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改的步子稳一些为好
课改的大方向没有错,是大趋势,应当积极推进。但局面打开了,步子不妨稳一些。随着课改深化,必然会出现许多原来意想不到的困难,有时进两步退一步也是必要的。
要为语文课“减负”,减轻语文老师和学生的“心理负担”,不要把什么东西都交给语文课来承担。如果把人文性搞得很玄乎,工具性又不明确,不敢理直气壮抓基本训练,那么情况会很糟。
高中语文课改已在部分省区试行了一段,现在有各种不同的声音,甚至有不少反对意见。这是正常反应。改革不可能那么顺利,如果一帆风顺,反而是不可思议的,那样或者等于没有改,或者是完全改偏了,不会构成对既有体制的威胁,人家也不用理睬。现在有较大反响,说明改革碰到“硬肋”了,碰到要害了。
开始接触高中语文“新课标”,我也有看法,甚至有些怀疑。我感到这样改革是有些冒进了,主张稳一点。当时我说:“批评家已经走了12步,某些领导走了10步,我们走8步就可以了。”但现在我愿意更多站在支持课改一边。理由是课改的大方向没有错,那是多年争议和探究之后迈出的步伐,不能收回来。至于步子是快了还是慢了,可以实践中调整,总不能刚开始就回头。无论如何,课改给大家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应当努力抓住。宁夏作为试验区,先走了一步,可以在改革中取得主动权,好处很多。有人说,宁可让别人先试验,自己在后面跟。这表面上很实际,其实是短视的。既然进入试验,只能采取积极的态度,认真细致地搞好试验,积累经验,提高质量。这件事不能等待,不能等高考也完全来一个大变动后再考虑课改,那是不现实的。课改肯定会继续推进,而且也肯定会影响并推进高考的改革。这是大趋势,所以我主张还是积极推进,当然是在既有格局和方法基础上逐步推进,不是搞天翻地覆,一切推倒重来。下面是比较具体的几点意见:
第一,这次课改步子较大,迈出去后,就要有些调整,头脑要清楚。局面打开了,步子不妨稳一些为好。要有些思想准备,随着课改深化,必然会出现许多原来意想不到的困难,或者有冒进的表现,那我们也应当实事求是。有时进两步退一步,也是好的。退一步可以稳扎稳打,毕竟也还是前进了嘛。步子如何做到稳一些?我不赞成那种过分人文化、文学化的语文课改。不应当把新课程理解为就是加大人文性,弱化工具性。定位还是要弄清楚,要考虑国情,考虑大多数地区学生的需要,不能只盯着大城市的重点中学,应当更多地关注多数学校包括农村一般中学的教学资源和条件。高中毕业后很多人不一定继续上大学,即使上大学,绝大多数学生毕业后也主要不是从事中文专业的工作,那么他们对语文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呢?中学语文改革应该考虑大多数人的问题,首先要解决他们基本的读写能力,特别是阅读的能力,还有一般信息处理和文字表达、语言交际的能力。这是中学语文最基本的功能。我主张还是务实一点,回到朴素的立场,多一些调查研究,看到底社会上多数人首先要求从语文课学习中得到什么,这个清楚了,定位清楚了,再来讨论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就更有针对性。
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提高读写能力是他们学习语文的起码要求,先要学会掌握语言表达的工具,然后才是审美呀、素养呀等等方面的要求,后者相对是比较“奢侈”的东西。就像一个家庭首先要满足基本的生活,然后再谈得上艺术欣赏等等。当然,这两者很难分开,教学中应当是彼此融合在一起的。在学习读写技能的同时,所谓感情、态度、价值观很自然也从中得到培养。但实际上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追求又往往是有分工、有偏重的。新课程改革可能对人文性要求比较突出,希望学生学习更主动、快乐、有兴趣,这是改革的需要、策略。而且必须意识到,语文课要解决读写能力,实践性很强,必须有反复的训练和积累,训练的过程不可能都是快乐的,甚至也不可能都是个性化的。希望语文学习全都变得很快乐,或者所有学生都很喜欢,那只是一种理想。语文和其他科目一样是一门学科,有它的学习和教育的规律,有最基本的要求和规范。现在据说连“训练”都不敢提了,那语文怎么学?毕竟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把语文功能无限制地扩大,好像很重视语文了,到头来可能“淘空”了语文。过去我们这方面的教训很多,不能忘记。
