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全球第3大货币: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英镑国际化的借鉴

一、英镑国际化历史

(一)英国的崛起及英镑金本位制的确立

16世纪初期,英国仅仅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岛国,擅长海运的西班牙和荷兰先后称雄欧洲。16世纪80年代末,英国在与“海上霸主”西班牙的对决中胜出,世界历史被彻底改写。西班牙的殖民霸主地位伴同其赫赫有名的“无敌舰队”一同沉没,取而代之的是以海上抢掠起家、逐步进行经济扩张的大英帝国。

17、18世纪的英国本土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光荣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主义,“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打响。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以及技术革新条件的成熟,使18世纪后的英国拥有着不可动摇的世界经济地位,而英镑也逐渐发展成为世界货币。

首先,英镑的国际化离不开英国的金本位制度改革。1816年,英国通过了《金本位制度法案》,从法律上承认了以黄金作为货币的本位来发行纸币。1821年,英国正式确立了金本位制,英镑成为英国的标准货币单位。而英镑区的形成则开始于英镑在英国殖民地的使用。直到1825年,英镑尚未在英国的任何殖民地上使用,各殖民地都还在使用本土货币,而1825年的英国财政部备忘录改变了这一切。该备忘录规定英国在殖民地驻扎部队的开支统一采用英镑,这体现了财政部意在加强管理,避免与本土货币兑换,也是英国金本位制改革后的又一项后续措施。1844年《银行法》的确立,标志着英国在法律上实现了完全的金本位制。

其次,英镑的国际化与英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息息相关。根据Eichengreen(2005),1860年,英国的进口占世界其他国家出口总量的30%,1890年这一比例为20%。它在工业品和服务的出口方面占有领先地位,也是进口食品和原材料的主要消费者。同时,外国供应商发现用英镑计价很有利于打开英国市场。在1860年到1914年间,大约60%的世界贸易是以英镑作为计价和结算货币。

同时,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英国国际金融业的发展。出于安全及便利性的考虑,很多海外贸易伙伴开始在英格兰银行建立账户。而大宗商品的进口和再出口促进了大宗商品交易在英国的发展,它们的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则都开始采用英镑定价。此外,英国金融机构还在其殖民地建立分支银行。这些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由伦敦的英格兰银行所有,而英格兰银行充当了最后贷款人的角色,通过发行票据稳定各国间汇率。这一做法使英国在几十年间成功地进行了外汇储备管理及贴现操作,加上英国拥有维持英镑自由兑换为黄金的能力,英镑的稳定性让很多人认为它几乎没有贬值的可能性,英镑汇票广泛用于世界贸易,甚至成为他国货币的替代货币。由于英镑利率由伦敦操控,所以金本位实则就是英镑本位制,英镑代替黄金执行国际货币的职能,成为第一个具有计价单位、支付手段和储藏手段职能的国际化货币。

(二)1914—1947年的英镑沉浮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作为战胜国并没有获得过多好处。相反,世界格局的改变和战争带来的经济消耗,使英国在经济、军事上都丧失了霸主地位。一战期间,为应付军费开支,英国不得不暂时放弃金本位,政府通过增发国债和纸币来填补财政赤字。

一战后不久,英国再次陷入经济危机。英国政府为扶植英镑的国际货币地位,从1920年开始连续五年实行通货紧缩政策,直到1925年,英镑币值的金本位才达到战前水准。由于英镑存在高估现象,引起黄金的严重外流,英镑的货币信誉遭到质疑;美国经济大萧条使出口困难的英国雪上加霜,英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始终无法逆转,因此引发了1931年严重的英镑挤兑风潮,英镑金本位彻底瓦解。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放弃金本位的英国没有得到任何喘息的机会。美国通过对英国进行军火援助,逐渐成为英国最大的债权国,英镑对美元大幅贬值。在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时,美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拥有全球一半的经济总量和约60%的黄金,在国际金融系统中完全占据主导地位。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提升了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从此开始了以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的时代,英镑作为主要国际货币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早期,英镑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国际货币。

根据Cohen(1971),在国际贸易结算方面,英镑在一战前的数十年里所占比例达到了最高,高达60%多,然后这一比例缓慢下降,二战后不久,这一比例是50%。在20世纪50年代,对这一比例的估计比较不统一,但保守估计是在30%到40%之间。在20世纪60年代,这一比例从27%下降到了23%。而到1980年,英镑的比例则降到了世界贸易结算的6%(ECU Institute, 1995)。

