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文化概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中国历史与地理

1 历史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5000年的文明史。在外国人心目中,中国既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又是一个神秘的国度。因此,让学习汉语的外国人了解一些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是很有必要的。另一方面,所谓中国文化,也正是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演变和丰富的。所以,要了解中国文化,就必须了解中国的历史。

1.1 中国历史沿革

1.1.1 旧石器时代

首先登上中国历史舞台的,是与猿类有了本质区别的古人类。一个世纪以来,某些西方学者如安特生等人,主张中国人种外来说。但是,大量考古发现多次否定了这类说法,并以无可辩驳的事实一再证明,中国人的祖先很早就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中华民族是独立起源的民族。1998年在安徽省繁昌县孙村镇瘌痢山人字洞发现了250万年前的人类遗迹。此外,最主要的古人类考古发现还有:

巫山人:1986年发现于四川巫山,距今200万年左右。

元谋人:1965年发现于云南元谋上那蚌村,距今170万年左右。元谋人已会25制造和使用石器。

蓝田人:1963年发现于陕西蓝田,距今65—80万年,脑容量约780毫升。

北京人:1929年发现于北京西南房山县周口店龙骨山,距今50万年左右。平均脑容量为1075毫升,身高约156厘米。除打制石器外,用火痕迹明显。

马坝人:1958年发现于广东韶关马坝乡狮子山洞穴,距今约20万年。

长阳人:1956年发现于湖北长阳赵家堰洞穴,晚于马坝人,早于丁村人。

丁村人:1954年发现于山西襄汾丁村,距今约5万年。

柳江人;1958年发现于广西柳江通天岩洞穴,晚于丁村人,早于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1933年发现于北京市房山县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穴内,距今1.8万年。

资阳人:1951年发现于四川资阳黄鳝溪,距今7000年。

以上所列仅仅是众多发现中的典型代表,他们代表了从早期猿人到早期智人(古人)、再到晚期智人的发展历程,表明中国是完成从古猿到人类演进过程的地区之一,是原始人类生活的重要摇篮。人类学的研究表明,以上这些古人类有着一些共同的体质特征,并存在明显的承续、发展序列,基本上是在一个大的人种——蒙古人种——的主干水平下发生和发展的。而在构成中国原始人的人种特征中,并未发现西方人种的成分。因此,中华民族不是外来的,而是独立起源的,是在中华大地上土生土长的民族。正是这一点,对中国文化持久稳定的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劳动是人区别于一切动物的根本特征,而能否制造工具则是其鲜明标志之一。上述原始人类制造的工具,只能是对现有自然物的加工,如木、骨、牙、石等。在漫长的岁月中,只有石质工具最易保存下来,所以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古人类的工具遗留,主要是石器。依石器制作的精细程度,考古学上又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上述从元谋人到山顶洞人、资阳人,都处在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早期,石器制作技术简单,器形不规则,大多未经二次加工;晚期二次加工痕迹明显,甚至可用来加工精美的装饰品。随着石器制作技术的不断提高,磨制的较精细的石器逐渐代替了原先打制的较粗糙的石器,这就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1.1.2 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分布十分广泛,其中最具有典型性的有以下几种:

河姆渡文化:距今约7000—6000年。1973年首次发现于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村东北,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生产工具有石、骨(角、牙)、木、陶等种类,其中26骨器是主要部分。陶器为黑陶。

仰韶文化:距今约7000—5000年。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中一个重要遗址在西安东郊的半坡村。仰韶文化属于母系氏族社会的繁盛期,由于遗物中常有彩陶,所以也被称为“彩陶文化”。

大汶口文化:距今约6000年。1959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省宁阳县堡头村和泰安县大汶口一带,分布于鲁西南和苏北的黄河下游地区。生产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骨器多而精致,陶器以灰陶为主,红陶次之。

龙山文化:距今约4000多年。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龙山文化属于父系氏族社会时期,因遗物中黑陶较多,又称“黑陶文化”。

屈家岭文化:距今约4000多年。1954年首次发现于湖北省京山县屈家岭,分布于江汉平原。以薄如蛋壳的小型彩陶器、彩陶纺轮、长颈圈足壶和高圈足豆为主要特征。经济以农业为主,已能种植粳稻,饲养猪、狗家畜。

此外,还有浙江的良渚文化、江苏的青莲岗文化、辽宁的红山文化、甘肃的齐家文化、辛店文化、马家窑文化、寺洼文化等。

除了考古学上的证据之外,还有一些传说可供参考。在漫长的史前时代,由于缺乏文字记载,这些传说纷纭杂乱,很难说清哪些是信史,哪些是传疑。采取简单肯定或简单否定的态度,都失之偏颇。事实上,历代的传说是信中有疑,疑中有信。一方面,这些传说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难免会有许多附会演绎,所以不宜把传说完全当做信史;另一方面,这些传说毕竟是以上古时代的历史为素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种种真实生活,因此具有宝贵的研究参考价值。

有句广为流传的话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据说盘古是开天辟地的创世英雄,这当然不可信,但也反映了中国人对太古时代的人格化。三皇五帝则是传说中的始祖,不过他们生活的时代已处于中国文明的前夜,相当于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阶段,亦即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晚期。中国历史上的各种文化发明和事物起源的传说,大都集中在这一时期,而大量的考古成果也间接地证明了这一点。

中国人习惯于称自己是炎黄子孙,大概是因为炎帝和黄帝都是那一时期的部落首领,而且势力最为强大。尤其是黄帝更被称为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许多发明创造都被说成是黄帝及其亲属、部下首创。相传黄帝发明了衣帽,开始建造房屋,制造车船和弓箭。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羲和占日,常27仪占月,容成作历,于是产生了历法等等,黄帝遂有了“人文初祖”的美誉。这当然不可尽信,但也说明在黄帝时代,社会文化有了长足的进步。人们常常称“中华文明五千年”,便是从黄帝时代开始算起的。

1.1.3 国家政权初创时期

中国历史上有所谓“三代”之说,三代即夏、商、周三代。夏代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首次完成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这时阶级分化已很明显,中国也由此进入了奴隶制时代。关于夏代的历史,我们所知甚少,只有一些极为简略的文字记载。夏代有没有文字?农业发展到什么程度?政治组织如何?这一切都没有完全得到考古学的证实。比较可信的是,夏王朝大约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共传14世,17君,历时470年,开国之君是禹。其君位是父死子继,而非兄终弟及。全国的行政区划共分为“九州”,每个州的行政长官称为“牧”。1959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发掘了一处重要的文化遗址,经碳14测定,其绝对年代相当于夏代。在“二里头文化”遗址中,除发现有宫殿、房基、窖、窑、水井等遗址外,还发现有用青铜铸造的爵、铃、刀、镞、锛、凿、锥等。青铜器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历史已结束了野蛮时期,跨进了文明的大门。

