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做学习的“主人”
过去我们常常喜欢说,这个学生学习不好,是因为他不用功,他这人还是挺聪明的,但是就是耍小聪明,一点都不知道努力读书。还有些时候,我们又看到一些学生闷头在那里学习,但是每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难道是他们笨吗?但我们都知道,没有真正笨的孩子。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发现,尽管有很多学生学习动机适当,也对学习抱有浓厚的兴趣,但学习成绩、学习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可能大多数学习成绩不良的孩子,在学习时往往不会好好调控,被学习的内容、学习时间等牵着鼻子走。学生在学习上往往处在一个被动的位置,简而言之,就是没有学会做学习的“主人”。这个问题就涉及影响学习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的因素了。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对他们的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能够使他们在学习上有事半功倍之效。如果说,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是发动机的话,学习方法与习惯便是车轮了。如果只有发动机,没有车轮或车轮形状不规则的话,这辆车也还是开动不起来的。
那么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是良好的,有益于学习的呢?要明确这一点,首先我们可以对有关学习发生的理论以及中学生学习方法的特点加以探讨。
有关学习发生的机制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
(1)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此理论揭示了人与动物的最基本的学习机制。其主要规律有:习得律、消退律、泛化律、分化律、高级条件作用律。在教学上要注意使用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的多方面联系,通过多种练习强化所学到的知识、行为,要防止过强的刺激所形成的不良的条件联系。
(2)斯金纳的条件反射理论。此理论的规律有条件作用律和消退作用律。斯金纳认为教学的关键在于设计精密的操纵过程,即设置适当的强化。
(3)布鲁纳的认知理论。布鲁纳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理解作用,提倡发现学习。他强调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和学科的基本结构,教师应注意授予学生最基本的概念、原理,086并把它与学生的知识联系起来,以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4)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奥苏伯尔认为学习可以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也可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接受学习不一定是机械的,发现学习也不一定是有意义的,是否有意义,关键在于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时,能否建立起与原有认知结构之间实质性的和非人为的联系。
(5)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人们可以通过观察、模仿他人的行为而进行学习,这是社会学习的一种最重要的形式。学校教育教学中要注意教师的榜样作用和学生同伴的榜样作用,行为的详尽示范以及及时适当的强化对于形成正确的行为是必要的。
(6)加涅的认知—指导学习理论。加涅提出的累积学习模式把学习从低级到高级分为六类,认为高级的学习以低级的学习为基础,后续学习以前面学习为基础,从而构成一个连续的阶梯式进程。教学上应依照从低级到高级的层次关系安排教学内容序列,依照学习过程阶段安排好教学环节。
从这些学习理论可以发现,不断的强化,以及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等教学方法是有效的。
而学生到了高中阶段,心理特征发生了变化,学习方法的特点也有了改变。高中阶段,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心理过程有了很大变化,表现在能够正确地掌握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恰当判断和合乎逻辑的推理;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显著发展;感知活动的精确性和概括性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意义识记开始占主导优势,对由词构成的抽象材料的识记也有较大的发展;想象的再造成分逐渐减少,创造性成分不断增加;求知欲大大增强。具有以上心理特点的中学生,学习上也具有一定的特点。他们进入高中后,与从前相比较,学习的科目增多、加难了,各门学科都包含有抽象原理和一般规律,并逐步接近于科学体系。领会这些知识是需要有一定水平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高中生对于学习活动的这种新的变化,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困难和矛盾。优势在于对教学的某些方面,具有选择的准备性和理解力。主要矛盾和不足之处在于他们还不善于实现这种准备性,他们还缺乏独立性和自觉性,不大会安排学习计划。他们还没有掌握完成新的学习活动所需要的形式和方法。
由于以上的原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引导学生掌握适合他们自己的学习方法,要他们懂得这和学习各科知识本身同样重要。指导中学生的学习方法,必须遵循中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规律,根据学习各学科的纵横发展趋向,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从横的趋向着眼,应掌握的学习方法,一般是根据教学的环节与学习阶段如预习、上课、复习、作业、课外阅读、考试等分别列出标准的规范,引导学生循序渐进。这对于学好必修课,特别是对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一定作用。
从纵的发展着眼,应掌握的学习方法,一般是根据学习步骤提出要求,结合所学课程,抓好以下六个环节:
(1)明确学习目的。一般来说,学习目的越明确,学习态度就越积极,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就越强。因此,必须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目的。
