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都城的城墙和城门
成吉思汗自公元1206年起兵建蒙古国,很长时间未建立都城。后来蒙古国虽以和林、开平为都城,但和林和开平两地既偏僻又荒凉,不宜为都城,元世祖忽必烈最后选择以燕京为都城。蒙古兵早在公元1215年即攻克金中都城,当时只是焚烧金中都城的皇城宫城而去,并没有什么打算,四十九年以后的至元元年(1264年),元世祖命改燕京城为元中都城;至元四年(1267年)正月,开始在元中都城的东北郊另建一座全新的新城,至元九年(1272年)改元中都为元大都。至此,大都就成了元朝的都城。
元中都只有一座,就是由金中都燕京城改名的元中都城,后来有了元大都新城,它又改名叫做元大都旧城(南城)。元大都城有两座,一座为旧城(南城),一座为新城(北城)。忽必烈推崇儒家经典,在起国号时元世祖忽必烈与汉唐宋金全然不同,刘邦被西楚霸王封为汉中王,故国号为汉;李渊在隋朝袭封唐国公,故国号为唐;赵匡胤因周世宗命他当了宋州归德军节度使,故国号为宋;女真人以为金千年不坏,故阿骨打以金为国号。元世祖忽必烈则不然,他采纳大臣的意见,以儒家经典之一的《易》为根据,取《易·乾》:“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之意,建国号为大元。元世祖忽必烈命刘秉忠主持元大都新城的选址及建城工作。刘秉忠按照儒家经典之一的《周礼·考工记》上记载的匠人营国(国即国都)“面朝后市,左祖(祖即祖庙太庙)右社(社即社坛稷坛)”的古制修建大都新城。这个浩大的工程从至元四年(1267年)正月正式动工,直到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正式迁都北城或新城才宣告结束。
元大都新城的城墙
元大都新城又叫大城,南北略长,东西略短,呈长方形。南城墙大约在现在北京城东起建国门,西至复兴门一线;在现在北京电报大楼这个地方,原有金朝所建庆寿寺,寺内有云团师与可菴大师二塔,俗称双塔寺,正当修筑元大都新城要冲,本该拆除,元世祖下旨,命圈入城内,即大都城城墙在双塔庆寿寺南侧划了一道弧线,从而保护了金章宗时创建的大庆寿寺古建筑。元大都新城的北城墙大约在现北京北三环与北四环之间,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一线。元大都新城的东城墙大约在现北京建国门东二环路向北,经朝阳门、东直门、北三环东路光熙门与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相接。元大都新城的西城墙大约在现在北京复兴门西二环路向北经阜成门、西直门、西土城路与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相接。经测量,元大都新城大城周长为28600米,即南墙长6680米,北墙长6730米,东墙长7590米,西墙长7600米。
元大都新城旧城城墙城门示意图
元大都新城城墙实为土城墙,城墙内外墙壁都不砌砖,其坡度并不十分陡峭,每年夏季,雨水经常冲坏城墙。从元世祖到元顺帝时,经常有“雨坏都城”的记载,故又有下令军民修都城的记载。为了保护元大都新城的城墙,于是在文明门外向东五里,建立收集芦苇的苇场,让大都城墙披上用芦苇叶编成的蓑衣,以减小夏季雨水对城墙墙体冲刷的破坏。元大都新城城墙内侧高度、外侧高度、顶部高度、基部厚度皆无记载。元大都城城墙外侧等距离地建有“马面”以加强防御。元大都城,北城墙和东西城墙北端,至今仍有遗址,城墙全部用夯土筑成,经实测墙基宽、墙高和顶部之比为3∶2∶1,即墙基宽24米,墙高16米,顶宽8米。