1.1.4 商周文明

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商族首领汤灭夏之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朝,历时550多年。商朝在最后的270多年间,定都于殷,即今河南安阳,所以商朝又名殷朝。商朝后期,奴隶制文明高度发展,标志这一文明的,是青铜冶炼技术的进步和甲骨文字的成熟。

商代的青铜业,从考古发掘到的器物来看,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比夏代有了飞跃的发展。仅在殷都遗址——即所谓殷墟——一地出土的青铜礼器,就达数千件之多。礼器以酒器为主,也有鼎、簋、盘等器物;青铜兵器有戈、矛、斧、钺、镞、刀等;青铜生产工具有刀、锥、斧、锛、铲、凿、钻、针、鱼钩等。此外还有青铜车马和乐器。

商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水平很高,不仅有可容铜液12.7公斤的陶制炼锅,有铜制的型范,而且铜、锡、铅的比例基本上符合科学要求。所制器物造型美观,纹饰工巧,尤其是礼器,更是技艺高超的艺术品。其中在殷墟王陵出土的“司母戊鼎”,可以说代表了商代青铜器制作的最高水平。至于生产工具和兵器,则质坚刃利,使用方便,代表了商代物质文明的另一重要方面。

殷墟出土的遗物,除了大量青铜器、石器、陶器和骨器外,最值得重视的是无数28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原来,商代贵族十分迷信,举凡祭祀、征伐、疾病、田猎、农业的丰歉、天气的风雨阴晴等大事,都要进行占卜,以了解鬼神的旨意。每次占卜,都要把所问事项、占卜日期、吉凶结果以及应验情况等内容,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这些文字称为卜辞,又叫甲骨文。甲骨文单字总数约有5000个以上,其中已被认识的有2000多字。

甲骨文已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铜器铭文,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不仅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也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有文字记载的崭新历史时期。

周王朝崛起于中国的西部,大约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领兵讨伐商朝的最后一位国君纣王,一举灭商,建立了周朝,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武王伐纣”。

周王朝经历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阶段,历时约有800年。西周的政治制度基本上是“分土封侯”,即把土地分封给诸侯以建国,这就是所谓“封建制”制,也称“封建制”。诸侯在封区之内也实行分封制,他把大部分土地分封给自己的卿、大夫,作为“采邑”;卿、大夫又把所封采邑内的土地分封给士,士则直接统治老百姓。这就是所谓的“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的原则。

当时的土地制度是“井田制”。所谓井田制,有两种含义:一是田地的形状。由于田地当中有阡陌、沟渠,把田地分成了若干个方块,很像“井”字形;二是经营田地的方式。当时的田地都属国家所有,从这个意义上说,都可叫做“公田”,当然这是广义的“公田”;贵族们把田地分为两类:一类为“公田”,这是狭义的“公田”,实际上是驱使农奴无偿代耕,收获物全部要缴给贵族;另一类为“私田”,贵族们把田地分配给一家一户农奴耕种,收获物归农奴所有。

孔子曾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意思是说,周朝的礼仪制度是以夏商两代为依据而制订的,丰富多彩,我主张周朝的。使孔子如此心仪神往的周代礼仪制度,一是宗法封建制度,一是礼乐制度。封建制已如前述,现在谈谈宗法制。“宗法”一词始见于宋人张载的《经学理窟·宗法》一文,是对父系宗族内的宗子法的简称。但宗法制度却由来已久,它是由原始社会末期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实际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基本特点的权力分配制度,包括立子立嫡制度,庙数制度,同姓不婚制度等等。按宗法制的规定,周天子为天下的大宗,其嫡长子为宗子,乃王位继承者;庶子为小宗,周天子以其政治权力把他们封为诸侯。诸侯、卿、大夫、士各为本支的大宗,其嫡长子为职位继承者;庶子为小宗,再分封。由此可见,宗法制与封建制是互为表里的,其核心是在维护父权的基础上,确立嫡长子继29承的世袭特权,使权力早有归属,以免争夺残杀。

礼乐制度与宗法封建制也是互相配合的。“礼”起源于原始社会的习俗和祭祀仪规,进入文明时代,统治阶级便对其加以改造和条例化,作为从制度上稳定社会秩序的手段。相传周代的礼包括五类:吉礼(祭祀鬼神,祈求福祥);凶礼(哀邦国之忧,包括丧礼、荒礼、吊礼);宾礼(迎宾亲附诸侯之礼);军礼(协和邦国,包括大师之礼、大田之礼);嘉礼(亲善万民,包括饮食、昏冠、宾射、燕飨之礼)等等。可见周礼十分烦琐,无所不至地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礼规定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上下尊卑关系,使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从人事到祭祀,从日常生活到政治活动,都处在与其身份相适应的礼的规定之中。这些礼通过具体的典礼仪式、行为规则,以及表示身份差别的宫室器用、舆服旌旗等,来体现宗法等级制度。所以说“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富贵轻重皆有称者也”。

“乐”在原始社会的生活习俗和祭祀仪规中,与礼相配合,不过这还只是一种不自觉的结合。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尤其是西周时代,统治阶级开始自觉地把礼和乐结合起来,使礼乐偕配,“相须为用”,终于形成了世界文化史上十分罕见的礼乐制度。在礼乐制度下,乐不仅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艺样式,而且包括与礼相配合的所有艺术程式和意识规范。如果说基于宗法制度的礼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外在规范的话,那么乐则是基于审美感情的内在自律的文化规范。所谓“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云云,其目的就在于以礼乐来化解当时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使人们心甘情愿地各安本位,不至犯上作乱,以维持和巩固原有的伦常秩序和宗法统治。但是,历史总是要前进的,社会总是要发展的,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便逐渐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公元前770年,周幽王在申国和犬戎联军的攻打下,兵败被杀。平王继位后将都城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的前段因鲁史《春秋》记载而得名“春秋”(前770—前481),后段则因列国征战而称“战国”(前481—前221,东周于前256年为秦所灭)。春秋、战国时期是历来公认的一个大变革时期。这种变革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现简述如下:

经济方面,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铸造并使用铁器,大约始于西周末年或春秋初年。春秋中期以后,使用铁器的情况已较普遍。与此同时,牛耕也得到了大力推广。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为开荒和兴修水利提供了有力工具,也使当时的生产力有了飞速发展,于是出现了田地私有化的现象。由于开始时私田不必向国家纳税,所以拥有大量私田的人富可敌国;与此相反,井田制下的农业生产却每况30愈下,农奴们在公田上消极怠工,甚至结伙逃亡,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由于公田歉收或荒芜,诸侯的经济日益困难,出现了“私肥于公”的现象。各国诸侯为了扩大税源,增加财政收入,先后进行了赋税制度的改革。其中公元前594年鲁国的“初税亩”是最著名的一次改革,它规定以田亩面积为单位征收耕地税,实际上承认了私有土地的合法性。由于“初税亩”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时的生产关系,所以不少学者以此作为中国已经进入封建社会的标志。