第二,请容许我这里大声呼吁要为语文课“减负”,我所说的不只是减轻学生学习“量”的负担,而是先要减轻语文本身的“负担”,减轻语文老师和学生的“心理负担”。不要把什么东西都交给语文来承担。要求语文解决人生观的问题、审美的问题、道德的问题、爱国主义……这就难办了,负担太重了。更不能把现在社会道德低下、人文精神失落的原因简单归咎于教育,不能夸大语文教育的功能。我们讲语文有人文性,那也是在语文教育基础上体现的人文性。
语文课改应当有一些很实在的东西,让老师和同学心中有数的东西,也就是所谓工具性的要求吧,背诵多少文章、掌握多少文言词汇、阅读写作大致达到什么水平,都要有一些基本的实在的要求,大家可以把握,知道哪些是“基本口粮”,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中学语文本来就不好教,不好学,老师、学生有畏惧感,缺少操作性,缺少成就感。如果新课程改革还是把人文性搞得很玄乎,工具性又不明确,甚至不敢理直气壮抓基本训练,那么情况有可能更糟糕。
现在有些人主张以“文学代替语文”,是所谓“文学主义”,其实也是夸大了文学的功能,那大都是搞文学的朋友们的一种设想,“可爱而不可行”,不切合语文教育的实际。
“减负”的意思,不是一般所指减少学习负担,而是指减少“心理负担”,把人文教育弄得很玄虚,原有的语文训练基本要求又不敢抓,或者不明确怎么去抓,那么就更是不可把握,老师和同学都不踏实。改革那就适得其反。
不宜笼统提“快乐教育”,所谓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不是最终的目的。这方面可以参照日本的经验,比如日本的教改经验。据说他们也推行过所谓“快乐教育”,主要在一些公立的学校实行,结果基本训练大大减少,学生的学习质量大幅下降。他们把这种试验的后果成为“分级崩坏”,就是标准混乱了,教学规律偏离了。结果家长不敢把孩子送到搞试验的公立学校,宁可上费用很高的私立学校。
这里不妨也说说“大学语文”的改革,情况更其混乱。有些人主张以文学取代语文,或者以人文教育取代语文,有所谓“大学新语文”之类教材出来,全是人文精神讨论,“语文”不见了,那为什么还要叫“新语文”?逻辑上也是不通的。既然是语文教改,总不能丢掉“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基本内涵,否则可能是舍本逐末。
第三,要关注西部和农村地区中学的语文课改。我总觉得现在新教材比较适合城市中学、特别是水平较高的中学,而不一定适合农村一般中学。现在教育资源分布是很不平衡的,城乡差别并没有缩小,反而正在加大。西部教育的状况的确有所改善,但中部问题又突出了。就是一个省区,不同地区教育资源分配的差别也可能还在加大。课改必须注意这种不良倾向。现在新的教材对于城市水平高的中学来说,问题不大,他们有的本来就开设选修课了。但是农村地区呢,有的学校师资严重缺乏,有的一间中学只有两三个语文教师,连一般主课都难以完成,怎么开选修课?这都是要考虑的问题。如果农村中学在这次课改中跟不上,不积极想办法解决实际问题,又硬要推行,那么教育的贫富差距还会加大加剧。如果这样,我们的教改就会失败。我们的教材也要想办法帮助农村中学的老师,让他们能够上手。
第四,大家最关心的是新课改如何面对高考。这是核心问题,成败也在此。我愿意多谈一点意见。
首先,是新课程的选修课怎么教学的问题。
人教版有教师用书,但恐怕不一定解渴。大家都在摸索。我们也希望从大家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使教材成熟。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选修课应当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我不主张老师多讲,应当把更多空间让给学生;也不能把选修当做必修的延长,不宜套用必修课的教法去应对选修。那样,学生肯定没有兴趣。而是否引起学生的兴趣,是选修课能否成功的主要标志。要让学生自己多阅读,多讨论,形式丰富一些。当然,也可以先在考试问题上让学生解放束缚。指定一些范围有必要,但负担尽量考虑小一些,那样才能放得开。