元大都新城的城门
至元四年(1267年)正月正式动工修筑大都新城。大都新城共有十一座城门,这十一座城门的名字和位置分别是南城墙有三座城门,丽正门大约在今天安门金水桥南,文明门约在今东单十字路口附近,顺承门约在今西单十字路口附近;北城墙有两座城门,安贞门约在元大都土城遗址与安定路交汇处,健德门约在八达岭高速公路与北土城西路交汇处;东城墙有三座城门,崇仁门约在今东直门立交桥附近,光熙门约在朝阳区柳芳北街与东土城路交汇处附近,齐化门约在朝阳门立交桥附近;西城墙有三座城门,和义门约在今西直门立交桥附近,平则门约在今阜成门立交桥附近,肃清门约在海淀区西土城路和西直门北大街衔接处明光桥附近。
元大都新城十一座城门最早只有城门和城楼,到元顺帝至正十九年(1359年)十月才下诏“京师十一门皆筑瓮城,造吊桥。”至于这十一座城门瓮城前是否建有箭楼,没有明确记载。同样没有明文记载的还有元大都新城四角是否有角楼。元大都城新城十一座城门的规制和样式已不可考。1969年发现元大都和义门瓮城城门遗址,门洞内青灰皮上的题记表明,它是至元十八年(1358年)即元朝灭亡前夕仓促加筑的,甚至连地基都未筑,城台上有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的地堡式城楼。
元大都城是中国古都城建史上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古都修筑过程体现出来的传统儒家文化特色和元素。在元大都城规划设计和城门安排上,都以儒家经典为依据。《周礼·考工记》认为,国都均应为四方形,东西南北每面都应开三座城门,四面共开十二座城门。元大都北面只开两座城门,北面正中不设城门,其道理何在?在地理方位上,南为阳为天,所以取天数阳数为三,开三座城门;北为阴为地,所以取地数阴数为二,开两座城门,以表示天地相交,阴阳相合,衍生万物。元大都是以“九宫八卦”的模式来规划布局的。依“九宫八卦”定方位,西北为“乾”位,正北为“坎”位,东北为“艮”位,《易·说卦传》认为:“坎为隐伏”,隐伏之极就是关闭,故正北不开城门,而在“乾”位和“艮”位修建健德门和安贞门。元大都城门命名也体现出儒家文化的特色。比如南城墙的丽正门是元大都正南门,其地位高于其他十座城门,按八卦定位,正南属于“离”位,《易》说:“离也者,明也。”“离,丽也。”故命名为丽正门。东城墙的齐化门为东南门,东南方位于八卦定位中属于“巽”位,《易》说:“齐乎巽”,故命名为齐化门。西城墙的和义门东有积水潭,西有瓮山泊和玉泉山诸水,按八卦定位,正西为“兑”位。《易》说:“兑为泽”,多水,“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故名和义门。
元大都城和义门遗址
元大都城和义门瓮城复原图
元大都城内建有大街、小街、胡同等,直至今日从长安街一线以北,直到北二环路的广大城区,还能找到元大都大街、小街、胡同的影子。
在建元大都新城的同时,还在大都城中择地建钟楼和鼓楼。元钟楼在北,鼓楼在南,相去不远。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始建钟楼,坐北朝南,其规制为四阿式——庑殿顶,三重檐,悬钟于钟楼之上,每次鸣钟,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到钟声。钟楼南与鼓楼相望,甚为壮观。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始建鼓楼,鼓楼旧名齐政楼,又叫更鼓谯楼。