政治方面,形成了诸侯割据称霸的局面。平王东迁以后,王室势力日益衰弱,特别是春秋中期以后,天子实际拥有的土地和人口极少,只相当于一个弱小的诸侯,政治、经济都要依附于强大的诸侯。而大大小小的诸侯也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据文献记载,春秋时有诸侯国140多个,后来许多小国相继被灭掉,另一些大国陆续吞并了周围的许多小国,国势更加强大,于是出现了大国相继割据称霸的局面。历史上曾有“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之说。前者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但宋襄公实际上并未称霸,而争霸的大国还有吴、越两国;后者是指秦、楚、齐、燕、韩、赵、魏七国。总之,“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所代替。值得注意的是,在战国时期,由于阶级关系和生产关系的急剧变化,以及各国之间频繁的战争,促使各国一些有作为的政治家对本国的现状不断进行改革,甚至变法。其中最有名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变法的结果使秦国迅速强盛起来,终于击破了其余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封建帝国。

思想文化方面,更是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春秋战国时期,新旧阶级之间,各阶级、阶层之间的斗争既尖锐激烈又错综复杂。再加上平民教育的展开,“士”阶层的崛起,使社会上各个不同阶级或阶层的代表人物纷纷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试图以自己的政治理想来改造当时的社会,从而形成了学派林立、百家争鸣的新局面。先秦诸子及其创立的思想体系,成为后来中国乃至整个东亚文化的基本精神资源。

总之,“礼崩乐坏”,天下大乱,却换来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一元文化的离析,却导致了多元文化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不仅把中原本土的华夏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而且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地域文化的发展,同时,它也孕育着大一统时代的早日到来。

1.1.5 秦汉一统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终于扫平六国,在全国范围建立起了大一统的封建国家。中国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成为一个疆域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31为了巩固和发展新建的国家,秦始皇除了对六国旧贵族及其他反秦势力残酷镇压之外,还采取了许多政策和措施:(1)创立皇帝制度,实行专制主义。嬴政自称“始皇帝”,子孙继位为“二世、三世,至千万世,传之无穷”,这就是嬴政被称为“秦始皇”的由来。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独断专行,实行专制主义。其下设三公九卿,以为辅佐。(2)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秦始皇在全国设立40个郡,郡下设若干县,县以下有若干乡。郡、县长官都由皇帝和朝廷任免。(3)统一文字、车轨、货币、度量衡。

前两项制度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个新发展,对保卫祖国,巩固统一,产生过一定的历史作用。在此后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基本上沿用了这种制度。第三项措施对于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对中国此后2000多年的历史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但是,秦始皇也采取过一些做法。如焚书坑儒、修筑长城、开凿驰道、大修陵墓、广造宫殿,无休止地征用全国的人力和财力,弄得民不聊生,民怨沸腾。结果在他死后便爆发了以陈胜、吴广为首的农民大起义。这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强大的秦王朝仅存在了14年(前221—前207)便猝然而亡,这两件事对中国古代的历史和社会都产生过极大的影响。2000多年间一些有作为的帝王和政治家、历史学家,都对此事十分重视,发表过许多议论,试图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秦王朝的短命而亡,固然是秦始皇苛刑暴政的结果,但他统一中国及其所采取的一些积极措施,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以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经济文化的发展,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秦末农民起义队伍中,刘邦和项羽是两支势力较大的起义军首领。为了争夺天下,双方展开了殊死较量。最后,善于用人的刘邦打败了刚愎自用的项羽,重新统一了全国,于公元前206年建立了西汉王朝。

西汉在政治和经济方面,基本沿袭了秦王朝的制度和政策,只是有些地方略有改变。西汉初期,吸取了秦朝短命而亡的经验教训,采取了无为而治、“休养生息”的政策,使人民在大乱之后得以重整家园,恢复生产。在文帝和景帝统治时期,国家逐步富强起来,出现了所谓“文景之治”的局面。但是,由于西汉仍然沿袭了西周的分封制,致使各地的诸侯王割据一方,与中央政府分庭抗礼。汉景帝时,终于爆发了以吴王刘濞为首发动的一次同姓王联合大叛乱,历史上称为“七国之乱”。此后,具有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进一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成功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并实行盐、铁官营,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使国力空前强盛起来。32从那时起,中原地区的人开始被称为“汉人”,原先的华夏族也逐步改称“汉族”,此后的“汉语”、“汉字”、“汉文化”等等,都由此而来。

西汉前期,最高统治集团以黄老思想指导政治,社会上诸子百家的思想非常活跃,这种情况对加强中央集权十分不利。汉武帝继位后,大儒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受到汉武帝的赏识和采纳。从此以后,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导地位。董仲舒把儒家、法家、阴阳家合为一体的新儒学,不仅被武帝以下汉代帝王所接受,而且在此后2000年间,历代王朝虽然选用过各种精神武器,但经过反复改造的儒学一直被视为正宗,成为无可替代的统治思想。

在对外关系中,西汉与匈奴的关系最引人注目。西汉前期,匈奴国势强盛,咄咄逼人,而汉朝百废待兴,尚在恢复,在汉匈对峙中只能采取屈辱性的“和亲”政策,即把汉朝宗室之女嫁给匈奴单于,以求双方相安无事。汉武帝继位以后,于元光二年(前119年)开始对匈奴进行战争。他先后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等北伐匈奴,解除了匈奴对西汉的威胁。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到汉都长安,要求与汉和亲。汉元帝把宫女王嫱(字昭君)嫁给他,汉、匈从此友好相处,“昭君出塞”的故事也传为千古佳话。

在汉匈之战过程中,汉朝的使者多次出使西域,著名使者张骞为打通西域之路,历尽千辛万苦,足迹达于中亚、西亚的广袤地区,这就开辟了通往西域之路。当时,自长安经河西走廊通往中亚、西亚有两条道路,一条为天山北路,一条为天山南路。西域商人把中亚、西亚出产的蚕豆、大蒜、胡萝卜、葡萄、石榴以及骆驼、汗血马等运到中原,同时,西域的各种艺术也随之传入中原;汉朝以丝绸为主的各种商品也运往西域,再由西域商人转运欧洲大秦(罗马帝国)等地。这条东西贯穿的商路,便被称作“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成为洲际海运开通以前沟通亚欧大陆东西两端文明的主要通道,极大地促进了亚欧经济文化的交流,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西汉末年,各种矛盾加剧,社会动荡不安。外戚王莽夺取了汉朝政权,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新”(公元9—24)。王莽为缓解社会矛盾而“托古改制”,但并未成功,反而引起农民起义。西汉末年主要有两支农民起义军,一支是以王匡、王凤为首的绿林军,一支是以樊崇为首的赤眉军。汉高祖刘邦的后裔刘秀也参加了绿林军起义,他在扩充势力后镇压起义军,并统一了全国,在洛阳建立了政权,史称“东汉”。