其次,选修课要不要考、如何考的问题。
我主张一定要考,而且在高考中要明确显示选修部分。如果不考,那就等于要放弃选修。选修课设置是这次课改的亮点,也是难点,对大家都是新的事物,要主动探索,积累经验。谈到语文高考,我主张出题不应当拘泥于具体教材。具体而言,可以考虑一种办法,即是必修和选修分开,分别占不同比例的分值。必修的赋分可以占大头,比如70%,包含作文。选修占30%,但可以超量给题。5个选修系列都有题,学生选答。这样,那些开选修课比较少的学校就不会为难,也比较公平。选修的题型“分量”可以比必修的题型小一些,以小的论述题、简答题为主。必修卷主要考基础等级能力,选修卷可以偏重考较高等级能力。当然,会有交叉,都注重综合能力考查。这样处理,有一个好处,如果一个省有多种教材,板块都是相同的,出题尽量求得所谓“共同性”,可以照顾到不同的教材。
语文高考不宜太大变动,因为牵涉面大,政策性强,变动太大,会让人无所适从。我主张考题总体难度要降低,这是必然的趋势。过去高考难度很高,跟当时高考负担的功能有关。以前高校招生规模小,能上大学的是极少数人。所以高考难度就必然大一些。现在扩招,大学教育已经平民化,录取率非常高,和发达国家差不多。全国平均去年达60%,今年54%。照理,高考选拔功能应当弱化。但这几年的考题还是太难,很多省考题难度系数还是0.5左右,这是不正常的。相信以后会降下来,降到0.6—0.7之间也未尝不可。同时,命题难易比例也有讲究,较容易的应当占大头,中等难度的占少数,比较难的占极少数,基本上不应当出偏题。
语文高考也确实有些问题需要改革。比如现在考题的题型花样太多,变化太多,会让考生紧张,甚至无所适从。如果考题朴素一点,每个人都能有所准备,就看发挥得好不好,也许更能考出水平,而且也可以抑制高考复习中的“题海大战”。
近时有的专家主张大幅度提高高考作文的分值比重,比如从满分60分提高到90分,其意图是强化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测试,反对考试的标准化。但这不一定合适。作文虽然最能考出综合能力,但考虑到作文评阅的确难免会有一些“非标准”因素,为了保证大面积的公正性,恐怕作文所占分值比重也不宜过大。作文阅卷给分不容易掌握,只好“趋中”给分,60分满分,就大都给个40分上下,叫“保险分”,也比较好“交差”。这就有不公平。如果把分值比重再提高,那就可能更不公平了。所以有些事情是“可爱而不可行”的,并不像某些理想主义所设定的那样乐观。语文高考命题和阅卷是一门学问,应该上升到理论的科学的层面,要调查分析社会接受程度等各个方面的情况。我们那么大一个国家,要有人专门研究这个问题。现在对语文高考缺乏真正科学的研究,这也是个问题。
今年高考命题,北京和全国卷,我都向某些参加命题的专家建议降低难度,朴素一点,多考虑公正性。随着新课程推广,可以预料这是改革趋向。这种趋势对于整个语文改革会大有好处。难度降低,压力减少,指挥棒作用也减少。关键是相关部门要正视现实,主管基础教育的部门应当和主管考试的部门沟通、合作。否则这事情也难办。
有人说当中学语文老师是最“吃力不讨好的”。为什么?这门课不好把握,不见得下了功夫就有更多收获,学生也不愿意投入。这种状况值得“同情”。但相信新课程的实施会逐步改变这种情况。现在的问题是空论不要太多,要有细致的调查研究。我们不要等待,应当主动迎接挑战。有关部门也应当多为一线老师多着想,设身处地,多研究一些实际问题,多为水平中等或者中等偏下的学校着想。我们不是为了改革而改革,是为了解决问题、提高质量才改革,而课程改革是非常细腻的工作,必须依靠广大一线教师。专家也可以出一点力。北大成立语文教育研究所,就准备就目前课改中最重要最实际的那些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有些课题正在募集基金,打算全国招标,组织一线老师参加。中学语文教学对我来说是新事物,我很愿意向大家学习,参与到大家关心的工作中去,做一些实际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