(三)1992年的英镑危机

1990年英国加入欧洲汇率机制(ERM),该机制要求成员国的货币必须钉住德国马克,并允许汇率在中心汇率上下一定的幅度内波动,幅度设定为2.5%。这一限制使市场参与者认为欧洲货币将会统一成单一货币,而弱势货币如英镑、里拉则会在不久的将来带来较高收益。因此,人们争相持有英国债权,这一行为为1992年的英镑危机埋下了伏笔。

1992年的英镑危机主要是因为以量子基金为代表的宏观策略对冲基金看到了英镑贬值的趋势,特别是当《华尔街日报》发表德国联邦银行总裁史勒辛格的讲话后,索罗斯等人更加确信欧洲货币机制的不稳定性将会通过汇率变动进行调整。据估计,量子基金共投入100亿美元资产放空英镑,买进德国马克。1992年9月13日,英镑对德国马克的汇率跌至1∶2.7836,已接近1∶2.775的低谷,投机者随之大量抛售英镑,吸入强势货币。为挽救英镑的命运,9月16日,英国连续两次提高利率,利率水平高达15%。次日,英国再也无法抵挡货币冲击,宣布英镑对德国马克贬值10%,并退出了欧洲汇率机制(ERM)。

1992年英镑危机后,英镑的国际货币地位进一步下降。特别是1999年欧元诞生后,英镑的地位远低于美元、欧元和日元。

二、英镑国际化原因分析

(一)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

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机械化大生产的发起国,而机械化大生产则为英国的国际贸易完成了资本积累。自1800年到1850年,英国出口价值增加了4倍。这一增长趋势一直延续到了1913年,当时的出口价值高达1850年的8倍之多(Tiberi, 1958)。从1870年到一战以来,英国经常项目盈余占GDP的比重平均为3%,最高达到9%(王信,2009)。同时,英国是食物和原材料的主要消费国,为了将产品销售到英国,外国供应商倾向于选择英镑计价,因为这有利于开拓英国市场。因此,为了参与和英国的国际贸易,各国纷纷选择持有英镑。

(二)币值稳定

在金本位时代,各国货币的发行要以黄金为基础,短暂的偏离要通过黄金输送来调节。借由航运业带来的经济效应,英国黄金储备充盈,加上英国黄金兑换的便利性,为英格兰银行长期成功管理外汇和操控贴现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赢得了外国投资者对英镑币值稳定的信心。正因为如此,外国投资者才愿意持有英镑,借贷者才可以使用英镑作为支付货币来偿还国际债务。据统计,在1899年,在已知的外汇储备货币分布中,英镑占比高达49.6%,处于主导地位(Lindert, 1969)。

(三)金融业发达

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要求金融工具的创新,伦敦汇票业务以及与之配套的、复杂的金融中介系统应运而生,从而促进了英国金融业的发展,使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同时,英国金融机构在其殖民地建立的分支银行也确保英镑在整个英镑区的回流机制的畅通,而英镑的广泛使用又进一步提升了伦敦金融中心的国际地位。

(四)资本输出

英国资本输出为英镑国际化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帮助(Eichengreen, 2003)。如上所述,英镑区的形成开始于英镑在英国广大殖民地的使用,而这主要是通过资本输出实现的。在1913年之前的50年间,英国持有的国外资产价值与其全部工商业资本存量相等(Cairnross,1953)。同时,欧洲以外的殖民地也是英镑国际化的主要地区。根据Lindert(1969),英镑在欧洲以外地区的私人和官方储备中占主导地位,而对于欧洲大陆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来说,德国马克和法国法郎的储备份额则更重要。

