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脉:图解北京古城古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明清北京内城外城的城墙城门

明清北京城内城有九座城门,外城有七座城门,内城有四座角楼,外城有六座角楼。中国古代府州县所在的都邑修筑用作防御性的墙垣,名叫城墙,城墙把都邑围绕起来,形成一个与外界隔离的区域。城池面积的大小,城墙的高低,墙体的厚薄以及城楼、瓮城、箭楼、闸门、闸楼的规制也与城池等级相符,都是不同等级的体现,绝不可以超越规制。

明清北京内城外城的城墙

明清北京内城地位高于外城,是天下地位最高的府城,是拱卫皇城的大城,内城城墙外侧高度为10.65~12米,城墙顶部宽度为11.8~18.5米。外城城墙外侧高度为5.8~7.68米,城墙顶部宽度为4.4~10.4米。外城城墙无论是高度还是顶宽都小于内城,出现这种情况不能用“明嘉靖年间财力不足所以一切从简”来解释,真正的原因是外城即顺天府的外郭城,其规制必须小于大城,绝不可以越制,平均尺寸要小5米以上。明清北京内城城墙保存下来的只有两处,一处在今北京站的南侧,保留了从东南角楼到崇文门之间的一段;另一处在今西便门立交桥的东侧,在经过修缮之后成为明北京城城墙遗址公园。外城城墙均已拆毁,并无遗址留存。明清北京内城城墙周长23720米,东城墙长5330米,西城墙长4910米,北城墙长6790米,南城墙长6690米。明清北京外城城墙长14409米,东城墙长2800米,西城墙长2750米,南城墙长7850米,北城墙东段长510米,北城墙西段长495米。

城垛和垛墙的示意图

明清北京城墙顶部设有垛墙和女墙。垛墙又称雉堞,是呈锯齿状的墙,砌筑在城墙顶部外侧边缘,垛高180厘米左右,防守者可以在垛墙间的缝隙间射箭或射击(因为自宋朝以后已发明了火器),从而起到保护防守者的作用。女墙砌筑在城墙顶部内侧边缘,一般高80~90厘米,是防止城墙顶部的人摔下城墙的矮墙。

明清北京城墙外侧,每隔一定距离便筑有一座墩台,墩台是凸出于城墙外侧的方形土台子,与城墙等高,三面砌城砖,一面与城墙相连通,是城墙的又一重要防御设施,宋代称之为马面,明清则称之为墩台、城垛或敌台。防御者在墩台垛墙的掩护下,可以向前方、左方、右方射箭和射击,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城墙的防御能力。无论从哪个方向看,墩台都使城墙显得格外雄劲和威严。墩台上常建有铺舍和储火药房。

明清北京城内城外城的城门

明清北京城内城有九座城门,外城有七座城门,加在一起共有十六座城门。每座城门都建有城楼、瓮城、箭楼。内城瓮城还建有闸门、闸楼、庙宇,内城瓮城外还建有石桥和牌坊;外城瓮城没有闸门、闸楼、庙宇,外城瓮城外没有牌坊;这些都足以显示内城外城不同的规制和等级。而城楼、箭楼的屋顶式样,所用瓦件和脊兽,箭窗箭孔,斗拱和彩绘等,更体现了它们之间规制的不同和等级的差别。

明清北京城内城外城的城楼

城门是每一座城池的出入口,是交通的要道。小的城池如北京永定河边的拱极城,即后来的宛平县城只有两座城门,有的城池有三座、四座城门不等。北京内城九座城门除正阳门外,其他八座城门规制两两相对,十分相似或相近。北京外城七座城门除永定门外,其他六座城门建造之初也是两两相对,十分相似或相近,而广渠门城楼和广安门城楼是个例外。城楼是每座城门上建造的门楼,除了级别极低的城池城门不建门楼外,一般的县城、州城、府城的城门都要建造门楼,北京内外城十六座城门的门楼,因各城门楼地位不同故规制相差极大,判断一座城楼等级的标准有如下几点可供参考。

面阔和进深 所谓面阔就是一座城楼横向为几间,又分为带廊面阔几间和不带廊面阔几间;所谓进深就是一座城楼纵向为几间,也分为带廊进深几间和不带廊进深几间。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每两根柱子为一开间,纵横每四根柱子构成一间房,而且中国古代房屋建筑开间数多为奇数,正楼、正殿、正房必须都是单数,配房或可出偶数,但每一开间并无固定的尺寸。比如说正阳门城楼带廊九开间,进深五间,不带廊面阔七间,进深三间,九五是只有皇帝才能使用的数字。永定门城楼,带廊面阔七间,进深三间,不带廊面阔五间,进深一间。正阳门城楼带廊为四十五间,不带廊为二十一间;永定门城楼带廊为二十一间,不带廊只有五间。两者相比,正阳门城楼比永定门城楼规格高了不是一星半点。在北京内城中,比正阳门城楼规格略低一等的城楼是崇文门城楼、宣武门城楼。正阳门城楼不带廊面阔七间,进深三门;崇文门城楼和宣武门城楼不带廊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崇文门和宣武门城楼与正阳门城楼相比就差了一个档次。正阳门城楼带廊面阔九间,带廊进深五间,崇文门城楼和宣武门城楼带廊面阔七间,带廊进深五间,整整差了一个档次。

单 歇山顶示意图

屋顶(包括楼顶)的式样中国古代,尤其是明清古代建筑屋顶或楼顶的式样自上至下要有以下几种:庑殿式屋顶、攒尖式屋顶、盝顶式屋顶、歇山式屋顶、悬山式屋顶、硬山式屋顶,此外还有十字脊式屋顶、勾连搭式屋顶、带抱厦式勾连搭、一殿一卷式勾连搭、单坡顶等,其中尊贵的几种屋顶如庑殿式屋顶、攒尖式屋顶、盝顶式屋顶、歇山式屋顶,还有单檐重檐之分,重檐式屋顶规格高于单檐式屋顶。北京明清内城外城十六座城门楼都是歇山式屋顶,正阳门城楼、崇文门城楼、宣武门城楼、朝阳门城楼、阜成门城楼、东直门城楼、西直门城楼、安定门城楼、德胜门城楼、永定门城楼、广安门城楼均为重檐歇山式屋顶。外城的左安门城楼、右安门城楼、广渠门城楼、东便门城楼、西便门城楼均为单檐歇山式屋顶,所以其规格均低于上述十一座城门的规格。所谓单檐歇山式屋顶,即一个屋顶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组成的屋顶;所谓重檐歇山式屋顶,即由一个完整的歇山式屋顶下面再加上一个由四条戗脊组成的屋顶。

正阳门城楼

城楼的层数 城门楼的屋顶有单层楼顶、重楼楼顶、三层楼顶等。就北京明清城楼而言,只有单层楼顶和重楼楼顶两种。重楼楼顶规格高于单层楼顶的规格。如北京明清内城包括正阳门城楼的九座城楼及外城的永定门城楼、广安门城楼均为重楼楼顶,其规格均高于单层楼楼顶的左安门城楼、右安门城楼、广渠门城楼、东便门城楼和西便门城楼。

瓦件及脊兽 明清北京古建筑屋顶用瓦,从其形状来分主要有板瓦和筒瓦两大类。板瓦就是看起来比较平整的瓦,其横断面为小于半圆的弧形。筒瓦就是看起来比较滚圆的瓦,其横断面呈半圆形。明清两朝都严格规定普通百姓家只准用板瓦,不准用筒瓦。筒瓦主要用于皇宫、王府以及规格较高的官府建筑和上等高官的房屋建筑。板瓦一般不上釉,不是琉璃瓦。筒瓦又分为灰筒瓦和琉璃筒瓦两大类,琉璃筒瓦规格高于灰筒瓦,琉璃筒瓦的琉璃有黄琉璃、蓝琉璃、绿琉璃、黑琉璃等几种,其中以黄琉璃为最尊贵,只有皇家、王府才有资格使用。北京内外城十六座城门楼没有全部使用琉璃筒瓦的。正阳门城楼等内城九座城楼及外城的永定门城楼和广安门城楼均为灰筒瓦绿琉璃剪边,也就是歇山式屋顶铺满了灰筒瓦,只有在楼檐前和靠近正脊、垂脊和戗脊的部位才改铺绿琉璃瓦。外城的左安门城楼、右安门城楼、广渠门城楼、东便门城楼、西便门城楼只铺灰筒瓦。