东汉前期,帝王尚能励精图治,比较重视改善社会状况。除了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吏制以外,还解放奴婢,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因此,其疆域仍能保持西汉时的规模,社会经济也比西汉有了进一步发展。但从中期开始,政权交替控制在外戚和33宦官两大集团手中。这两大集团各谋私利,互相争斗,双方为扩充实力,不惜卖官鬻爵,使得贿赂公行,政治十分黑暗。东汉后期,宦官掌权,政治更加腐朽,一部分正直的官吏和太学生结合起来,与宦官集团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宦官集团称这些人为“部党”,进行了残酷镇压,先后两次将大批“部党”禁锢起来,史称“党锢之祸”。

东汉末年的桓帝、灵帝时期,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社会危机日益严重。广大农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而官僚、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却有增无已,终于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由张角发动并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以黄巾包头,故称“黄巾起义”。这次黄巾大起义从中平元年(184年)2月举事,到11月失败,共战斗了9个月。起义军约有百余万人,起义风暴席卷全国。这次起义虽然被朝廷和豪强地主镇压下去,但基本上摧毁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并在此后的封建社会中,一直鼓舞着广大农民反抗黑暗统治。

1.1.6 魏晋南北朝

在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下,东汉王朝的统治名存实亡。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以后,天下四分五裂,军阀割据混战。在众多大大小小的军阀中,曹操是最为突出的一个。他在初平三年(192年)一次收编“青州军”30余万人,大大加强了自己的军事实力;建安元年(196年)开始在许县(今河南许昌东)屯田,以积蓄军粮,加强了自己的经济实力;同年,他又把逃难中的汉献帝迎到许县,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建安五年(200年),他以其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在具有决定意义的官渡之战中以弱胜强,打败了劲敌袁绍,基本上统一了中国的北方。

曹操在统一北方之后,乘胜南下,试图攻下荆州,接着出兵江东,以便统一全国。但在赤壁遭到刘备和孙权的联合抵抗,孙、刘使用火攻,全部烧毁曹军的战船,随后又水、陆并进,结果曹军大败。这就是决定“天下三分”的著名战役“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后,曹操回到北方,先后打败韩遂、马超和张鲁。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死,他的儿子曹丕夺取了皇位,改国号“魏”,建都于洛阳,历史上称为“曹魏”。刘备在赤壁之战后,占据了荆州在长江以南的四郡,214年进入益州(今四川),219年又把势力扩大到汉中。221年刘备做了皇帝,建都于成都,国号汉,以恢复汉王朝相号召,历史上称为“蜀”或“蜀汉”。赤壁之战后,孙权巩固了他对江南的统治。219年孙权命令吕蒙截杀关羽,夺取荆州。第二年,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亲自率领大军讨伐孙权。孙权任命陆逊为大都督,率领5万士兵以逸待劳,在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南)使用火攻,大败蜀军。这就是历史上另一个以弱胜强的著34名战例“吴蜀夷陵之战”。229年,孙权也做了皇帝,建都于建业(今江苏南京),国号“吴”,历史上称为“孙吴”。这一段时期就是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

魏、蜀、吴三国之中,曹魏的政治和经济情况是比较好的,实力也比蜀、吴两国强得多。因此讲三国历史,一般是以曹魏一方为主。早在曹魏立国之前,曹操就反对东汉时期把“门第”和“道德”作为用人主要标准的做法,主张“唯才是举”,只要是“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不论品德如何,都可重用。这可以说是用人政策的一大改革,是对东汉一代世家大族垄断政权这种局面的一次重大打击,同时也为曹魏集团选拔了不少有用之才。曹操死后,曹丕制定了“九品中正制”,作为选拔官吏的制度,所以又称“九品官人法”。这种制度规定,由中央一些官吏兼任原籍所属郡的“中正”,让他们察访本郡有才能的士人,列为九等,以备选用。选用的原则是以人才的优劣论等级,而不论出身的贵贱,这与曹操“唯才是举”的政策是一致的。

蜀国丞相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他掌权的十多年中,蜀国的政治比较稳定,经济也有发展。他死后,蜀国一蹶不振,263年被魏国消灭;吴国所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在黄巾大起义时也比较稳定,建国后,北方人口南迁,又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因此吴国一度比较富庶。吴黄龙二年(230年),吴主孙权派将军卫温和诸葛直率领士兵10000人航行到夷州(今台湾),这是中国古文献中有关台湾与大陆政治上连为一体的最早记录。

曹魏后期,司马氏掌握大权。265年,司马炎做了皇帝,这就是晋武帝,建都于洛阳,国号晋,历史上称为西晋。晋代魏之后,即在蜀地江岸大造战船,训练水师,为灭吴作了充分的准备。

这时的吴国政治黑暗,防务松弛,人心涣散,岌岌可危。279年,晋调六路大军共20余万人伐吴。第二年3月灭吴。中国在分裂、割据、混战了90年之后,重新归于统一。

西晋统一全国后的10年间,是西晋社会经济最好的时期。然而好景不长,晋武帝司马炎死后不久,发生了以争夺最高统治权为中心的“八王之乱”。这场战乱长达16年之久,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也从根本上动摇了西晋王朝的统治基础。与此同时,门阀士族制度也在形成。汉王朝集权政治崩溃之后,门阀士族制度便成为此后几百年间的一大特征。本来曹丕制定的“九品中正制”是为选拔真正的人才而制定的,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由于西晋时的中正官一职多为士族门阀出身的官僚所把持,致使这一制度逐渐成为他们培植门阀私家势力的重要工具,完全背离了选拔真正人才的初衷。在当时的社会秩序中,士庶之间等级分明。门阀士35族不仅在免除徭役和选举等方面享有种种特权,而且在法律上可以按品第高低占有土地和农民。西晋的“九品中正制”,其实质就在于区别士庶,分辨尊卑,确保门阀士族在选举方面的特权。于是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晋书·刘毅传》。的情况。这种现象,是西晋政治迅速走向黑暗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西晋统治集团的日益腐朽,各族人民也不断起义,这些起义进一步削弱了西晋王朝的统治。匈奴贵族刘渊乘机在山西反晋称帝,他的儿子刘聪继位后,于永嘉五年(311年)派刘曜攻破洛阳,俘虏了晋怀帝;西晋在关中的官僚又在长安拥立秦王司马邺为皇帝,这就是晋愍帝。建兴四年(316年),刘曜又攻入长安,俘虏了晋愍帝,西晋灭亡。

西晋灭亡后,中国分为南北两部分。在南方,是西晋皇族司马睿建立的王朝,建都于建康(今南京),历史上称为东晋(317—420)。在北方,是“五胡十六国”。所谓“胡”,是汉族对少数民族的蔑称,“五胡”即匈奴、鲜卑、羯、羝、羌五个少数民族;“十六国”,则指他们建立的前赵、后赵、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夏、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成(汉)等十六个政权。其实,在十六国之外,还有辽西、仇池、后蜀、代(北魏)、冉魏、西燕等。十六国也并非都是“五胡”所建,其中也有汉人建立的。所谓“五胡十六国”,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而已。