三、英镑国际化演变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启示

(一)经济实力是基础,核心竞争力是关键

工业革命提升了英国商品的竞争力,使英国实现了巨大的贸易顺差,从而积累了巨额财富。而在英国商品遍布世界的同时,英镑也跻身为主要的国际货币,在全世界建立了英镑金本位制。因此,可以看出,对于货币的国际化来说,一国的经济实力是基础,而培养本国的核心竞争力则是关键。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国际收支盈余。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余额已从1999年的292亿美元上升至2008年的2955亿美元。随着对外贸易的扩张,中国逐步成为欧盟及美国、日本等国家的重要贸易伙伴,其国际地位与经济实力与日俱增。人民币也逐步成为国外投资者心中的“强势”货币,这为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从中国经济结构基础来看,人民币离成为国际化货币还有一段距离。尽管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广泛流通并作为交易货币使用,但相对于国际主要货币而言,其国际化水平仍然微不足道。目前,中国内地已与韩国、白俄罗斯、缅甸、中国香港等国家与地区签署货币互换协议,以双方货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但这一行为的主要目的是减少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汇率风险,与英镑国际化时期英国在对外贸易中占有绝对话语权有所差别。首先,中国出口产品在产业链中多处于低端水平,其贸易竞争力通过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实现,而通过外包业务实现贸易增长的国家还有印度和越南,中国很难获得贸易定价权。其次,中国贸易对外依存度较高,使得中国经济缺乏自身增长点,国际经济环境,特别是欧盟、美国、日本等国经济对中国的影响较大。因此,中国在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应当着重自身经济发展,逐步提升产业结构,扩大内需,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贸易模式,而不仅仅是在出口“量”上的领先。

(二)完善的金融体系是前提

英镑走向国际化,除了英国国际经济地位的影响外,其金融制度的完善和金融监管的法制化也是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1720年英国南海公司案是世界首例炒股投机事件,它将英国股份公司的发展带入了歧途,也迫使英国用了100年的时间不断完善货币发行、监管制度。从《1844年银行法》的出现到二战后期《1979年银行法》的建立,英国政府在逐步改善僵硬的货币政策。时至今日,伦敦证券交易所仍处于领先地位,扮演着中心角色,目前,它运作着世界上最强的股票市场,其外国股票的交易超过其他任何证交所。这一地位除了因为伦敦交易所拥有几个世纪积累起来的强大声誉与经验以外,更多的是得益于其受全球尊重的既严格又灵活的法规体系。因此,即便英镑失去国际化货币地位已将近一个世纪,伦敦仍然可以享受到美元与欧元国际化产生的溢出效应,成为首屈一指的金融中心。从表2.1和表2.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虽然在伦敦上市的外国企业少于纽约,但其在外国证券交易量上独占鳌头,此外,伦敦证券交易所在衍生品交易领域居全球首位。

表2.1 伦敦证券交易所与纽约证券交易所外国证券交易量比较

资料来源:IFSL(http://www.thecityuk.com)。

表2.2 伦敦证券交易所与纽约证券交易所衍生品市场交易量比较

注:本表为衍生品市场柜台交易四月份日交易量。

资料来源:IFSL(http://www.thecityuk.com)。

中国金融法律的不完善以及金融市场的不健全无疑给人民币国际化道路带来阻碍。法制完善既是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国外投资者对人民币产生信心的源泉。首先,中国需要逐步开放资本账户,使得人民币自由兑换渠道畅通。此外,还要实现海外人民币投资,完善境外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发展。日前,首批中国内地以外地区的人民币主权债券已于2009年9月28日在香港地区发行,发行规模达60亿元人民币。这一举动,将对开通人民币投资渠道、增加人民币作为其他国家外汇储备和加强香港金融中心地位起到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香港地区作为重要的人民币离岸中心,也应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使其金融市场的发展与人民币国际化道路同步进行,相得益彰,有效防止人民币国际化收益的外溢效应。

(三)货币惰性

二战结束以后,英镑虽然失去国际货币地位,但是在20世纪后期却出现货币升值、国际地位回升的现象。这一方面是英镑储备持有国并不是因为存在系统外部性带来的保留激励,而主要是因为共同财富拥有者及殖民地国家的忠诚性(Eichengreen, 2003)而持有英镑。另一方面,英镑区成员国推迟换掉英镑作为外汇储备的原因是意识到此举将进一步恶化英国经济,从而影响它们的出口。

因此,建立经济利益共同体也将有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中国目前已与多国订立并实行货币互换协议,并且周边国家如缅甸等已将人民币视为可自由流通的交易货币之一。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中国应增加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促进以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的业务,使得人民币交易产生“惯性”。此外,促进以人民币结算的贸易往来,也有助于建立经济共同体、增加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外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