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世纪
第一节 概述
“中世纪”一词最早出现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初是15—16世纪崇尚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意大利人文主义语言学家和历史学家比昂多等人,认为西罗马帝国灭亡和古典文化复兴之间的一段时期,是古典文化衰落的“中间的世纪”,即“中世纪”。17世纪末,德国历史学家克利斯托弗·凯列尔的《历史进程》(又称《通史》)把人类历史划分为古代、中世纪和近代。在文化的意义上“中世纪”主要指从4、5世纪古希腊罗马的文化衰落到15世纪古典文化复兴这一段大约1000年左右的时间。后来,人们又从政治的意义上使用“中世纪”这个词,主要指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453年东罗马帝国的灭亡这段大约1000年左右的时间。当然也有人将中世纪的下限划到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过,从文化的意义上讲,中世纪是一个绵延的过程,不能以简单的事件为标志。它主要指公元4、5世纪古希腊罗马的文化衰弱到15世纪古典文化复兴中间的这段时间。人们最初使用中世纪这个词时,意在抨击那个黑暗统治的时代,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对封建教会和贵族统治的仇恨和不满。尽管如此,中世纪在欧洲文明史上的地位是不可抹杀的。严格说来,欧洲文明迄今为止只有3000余年的历史,中世纪就占了三分之一左右,在欧洲文明的发展历程中虽然称不上繁荣,却依然是西方文明进程中有机的一环,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是在中世纪的母胎里孕育成熟的,尽管文艺复兴时期提出的口号是“回到古希腊”,而且在政体及文化等多方面借鉴了古希腊民主和文化传统,但经历过中世纪的西方文化,与古希腊和罗马古典文化便有了显著的不同,西方文化深深地打上了基督教文化的烙印。
一 社会背景
中世纪的政治与基督教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基督教源于被征服的巴勒斯坦的希伯来民族,源于穷苦人的宗教,目的是为生活在苦难之中的人们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在反抗无望的背景下,传说中的基督教创始人耶稣主张人们应寻求自我解脱,要求人们道德上自律,主张平等博爱,四海之内皆兄弟。由于反对犹太教繁琐的仪式和僧侣制度,耶稣传道三年后就被犹太教僧侣捉去送给罗马总督,最后钉死在十字架上。又由于早期基督教拒绝将罗马皇帝当神崇拜,便遭到了罗马皇帝的仇视与迫害。一开始,基督教曾因群集而受到罗马帝国的镇压,基督徒们先后被尼禄、塔雅努等罗马皇帝钉十字架、点天灯、喂野兽。公元60年前后,罗马遭大火洗劫,皇帝疑心是基督徒所为,便对他们进行血腥屠杀,后来又毁坏教堂,禁止集会,焚烧基督教经书。公元135年,希伯来人最后一次起义失败。君士坦丁大帝继位后,他看到基督教广泛的群众基础,感到基督教只可利用、疏导,不可镇压,于是在公元313年为基督教颁布“米兰敕令”,325年亲自主持尼西亚主教公会,规定基督教信条,承认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合法地位,把基督教定为国教,利用它形成一个便于统治的组织。随着东西罗马的分裂,基督教逐渐分为东正教(东教会)和天主教(西教会)。天主教会的首领后来同时也是世俗政权的首领,他们以神权控制政权,结成了神权和政权的联盟。这就是“神圣罗马帝国”的所谓“政教合一”的封建制度。
