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简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宗教改革后的德意志社会

三十年战争意味着德意志宗教改革时代的结束,但宗教改革带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却留存在德意志社会中。

地图3.2 三十年战争。德意志成为三十年战争的主要战场,损失严重。

帝国统治结构的变动

三十年战争后,德意志分裂为314个邦和1475个骑士庄园领。为此,帝国的统治结构出现了相应的调整,尤其体现在永久性的帝国议会和两个帝国法院的建立上。

地图3.3 新旧教派的势力分布。

由帝国各等级参加的帝国议会从1663年起变成“永久议会”,负责保障中欧和平与共同安全秩序。根据等级,帝国议会分为选侯议团、诸侯议团和帝国城市议团。前两个议团议出决定,城市参与表决,最后由皇帝宣布为“帝国决议”。

帝国法院分为帝国最高法院和帝国皇家法院。前者主要处理邦国之间的冲突,新旧教徒在法院中拥有数量相等的代表。后者主要处理邦国与臣民之间的冲突,所有法官由皇帝直接任命。

统治结构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帝国的分裂现状,维持了政治运行的稳定性,避免了自下而上革命的爆发。

两个德意志

宗教改革为德意志社会带来了完全相对的世界观。在天主教的世界中,传统的农业社会及其背后的等级体制仍然被视作金科玉律;在路德宗或加尔文宗的世界中,一种市民社会及其所信仰的资本主义精神却在缓慢酝酿中。

新旧世界的文化生活也出现了巨大差异。天主教堂充满着巴洛克的神秘而豪华的风格,新教教堂却掀起了破坏圣像运动,强调简洁和实用;天主教徒继续循规蹈矩地完成各种华美的宗教仪式,新教徒却重视布道和《圣经》讲读;天主教地区展示了巨大的艺术创造力,新教地区却产生特殊的阅读文化。

尽管存在差异,但宗教改革后的德意志社会也出现了一些共同趋向:教育在竞争中迅猛发展;“文明”的礼仪从宫廷传入市民社会;以理性之名的猎巫运动此起彼伏。总而言之,一种世俗化与理性化的火光将德意志人带到了近代世界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