板瓦筒瓦示意图

紫禁城三大殿太和殿大吻

装饰在以木结构为主体的中国古建筑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这类装饰并非凭空产生,主要是出于功能上的需要。例如,古代高等级殿堂建筑屋顶用的主要是筒瓦,由下到上一块套一块。为了防止瓦的滑落,需要用钉子将最下面的筒瓦钉在屋顶上,为了避免雨水沿钉孔渗下去腐蚀木结构,需要在钉头加一盖帽。在屋顶上使用的这种盖帽经过工匠的设计与加工,就逐渐演变为各种小兽,最下面的筒瓦瓦面制成种种花草禽兽的花纹。高等级殿堂屋顶的脊兽是一种装饰性建筑物件,一般有正脊的大吻和垂脊的脊兽之分。

大吻。即殿堂顶上正脊两端的吻兽,一般是龙头形,张大口衔住脊端,故又称吞脊兽。目前国内最大的吞脊兽,在北京故宫太和殿的殿顶上。太和殿的大吻,由13块琉璃件构成,总高3.4米,重4.3吨,是明清时代宫殿正吻的典型作品。

脊兽。殿堂顶上除正脊外,还有垂脊。垂脊上的脊兽名称较多,除叫脊兽外,还叫垂脊吻、檐角走兽、仙人走兽等。檐角最前面的一个脊兽叫“骑凤仙人”,也叫“仙人骑凤”,它的作用是固定垂脊下端第一块瓦件,在未形成“仙人骑凤”这一造型之前,是用一个大长钉来固定的。从“仙人骑凤”向后上方排列着若干脊兽,均称垂脊兽。随着殿堂等级的不同,垂脊兽的数量也不相同。最高等级的殿堂垂脊兽的数目最多可达11个。随着殿堂降级,垂脊兽的数目也随之减少。每个垂脊兽都有自己的名称和含义,从前向后垂脊兽依次排列的顺序是:

仙人骑凤:民间也叫做“仙人骑鸡”。古人把它放在安置在脊端,表示骑凤飞行,逢凶化吉。

紫禁城太和殿脊兽

正阳门城楼脊兽

龙: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奇动物,有鳞有须有爪,能兴云作雨,是古代社会皇帝的代称。

凤:古代传说中的鸟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统称凤凰,简称凤,是封建社会吉瑞的象征,亦是皇后的代称。

狮:古人认为它是兽中之王,是威武的象征。

天马:意为神马。汉朝时,对产自西域良马的统称。

海马:亦叫落龙子,海龙科动物,天马和海马象征着皇家的威德,海马可以上天入海。

狻猊:古代传说中能食虎豹的猛兽。

押鱼:海中异兽,亦可兴云作雨。

獬豸:传说中能辨别是非曲直的一种独角猛兽,将它用在殿脊上象征公正无私,又有压邪之意。

斗牛:亦叫蚪牛,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龙,属虬螭之类,虬有独角,螭无角。

行什:一种带翅膀的猴面人像垂脊兽,是压尾的垂脊兽。

垂脊兽的递减从最后面的“行什”开始,最前面的“龙”较稳定,不易被减掉。瓦件的种类、尺寸、颜色、质料等,亦是区别殿堂等级的明显标志。

正阳门城楼每个戗脊上都饰有9个绿琉璃筒瓦脊兽,永定门城门楼已减至7个绿琉璃筒瓦脊兽,西便门城门楼只有最少的5个灰筒瓦脊兽。

斗拱与彩绘 斗拱是中国古代传统木结构建筑中的一种支撑构件,主要由斗和拱组成,处于柱顶、额枋和屋顶之间。斗是像斗的形状的木块,拱是弓形的肘木。斗在下,拱在上,斗托着拱,斗下为额枋,拱上为屋顶。在明清两朝,斗拱渐渐成为更具装饰性的木构件并最终成为衡量等级和尊卑的标准。平民百姓家是不准用斗拱的,只有皇家、王府、官府、高官的建筑可以使用斗拱。有无斗拱以及斗拱数量的多少是由该建筑的规制决定的。北京明清内城外城十六座城门楼中,只有内城的九座城楼及外城的永定门城楼、广安门城楼共十一座城楼有斗拱,而外城中的左安门等五座城楼皆无斗拱。故前十一座城楼规制高于后面五座城楼。不仅如此,就是前十一座城楼的斗拱数量也不尽相同,面阔七间的正阳门城楼的斗拱数量要比面阔三间的广安门城楼的斗拱数量多得多。

斗拱示意图

正阳门城楼彩绘

彩绘是中国古代传统的砖木结构建筑中,在梁、枋、柱、斗拱、天花板等部位涂抹上不同的颜色,勾画出不同的图案的一种工艺。最早的彩绘是对建筑的某个部位涂抹不同的颜料油漆,目的在于保护这些木构件,后来彩绘又增添了美化建筑的作用,到明清彩绘又增添了标志着等级和特权的内容。正阳门城楼、崇文门城楼、宣武门城楼、朝阳门城楼、阜成门城楼、东直门城楼、西直门城楼、安定门城楼、德胜门城楼、永定门城楼、广安门城楼共十一座城楼的斗拱都是绿色或蓝色的彩绘。

正阳门城楼。正阳门城楼,俗称前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初名丽正门,正统四年(1439年)四月,改名为正阳门,增建了瓮城、箭楼、闸楼和闸门,清朝沿用了明朝的正阳门。正阳门是北京内城南面正中的城门,位于宫城正前方,是北京城最重要的城门。故无论城楼、瓮城、箭楼、闸楼和闸门的规制都高于其他城门。正阳门城楼坐北朝南,城楼为歇山顶重檐重楼三滴水楼阁式建筑,城楼廊面阔九间,41米,廊进深五间,24米。正面阔七开间,36.7米,进深三间,16.5米,楼高27.3米。城楼通高42米,一层有回廊,四面明间各辟一过木方门,红垩砖墙;二层有回廊,前后明间为三间,有隔扇门窗,两侧为红垩砖墙,左右各辟一过木方门;廊柱门窗,都油成朱红颜色,外面的梁枋和斗拱油成绿色或蓝色。楼顶为灰筒瓦绿琉璃剪边,正脊和垂脊装饰绿琉璃望兽和脊兽。城楼下面的城台正中辟一券门。在北京内九城中,面阔七间,进深三间的城楼有三座,即正阳门、朝阳门和阜成门,但是朝阳门和阜成门廊面阔也是七间,廊进深也是三间,而正阳门廊面阔为九间,廊进深为五间,为九五之数,由此可以看出正阳门城楼的等级高于其他城楼。

永定门城楼。永定门为北京外城南墙正中的城门,即外城正门,位于北京中轴线南端的起点,是外城规制最高、形制最大的城门。永定门城楼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闰三月,同年十月竣工。四十三年(1564年)增建瓮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增建箭楼,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改建永定门城楼,提高其规制,而箭楼并未做相应的改建。永定门城楼坐北朝南。城楼为重檐重楼歇山顶,灰筒瓦绿琉璃剪边,正脊戗脊饰绿琉璃望兽脊兽。城楼一层连廊面阔七间,24米,进深三间,10.8米,楼面阔五间,19.8米,进深一间,6.1米;一层四面各辟一过木方门,红垩砖墙;二层连廊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前后明间为隔扇门窗,两侧暗间为红垩砖墙,东西各辟一过木方门,门窗柱子皆施红色,外面的梁枋和斗拱为绿色或蓝色。城楼下面的城台正中辟一券门。城楼高18.20米,城楼连台通高26米。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是2004年复建的永定门城楼。

广宁门城楼。广宁门为北京外城西城墙的城门,广宁门城楼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闰三月,同年十月竣工。四十三年(1564年)增建瓮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增建箭楼,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改建广宁门城楼,提高其规制,箭楼并未做相应的改建。广宁门在初建时与广渠门相同,为单檐单层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的城楼。但到清乾隆年间,清陵已分清东陵和清西陵,雍正泰陵就在清西陵。乾隆皇帝每年都要去清西陵谒陵,必须经过广宁门,但广宁门规制太低。有些县城城楼都是重檐重楼歇山顶,乾隆皇帝还要从广宁门这样的单檐单层歇山顶城门中进进出出太失体统,于是在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改建扩建了广宁门城楼,使之成为重檐重楼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的形制,从而也使广宁门城楼和广渠门城楼不对称了。道光年间,因避清宣宗旻宁的圣讳,改广宁门为广安门。