近代意义上国家的兴起,世俗政权的抬头,乃是教廷与世俗政权之间冲突的结果。为了实现扩张,以罗马教会为首的天主教会曾勾结世俗统治者组织“十字军”用来镇压反天主教会的“异端运动”。1095年,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声称要从异教徒手上夺回圣地耶路撒冷,于是对地中海地区发动了“十字军东征”,后来又多次东侵。这种东征客观上促进了手工业的发达,商业往来的频繁和文化的交流,加剧了教廷和世俗政权的矛盾、民间与教会的矛盾,以及基督教与其他宗教的矛盾。自此,反封建反教会的浪潮日益高涨,直到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日渐削弱了封建教会,西方开始进入近代资本主义社会。
二 文化背景
中世纪的文化主要是以基督教为核心的文化,反映了希伯来文化与希腊文化的融合,以及新侵入的部落如哥特人的某些文化特征,同时还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并因时代的迁移而经历了一个变迁的历程。
基督教是在古犹太教的基础上,糅合了中东埃及有关部族的宗教信仰改良而成的。它接受了古犹太教的一神教模式,在公元1世纪产生于小亚细亚、叙利亚、埃及等地区的犹太人中,传说是由作为木匠的耶稣建立起来的,起初体现了穷苦人的美好愿望,带有一定的世俗特征。古犹太教的教义作为《旧约》被保留在《圣经》之中,而《新约》中的一部分则反映了原始基督教对现实不满的思想,包括基督教后来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思想和事件。基督教被罗马皇帝规定为罗马帝国唯一合法的宗教信仰后,很多教义随之发生了变化,如要求奴隶服从主子等,并且出现了教皇统治一切的政教合一的局面。又由于基督教的“非民族化”的特点和“超越尘世”、“因信称义”等教义,使得它与古犹太教有了很大的不同。后来查理大帝受封,神圣罗马帝国形成,世俗政权与教廷既相互勾结又相互冲突,最终世俗政权战胜了教廷,近代国家开始兴起。其间有教廷堕落、宗教改革、教派纷争等情形,使得基督教在不断地变迁。
基督教文化中还吸纳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基督教在其形成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吸纳了既有的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虽然在公元5世纪哥特人和日耳曼人的入侵,使得欧洲文明开始倒退,欧洲一度陷入了混乱、落后的状态,希腊文化知识消失,懂希腊文的人日渐减少,书籍被抛弃、藏匿、破坏、遗忘,教士们甚至荒诞地歪曲了基督教的精神,但业已存在的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根深蒂固地影响着民众的心灵。从普罗提诺开始形成的新柏拉图主义为基督教哲学提供了基础。作为新柏拉图主义者的厄里根纳,也是经院哲学中实在论的先驱。经院哲学中的唯名论与实在论之争,正是由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分歧延伸而来。后来,教会认为新柏拉图主义的泛神论与正统的基督教教义相抵触,将它们视为异端,开始重视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教会强化了亚里士多德哲学与基督教教义相吻合的一面,使得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成了官方哲学。在教会分成东西两派的时候,东部教会受希腊文化的影响相对较大,西部教会受拉丁文化的影响相对较大。到中世纪晚期,随着教会的衰落和自然科学的兴起,一些学者又要求恢复亚里士多德重经验事实的本来面目。总体上看,基督教文化从发展到衰弱,都与古典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中世纪的文化还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哥特人和日耳曼人的入侵虽然破坏了古典文明,但也给基督教文化带来了新的成分,哥特人好动的本性、独立自主和尊重妇女的生活态度、丰富的想象力等特点对中世纪的文化产生了持久的影响。现代意义上的不少高等学校,如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等,都是在中世纪建立、发展起来的。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进入了一个无政府时代,欧洲的近代各国在逐步孕育成熟,其基本语言如法、意、英、德等国的语言,均在中世纪由拉丁语方言变化而生成。经历了中世纪以后,西方的文明与古希腊和罗马古典文化时期便有了显著的不同。
