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债券市场:30年改革与发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债券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债券市场形成并逐步发展起来,目前,在我国全部金融资产中,债券资产增长迅速,开始改变着信贷资产占比过大的局面,对发挥市场在社会资源分配中的基础性作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研究债券市场,推动债券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

我国债券市场的雏形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但真正意义上的债券市场是与金融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同时开始的。三十年来,在党的领导下,金融界同仁为发展债券市场进行了艰苦的探索。这期间,有过成功、有过迷茫、也有过失误。在市场组织体系的建设上,经历过柜台市场为主,到交易所市场为主,再到银行间市场为主三个阶段,人们对债券市场应当采用以面向机构投资者的场外市场为主体的模式达成了共识;在债券市场的产品结构上,经历了以政府和准政府信用债券为主,到政府信用债券、公司信用债券一起发展的历程,人们对债券市场应当逐步以公司信用债券为主体、形成政府信用债券、准政府信用债券、公司信用债券合理匹配、共同发展的品种结构形成了共识;在债券市场产品创新上,经历了政府主导型产品创新向政府指引、市场主体自主创新相结合的过程,形成了坚持产品创新从经济发展需要出发、防范风险和制度建设同步的理念。我国债券市场的余额从1997年末的0.5万亿元到2009年末的17.7万亿元,年发行量从恢复国债发行时的48.66亿元到2009年的8.9万亿元,交易量从启动国债交易流通时的1.3万亿元发展到2009年的125万亿元,这一切变化正是改革探索的结果。

但是,我国债券市场还处在发展之中,与发达国家债券市场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目前,我国债券市场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继续下工夫去解决。例如,我国债券市场的品种结构还不尽完善,企业信用债券的数量尽管近几年发展较快,但是占比仍然太低;再如,我国债券市场中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的统一程度还比较低,投资者、债券、资金还不能自由地在场内外市场间流动;还有,我国债券市场的监管体制仍然处于多头、分散、低效的状态。这些问题不尽快解决,我国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必将受到影响。

2003年国务院下发的《资本市场发展的意见》(国九条)对债券市场的发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2008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了扩大企业债券发行、公司债券进行试点的要求。要发展债券市场,不仅需要研究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更要面对现有的问题,认真研究应当采取的措施。这项工作,有的人已经做了,有的人正在做,还有的人准备去做。撰写本书,正是基于这一目的。作者多年从事债券市场的管理工作,亲身经历了最近几年债券市场改革、发展的过程,亲手处理了其中的一些事情和问题,形成了一些心得和体会。对这些心得和体会进行梳理,对其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进行研究总结,与人分享;同时,对于目前我国债券市场还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一些热点问题、争论较多的问题提出个人意见,与学界同仁进行探讨,是作者多年的愿望。因此,本书不是简单介绍我国债券市场发展历程和运行状况,而是致力于对债券市场发展过程中所面临问题的研究。

本书共分四篇,第一篇发展与演变,共二章,阐述我国债券市场发展变化的过程,揭示债券市场发展的特征;第二篇市场结构,共五章,分析我国债券市场的组织结构、参与者结构、产品结构、工具结构和监管体制;第三篇市场运行机制,共六章,分析债券发行审批机制、市场监督机制、定价机制、登记托管机制、交易机制以及清算和结算机制;第四篇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当前发展债券市场迫切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即建立破产偿债机制、完善托管清算和结算制度、改革债券市场监管制度。在研究我国债券市场的组织形式、体制机制的时候,本书也介绍了国外债券市场的一些情况,包括场外债券市场的模式和监管模式,以便读者进行国际比较。

书写出来是供人阅读的,读者能否通过阅读有所收获,是作者最关心的事情。希望本书对关心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读者能够有所裨益。

沈炳熙

201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