自东向西拍摄的永定门城楼瓮城箭楼全景

复建后的永定门城楼

明清北京城内城外城的瓮城

瓮城是城楼前面修筑的小城。城楼下都设有券门,券门是人们平时进出的通道;战时券门既是攻方进攻的主要目标,也是守方防守的薄弱环节,为了屏蔽城门,加强城门的防御能力,才在城楼前修一座半圆形的瓮城,瓮城半圆其形似月,故瓮城又叫月城。瓮城也开城门洞,也是人们平时进出的通道。瓮城可以屯兵,在出击时,守兵从瓮城门冲出,保持良好的阵型和形成一定的兵力;万一出击失利,守兵退回瓮城,城门也不至于立即失守。北京内外城十六座城门都建有瓮城,但因各城门的地位不同,故其瓮城的规制也相差极大。判断一座瓮城等级的标准有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瓮城的面积 明清北京城16座瓮城面积大小不等。正阳门瓮城面积最大,约为9180平方米;德胜门瓮城面积其次,约为8260平方米;阜成门瓮城面积约为4680平方米。外城永定门瓮城面积最大,也仅为1512平方米;广安门瓮城面积其次,约为1326平方米;东便门瓮城面积约为426平方米;西便门瓮城面积最小,仅为不足225平方米。正阳门瓮城的面积是西便门瓮城面积的40.8倍,两者相差极为悬殊。

1915年前的正阳门城楼瓮城闸楼闸门和箭楼

闸门与闸楼 瓮城既然是城,就必须要开门洞,与城楼的门洞共同组成两道防御工事的大门。级别低的瓮城没有闸门也没有闸楼,其瓮城城门开在箭楼之下,明清北京外城七座城门都没有闸门与闸楼。明清北京内城九座城门都建有闸门和闸楼。闸门就是瓮城的城门洞,只不过闸门不开在箭楼之下,而是开在瓮城城墙的侧面。所谓闸楼就是建在闸门上的一座小小的城楼,样式极为简单。明清北京内城九座瓮城的闸楼规格都是一致的,均为歇山式单檐小屋顶,面阔三间,顶铺灰筒瓦,装饰灰瓦脊兽,正面辟箭窗两排,每排6孔,闸楼侧面不开箭窗,全闸楼共开箭窗12孔。正阳门瓮城与内城其他八座城门瓮城的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正阳门瓮城有两座闸门和两座闸楼,而其他八座城门瓮城皆为一座闸门和一座闸楼,这也就是正阳门瓮城等级高于其他八座内城瓮城等级的又一重要标志。由此观之,正阳门瓮城的等级高于明清北京内城其他八座城门瓮城的等级,而明清北京内城瓮城的等级均高于外城七座城门瓮城的等级。

1915年前正阳门瓮城东侧的闸楼和闸门

明清北京内九城瓮城中闸门闸楼的设置又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个特点就是每面城墙的城门瓮城中的闸门闸楼要两两相对。具体而言,东直门瓮城的闸门闸楼开在其瓮城的南侧城墙,朝阳门瓮城的闸门闸楼开在其瓮城的北侧城墙。西直门瓮城的闸门闸楼开在其瓮城的南侧城墙,阜成门瓮城的闸门闸楼开在其瓮城的北侧城墙。正阳门瓮城共有两座闸门和两座闸楼,正阳门瓮城东侧城墙开一座闸门和一座闸楼,崇文门瓮城的闸门和闸楼均开在崇文门瓮城西侧的城墙之上,与正阳门瓮城东侧的闸门和闸楼相对;正阳门瓮城西侧城墙也而开一座闸门和一座闸楼,而宣武门瓮城的闸门和闸楼均开在宣武门瓮城东侧的城墙之上,与正阳门瓮城西侧的闸门和闸楼相对。北城墙有两座城门瓮城,其闸门和闸楼按理应两两相对才是,但实际情况不能类推。安定门瓮城的闸门闸楼与德胜门瓮城的闸门闸楼一样,都修筑在瓮城东侧的城墙上,并不两两相对,而是皆坐西朝东,方向完全一致。

正阳门瓮城系明英宗正统四年(1439年)修建,瓮城南北长108米,东西长85米。正阳门瓮城的面积也是内九城中最大的,东侧有观音庙一座,西侧有关帝庙一座,建自明初,清朝沿袭之。正阳门关帝庙有正殿、东西配殿、庙门和庙墙,尺寸虽小,而结构完整。观音庙庙制与关帝庙相仿。庙南不远,立有两尊大石狮子。这些都表明正阳门的城楼箭楼瓮城闸楼闸门不仅高于京城内城及外城的城门城楼,更有别于天下所有的城门城楼箭楼瓮城闸楼和闸门,可以说是天下第一城门也不为过。

1915年拆除瓮城后的正阳门城楼和箭楼

1915年拆除瓮城后的正阳门城楼

明清北京城内城外城的箭楼

箭楼是修筑于与城楼方向一致的瓮城城墙之上的一座城楼,这座城楼的规制等同于或小于城门楼的规制,这座城楼的正面、左面和右面都砌以砖石,以利于防守,同时在这三面又设置若干箭窗,以便于射箭和射击,从而大大加强防御能力。在元朝,城门设有城楼,后来才增添了瓮城,但均无箭楼。明初无论是洪武年间北平府时期,还是永乐年间顺天府时期,北京城九门只有城楼和瓮城,直至明英宗正统年间才增筑了闸门、闸楼和箭楼。明世宗嘉靖年间,先修筑了外城,后来才给外城修筑了瓮城,并无箭楼。到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才给外城修筑了箭楼。北京内城外城共十六座城楼,但因各城门的地位不同,故其箭楼的规制也相差极大,判断一座城门箭楼等级差别的标准有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面阔进深和高度 箭楼面阔进深和高度应该与和该城楼的规制相一致。例如内城九座箭楼均为面阔七间,进深三间,与内城九座城门楼廊阔或九间或七间,廊进深或五间或三间相一致。唯一例外是正阳门箭楼比正阳门城楼廊阔九间,廊进深五间小了,但却与正阳门城楼面阔七间,进深三间相一致。为了显示正阳门箭楼等级略高于其他八座箭楼,所以正阳门箭楼连城台通高38米,而其他八座箭楼高度均在30米左右,最高的一座为德胜门箭楼,不足32米,比正阳门箭楼矮了6米多。外城七座箭楼的规格更低,均为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到了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改建永定门城楼和广安门城楼,提高其规制后,永定门箭楼和广安门箭楼并未作相应的改建,依然保持原来的规制,这就使永定门箭楼、广安门箭楼与永定门城楼、广安门城楼相比矮小了许多。

箭楼与抱厦 内城九座箭楼的抱厦就是在箭楼背面屋顶下再接上比其略低矮、面阔略窄小的建筑的屋顶,使两个建筑连为一体,而屋顶成为勾连搭的形式。明清北京城十六座箭楼中,外城七座箭楼均无抱厦,故其等级皆低于内城九座有抱厦的箭楼的等级。如正阳门箭楼面阔七间,进深三间,所接的抱厦面阔五间,进深一间,于是正阳门箭楼的连抱厦通进深就成了四间,抱厦再开过木方门。

有抱厦的箭楼(左图)与无抱厦的箭楼(右图)对比图

箭窗和箭孔 箭窗是箭楼正面和左右侧面所开的窗子,这种窗子开在厚厚的箭楼砖墙上,上有过木,并设有窗户,窗户上画有一个大大的圆圈,平时箭窗是关闭的,战时箭窗窗户开启,守城者可以通过箭窗,从箭楼内向外射箭和射击。明清北京城箭楼箭窗分为四个等级。正阳门箭楼等级最高,其正面共四层箭窗,每层有箭窗13孔,左右侧面各四层箭窗,每层有箭窗4孔,抱厦左右尚有箭窗,各3孔,全楼共有箭窗90孔。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阜成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八座城门的箭楼等级次一等,其正面共四层箭窗,每层有箭窗12孔,左右侧面各四层箭窗,每层有箭窗4孔,抱厦左右有箭窗,各1孔,每座箭楼各有箭窗82孔。外城的永定门、广安门、广渠门、左安门、右安门五座城门的箭楼等级又差一等,其正面共两层箭窗,每层7孔,左右侧面各有两层箭窗,每层3孔,每座箭楼各有箭窗26孔。东便门、西便门箭楼等级最低,其正面各为两层箭窗,每层仅4孔,左右侧面各为两层箭窗,每层仅2孔,每座箭楼仅有箭窗16孔,不足正阳门箭楼箭窗的五分之一。

