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的真相(百家讲坛书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孝友

孝,是对父亲而言。友,是对兄弟而言。在中国,这是一种最基本的人伦道德。在儒家的思考中,一个人如何对待身边的亲人是他的道德基础,所以,考察任何人都可以从这个基本点出发。

《旧唐书·高宗本纪》记载,贞观十八年(645),太宗将伐辽东,御驾亲征。让皇太子李治留镇定州(今河北定州市)。太子知道皇帝过几天就要出发上前线了,担心父皇的安危,每天悲伤哭啼。如此替父皇担心,当然是孝心的体现了。

后来,皇帝从前线返回,太子亲自到幽州迎接。当时,唐太宗身上长了脓包,皇太子竟然用嘴吸脓,感动得大家真的没话说。

当太宗从幽州出发前往太原时,太子因为担心父亲的身体,自己不肯坐车,也不骑马,不管谁劝也没有用,坚持跟在皇帝的轿子旁,用手扶着辇步行,一走就是好几天。

太宗晚年病重期间,太子伺候在身边,日夜不离左右,尝药喂汤,十分细心。不仅如此,因为过度为父亲的病情担心,年轻的李治,竟然头发都白了。

贞观二十三年(649)五月太宗去世,李治的悲伤更不用说了。在李治即位诏书上的文辞表达了他的哀痛。文中说,皇帝弃天下而去,我“痛贯心灵,若置汤火。思遵大孝,不敢灭身。”(《旧唐书》卷四《高宗本纪》)意思是我的哀痛,贯穿心灵,如同置身开水和热火之上。如果不是因为大孝需要遵循,不敢灭身,我非跟着去了不可。

可见,李治的孝道确实是体现得很充分,史书昭昭,尽人皆知。

与此同时,太子殿下还表现出对兄弟的亲情与关怀。《资治通鉴》卷一九七记载道:(贞观十七年五月)癸酉,太子上表,以“承乾、泰衣服不过随身,饮食不能适口,幽忧可愍,乞敕有司,优加供给”,上从之。

当时,李承乾和李泰,都发往外地居住。李承乾废去所有待遇,成为庶人,居住黔州。李泰改为顺阳王,居住均州之郧乡(今湖北郧县)。李治给皇帝打报告,说李承乾和李泰,衣食都有问题,很可怜,应该让有关部门增加供给。这可是太子殿下对兄弟们的一番情谊,皇帝立刻批准了。李承乾为庶人,可能吃不饱穿不暖。可是李泰是顺阳王,那也是亲王啊,怎么也供应这么差呢?应该是政治失败以后,官府奴才狗眼看人,立刻刻薄起来,所以才有衣食之忧。而太子的这番表态,不仅证明自己的手足之情深厚,也证明太宗选择自己做接班人没有错。太宗应该也很庆幸,自己的儿子之间,不该再有血腥冲突了。这个道理很清楚,要知道,李治当上太子,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家都认为,他当了皇帝会善待这些兄弟们的。李治的这个报告,确实符合人们的认知。李泰后来在贞观二十一年(647)地位有提高,进位濮王。高宗即位以后,“诏泰开府置僚属,车服羞膳异等”。(《新唐书》卷八十《太宗诸子》)可见,李治对待兄弟们确实不错。

以上这些事实,都能证明李治的一个重要品行—孝友。

为什么史书如此仔细地记录下这些内容呢?因为在古人看来,孝友之道,是一个人的重要品行。古人看人,不重言论看行动,这从孔子时代就打下了基础,所谓“听其言,观其行”就是这个意思。另外,古人习惯从小事看大处,习惯观察你的日常起居和习惯,看看你平时怎么待人,就知道你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如果你连身边的人都不好好对待,能指望你同情天下人吗?如果你对亲人都不关心,能指望你关心老百姓吗?

为什么特别强调孝行呢?这一方面有报恩的意思。每个人都是父母辛苦养大,如果你不孝,那就是不懂得报恩。一个连父母恩情都不懂得报答的人,会怎样对待其他人呢?还有就是兄弟的友爱。同一屋檐下长大,同甘苦共患难,那是手足之情。一个连手足之情都不顾及的人,能友善地对待其他人吗?

这是古人的人生经验,但是,对于帝王之家是否有效呢?这起码要大打问号。帝王之家,兄弟们很少同甘苦共患难,他们的手足之情其实只是观念形态上的,并不是苦难岁月练就的。对于父母的孝行,也存在同样问题。他们的父母,往往是帝王之身,不仅能够决定任何人的生死存亡,甚至可以决定天下何去何从,因为他们权力太大,所有的人都要仰其鼻息,察其颜色,根据帝王好恶决定自己的言行。那么,身为太子和皇子的人,他们能够避免如此吗?显然也不能。隋炀帝杨广,在身为晋王的时候,不就是因为努力讨好父母的欢心压抑自己的欲望,最后终于如愿以偿替代兄长成为太子的吗?!

政治舞台上,因为以权力为核心,牵涉太多利益,皇帝就如同自己的上帝一样,决定着自己的一切。所以对于政治家们来说,表演能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他们的成功。何况,毕竟上级比较少,表演不用天天做,稍微克服一点、忍耐一点就足以演出成功。太子也需要在皇帝面前表现吗?不言而喻。这种有目的有取向的表现,毫无疑问就是表演。

太子李治的这些行为,究竟是属于天性还是表演呢?今天我们已经无法把这一切都弄清楚,但是我们如果认为其中不乏表演的成分,至少不算我们胆大妄为,也不能证明我们心理阴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