后来,强大起来的前秦于公元382年统一了中国的北方。当时只有南方的东晋与它对峙,而东晋在前秦皇帝苻坚的眼里简直微不足道。383年,苻坚亲自率领90余万大军南下灭晋,而东晋军队只有8万人。双方在淝水(今安徽省境内)展开决战,结果前秦一败涂地,东晋大获全胜,这就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后,东晋收复了徐、兖、青、司、豫、梁6州(今山东、河南、陕西等部分地区),并进一步稳定了在南方的统治。但东晋也无力收复中原,于是南北对峙的局面便长期延续下来了。

东晋末年,刘裕掌握了军政大权。元熙二年(420年),晋恭帝禅位,刘裕正式做了皇帝,国号宋,历史上称为“刘宋”。中国从此进入南北朝时期(420—589)。南朝相继出现的有宋、齐、梁、陈四个朝代,每个朝代都只存在了短短的几十年。在北方,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鲜卑人拓跋珪于386年乘机复国,不久改国号为魏,历史上称为“北魏”、“后魏”、“拓跋魏”、或“元魏”。初期建都于平城(今山西大同),后期建都于洛阳。至439年,北魏统一了中国北方,进入北朝时期。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建都于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西魏建都于长安。后来东魏被北齐取代,西魏被北周取代。577年,北齐为北周所灭,北方重归统一。

南北朝时期值得一提的重大事件还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改革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开始于太和八年(484年),主要改革政治、经济制度,如整顿吏治,实行均田制、三长制、户调制等;第二期开始于太和十八年(494年)迁都洛阳之后,着重改革随迁洛阳的鲜卑人的生活习俗,促使鲜卑人积极接受汉文化。如学习汉族王朝的各种礼仪,改穿汉服,改说汉语,改汉姓,鼓励鲜卑人和汉人通婚等。孝文帝的改革,不仅对改造封建政权、打击门阀士族、恢复和发展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大大推动了北方民族的融合过程。可以说,魏晋南北朝是形成华夏民族大家庭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

1.1.7 隋唐五代

公元581年,北周的外戚杨坚篡周建隋,自立为帝,这就是历史上的隋文帝。从此,北朝结束。开皇八年(588年),隋文帝派次子杨广统兵51万灭掉陈朝,结束了长达300多年的四分五裂局面,重新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杨坚称帝以后,即着手整顿朝政,进行改革。首先是改革官制,设立三省(尚书、中书、门下)六部(吏、礼、兵、刑、民、工,民部至唐代改称户部),并改州、郡、县三级为州、县二级,这对隋以后的历代王朝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次是废除“九品中正制”,在地方设立州、县学,进行秀才、明经两科的科举考试。到了隋炀帝时又增加进士科。从此开创了科举制度,为庶族地主知识分子参政开辟了道路。此外,还改革了兵制,制定了新的刑律——“开皇律”,实行均田制等。这些改革对隋朝加强统一、发展社会经济等产生了重要作用。

但隋炀帝上台后却大兴土木,每月役使200万人从事东都洛阳的建设,又动员100万人增筑万里长城,还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南至杭州、北通涿郡(今北京)、贯通中国南北的大运河,同时还不断发动对吐谷浑和高丽的战争。直弄得国家财力枯竭,百姓苦不堪言。隋朝只经过了短短37年,便在各路起义军的沉重打击下土崩瓦解了。

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中,大贵族出身的李渊乘时而起,占领长安作为都城,于618年自立为帝,国号唐。

大唐王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统治时间最久的王朝之一(618—907),其疆域之大,民族之多,都是空前的。大唐王朝的第二个37皇帝太宗李世民,是封建时代少有的英明之主。他依靠太原起兵的声望和军事统帅的实力,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逼高祖李渊让位,从而当上了皇帝。在唐太宗统治的23年中(627—649),君臣一再探讨隋朝灭亡的原因,从中汲取经验教训,重视发展生产,轻徭薄赋;广开言路,任人唯贤;因此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秩序比较安定,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比较快,于是国力也随之强盛起来,堪称盛世。由于唐太宗的年号叫“贞观”,历史上就把这一时期叫做“贞观之治”。

此后,唐高宗李治的皇后武则天,从以皇后掌权,到由皇帝退位,共当政50年。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也是封建时代一位著名的女政治家。她的主要政绩有:(1)沉重打击了士族势力,使腐朽的门阀制度进一步衰落。(2)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继续上升。(3)发展了科举制度,创武科,开殿试,给庶族士人参政开了方便之门。(4)收复了安西四镇,开发和巩固了西北边疆。尽管她在位期间也有不少弊政,但总的说来,武则天是一位有才能、有作为的统治者,对前朝的“贞观之治”和后来的“开元盛世”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唐玄宗李隆基是武则天的孙子,即帝位后,励精图治,革除积弊,改善吏治,发展生产,使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升平景象。唐玄宗这一时期的年号叫“开元”,历史上称之为“开元盛世”。但是,唐玄宗的后期纵情声色,不理朝政,宠爱杨贵妃,任用奸相李林甫、杨国忠,政治十分腐败。天宝十四年(755年),镇守今河北、山西、辽宁一带的节度使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看到唐朝内地兵力空虚,政局混乱,就以诛除杨国忠为名,发动叛乱,以便乘机夺取唐朝的天下。直到763年,唐王朝才平定了叛军。这场持续了8年的战争,历史上称为“安史之乱”。唐王朝经过这场战争,国势迅速由强盛转向衰落。更兼各地的节度使在平叛以后乘机扩大自己的地盘和军队,于是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此后的百余年间,唐王朝中央有宦官专政、牛李党争,地方则有藩镇割据,成为唐王朝中后期的三大痼疾。尤其是后期,各种社会矛盾越发尖锐,于是一场震撼全国的农民起义就首先在河南、山东爆发了。

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大起义失败后,唐帝国也随之土崩瓦解,中国又进入分裂割据的状态。公元907年,节度使朱温废掉唐朝皇帝,建立梁朝,史称后梁。在此后的50多年里,相继出现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加上后梁,共是5个朝代,称作“五代”;同时,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山西,还先后出现了前蜀、吴、闽、吴越、楚、南汉、南平、后蜀、南唐、北汉等10个割据政权,称作“十国”。历史上总称这一时期为“五38代十国”时期。在这期间,北方战乱频仍,南方则相对稳定,中国的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

1.1.8 宋辽金元

公元960年,后周的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了政权,建立宋朝,建都汴梁(今开封),史称“北宋”。公元979年赵匡胤灭掉了五代十国中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从而确立了北宋王朝的统治。同北宋并立的还有几个少数民族政权,主要是契丹族在北部建立的“辽”,后来取代辽的女真族建立的“金”,还有西北党项族建立的“夏”。在北宋统治期间,始终伴随着这些政权的侵略。宋太祖赵匡胤和他的继承者一贯采取妥协退让的政策,向侵略者割地进贡,屈辱求和,国力受到很大削弱。