1915年前正阳门箭楼及正阳桥

正阳门箭楼斗拱和彩绘

正阳门箭楼屋顶上的脊兽

2009年的正阳门箭楼

箭楼的斗拱和彩绘 箭楼有无斗拱和斗拱的多少,有无彩绘也是区别箭楼等级的重要标志。

箭楼的屋顶式样、瓦件和脊兽这也是区别箭楼等级的重要标志。内城九座箭楼的屋顶均为重檐重楼歇山顶,楼顶为灰筒瓦绿琉璃剪边,正脊和垂脊装饰绿琉璃望兽和脊兽。外城七座箭楼的屋顶均为单檐单楼歇山顶,楼顶为灰筒瓦,正脊和垂脊装饰灰筒瓦望兽和脊兽。

瓮城城门洞位置 正阳门瓮城共有三个门洞;左右两侧瓮城城墙各开一个闸门,同时正阳门箭楼城台正中也开辟一个券门。

正阳门箭楼。正阳门箭楼是北京现存的唯一一座坐北朝南的箭楼,处于瓮城南端,凸出瓮城10米,城台高约12米,通宽62米,通进深32米,通高38米。箭楼是一座堡垒式的建筑,墙壁用厚砖砌成。正阳门箭楼为重檐歇山顶,东西七开间,进深三开间;后有较矮小的单檐歇山顶抱厦与之相连,抱厦东西五开间,进深一开间,抱厦开三个过木方门。正阳门箭楼灰筒瓦绿剪边,饰绿琉璃脊兽。箭楼城台设有一座券门,内城九门中只有正阳门箭楼设券门,其他箭楼正面无券门;正阳门箭楼券门只有皇帝才能出入,平时关闭;正阳门箭楼设有千斤闸,其他箭楼无千斤闸;这都是正阳门城楼箭楼规制高于其他城门箭楼的显著标志。正阳门箭楼正面上层檐与下层檐之间有一层箭窗,为13孔,东西两侧各为4孔。下层檐以下有三层箭窗,正面为每层13孔,共39孔,东侧面三层,共12孔,西侧面三层,共12孔。抱厦东西两侧原有箭窗各3孔。正阳门箭楼共有箭窗90孔。正阳门箭楼正面箭窗共四层,这和内九城其他的箭楼没什么差别,明显的差别是其他箭楼每层箭窗只有12孔,而正阳门箭楼每层箭窗为13孔,这是他们之间最大的不同,也是正阳门箭楼规制高于其他城门箭楼的显著标志。1915年拆除正阳门瓮城,正阳门箭楼重新加以装饰:箭楼修建了汉白玉栏杆,箭窗弄巧成拙地加建了弧形华盖,同时抱厦东西两侧各增加箭窗2孔,使箭楼箭窗达94孔,这就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正阳门箭楼的形制。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从东北向西南方向拍摄的德胜门箭楼东北侧面

2009年的德胜门箭楼

德胜门箭楼。德胜门箭楼是北京现存的唯一一座坐南朝北的箭楼,地处北二环西侧。箭楼由主体和抱厦两部分组成,主体为歇山顶重檐式建筑,抱厦为单檐歇山顶,灰筒瓦绿剪边,绿琉璃脊兽。楼体面阔七间,通宽34米,进深三间,抱厦东西五开间,进深一间,连抱厦通进深为19.6米,楼连台通高31.9米。抱厦开三个过木方门。箭楼有箭窗共82孔。

明清北京内城外城角楼

明洪武年间北平府城和明永乐年间北京顺天府城不仅是土城,而且也未建角楼。到了明英宗正统四年(1439年)四月才命令修造京师九座城门的门楼和大城四角的角楼。明世宗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修筑京师外城,外城也修筑了角楼。角楼是“城角箭楼”的简称,所以角楼也是明清北京内外城重要的防御工事,也是等级分明的建筑物。

明清北京内城有四座角楼,分别是东南角楼、西南角楼、东北角楼和西北角楼,这四座角楼的规制形制相同。明清北京外城有六座角楼,其中外城的东南角楼、西南角楼、东北角楼、西北角楼这四座角楼的规制形制相同。明清北京外城除了上述四座角楼外,还有两座角楼,但很少有人注意这两座角楼,资料缺乏是其主要原因。明清北京的外城,并不是一座完完整整的方形城池,把内城包围起来,而是外城北城墙分为两段,其中东北角一段外城城墙,西端与北京内城东城墙南端连接处修了一座小角楼;其中西北角一段城墙,东端与北京内城西城墙南端连接处修了一座小角楼,这两座角楼规制和形制相同,均坐落在外城城墙之上,面对外城城墙,背靠内城城墙,每座角楼正面只有8孔箭窗,有的书称之为碉楼。明清北京内城四座角楼等级最高,明清北京外城中的前四座角楼等级其次,明清北京外城的两座碉楼的等级最低。

了解明清北京内外城十座角楼结构特点和等级标准的特征有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内城东南角楼与外城的碉楼旧照

东便门城楼、箭楼、瓮城、外城碉楼和东南角楼示意图

角楼屋顶的式样。北京内城角楼屋顶为重檐歇山顶,两正脊相交成十字,上起宝顶。北京外城前四座角楼屋顶为四面单檐歇山顶,四条正脊相交成十字,上为攒尖顶。而两座碉楼屋顶仅为单檐歇山小顶。

箭窗和箭孔。北京内城角楼呈曲尺形,所以有两个正面和两个侧面。正面箭窗各四层,每层箭窗14孔,这是所有箭楼箭窗数量最多的箭楼(正阳门箭楼正面每层13孔,内城其余八座城门箭楼正面每层箭孔为12孔),侧面箭窗四层,每层4孔,楼体四面共开箭窗144孔,这也是所有类型箭楼箭孔数量最多的箭楼。北京外城前四座角楼,从现有的资料看,只有两面有箭窗,每面两层,每层3孔,全楼仅有箭窗12孔,而北京外城的两座碉楼从目前的资料看,只有一面有箭窗,共两层,每层4孔,全碉楼箭窗仅8孔。

斗拱和彩绘。北京内城四座角楼均有繁杂的斗拱并饰以蓝色或绿色彩绘,外城前四座角楼仅有简单的斗拱和彩绘,而两座碉楼均无斗拱和彩绘。

面阔与廊厦。北京内城四座角楼均面阔七开间,外城角楼和碉楼面阔均极小。北京内城四座角楼,内立金柱,分上下四层,且均有抱厦。外城六座角楼均无抱厦。

瓦件与脊兽。北京内城四座角楼均为灰筒瓦绿剪边,饰以绿琉璃脊兽。外城前四座角楼为筒瓦,有脊兽,材质不详。

2009年的内城东南角楼

内城东南角楼。北京唯一现存角楼是内城东南角楼,坐落在北京站的东南侧,当人们坐火车进出北京站时,从车厢南侧车窗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东南角楼的北侧。东南角楼始建于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年),竣工于正统四年(1439年)。重檐歇山顶,平面呈曲尺形,南侧建一正楼后接抱厦,东侧建一正楼后接抱厦,两正楼两抱厦在东南城角相接,两正楼的正脊相交成十字,上起宝顶,楼檐下为斗拱,饰以绿蓝彩绘,灰筒瓦绿剪边,正脊有鸱吻,戗脊有绿琉璃脊兽。城台高12米,角楼高17米,通高29米,灰色城砖垒砌而成。每个正面有四层箭窗,每层14孔,每个侧面有四层箭窗,每层为4孔,角楼四面共开箭窗144孔。

