦之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反爱情炼丹术

18世纪欧洲医学泰斗约翰·亨特根据性事与身心健康的关系,曾列出一个做爱排行榜。名列前茅的是手淫。这一观点刚一面世就遭各界打压,但亨特的理由其实蛮通情理的,想必会引起现代人的共鸣。在亨特看来,手淫既能疏散身体骚乱,从技术上说,简单易操作,从成本上说,简便,不必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不必浪费金钱和感情,更不会造成诸如安全套阻塞下水道这样的生态灾难,是实实在在的低碳、节能性行为,位居榜首非它莫属。紧随手淫之后,是与妓女做爱。这个成本略高,但考虑到该行为属于市场交易的范畴,成本主要是金钱上的一点损失而不必投入感情,也尚可忍受。

排行榜中最不为亨特看好且在他看来最劳心劳力得不偿失的性行为,是与自己爱的人做爱。越爱,代价越高。当然这个所谓“代价”,你若一门心思只想到伍迪·艾伦的不朽名言“免费的性是最贵的”,意即天下没有免费的性,那也太势利了,难免上升到第二个层次。亨特所说的代价更多是心灵方面。

当你爱一个人,必定会倾注心血,甚至会像林黛玉,爱到吐血,而与其的身体接触,自然会在最大限度激发你的激情。而这激情,显然是与“有话好好说”这种慢条斯理的理性相背离的,它导致你脑袋发热,色迷心窍,基本上处于一种古典时代精神疾病中称为“躁狂”的状态,变得很干,很容易着火。有学者将这种激情与宗教迷狂相提并论,因为“它将个体从生活世界连根拔起,让个体时刻准备考虑极端的抉择和激进的牺牲”。因此,从社会角度看,如果人人都恋爱,就不见得是件好事。试想所有人都像处于狂欢状态的世界杯球迷,肯定不利于社会安定。

再沿着女人是感情动物这个观点,自然就会认为相较之下,女人比男人更容易被激情攫住。而当这种激情无路可去再折回自身时,便会以更为狂暴的形式淬炼她们的情欲。维多利亚时代小说里的女人,因肺结核所引起的脸上的潮红,一度被认为是这种燃烧的灼热欲望的外现。中国宋词里也多是这种为情所困、所耗的女人。还有典型的闷骚女林黛玉。一个人每天被内心的激情这么消耗着,当然既不节能,也不低碳,养生就更无从谈起了。

古典时代的欧洲,有一些精神疾病,如歇斯底里症、慕男狂症,是女人专属。在男权世界其行为深受限制的女人,若没有修炼到清心寡欲铁板一块的地步,会遭遇各种心理困扰。男人一致认为这是爱情惹火的缘故,应该想办法灭火。

18世纪流行各种反爱情炼丹术,其医学原理和炼金术的化学原理一样不着调。看这个为防止女人出轨而配备的贞洁软糖药方:“樟脑、甘草、葡萄的种子、天仙子、睡莲花的果酱及睡莲汁……”每天早晨喝两勺,和着一杯乳清喝,最关键的,乳清里“还要加一段火红的铁块”。人们幻想女人内心的激情就像这根烧红的铁块,所以带着美好祝愿,希望激情的熄灭就跟红通通的铁块被扔进这杯乱七八糟的饮料中一样,嗞的一声,只剩一股黑烟。但,既然是取其象征意义,为什么不能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要排除万难,力争出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