(2)制订合理计划。这就是说,要把自己的学习活动置088于科学、合理的计划之内。首先应有一个合理的作息制度,做到有劳有逸,劳逸结合。学习计划还应科学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内容、时间和方式,使各学科知识的学习互相促进,从而能学得更主动、更灵活,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制订学习计划时要注意反映本人的特点,有目标,有可行性、灵活性,与学校教学计划协调一致并随不同时期进行及时调整等问题。
(3)做好预习准备。预习是让学生对教师将要讲授的新知识先独立自主地学一遍,以便初步了解新课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预习能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有利于提高听课效率,便于当堂消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学习环节。
(4)课堂认真听讲。中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要环节是认真听讲,因为他们知识的获取,离不开课堂教学。因此,必须教育中学生重视各科的课堂教学,要上好每一堂课,每堂课都要做到认真听讲。要教会学生在课堂上思维紧跟老师,思想高度集中,能够选择老师所讲内容及时做好笔记,并注意深入挖掘等。
(5)及时复习巩固。复习事实上是一种记忆,教师要教会学生理解人类的记忆曲线,即学习后的不同时间里记忆的保持量是不同的,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忘比较快、比较多,以后保持量渐趋稳定地下降,到了相当时间几乎不再遗忘。这就要求学生一定要及时进行复习巩固,这样才能够增强记忆,加深印象,增加理解,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并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
复习要注意这样几点:① 复习的方法因学科而异。各科复习,虽然有共性,但只有掌握不同点,才能把功课复习好。② 复习时并不能只做到简单的重复,而且要精心推敲。③ 复习要与总结相结合。课后,要用较短时间把教师讲的内容系统地总结一下,注意章与章的区别和联系,使前后知识系统化。④ 复习要有步骤。在复习功课时,先回顾课堂上所学的主要内容,然后凭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整理具体的内容。⑤ 复习要及时。复习各科时要注意当天的功课当天清,耽误几天,就会多花功夫,而且掌握得不牢固。
(6)重视实践活动。书本上的知识得到巩固的最好方法是通过实践活动,也即多“练”。教师可引导学生多花时间练习所学的知识,如语文的作文、日记、周记,地理的绘图、填图,历史的制表、识图,英语的听力与口语训练等等,都是在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练习。这对巩固和加深知识,锻炼表达能力,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以上各类学习方法,要因年级不同、学科区别、个性差异,有选择地加以指导。
活动课程
教学目标:
认知:
1.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法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知道哪些需要巩固,哪些需要改进。
2.教师对高中生所采取的记忆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情感:
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信心。
行为:
1.学会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
2.能按照记忆规律科学地去学习。
教学说明:
学生的学习方法无疑对他们的学习有重要的影响力。高中的学生还没有那么高的自我调控能力,虽能安排学习时间,但还不知道如何才能高效地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学生本身对于这个问题也是觉得很苦恼的。心理辅导教师有必要教会他们对自我学习过程进行宏观调控的方法,培养他们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
本课首先让学生对自我学习方法进行评价。教师让每个学生在纸上写下自己觉得自己学习过程中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在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一些提示,因为有些学生还不能够意识到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在哪里。写完后,教师可以让一些同学起来说一说他们的回答,并让他们说说这样的方法好在哪里,也可以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另外可以让学生制订一个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学习计划,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学会制订一天的学习计划,然后再是一周的。在制订计划时,可以参考学生用书上的学习计划表格。此活动可以在课上进行,也可以在课后进行,在下一堂课时老师要对其进行评价、指导,并鼓励学生按照学习计划有恒心地去执行,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最后教师教授学生人类记忆的遗忘曲线,并鼓励学生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避免死记硬背。
教学准备:
事先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他们的学习方法。
准备三种不同的记忆材料(无意义的音节、孤立的英文单词以及意义相互关联的英文单词)来比较记忆的效果。
注意事项:
在进行第一项活动时,有的学生可能写不出来自己好的学习方法,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可以对学生进行提示、指导,并对他的某个优点进行鼓励,给他们自信心。
教学过程:
1.教师让学生写下自己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写完后,教师让学生起来讲述自己的学习方法,并让学生试着阐明这样的学习方法好在哪里,可以给予启示,如:“这样的方法会使你更好地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吗?”“这样的方法会使你精力更加充足吗?”等等。也可让其他学生一起来回答。教师可以把这些学习方法写在黑板上,加以归类。
2.根据学生用书上的表格,试着让学生自己制订一个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学习计划,教师在学生制订计划的过程中,可以随时加以指导,并要求学生注意制订学习计划的注意事项。制订结束后,教师可以选取几份比较好或比较不好的来进行评讲,说说差异在哪里。
3.把学生分为三组,在规定的时间里分别识记三种不同类别的记忆材料。通过比较三种不同记忆材料识记效果的不同,教师和同学分享理解所学知识,进行科学记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