北宋中期,由于不断扩充军队,增设官吏,军费和官俸的开支越来越大,每年还要送给辽和西夏大量银绢。政府入不敷出,就不断增加赋税,结果农民起义在各地不断爆发,统治阶级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危机。为了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挽救北宋王朝的危机,熙宁二年(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实行变法。

王安石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推行的新法,代表了农民、手工业者、小商人及小地主的利益,打击的对象是大地主和大商人。王安石的新法推行了十几年,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遭到保守派大官僚、大地主的强烈反对。宋神宗死后,保守派人士司马光当了宰相,就把新法废除了。

王安石变法失败以后,北宋社会更加危机四伏,到宋徽宗时,爆发了方腊和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不久,北方的金国灭掉辽国,随后大举进攻北宋,于1127年攻陷汴京,掳走宋徽宗和宋钦宗,北宋王朝就此灭亡。

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康王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南)做了皇帝,即宋高宗。后来宋高宗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历史上称之为“南宋”。南宋初年,金兵几次南侵,南宋统治者一心想与金国议和,苟且偷安,对抗战派压制打击。以岳飞、韩世忠为代表的抗战派在战场上屡次获胜,但却遭到了宋高宗和宰相秦桧等投降派的残酷迫害,岳飞还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订立和约,基本上奠定了宋、金南北对峙的基础。和约规定宋高宗对金称臣,割地赔款,这就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绍兴和议”。

在宋、金南北对峙的过程中,北方蒙古族的一个部落逐步强大起来,他们随著名的首领铁木真经过16年的征战,最后统一了蒙古。1206年蒙古各部推举铁木真为全蒙古的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汗国。

蒙古汗国建立以后,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发动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战争。1227年,蒙古军队灭了西夏。成吉思汗死后,他的继承者继续向金发动进攻,于1234年灭了金。灭金后,蒙古军队又连续向南宋发动进攻,并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126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继承了蒙古汗位,后来定都大都(今北京)。1271年,忽必烈正式定国号为元。元世祖忽必烈继续进攻南宋,占领了长江中、下游的许多地方,但也遭到南宋军民的坚决抵抗。1276年,元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爱国将领文天祥坚持抗元斗争,后来被俘慷慨就义。1279年南宋灭亡,元朝统一了中国,结束了唐后期以来几个民族政权并存的分裂局面。在中国历史上,元朝是一个空前统一、疆域广大的帝国。它的统一,不仅巩固和发展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以后中国疆域的基础,而且也促进了国内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但是,元朝统治者为巩固蒙古族的统治地位,实行了民族分化和民族压迫政策,把全国各族人分为四等:地位最高的是“蒙古人”;其次是“色目人”,包括西域各族人和西夏人;第三等是“汉人”,包括北方的汉族和契丹、女真等族人;地位最为低下的是“南人”,包括原来南宋统治地区的汉族和其他各族人。统治者有意制造民族之间的隔阂与矛盾。元朝法律规定,蒙古人殴打汉人,汉人不得还手;蒙古人打死汉人,只是流放到北方去充军,这就直接挑起了民族之间的仇恨。再加上后来的政治腐败,土地集中,赋税繁重和元朝末年的自然灾害,终于爆发了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大起义。这次起义虽然最终失败了,但从根本上瓦解了元朝的统治,加速了元政权的崩溃,为朱元璋最后推翻元朝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1.1.9 明清

正当刘福通的红巾军在北方与元军主力浴血奋战的时候,和尚出身的朱元璋则乘隙向南方进军,逐渐发展了自己的势力。1367年,朱元璋派大将徐达、常遇春北伐中原。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称帝,即明太祖,年号洪武,国号大明。

北伐军攻占河南后,沿运河由山东北上,直逼大都(今北京)。1368年2月,元顺帝弃城逃跑,结束了元朝在中原的统治。到这年的6月底,朱元璋完成了对全国的重新统一。

为了加强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明太祖朱元璋对吏制进行了改革。最突出的是废除中书省和丞相制,设立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总由皇帝直接掌握。另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朱元璋还设立了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西厂,以加强专制主义统治。

明成祖朱棣取得帝位后,于1421年把国都从应天府正式迁到了北平,并改名为北京。为了宣扬明朝的国威,扩大明朝在海外的政治影响和发展海外贸易,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大规模船队出海远航。明代以婆罗洲(今加里曼丹)以东为东洋,以西为西洋。郑和所到之处大都在婆罗洲以西,所以称为“郑和下西洋”。从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在28年的时间里,郑和率领的船队前后七下西洋,到过马来半岛、南洋群岛、孟加拉、印度、伊朗和阿拉伯等许多国家和地区,最远曾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郑和下西洋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首先,它在世界航海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创举。郑和下西洋发生在地理大发现之前,比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要早半个多世纪,比哥伦布1492年发现美洲大陆早87年,比迪亚士1487年发现好望角早82年,比达·伽马1498年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卡里库特早93年,比麦哲伦1521年到达菲律宾早116年。郑和下西洋的规模也是无与伦比的,如第一次下西洋时,有官兵、翻译、采办、水手、工匠、医生等27800多人。有大型宝船62艘,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最大的宝船长138米多,宽56米,9桅,12帆,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只;而哥伦布去美洲仅有3船,80余人;达·伽马去印度仅有4船,约160人;麦哲伦去菲律宾仅有5船,260余人。

其次,郑和七下西洋,打通了从中国到东非的航路,发展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和平交往与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中国人民同这些国家人民的友谊。

其三,郑和下西洋丰富了中国人的海外地理知识。随同郑和航海的马欢著有《瀛涯胜览》,费信著有《星槎胜览》,巩珍著有《西洋番国志》,记载了所经各国的情况,使中国人对这些国家有了更多的了解。另外,郑和下西洋时绘有《郑和航海图》,此图蜚声中外,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

明代中期以后,亦即16世纪初到17世纪初,在长江三角洲和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尽管还只是个别的零散的现象,但它毕竟是封建社会中新的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的封建制度开始走向衰落。

事实上,明王朝中后期的内忧外患已经十分严重,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宦官专权。早在明太祖朱元璋时代就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宦官机构,这为宦官专权提供了温床。明成祖利用宦官做亲信,开始重用宦官。明中期以后的皇帝大都昏庸无能,长期不问政事,宦官乘机揽权,势力膨胀,一再形成宦官专权的局面。(2)倭寇为患。“倭寇”是指明代骚扰和劫掠中国与朝鲜沿海地区的日本海盗集团。倭41寇为患最烈的时候,是在明世宗嘉靖年间。幸有名将戚继光、俞大猷治军严明,指挥有方,才使海疆恢复安宁。(3)外敌入侵。1573年,葡萄牙殖民者借口向明政府交纳地租,占据了澳门;1642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了台湾。