三 文学概貌
中世纪的文学经历了一个早期的传统文学的衰微,继起的宗教文学的形成与发展,后期的骑士文学、英雄史诗和城市文学的兴起的过程,而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中世纪早期的文学发展总体上是迟缓的、受阻碍的。当时物质的匮乏,自然经济发展的不成熟,局限了文学的发展。由于当时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旧的奴隶制正在崩溃,占有大量物质财富的奴隶主阶级已经没落,无法扶持文学,而一般的新兴农民也没有从事文学活动的素质和条件。当时的国王和统治阶层因西哥德人410年占领罗马,匈奴人虐劫意大利北部,汪达尔人又从海上虐劫意大利,而从战争中成长起来,到6世纪30年代,东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在意大利进行了二十多年的“哥德战事”。这些人中许多国王是马上得天下,蛮族国王大部分不识字,一般的教士读、写均差,就是主教和教皇的文化水平也很低下。像教皇格里高利一世,他的拉丁文就很蹩脚,而他惯用的文体却很流畅。新的封建领主阶层正在形成过程中,这些新贵们很多来自侵袭的野蛮民族和起义的头领,他们只知道饮宴、享乐、淫佚,奢侈、懒惰、讲排场,根本就不懂文学,更谈不上发展文学。古典文艺的衰弱,与基督教的兴起很有关系。从“米兰敕令”承认帝国境内有信仰基督教的自由,到4世纪,帝国境内就罢黜百教,独尊基督。基督教起初把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和艺术看成是基督教的异端,教皇格里高利一世,曾下令烧毁罗马城边有丰富藏书的图书馆。在修道院里,为了抄写他们的圣经、咒语等,教士们便刮净了写着古代学者著述的羊皮,毁灭了无数有价值的经典文献。
中世纪自己的文学是从教会文学开始的。教会文学主要包括以赞美上帝和圣经故事为主要内容的作品。包括圣徒传、祷告词、梦幻故事、赞美诗等,目的是为了普及教义、增强信念。当然其中也有一些作品是较优美的,如公元前5世纪的一首歌颂基督的诗:
你是未驯小马的缰绳,
也是有定向飞鸟的羽翼。
你是我们海船的舵,
也是上帝羊群的牧者。
你的那些天真的孩童,
聚在你的周围,
用没有玷污的嘴唇,
圣洁地歌唱,
真诚地赞美——
基督,他们的导师。
在古希腊罗马文学中,自然是一首歌,讴歌了人的智慧和伟大。在基督教文学中,人却成了一首“优美的诗”,用自身的“道义、仁爱、谦恭、温柔”赞美了“创造一切并超越一切”的上帝。总的说来,教会文学作品有一定的概念化、公式化倾向,但受古典文学传统和东方文学的影响,出于表现的需要,这些作品在象征、寓意手法上有一定的突破。后来许多圣经故事及基督教精神深刻地影响了西方近现代文化,成为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会文学是密切相关的。
中世纪的骑士文学与骑士制度有关。骑士本是罗马的一个社会阶层,通过骑兵役立功而获得封邑。到中世纪,因几次十字军东征,接触了东方文化,骑士们逐渐成了统治者所依赖的独立阶层,并与贵妇人之间形成独特的关系,其道德信条是忠君、护教、行侠、尚武。骑士文学属于封建世俗文学,肯定现世的幸福,富有传奇色彩,重视人物的内心刻画。骑士文学的内容主要包括爱情与复仇,功绩与荣誉,尤其是描写骑士与贵妇人之间的爱情故事,占着很大的比重。包括借鉴民间文学的骑士抒情诗,如牧歌——牧羊女对骑士的拒绝,破晓歌——骑士与贵妇人幽会,天明前赶快离开的歌等。有些以贵妇人口吻写的诗泼辣、大胆,甚至会喊出“占有我吧,取代我丈夫的位置吧!”这样的声音,全然感受不到中世纪禁锢的痕迹。这也说明文学具有独立于官方意识形态的自身特征,一如在宋明理学时代依然会出现色情小说一样。法国北部的骑士叙事诗《特里斯丹和绮瑟》是骑士文学的重要代表,体现了骑士精神的理想。