明清鼓楼与钟楼

明清鼓楼 明清鼓楼地处地安门外大街北端,坐北朝南。明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清嘉庆五年(1800年)重修。鼓楼面阔五间,重檐歇山顶,灰筒瓦绿琉璃剪边,楼下为城台,城台高约4米,四面有台阶。鼓楼城台南北各有三道券门,东西各有一道券门。鼓楼凸出于鼓楼东大街。清朝之鼓楼不用铜壶等物,唯以时辰香定更次,香由清钦天监所掌管。乾隆年间铜壶室犹存,铜刻漏无考。鼓则由清鑾仪卫派旗鼓手专司。

明清北京内城外城城楼箭楼瓮城闸门闸楼角楼碉楼分布示意图

鼓楼正面

鼓楼侧面

明清钟楼 明清钟楼地处地安门外大街北端,其正南为鼓楼,旧址为元代万宁寺中心阁。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规制不详,后毁于火灾。至清高宗乾隆十年(1745年)重修,十二年(1747年)竣工。有清高宗御制重修钟楼记。钟楼三间,为重檐歇山顶,灰筒瓦绿剪边,四面开券门。钟楼下为高大的砖石城台,四边有券门。楼连台通高约33米,整体为砖石结构,精制坚硬,楼内原悬有永乐年间所铸大铁钟,后改为悬挂永乐年间铸大铜钟。

钟楼

到清乾隆年间,元熊梦祥所著《析津志》中所载中心阁、中心台旧迹俱无考,《析津日记》一书所记元大都万宁寺元成宗钦明广孝皇帝神御殿前有四碑,仅存明太史焦竑撰文的一块碑,余皆不知去向。

明清北京皇城的城墙和城门

明初北京城的皇城呈不规则的“甲”字形。永乐十五年(1417年)改建的皇城是在元大都皇城北、东、西三面皇城墙不动,皇城南墙南移的基础上建成的。

明皇城共有六座城门。皇城正南门为大明门,在今北京正阳门城楼北侧。左掖门曰长安左门,右掖门曰长安右门,在今长安街劳动人民文化宫大门南附近和中山公园大门南附近。皇城东门曰东安门,在今东城区北河沿大街、南河沿大街与东安门大街交汇处,向西正对宫城东门东华门。皇城西门曰西华门,在今西城区西安门大街与西黄城根北街、西黄城根南街交汇处,往东正对着北海大桥,明朝叫做玉河桥或金鳌玉蝀桥。皇城北门曰北安门,俗称厚载门,在今地安门东大街、地安门西大街与地安门外大街交汇处。

皇城根遗址公园

明清皇城城墙城门示意图

明朝皇城正门大明门的礼制地位非常重要,除最高祀典、皇帝纳皇后、藩王入继大统等时才开启正门,平时连两个侧门也不开。例如明武宗朱厚照于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死后无子,诏其堂弟兴献王长子朱厚熜继位,即后来的明世宗嘉靖皇帝。四月朱厚熜由安陆至京师,礼官请他从东华门入居文华殿,成太子礼,择日登极,遭到朱厚熜的坚决反对。朱厚熜滞留于宣武门外,坚持认为“吾嗣皇帝位,非皇子也。”只走大明门,否则不进宫,皇太后催促群臣后,宫廷让步,朱厚熜从大明门正门入皇城,遣官告祀宗庙、社稷,自午门入宫城,朝皇太后,出御奉天殿,即皇帝位。此后嘉靖皇帝生母兴献王妃入京,礼部认为应从崇文门入城,按妃子进宫的规矩由东华门入宫,嘉靖皇帝不允,因为兴献王妃现在的身份是皇太后,不是妃子,不能走东华门。礼官再议,认为可以让兴献王妃由正阳门左闸门进入大城,再由大明门的东门进入皇城,经午门,入宫城,嘉靖帝仍不允。最后由嘉靖皇帝亲定其礼仪,兴献王妃从正阳门箭楼的券门入正阳门,北行入大明门的正门,走千步廊,经过天安门、端门,最后从午门直入宫城,一段“世宗继统之争”才以嘉靖皇帝的胜利宣告结束。每日百官上朝进奏,俱从长安左门、长安右门入。明北京皇城周围十八里多。明北京城皇城内的主要建筑有宫城、太庙、社稷坛、万寿山、太液池。

清世祖顺治元年(1644年)定鼎燕京,沿用明朝的皇城和宫城,仅小有变动。清皇城在京城中,呈不规则的“甲”字形。据实测,清皇城东西距离为2500米,南北距离为2750米,西南角向内收缩,且在中轴线偏西,皇城中轴线向南延伸,直抵棋盘街和正阳门,皇城城墙基宽六尺,顶宽五尺二寸,墙高一丈八尺。墙为砖砌,墙身抹红,墙顶覆盖黄琉璃瓦。清皇城四至与明皇城相同。清皇城城门有“六门说”、“七门说”和“四门说”。清皇城“六门说”的六门是指大清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东安门、西安门、地安门;皇城“七门说”的七门,除了上述六门外又增加了天安门;皇城四门说,是指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这四座城门。

大清门 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初名大明门。清世祖顺治元年(1644年)定鼎燕京,改名为大清门。大清门,坐北朝南,为清皇城正南门,在京城正阳门内,棋盘街以北。其规制为单檐歇山顶,覆以黄琉璃瓦。大清门的主体为砖石结构,墙体朱红,辟有三个券门。左右各列石狮一只、下马石牌各一块。门内为千步廊。大清门以北的东皇城墙外为宗人府、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工部、钦天监、鸿胪寺等,大清门以北的西皇城墙外是太常寺、都察院、刑部、大理寺等。

1912年拍摄的中华门(大清门)

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 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位于大清门往北的千步廊与长安街相交处,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重建。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规制似大清门,但形制略小,亦称东长安门、西长安门,与大清门、千步廊构成封闭的“T”字形长条形广场。长安左门、长安右门,一为坐西朝东,一为坐东朝西,皆为单层单檐歇山顶,覆以黄琉璃瓦。门的主体为砖石结构,墙体朱红,辟有三个券门,门外下马石碑各一,东西绕以红墙。在长安左门之东有东三座门,在长安右门之西有西三座门。

东安门和东安里门 东安门为明清皇城的东门。东安门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十五年(1417年),当时皇城东墙在御河西岸。明宣宗宣德七年(1432年)因嫌御河东岸百姓杂居过于喧闹,遂将皇城东墙从御河西岸移建于御河东岸,迁走当地居民,建一座全新的东安门。在御河西岸,原皇城东墙东安门旧址,建了一座东安里门。经过这一改动,御河就划入了皇城之内,成为皇家禁地。东安门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宫门式建筑,其原址在御河西岸,后迁址于今北京市东城区东皇城根遗址公园内,坐西朝东。东安门名曰城门却无城台,青白石门基,城门为单檐歇山顶,覆以黄琉璃瓦,面阔七间,进深三间。东安门正中明间和左右次间为门洞,各有一对红漆金钉门扇,左右梢间和末间为值班房,墙为红墙。东安里门原为永乐十五年(1417年)所建皇城的东城门。明宣宗宣德七年(1432年)把皇城东墙从御河西迁到御河东并新建东安门后,在原东安门旧址上新建东安里门。东安里门,坐西朝东,单檐歇山小式顶,过梁式三座方门,覆黄琉璃瓦,红垩砖墙。

1950年自西南向东北拍摄的长安左门

1952年自东北向西南拍摄的长安右门

自东向西拍摄的东安里门及东华门

西安门 西安门为明清皇城西城门。西安门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十五年(1417年),其址在今西城区西安门大街与西黄城根北街、西黄城南街交汇处。清皇城南面的大清门,同天安门及紫禁城的午门前后正对;清皇城北面的地安门同紫禁城的神武门前后正对;清皇城东面的东安门、东安里门同紫禁城的东华门前后正对;唯独皇城西面的西安门同紫禁城的西华门不相对,只和金鳌玉蝀桥(即今北海桥)遥相呼应,西安门开在紫禁城西门西华门以北一里多地的紫禁城北城墙向西的延长线上。西安门坐东朝西,其规制与东安门相同,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宫门式建筑。西安门正中明间和左右次间为门洞,各有一对红漆金钉门扇,左右梢间和末间做值班房,红垩砖墙。单檐歇山顶,覆以黄琉璃瓦,饰黄琉璃脊兽,面阔七间,进深三间,西安门名曰城门无城台,青白石门基。