正当明王朝风雨飘摇的时候,东北境内的女真族(后称满族)日益强大起来。从1583年至1619年,女真族的杰出首领努尔哈赤基本上完成了统一女真各部的事业,并于1616年宣布自己即汗位,建立政权,数年后定国号为后金,从而摆脱了明朝的控制,并积极准备对明作战。

明朝末年,农民在没有活路的情况下,首先在陕西爆发了农民起义。从崇祯十四年(1641年)起,农民军形成由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两大主力军,攻城略地,节节胜利。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统兵包围北京城,明崇祯帝自缢于万岁山(景山),明朝至此灭亡。

努尔哈赤死后,第八子皇太极继承汗位。明崇祯九年(1636年),皇太极自称皇帝,改国号为“清”,改辖区为“满洲”,满族之称即由此而来。皇太极在位期间,清军曾四次入关攻明。明亡后,清军利用李自成起义军的内部矛盾,在山海关明军守将吴三桂的帮助下,长驱直入北京。李自成被迫退走,最终失败。

清军入关后,定都北京,并逐渐扫平了各地的反清力量,统一了全国。值得一提的是,抗清将领郑成功于1662年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了祖国领土台湾。1683年,清康熙皇帝乘台湾内部混乱之机,派兵进驻台湾。1684年,清政府在这里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并派总兵统帅12000军队驻守台湾。

在康熙、雍正、乾隆皇帝统治时期,朝廷为保卫和巩固大清帝国做了一系列努力。17世纪40年代末,俄罗斯帝国在兼并西伯利亚逐渐得手之后,即顺势侵略中国的黑龙江流域,先后占领尼布楚和雅克萨地区,强行筑城据守;与此同时,又侵占了中国北部的喀尔喀蒙古地区大片领土。面对沙俄的侵略气焰,清政府派兵驱逐,并通过谈判先后签订了三个条约。这些条约使俄国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不过总算是确定了中俄东段和中段边界。1791年,廓尔喀(今尼泊尔)发兵侵入西藏境内。清政府派兵击败廓尔喀军,尽复失地。

在国内,则先后平定三藩叛乱、噶尔丹叛乱、策妄阿拉布坦叛乱;统一外蒙古;设置驻藏大臣;统一新疆;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大小金川土司叛乱等:有力地维护了祖国的统一。

在政治上,清朝沿袭明制,仍以内阁作为政府的中枢机构。但在雍正七年(1729年)设立了军机处,这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军机处本为办理军机事42务而设,但因它便于皇帝专制独裁,所以不但常设不废,而且发展到后来,一切机密大政均由军机处办理,军机处成为真正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内阁却变成了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

在经济上,明代后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在清军入关后的战火中,曾一度遭到摧残和抑制。但经过康、雍、乾三朝,社会生产和商品经济又逐渐恢复和发展起来,资本主义萌芽也继续得到发展。跟明代相比,清代手工业部门增多,规模扩大,分工较细;生产技术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出现了专门化生产;有些大商人还自己开设手工工场,直接雇佣工人生产,他们事实上是早期的资本家;农产品的商品化也日益发展。

乾隆中叶以后,大学士和珅专权,上下勾结,贪污腐化,统治机能日趋废弛,曾被人们称道一时的康乾盛世很快从顶峰跌落下来。在人民苦难日甚一日的情况下,相继爆发了回民起义、苗族起义、白莲教起义、天理教起义等。清朝的统治已是江河日下了。

1.1.10 近代风云

清朝嘉庆、道光时期,封建统治日益衰落,中国由于政治腐败,造成社会经济全面落后。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却正处在上升时期,它们加紧对外扩张。英国在西方列强中发展水平最高,它首先把侵略矛头对准中国。英国商人无耻地把毒品鸦片偷运到中国贩卖,借以敲开中国的大门,掠夺中国的财富。鸦片的大量输入,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严重毒害了中国人民,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道光十八年(1838年)3月,道光皇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查禁鸦片。林则徐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采取坚决措施,次年6月在虎门把收缴的237万多斤鸦片全部销毁,同时禁绝英商再度输入鸦片。

英国政府闻讯,借口“保护通商”,决定出兵侵略中国。1840年6月26日,英军舰队集结在广东海面,两天后封锁珠江口,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爆发。英军依靠坚船利炮先后攻打广东、浙江、直隶,结果清军大败,投降派占了上风。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被迫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上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包括割让香港;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5个通商口岸等屈辱性条款。从此以后,中国一步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民反抗外国殖民者的事件不断发生。特别是广州人民为阻止英人进入广州城而开展了长达7年的正义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服于外来侵略的民族精神。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广大人民进一步陷入苦难的深渊。1851年,由洪秀全领导的“拜上帝会”在广西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从此开始了延续14年之久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作为太平天国的都城。同时,上海刘丽川领导的“小刀会”、安徽张乐行领导的“捻军”,也与太平军遥相呼应,形成了燎原之势。

1854年夏,英、法、美三国以帮助镇压太平军为诱饵,向清政府提出修改条约、中国全境开放通商、鸦片贸易合法化等一系列无理要求,遭到拒绝。1856年,英法两国寻找借口出兵中国。由于这是为扩大第一次鸦片战争的侵略权益而发动的,所以历史上称之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5月20日,英法侵略军攻陷大沽炮台,占领天津。清政府被迫在天津分别与英、法签订了《天津条约》。在此之前,美国于6月13日就以调停有功,诱迫清政府签订了中美《天津条约》。沙俄也乘英法联军侵略中国之机,不顾《尼布楚条约》的明确规定,武力胁迫黑龙江将军奕山在瑷珲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强行将中国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划归俄国,以后又将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由中俄两国“共管”变为独霸。1858年6月13日,沙俄又借口在中国和英法之间调停有功,抢先诱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天津条约》。这些《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是,增开通商口岸、继续赔款、允许各国自由传教等。但是列强的胃口越来越大,1860年2月,英法联军再次发动战争,攻入大沽口,直陷天津、北京。10月6日,英法侵略军闯入圆明园,大肆抢掠之后焚毁该园。大火连烧了三昼夜,余火延续达一周之久,使这座中华名园毁于一炬,留下的只是一片灰烬和残垣断壁。这时咸丰皇帝早已逃往热河,留守北京的恭亲王奕訢代表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签订了《北京条约》。该条约除确认《天津条约》完全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尖沙咀给英国;赔偿英法军费等。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1860年9月22日逃往热河的咸丰皇帝,于次年8月在那里病死。同治皇帝即位,其母那拉氏被尊为慈禧太后(即西太后)。慈禧太后勾结恭亲王奕訢推翻咸丰帝的遗诏,从“辅政”的八大臣手中夺取了最高统治权,史称“辛酉政变”。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者撕掉了伪装对太平天国中立的外衣,与清政府一步步勾结起来,共同对付太平天国。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之下,1864年天京陷落,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归于失败。这次农民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农民革命战争,也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封建反侵略44的第一次革命高潮。太平天国势力发展到18个省,建立了农民政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坚持战斗了14年之久,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太平天国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在亚洲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风暴中,也是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斗争。