楼名“齐政”二字,取《书》:“璇璣玉衡,以齐七政之义”,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共为七政,古人也把日月金木水火土总称为七曜,七曜在天体运动是有规律的,丝毫不差,极为准时,如日落为夜,入夜之后就该打更击鼓报时,所以更鼓谯楼取个文言的名字叫齐政楼。元鼓楼上置铜刻漏,制作极为精妙,相传为宋朝之故物。其结构有四个铜漏壶,上曰天池,次曰平水,又次曰万分,下曰收水。中安铙神,设机械,击铙以报时刻。以壶水满为度,水少了就增添蓄水,冬天则用温水以保证滴漏不冻。鼓楼地理位置很重要,其北为钟楼,其东不远为万宁寺中心阁和中心台;南面为海子桥又称万宁桥(明清称为后门桥)和澄清闸;鼓楼的西南为海子(明清称之为什刹海)的东北岸,有一条西斜街,穿过东北岸,这一带是元大都城最繁华的地区之一,遍布有歌台、酒馆,风景优美的望湖亭,成为贵族高官游赏的重要景点。鼓楼的左右街道尽是卖果品、饼麺、柴碳、器物的店铺。
元武宗大德九年(1305年)在大都城城内修建大天寿万宁寺,简称万宁寺。元大都城鼓楼东侧不远就是万宁寺,修建万宁寺的目的之一是奉安元成宗御像。万宁寺内主要建筑,一是中心阁,二是中心台。中心阁,即万宁寺之广寿殿。中心台在中心阁的西侧,中心阁在中心台的东侧,两者距离也就是十几步,正南有碑,刻着“中心之台”四字。中心台地处元大都东南西北四方之中。
元大都皇城的城墙和城门
元大都皇城呈不规则的“甲”字形。从丽正门往北是千步廊,千步廊北端建有一座灵星门。灵星门两侧为萧墙,萧墙即是皇城城墙,俗称红门拦马墙。元大都皇城周长为二十里,呈不规则四方形。皇城北城墙约在今地安门西大街、地安门东大街一线,皇城西城墙约在今西城区西黄城根北街、西黄城根南街一线;皇城东城墙约在今东城区北河沿大街、南河沿大街西侧一线;皇城南城墙大约在灵镜胡同,并从灵镜胡同往东,穿过中海南岸、经过明清故宫与中山公园之间的筒子河、明清故宫和劳动人民文化宫之间的筒子河附近一线,且不是一条直线。元大都皇城城墙的规制已不可考了。
元大都皇城宫城示意图
元大都皇城的城门主要有四座,南门是正对千步廊的灵星门,北门是正对中心阁的厚载红门,东门是正对枢密院的皇城红门,西门是正对西市的皇城红门。此外在兴圣宫之北、隆福宫之南也有皇城红门。
元大都皇城可分为三大部分。宫城和御苑占元大都皇城的东半部分,太液池、琼华岛、仪天殿占元大都皇城的中间部分,兴圣宫和隆福宫占元大都皇城的西部。兴圣宫在北,隆福宫在南。隆福宫的正西建有太子宫,内有一座假山。
元大都新城宫城的城墙和城门
元大都宫城在元大都皇城的东半部。元大都宫城共有六座城门,正南门叫崇天门,崇天门东侧的东掖门叫星拱门;崇天门西侧的西掖门叫云从门。宫城东墙建有东华门,宫城西墙建有西华门,宫城北墙正中建有厚载门。宫城四角各设一角楼。宫殿的门窗和墙壁都是红色,梁枋上彩绘各种图案,檐脊饰琉璃瓦。
元大都宫城主殿是大明殿和延春阁。大明殿是皇帝登极、正旦、寿节和会朝之正殿。崇天门内正北为大明门,大明门是大明殿的正门,大明门左侧为日精门,右侧为月华门,大明殿后边是寝殿,寝宫后边是宝云殿。大明殿、寝殿、宝云殿被殿垣围起,四隅各有一角楼,形成一组独立的建筑群。在大明殿后有以一组以延春阁为主的宫殿群,延春门为延春阁之正门,懿范门在延春门的东侧,嘉则门在延春门的西侧,正殿是延春阁,延春阁后边是寝宫,寝宫后是香阁。延春阁、寝殿、香阁被殿垣围起,四角各有一角楼,形成一组独立的建筑群。此外延春阁西北还有玉德殿、宸庆殿、东香殿、西香殿等。
元大都宫城大明殿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