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牛士摘取地中海上的明珠
意大利是地中海环抱的一个美丽的半岛国家。这里地处东西方的交通要道,在古代曾经产生了辉煌的古罗马帝国及其文明。在中世纪也是欧洲最繁华和富庶的商业和贸易中心,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等是中世纪最有名的城市。教皇居住在罗马,又使意大利成了欧洲天主教会的中心。亚平宁半岛上到处是历经千年风雨的名胜古迹,随处可见富丽堂皇的宫殿、气势恢弘的教堂、雄伟壮阔的广场和不胜枚举的雕像和绘画。到了15世纪末,文艺复兴正在意大利轰轰烈烈地展开,绘画、音乐、舞蹈、歌剧、雕刻、文学……大师辈出,作品似群星璀灿,人文主义思想令人神往。
查理八世进入佛罗伦萨
意大利像一颗灿烂夺目的珍珠,引得周围的大国对它垂涎三尺。西班牙刚刚结束了七个多世纪的“收复失地运动”,从阿拉伯人手中完成了国家的统一。西班牙拥有欧洲最强大的海军,在海外拥有庞大的殖民地。它遇到了一个强劲的对手法国,法国刚刚战胜了英国,取得了百年战争的胜利,国势正盛,专制制度得到加强,拥有欧洲最强大的陆军。两个大国为争夺和控制意大利,针尖对麦芒,展开了半个世纪的厮杀。
法国抢在西班牙前面,想先下手为强。要夺取意大利,首先要占领亚平宁半岛的“鞋跟部分”——那不勒斯。1494年1月那不勒斯国王斐迪南一世去世。法国国王查理八世宣称自己是安茹王朝的继承人,有权利继承那不勒斯。他率领大军抵达那不勒斯城下。1495年1月,查理八世接受了教皇任命他为那不勒斯国王的授职书。2月23日他进入那不勒斯城,自命为“法兰西、那不勒斯和君士坦丁堡的国王”,人们描述他“身穿帝服,披一件上等的斑鼬皮做成的、大翻领的猩红色大氅。左手握着滚圆的金苹果,右手拿着他长长的皇杖……全体臣民同声高呼,称他为威严无比的皇帝”。
西班牙的查理一世哪能让法国独吞意大利呢?但他很有心计,知道单凭西班牙之力,要打败法国还要费很大的劲儿。他懂得“人多力量大”这一朴素真理,认为最省力的办法就是组织反法同盟,把对法国不满的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对法国开战。于是,在争夺意大利的角逐中,他把军事外交手段施展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由于法军在那不勒斯进行掠夺,征收新税,犯下了各种暴行,激起意大利人民的义愤。1495年3月威尼斯、米兰和教皇组建了“威尼斯同盟”(也叫“神圣同盟”),目的是将法军从意大利驱逐出去。查理一世抓住机会,拉上德国人入了伙儿。查理八世闻知大怒,率法军北上进攻同盟军。7月6日在福尔诺沃被同盟军队包围。法军顽强抵抗,直到10月,法国骑士排成线式队形,奋勇杀开一条血路,才突破包围。1596年法军被迫撤出那不勒斯。
法国不甘心失败,查理八世1498年去世后,他的继承人路易十二1499年又重启战火。这次他从北面入手,攻占了米兰和伦巴第。查理一世一见势头不妙,抛弃了盟友德国,勾结法国,于1500年共同出兵攻占了那不勒斯。但是法西两国很快便因分赃不均而于1503年开战。12月在加里利亚诺河之战中,西班牙名将科多巴指挥1.5万人的西军方阵大显神通。以前,法国骑兵排成几排横队,即所谓的线式队形,高举闪闪发光的马刀,纵马疾驰,呐喊着冲锋,敌人很快就如鸟兽散了。可是这次,西班牙步兵却组成方阵,纹丝不动。方阵中的火绳枪发出密集的火力,使进攻的法国骑兵像割草一样从马上纷纷坠地。驰骋了几百年的法国骑士没想到以往不起眼的西班牙步兵,火力竟然如此猛烈,很快便扔下四千多具尸体大败而逃,法国骑士和战马尸横遍野。这是欧洲第一场用火器赢得的战斗。法国战败后,被迫将那不勒斯拱手让与西班牙。
但是查理一世并不甘心于和法国分享意大利,他想吃独食,便千方百计寻找机会。功夫不负有心人,机会很快便从天而降。威尼斯借对法国作战之际,扩张领土,引起众怒。1508年西班牙伙同法国、“神圣罗马帝国”、教皇以及一些意大利国家,结成反威尼斯的“康布雷同盟”,联手向威尼斯开战。1509年春天,法军攻占威尼斯在伦巴第的领地,5月14日在阿尼亚代洛之战中,大败威尼斯军。法国控制了意大利西北部,这引起了其他国家的眼红。西班牙借机联合英国、瑞士、威尼斯和教皇,又组成了反对法国的“神圣同盟”,于1511年10月向法国宣战。1512年在拉韦纳战役中,法军拥有2.5万人和50门大炮,数量远胜于西班牙的1.6万人和24门大炮。法军按中世纪的礼节给西班牙下了战书,但是仗打得十分残酷。双方经过长时间炮击后,在西军的阵地和战壕中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西班牙军依靠方阵,以寡敌众,给法军造成巨大伤亡,法军统帅加斯东·德富瓦也身负16处伤而阵亡,可见战斗的惨烈。最后,法军靠悬殊的兵力优势才击败了西军。法军伤亡4500人,西军和教皇军伤亡9000人。这次战斗被认为是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战争的分界线。但是,法军的胜利只是暂时的,因敌人过多,到了年底,法军被迫撤退并放弃了伦巴第。在以后几年,路易十二又被迫把在意大利所获得的一切都吐了出来。正所谓“壮志未酬身先死”,1515年他怀着野心未满足的遗憾告别了人世。