在镇压太平天国和同资本主义国家打交道的过程中,清朝统治集团内部有一些人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来维护清朝的统治,他们被称为“洋务派”。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訢为代表,在地方上以封疆大吏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他们以“自强”新政和“求富”为名,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与民用有关的工业,还开办了新式学校,筹组了一些新式军队,向国外派遣留学生等。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多少起了一些抵制作用。但是,由于受到外国势力的干涉和操纵,同时遭到顽固派的激烈反对,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19世纪7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逐渐向帝国主义过渡,更加疯狂地侵略中国,中国边疆出现了新的危机。当时的主要事件有:美国、日本侵略台湾;俄国、英国侵略新疆;英国侵略云南和西藏等。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结果是中国不败而败;1894年中日战争爆发,因这一年是农历甲午年,历史上称为甲午战争。这场战争使中国海军全军覆没。日本侵略军占领旅顺后,野蛮屠杀当地的中国人民,尸横遍野,惨不忍睹。1895年,清政府派李鸿章为全权代表,在日本马关(下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台湾省及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四个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等。

《马关条约》使中国的大片国土沦为殖民地,也使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着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各阶层人民不断觉醒,一些有识之士更是痛心疾首,强烈要求救亡图存。1898年,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在锐意变法的光绪皇帝支持下,发动了变法维新运动。他们希望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避免被瓜分。因为这一年是中国农历戊戌年,所以叫“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从一开始就遭到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软禁了光绪皇帝,宣布她自己“亲政”。又下令搜捕维新派人士,废除新法,恢复旧秩序。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日本,史称“戊戌六君子”的谭嗣同等六人惨遭杀害。至此,戊戌变法彻底失败了。从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开始,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结束,这段时间共103天,45因此又称为“百日维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戊戌变法是爱国的和进步的,它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使更多爱国的仁人志士进一步认识了清政府的顽固不化,这就大大促进了革命思想的传播。

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在对中国进行政治、经济侵略的同时,还派了大批的传教士来中国。到19世纪末,欧美天主教、耶稣教和沙俄的东正教在华的传教士达到3300余人。外国教堂遍于全国各地,教徒多达80余万人。

从清朝前期,在山东、河南、直隶(今河北)等省,就有许多民间的反清秘密结社,如义和拳、梅花拳、大刀会等。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他们开始把矛头指向帝国主义。如山东曹州的大刀会,德州一带的义和拳等,都投入了反对教会侵略的实际斗争。在斗争中,这些秘密团体逐渐汇合起来,相继称为义和拳。1899年下半年,山东各地的义和拳都陆续改为义和团,并首先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由秘密走向公开,成为反对外国侵略的群众组织。

1900年,席卷北部中国的义和团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形成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二次革命高潮。英、法、美、德、意、日、俄、奥八个帝国主义国家,看到清政府无力镇压义和团,便组织了八国联军2000多人向北京进犯。义和团用破坏铁路的办法阻止他们前进,清政府也被迫宣战,同时承认义和团合法。正当义和团同侵略军浴血奋战时,清政府又暗中讨好和勾结帝国主义,出卖义和团。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进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和亲信王公大臣仓皇出逃。就在逃跑的路上,她还下令清军对义和团“斩杀不留”,并请求八国联军“助剿”。

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北京后,大施淫威,对义和团进行了血腥的绞杀,对中国人民进行疯狂的烧杀、抢劫、奸淫、掳掠,同时还对北京的珍贵文物进行洗劫和破坏。侵略者无恶不作的暴行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而清政府却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其中包括赔偿白银四亿五千万两,拆毁从大沽到京师的所有炮台,允许各国在使馆区和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军,清政府保证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组织等。如此一来,清政府完全变成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也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

这时的清王朝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1908年10月,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在一派风雨飘摇中相继死去,年仅3岁的溥仪成了清朝的末代皇帝,年号宣统。

19世纪末,民族资产阶级开始走上政治舞台。在各阶层人民自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日益高涨的形势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也迅速发展起来。最早的发起46者和最有声望的领导人就是孙中山。1894年孙中山成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组织——兴中会。此后,黄兴、蔡元培等人也建立了一些革命组织。1905年,孙中山等人把原有的革命团体联合起来,成立了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同盟会成立后,举行了一系列武装起义,但都没有成功。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并一举获得成功。全国各省革命党人纷纷发动新军和会党起义予以响应。到11月底,全国24个行省中,已有14个省先后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大清王朝土崩瓦解了。因为发生革命的1911年是中国旧历辛亥年,所以叫辛亥革命。1912年1月1日,众望所归的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2月12日,清朝宣统皇帝退位。至此,不但结束了清朝267年的统治,而且也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是继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之后近代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第三次革命高潮。辛亥革命最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推翻了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在政治上、思想上获得极大的解放;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对亚洲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但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很快就被代表地主买办阶级利益的袁世凯所窃夺。袁世凯靠在天津小站练兵起家,曾出卖维新派,取宠于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又因屠杀义和团而得到帝国主义的赏识。武昌起义后,清政府的军政大权落到了袁世凯手里,他一方面胁迫清帝退位,另一方面欺骗、威胁革命势力。帝国主义也迫使革命势力向袁世凯妥协。在内外反动势力的包围下,孙中山只得退让,由袁世凯当了临时大总统。可是袁世凯建立的是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专制独裁政权,此后中国就处于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的时期。

然而袁世凯并不满足于当大总统,为了做皇帝,他不惜出卖中国的主权,以取得帝国主义的支持。在他当政的几年中,签订了100多个不平等条约。最恶劣的是,1915年1月,他几乎全部接受了日本提出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这年的12月,通过他自己导演的丑剧,他当上了“中华帝国”的皇帝。

袁世凯的卖国和复辟帝制,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1915年12月25日,蔡锷在云南首先举行武装起义,通电讨袁。不久,许多省相继独立。袁世凯见大势已去,被迫取消帝制,只做了83天的皇帝。此后反袁风暴不断扩大。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在人民的唾骂声中死去。这场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维护共和国的斗争,被称为“护国运动”。

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了军阀割据的局面。1917年6月,安徽督军、原清朝将领张勋带领他的辫子军3000人进入北京,7月1日把清废帝溥仪重新扶上皇帝宝座,宣布恢复宣统年号。这是民国成立以来的第二次复辟封建帝制,史称“张勋复辟”。但是这场复辟丑剧仅仅上演了12天就可耻地收场了。中国仍然是由军阀进行统治。

1919年5月4日,爆发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以后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1.2 重要历史事件与人物

见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