民国时期的西安门

建国初期的地安门

民国时期的天安门(承天门)旧照

地安门 地安门为明清皇城正北门,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年),原名北安门,俗称后门。清世祖顺治九年(1652年)重修北安门,改“北安门”为“地安门”。地安门坐南朝北,虽然是皇城北门,但无城台,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宫门式建筑,单檐歇山顶,覆以黄琉璃瓦,饰黄琉璃脊兽,面阔七间,地安门高约为12米。明间和次间共三间为朱红大门,左右两间梢间和末间为值班房,地安门内左右两侧各有一座燕翅楼。(现正准备重修地安门燕翅楼)

天安门 天安门是明清北京皇城诸门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城楼,与其他皇城城门楼不同的是天安门城楼是坐落在高12.3米、长120米、宽40米的城台上,显得格外高大雄伟。天安门城楼为重檐歇山顶,覆以黄琉璃瓦,饰以黄琉璃鸱吻和脊兽,檐下饰以斗拱和彩绘,雕梁画栋,门窗柱壁皆为朱红色。正面出廊,面阔九间,进深五间,以应《易经》“九五飞龙在天”之意。正中为明间,宽8.5米,两侧为次间,再外为梢间,再外为末间,最外为尽间,均宽6.08米,城楼通宽为57米。天安门城楼连城台通高33.87米(1970年重修后增高至34.70米),城门彩绘“金龙和玺”图案,36扇门窗的上部都雕成菱花形。城台下辟五孔券门,每孔券门设两扇大门,每扇大门为朱红色,上列九路门钉,每路九颗,每扇均为九九八十一颗金黄色的门钉。天安门的五个门洞,居中的一孔券门为“御门”,供皇帝出入,两侧的“王门”小于中央的“御门”,最外两孔券门最低最小。

1954年拍摄的正在修建观礼台的天安门城楼

天安门城楼前为外金水河,明英宗正统年间在外金水河上修筑五座汉白玉石桥。居中的金水桥为“御路桥”,其两侧的为“王公桥”,最外侧的为两座“品级桥”。品级桥只允许三品以上官员行走,四品以下官员要走五座金水桥之外的左右公生桥,现在这两座公生桥正对着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南门与中山公园的南门。横跨金水河的两座王公桥南北桥头外侧共立四尊雄壮的汉白玉石狮,这也是我国古建筑中“门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在金水河南岸王公桥边两尊石狮前,高高耸立着两座汉白玉华表,华表柱身雕有蟠龙纹饰,上为云板,柱头为蹲兽。后来在展宽天安门前石板路时把天安门前的石狮和华表移建于天安门城台两侧的尽端。外金水河河岸本无任何遮挡,后出于安全的需要,沿外金水河岸加砌河墙。

明清皇城内的主要建筑有紫禁城、太庙、社稷坛、西苑和景山。自天安门往北为端门,端门规制、形制同天安门,端门往北为午门,午门为宫城紫禁城的南门。天安门至端门至午门以东为太庙,天安门至端门至午门以西为社稷坛。

如今的天安门城楼

天安门城楼上的斗拱和彩绘

天安门前左右两侧的汉白玉石狮

天安门前左右两侧的汉白玉华表

景山在明清宫城之北。元大都皇城的太液池只有北海和中海,明永乐年间在中海之南新挖了人工湖——南海。明皇城的北部,在琼华岛的东侧,原有一座小山,元朝称为青山。明永乐年间修建明朝宫室时,把拆除元代宫城的渣土和挖掘明朝宫城筒子河及南海的泥土加堆在青山上,取名万岁山。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改名为景山,海拔88.7米。景山前有绮望楼,供奉孔子牌位,山北有寿皇殿。景山有五座山峰,每座山峰上各建一座亭子,中峰建万春亭,东峰建周赏亭,西峰建富览亭;又东峰建观妙亭,又西峰建辑芳亭。

端门

景山门旧照

明清北京宫城的城墙和城门

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明太祖朱元璋封四子朱棣为燕王。燕王府建在北平府元朝故宫内,燕王府东边是中海,西边是西苑西边的一座假山。洪武十二年(1379年)十一月燕王府营造完工。燕王府是一座城。其宗庙在王府大门之东,社稷坛、山川坛在王府大门之西;王府有城门四座:南叫端礼门,东叫体仁门,西叫遵义门,北叫广智门;正殿叫承运殿,后为圆殿,再后为存心殿,承运殿这组建筑之后有前、中、后三宫,三宫前有宫门。在王府之外建有垣墙,南门叫棂星门,东门叫体仁门,西门叫遵义门,北门叫广智门。整座燕王府有宫殿室屋821间。

明成祖永乐十四年(1416年)八月,在元故宫旧址上修建明宫城。明宫城的南门叫午门,俗称五凤楼。东门叫东华门,西门叫西华门,北门叫玄武门。明宫城东南角、西南角、东北角、西北角共建四座角楼。清朝的宫城就是明朝的宫城,共有四座城门,正门叫午门,东门叫东华门,西门叫西华门。唯一的变动是北门,为避清圣祖玄烨的圣讳,改“玄”字为“神”字,故称为神武门。

紫禁城周长约为3400多米,东西城墙各长961米,南北城墙各长753米,墙高10米,城墙下宽8.62米,顶宽6.66米,宫城城墙有雉堞,有女墙,城墙为城砖灰色。整座城池建筑精致,特制砖石,磨砖对缝垒砌,地基坚牢,灰土为雪花浆,即灰土用江米加石灰水搅拌,故粘合力极强,使宫城城墙坚如磐石。

紫禁城护城河俗称筒子河,因护城河河道又直又宽,环绕宫城城墙而得名。据测定筒子河总长为3800米,河宽52米,河深约4米。河沿上用大城砖砌成矮墙,俗称“河墙”,与宫城城体一色,甚为古朴。

明燕王府示意图

午门 午门坐北朝南,是紫禁城的正门。午门是北京城门中等级最高、文化含量最为厚重的城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顺治四年(1647年)重修,平面呈倒“凹”字形,这是中国古代宫城城门的典型式样。它是把古代城阙的阙与城楼的楼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建筑形制,宋朝汴梁城宫城正门丹凤门、元朝大都城宫城正门崇天门都采用这种形制。午门坐落在高12米的城台上,与天安门、端门同高。城台上有五座高楼,正楼为重檐庑殿顶,面阔九开间,62.90米,进深五间,28.24米,总高37.95米,覆黄琉璃瓦,红墙身。正楼门前东设嘉量,西设日晷,正楼东西两边各建一座重檐四角攒尖顶的亭楼,东城台上建有一座重檐四角攒尖顶的亭楼,并由十三间廊庑连接正楼东侧的亭楼;西城台上也建有一座重檐四角攒尖顶的亭楼,也由十三间廊庑连接正楼西侧的亭楼,因城台上建五座高楼,俗称为五凤楼。方亭内,左悬钟,右悬鼓,四座方亭楼覆以黄琉璃瓦。

午门是中国所有门中最高等级的门,可以说是天下第一宫门。这是由午门是宫城正门的地位决定的,其规制形制极高。

午门的正楼为重檐庑殿顶。庑殿顶是所有屋顶式样等级最高的屋顶,它是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组成,故又叫五脊殿。屋顶前后左右四面都有斜坡,在古代只有最尊贵的建筑物才可以使用庑殿顶。在明清,一般高级别的门都是歇山顶,如太和殿前的太和门、天安门、正阳门都是重檐歇山顶,唯有北京天坛的大享门、北京太庙的大戟门和紫禁城的四座城门等使用庑殿顶。

午门城台正面两侧有两个与之成为90度夹角的城台,形成燕翅之势。平面为凹字形,这一规制是午门特有的,东华门、西华门、神武门,太庙的大戟门,天坛的大祀门都没有形成燕翅之势的城台,故其规制均低于午门的规制。