路易十二离世后,弗朗西斯一世继承了法国王位。他具有骑士风度,喜欢冒险和刺激。1515年9月,他集结了大队人马,配备了大批火炮,重新侵入意大利。在马里尼亚诺,法军用新型大炮的猛烈炮火,将米兰的瑞士雇佣军击溃,夺取了米兰,同时还占领了帕尔马和皮亚琴察,而西班牙则占领了那不勒斯。法国这一时期在意大利占了上风。
马里尼亚诺之战
1519年哈布斯堡王朝的查理一世在竞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角逐中,击败弗朗西斯一世,当选为皇帝,改称查理五世。虽然从一世变成了五世,降了四辈儿,但是他统治的不再是一个西班牙了,而是一个庞大的帝国,包括西班牙、那不勒斯、荷兰等欧洲领土及美洲帝国。他利用这一有利地位,得到了英国、罗马教皇和意大利一些小国的支持,而法国国王的中央集权地位也得到加强,“法国人把自己的自由和意愿全部托付给了国王”。1521年西法两国重新开战。而法国则得到了威尼斯的支持。1522年在比科卡之战中,西军中的德国雇佣军表现出色,打败了法军主要突击力量——瑞士雇佣军,炮兵的猛烈火力打得瑞士军队血肉横飞,30分钟内就有3000人横尸战场。法军战败。随后,弗朗西斯一世率军越过阿尔卑斯山,占领米兰。1525年在帕维亚之战中,由23000人组成的神圣罗马帝国军队(主力是西班牙矿工)作战英勇。法军炮火猛烈,帝国军队一度混乱。法军骑兵随后发起冲锋。这时候矿工组成的神圣罗马帝国步兵方阵用密集的步枪火力击退了骑兵的冲锋,随后发起冲锋,瑞士人一触即溃,法军又遭惨败,共伤亡8000人,法王座骑被击毙,他本人也当了俘虏,被关在西班牙的马德里。他在狱中给母亲的信中悲惨地写到:“这是除了爵位和生命外,我一无所有的时刻。”此时,英军也入侵法国,法军统帅波旁公爵背叛,但是正当法国处于崩溃的边缘之际,事情却出现了转机。
帕维亚之战
查理五世的成功引起了教皇的不安,认为这威胁到了他在欧洲的权威。于是他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开始反对查理五世。在教皇的鼓动下,1526年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和法国建立了反对西班牙的“科尼亚克同盟”,法王也在此时被放回国。1527年战争再起,5月,在罗马之战中,西军中的波旁公爵被击毙,法军大胜。西军和德国雇佣军两万多人哗变。他们冲进罗马城,烧杀抢劫,有八千多名居民丧生,无数珍贵文物被洗劫一空。法军在威尼斯和热那亚海军的支援下,节节胜利。然而就在法军胜利即将到手之际,风云突变:热那亚倒戈,法军失去了制海权。祸不单行,鼠疫流行使法军官兵大批死亡。1529年法国处于不利地位,被迫与西签约,放弃对意大利的权利。但七年后,不甘心的法王再次挑起战火,这次法军进展顺利,占领了皮蒙特和萨伏依。1538年法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签订了10年的停火协议。但是法国使者在米兰被暗杀,又使战火在1542年重燃。法国同丹麦、瑞典、奥斯曼帝国结盟,而西班牙同英国结盟。法军在意大利获得进展,而西班牙却攻入法国境内。双方打了个平手。1544年签署和约。
1547年弗朗西斯一世去世,亨利二世继位。他于1552年先发制人,发起进攻。双方又大动干戈。但结局是谁也打不过谁。1558年查理五世也去世了,其子菲利浦二世继位。1559年双方签订了《卡托—康布雷西和约》,正式结束了两国间半个多世纪的战争。西班牙取得了意大利的大部分地区,包括:米兰、那不勒斯、西西里和撒丁。法国所得无几。
意大利战争是法西两国争夺意大利乃至欧洲霸权的战争。半个多世纪里,法国的四位国王和西班牙的两位国王付出了他们的全部精力,双方各有所获,可以说是“双赢”:战争促进了法国中央集权的发展,使法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进一步统一和发展,为后来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铺平道路。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一度成为欧洲最强大的专制政府,西班牙也确立了它在意大利的优势地位。而意大利却陷入分裂和外来干涉和压迫中,经济一蹶不振,如佛罗伦萨的呢绒产量从15世纪末的2.5万匹下降到1530—1540年的几百匹。从此,意大利长期处于欧洲二流国家的行列。
意大利战争拖的时间很长,交战双方经常和不同的国家结成同盟作战。而这些同盟维持的时间很短,参加国为了一己私利经常变来变去。战争仍以夺取领土和掠夺财富为目的。双方军队只以对方军队作为攻击目标,不打歼灭战,只求征服对方。双方交战的规模有限,最大的会战也只有2—3万人。在战争中,步兵和炮兵发挥了重要作用。法、西两国均大量使用改进了的“热”兵器:火枪和使用轮子作炮架的青铜火炮,这种火炮比当时各国使用的铁制大炮轻得多,平时可以作为炮车由马牵引,机动性强。作战时,炮车可以作为炮架,进行射击。炮兵首次参加野战和攻打坚固设防的堡垒和城市,引起攻防战术的变化。如:对重兵防守的要塞经常围而不攻;野战军用于为受围困的要塞解围;攻击设防要塞时,要先在敌人炮火射程之外设立围攻线,并要构筑土木工事,形成阻援线,然后再逐步展开攻击。在战争中,火器正在显示出它对冷兵器的优越性,步兵的作用日显重要,可以说意大利战争开创了使用火药和职业步兵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