午门正楼两侧及东西城台上共建有四座重檐四角攒尖顶的方亭。攒尖顶的屋顶是形制很特殊的一种屋顶,没有正脊,一般只有垂脊,而且垂脊最后相交于屋顶的最高点,上设宝顶,攒尖顶常见的有三角、四角、五角、六角、七角、八角攒尖顶。此外还有一种圆形攒尖顶式,没有垂脊。在攒尖顶的顶尖处,往往立一个圆形或近似圆形的装饰,被称为宝顶。使用庑殿式屋顶的其他5座门即东华门、西华门、神武门,太庙的大戟门,天坛的大祀门都无四角攒尖顶的建筑物拱卫。同时午门东西两城台(有的古书称之为两观)上的四座攒尖顶方亭,又被左右十三间连檐通脊的廊庑两两连接起来,形成气势宏伟的建筑群组,这也是午门城楼等级远远高于另外三座宫城城门和大戟门、大祀门之处。

午门示意图

殿顶示意图

攒尖顶示意图

午门共有五座方门。从南向北看去午门正楼下有三座过木方门,中间的一座过木方门叫帝门,其东西两侧的两座过木方门叫王门。东城台与正城台相交处有一座坐东朝西的过木方门,名叫左掖门;西城台与正城台相交处有一座坐西朝东的过木方门,名叫右掖门,形成了三明两暗的形制,从北向南看午门,实实的是五座过木方门。在明朝,皇帝走帝门,但常关着;王公走王门;品官则走左右掖门。清朝改为帝门和左右掖门常关,王公大臣走右门,文武百官走左门。午门中的帝门、王门每扇门都设有门钉九路九颗,而左右掖门每扇门设有门钉为八路九颗,这也是等级差别的表现之一。

午门正楼面阔九间,进深五间,这一规制要比其他五座门的规制高许多,午门正楼的脊兽为九,也高于其他城楼。

宫城四座城门中只有午门的正楼额枋之下设有雀替,而东华门、西华门、神武门额枋之下均无雀替,雀替的有无也成为午门与其他三门的差别之一。雀替是中国建筑中的特殊名称,清代称为雀替,又称为插角或托木。雀替安置在梁枋与立柱相交处,具有稳定和装饰的双重功能。雀替从力学的构件,逐渐发展成美学的构件,就像一对翅膀在柱的上部向两边伸出,形状各异、曲线优美。雀替有龙、凤、仙鹤、花鸟、花篮、金蟾等各种形式;有浮雕、透雕等多种雕法。

午门正面

午门背面

午门——东城台的两座亭楼及十三间廊

午门——西城台的两座亭楼及十三间廊

在明代,午门前东西两侧设有锦衣卫直房,明朝中后期,大臣上朝与皇帝意见不合要受惩罚,惩罚之一是拉到午门外施行一种特殊的刑罚——廷杖,即在午门前被锦衣卫责打,轻者身残,重者命丧。

雀替示意图

天安门城楼上的雀替和彩绘

东华门 东华门为紫禁城的东门,明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年)修建,门外有下马石牌。东华门坐西朝东,与东安里门、东安门相望。东华门建在城台上。东华门为重檐庑殿顶,覆以黄琉璃瓦,脊兽为七个。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高31.50米。门窗柱施以红色。城台下辟三座木方门,朱红大门上置有金色门钉,每扇门为八路九颗。东面檐下“东华门”匾额原为满、蒙、汉三种文字,后减为满、汉两种文字,辛亥革命后只余铜质汉字。按理说,东华门地处宫城的左侧,西华门地处宫城的右侧,左应当高于右。但细心的人会发现,东华门的门钉为八路九颗,而西华门的门钉为九路九颗,却是右高于左,这是为什么?明朝皇帝可以由午门、西华门、神武门进出,却绝不从东华门进出。原来明朝规定,妃子要从东华门进宫,宫中按照常例选的太监进宫都走东华门,朝鲜妃子、朝鲜使臣来朝也走东华门。明代妃嫔、皇子、皇女故去,例从东华门运出埋葬,太监故去也由东华门运出埋葬。所以东华门门钉为八路九颗。

民国时期的东华门

如今的东华门

西华门旧照

如今的西华门

西华门 西华门为紫禁城的西门,明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修建。门外有下马石牌。西华门坐东朝西,隔护城河与中南海的西苑门相对。西华门建在城台上。西华门为重檐庑殿顶,覆以黄琉璃瓦,脊兽为七个。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高31.50米。门窗柱施以红色。城台下辟三座木方门,朱红大门上置有金色门钉,每扇门为九路九颗。西面檐下“西华门”匾额原为满、蒙、汉三种文字,后减为满汉两种文字,辛亥革命后只余铜质汉字。西华门的地位仅次于午门。西华门正对着西苑(三海子)门,皇帝去西苑自然先走西华门。明代凡宫中喜庆、皇后千秋节,命妇朝贺都走西华门,就是帝后亡故,命妇哭临也由西华门进宫,绝不会错走东华门进宫。故西华门门钉为九路九颗。

神武门 神武门即紫禁城的北门。明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年)修建。门外有下马石牌。神武门坐南朝北,过护城河就是北上门,北上门是景山的南门。神武门明时称为玄武门,清朝改称为神武门。神武门建在城台之上。面阔五间,进深一间,高31.60米,为重檐庑殿顶,覆以黄琉璃瓦,脊兽为七个。门窗柱施以红色,楼下有石护栏围绕。城台下辟三座木方门,朱红大门上置有金色门钉,每扇门为九路九颗。神武门是明清宫城的后门,地位低于西华门,而高于东华门,明代帝后去万岁山(景山)走神武门,清朝帝后去西山的三山五园有时也走神武门。

民国时期的神武门

郭沫若题写故宫博物院 额的神武门

如今的紫禁城神武门侧面及故宫筒子河

宫城角楼 明清宫城,四角都建有角楼。明清宫城四角的角楼因结构复杂,造型华丽,金碧辉煌而久负盛名,令人惊叹不已。角楼坐落在须弥座上,中为方亭,面阔进深均为三间,每面8.73米,四面明间前各加一间抱厦,平面成为中点交叉的十字形,周边绕以石栏。角楼由城台地面至角楼宝顶高27.50米,角楼最上层为四面歇山式十字攒尖顶,攒尖顶与多个歇山重檐式屋顶巧妙结合,俗称九梁十八柱七十二脊。整个角楼门窗为朱红,屋顶覆黄琉璃瓦,攒尖宝顶饰以黄金,十分华丽高雅。

清紫禁城西北角楼和筒子河

宫城主要建筑 紫禁城的主要建筑有前朝三大殿、内廷后三宫、文华殿、武英殿、东六宫、西六宫、御花园、宁寿宫等。自午门往北便进入紫禁城。过内金水河为太和门。明永乐时,太和门叫奉天门,坐北朝南,重檐歇山顶,门阔九间,前有汉白玉石阶三道。太和门东为东角门(后改为弘政门、昭德门),西为西角门(后改为宣治门、贞度门),均为单檐歇山顶,五开间,前有礓碴。礓碴是一种一端高一端低的类似搓衣板一样的慢道,台阶与台阶的阶距较大,车辆难以通行,而礓碴路面呈锯齿形,可以让车辆通行。太和门北为一巨大广场,正北为三大殿。

三大殿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首建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永乐时称之为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九个月后即因雷击而焚毁,于是明成祖便在奉天门上朝,明仁宗和明宣宗也在奉天门上朝。有时明朝皇帝还在东角门或西角门会见群臣。明英宗时重修三大殿。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三大殿发生雷击火灾,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重建三大殿,改名为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清世祖顺治二年(1645年)改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康熙十八年(1679年)又发生雷击火灾,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修,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竣工,此后多次修缮至今。三大殿前后排列在一个三层汉白玉须弥座“工”字形台基上,台心高8.12米,边缘高7.12米,每层都设有汉白玉制成的石栏石柱。三大殿的屋顶式样包括了中国木结构建筑的主要屋顶形式。

紫禁城西北角楼

太和殿 太和殿为三大殿的主殿,坐北朝南,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始建,初名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为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为太和殿。太和殿为重檐庑殿顶——规制最高的屋顶,覆以黄琉璃瓦,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高35.05米,汉白玉石基高8.13米。朱柱红墙,殿内有沥粉金漆木柱和精致的蟠龙藻井。屋脊两端安有高3.40米、重约4.3吨的大吻。檐角安放十一个走兽,数量之多为现存古建筑中所仅有。露台上设有日晷和嘉量,象征授时和立法。露台上还设有象征长寿的铜龟和铜鹤。太和殿利用率很低,只有重大的庆典活动才在这里举行,如皇帝即位、诞辰以及元旦、冬至等。明朝科举考试的殿试在奉天殿(皇极殿)即现在的太和殿中举行,清朝则移至保和殿中举行。

内金水桥和太和门

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中和殿 中和殿在太和殿之北,故宫三大殿的中殿。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始建,初名华盖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名中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为中和殿。中和殿为单檐四角攒尖顶,正中有鎏金宝顶,带廊面阔五开间,覆以黄琉璃瓦,朱柱门窗。中和殿四条垂脊脊兽为七个。中和殿四面是菱花隔扇和菱花槛窗,四面出阶,它的主要作用是皇帝从后三宫出来,欲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在此稍事准备,如每年冬至日皇帝要去南郊坛祭天,在此阅览告神的祝版和祝辞。

保和殿 保和殿在中和殿之北,坐北朝南,故宫三大殿的后殿。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始建,初名谨身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名建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为保和殿。保和殿为重檐歇山顶,覆以黄琉璃瓦,面阔九开间,进深五间。曾作除夕、元宵宴请外藩、王公贵族、文武百官和殿试之用。其殿后有一长16.57米,宽3.07米,厚1.7米,重约250吨的“九龙瑞云,寿比福海”大陛石,为整块汉白玉石雕成,极为壮观。

在太和门的东西两侧还有两组重要的建筑群,由东庑中间的协和门往东为文华殿,由西庑中间的熙和门往西为武英殿。文华殿、武英殿两组建筑群四周围以红墙。

文华殿 文华殿坐北朝南,单檐歇山顶,门阔五开间,进深三间,上覆黄琉璃瓦。为经筵讲学之地。殿北有文渊阁,阁制三层,上下各六楹,单檐歇山顶,上覆黄琉璃瓦。清乾隆年间编纂七部《四库全书》,第一部就藏在文渊阁内。

武英殿 武英殿坐北朝南,单檐歇山顶,面阔五开间,进深三间,上覆黄琉璃瓦。武英殿殿东、殿西、殿后设置凝道殿、焕章殿、敬思殿等以贮书籍。武英殿东北建恒寿斋,武英殿西北建浴德堂,为词臣校书印书的场所。

内廷后三宫。后宫主体建筑为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在后三宫东西两侧各有六个宫院相连,被称为三宫六院。乾清门在保和殿北,坐北朝南,门阔五开间,为后三宫的正门。

乾清宫 乾清宫是后三宫的主殿,坐北朝南,重檐庑殿顶,面阔九开间,进深五间,覆黄琉璃瓦。乾清宫内悬挂着“正大光明”匾额。乾清宫是清朝皇帝居住和日常处理政务的地方。军机处和九卿房则建在乾清门外东西红墙之下,但房屋低矮。

紫禁城文华殿门

紫禁城武英殿旧照

乾清门

乾清宫

交泰殿

交泰殿 交泰殿是后三宫的中殿,在乾清宫之北,坐北朝南。交泰殿单檐四角攒尖顶,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朱红门窗,铜镀金宝顶,覆黄琉璃瓦。清朝册封皇后的仪式在交泰殿举行。乾隆十三年(1748年)后,代表皇权的25颗宝玺俱藏于此。

坤宁宫 坤宁宫是后三宫的后殿,在交泰殿之北,坐北朝南。坤宁宫重檐庑殿顶,面阔九开间,进深三间,朱红门窗,覆黄琉璃瓦。明代为皇后居所,清代改为祭神场所。东暖阁为清代皇帝举行大婚的场所。

在内廷后三宫的东西两侧分别建有由12个院落组成的东六宫和西六宫。东六宫为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延禧宫、永和宫和景阳宫;西六宫为永寿宫、翊坤宫、储秀宫、太极宫、长春宫和咸福宫。每组院落都以前殿后殿、东庑西庑的标准格局组成。东、西六宫本是嫔妃们的居所,但光绪十年(1884年)以后,慈禧也住在储秀宫。

养心殿 在乾清宫西墙外建有养心殿。养心殿坐北朝南,原为三开间,单檐歇山顶。清康熙帝以养心殿为皇帝书斋。雍正帝时重修养心殿,重修后的养心殿从外观看为面阔九间,前加面阔六间的抱厦。养心殿成为雍正帝居住和进行日常政务活动的地方,正中三间为皇帝召见官员的场所,西暖阁三间为皇帝阅览奏折和与大臣共商军政大事之处。乾隆皇帝收藏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三帖皆稀世珍宝,于是乾隆帝将养心殿西暖阁最西间命名为三希堂。养心殿东暖阁三间在同治光绪年间成为慈禧垂帘听政的地方。养心殿后为皇帝寝宫。

坤宁宫

坤宁门

储秀宫正殿

养心殿养心门

养心殿

御花园 御花园位于在坤宁宫之北,神武门之南。御花园内花草林木繁盛,甚为幽静。坤宁宫以北有一座天一门,天一门是御花园正门,正门东为琼苑东门,正门西为琼苑西门。御花园正中有一座钦安殿,钦安殿是紫禁城中为数不多的明代建筑。钦安殿最大的特点是盝顶式屋顶,这种屋顶上有四条与屋檐平行的屋脊,由这四条屋脊组成一个平顶,或是长方形或是正方形,四角各有一条垂脊,形成四个斜坡。盝顶式建筑在元代大内中较多,明清极少。钦安殿面阔五开间,重檐盝顶,屋顶覆盖着黄琉璃瓦,装饰黄琉璃脊兽,檐下有斗拱,装饰着红色嵌金边的隔扇门,大殿坐落在一层汉白玉的石台基上。明朝中期,只当了不到一年皇帝的明仁宗朱瞻基便在钦安殿过世。由于钦安殿位于紫禁城的正北,所以后来钦安殿改为供神的大殿,主神为真武大帝。钦安殿的东北处有一座人工小山,上有御景亭,亭南有万春亭;钦安殿的西北处有延晖阁,阁南有千秋亭。万春亭南有绛雪轩,千秋亭南有养性斋。万春亭和千秋亭都是明永乐年间建成的,是紫禁城乃至全国的建筑设计的精品,这两座亭子下部呈方形,四面出抱厦,上部呈圆形,顶为重檐圆形攒尖顶,顶端为彩色琉璃瓦葫芦形宝顶,全亭饰黄琉璃瓦,门窗柱皆为朱红油漆,菱花隔扇门窗,四周为汉白玉石雕栏杆,极为华贵。万春亭内清代供奉关帝像,千秋亭内清代晚期供奉清穆宗同治皇帝像。

重 盝顶示意图

御花园钦安殿

御花园御景亭

御花园万春亭

御花园千秋亭

宁寿宫和乾隆御花园 清高宗乾隆帝25岁即位,在位60年,时已85岁,他不想超过其祖父康熙帝在位61年之数,所以于乾隆六十年(1795年)十二月禅位于皇十五子顒琰。早在禅位之前的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乾隆帝就决定为自己建一座养老的宫殿,地址选在紫禁城东北部,原明朝紫禁城东裕库、仁寿殿、哕鸾殿、喈凤宫等处建宁寿宫。宁寿宫南北长423.3米,东西宽120米,宫门叫皇极门,坐北朝南,皇极门对面坐南朝北为宫城内唯一的一座九龙壁。皇极门以北建有宁寿门、皇极殿、宁寿宫、养性殿、乐寿堂、颐和轩、景祺阁、景福宫以及畅音阁、阅是楼等。皇极殿是宁寿宫级别最高的大殿,其等级在紫禁城中仅次于太和殿,重檐庑殿顶,面阔九开间,殿顶覆黄琉璃,朱红门窗,汉白玉栏杆围绕。在宁寿宫内西侧建有宁寿宫花园,俗称乾隆花园。乾隆花园是清紫禁城内著名的园林。乾隆花园南北长约160多米,东西宽约37米,园中广植花木,著名的建筑有古华轩、禊赏亭、旭晖亭、遂初堂、萃赏楼、延趣楼、符望阁、竹香馆、倦勤斋等。乾隆皇帝在宁寿宫度过了四年的太上皇生活,于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过世。

宁寿宫

故宫宁寿宫九龙壁

宁寿宫宁寿门

宁寿宫皇极殿

宁寿宫养性殿

宁寿宫乐寿堂

明紫禁城示意图

清紫禁城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