英雄史诗是在民间口头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它在中世纪的盛行,与十字军东征的背景有关。一些古老的反映氏族部落生活的史诗,在传抄过程中也受到基督教时代精神的影响。如盎格鲁·撒克逊的英雄史诗《裴欧沃夫》,另有一些在十字军东征过程中出现的英雄,也在史诗中得到表现。中世纪著名的英雄史诗有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等。这些作品在情节安排和创作手法等方面有相当的成就,对后世的叙事文学有重要影响。
在中世纪后期,城市文学颇为盛行。欧洲各国从11世纪开始,随着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商业的兴起,出现了城市,并且逐步取得了自治权,形成了市民文化,由城市居民所创作的文学,被称为城市文学。城市文学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反映了市民们世俗的思想感情,在一定程度上抨击和否定着封建制度和教会教义。这些作品通俗生动、清新活泼,常用讽刺手法,当然其寓意、象征等手法继承了古典文学和教会文学等其他文学类型的成就。城市文学主要包括韵文小故事、讽刺叙事诗、寓言诗等。韵文小故事最早产生于法国,代表作有《驴的遗嘱》、《吃桑葚的教士》、《撕开的鞍褥》、《农民医生》。它们短小精干,具有讽刺、教化等特征。后来的文学作品如《十日谈》、《坎特伯雷故事集》等,多受此启发。寓言诗中的民间动物故事,在城市文学中有着突出的成就,主要有以《列那狐传奇》为代表的列那狐系列故事。
总的说来,中世纪文学更多地受到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即使是反教会的作品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基督教文化的烙印。而且作为传统,基督教文化影响了后代的文学。后世的大量经典作品,如但丁的《神曲》、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托尔斯泰的《复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和艾略特的长诗《荒原》等等作品之中,都明显地体现了基督教的精神。至于大量使用《圣经》典故和思想模式的作品,更是不胜列举,因此无视“中世纪”的文学是不公平的。
四 文论综述
中世纪的文论在总体上与具体文学、文化大背景发展的曲线是相适应的。文艺思想也大致经历了从仇视文艺到探索文艺的内在规律的过程。早期的思想家们常常根据自己的信仰,列数文艺的罪状,否定文艺。在他们看来,古代艺术中没有上帝,却有异教诸神;不讲灵魂的戒修,却讲摹仿自然;拒绝永恒的福音,而倡导俗世的享乐。公元2世纪初,使徒后期的著名思想家尤斯汀(Justin Martyr, ? —165年左右)在《护教辞》中抨击古代雕像艺术是“毫无意义”和“污辱真神”的举动。公元前2世纪末,亚历山大派的宗师克雷孟特(ClementofAlexandia,150—约215年)在《对希腊人的劝勉》中劝诫希腊人丢弃对神话、史诗及雕像的眷恋,说这些作品不仅污辱了神,而且糟蹋了泥土,不仅无助于净化灵魂,而且刺激了人的邪念:“据我看来,一个活人那样热诚地将自己消磨于物质,他简直是疯了。”他们认为异教徒的文学是与异教徒的旁门左道的邪说联系在一起的。早期的基督教教父德尔图良(Tertullian,约150—220)认为戏剧得到一对恶魔——情欲和色欲的庇护,得到巴克斯和维纳斯的庇护。德尔图良还认为上帝是真理的创始者,不喜爱任何虚假,而艺术则是通过想象力在造假。“上帝认为男人穿女子的衣服应该诅咒,而扮演女子角色的男演员呢?”基督徒认为只有爱、快乐、和睦、顺从、节制、仁慈等是精神果实,而异教徒的世俗艺术的情感则与之相反。他们认为艺术是塞壬(Si-ren),波伊提乌认为缪斯九女神是污秽的女子。甚至佛罗伦萨的圣·安东尼认为:“技艺(广义的艺术,中世纪包括文学)的说法来自‘moechor'(通奸犯罪)一词。”他们的这些反艺术、反文学的言论,并不是他们不懂文学艺术,而是对文学艺术看得很透,诸如对文学艺术的效果等等。他们主要是从基督教的道德观的立场来谴责文学艺术,正如柏拉图从理想国的立场来谴责文艺一样。
后来教会文学兴起,思想家们在神学体系中阐述自己的文论思想,对与基督教精神相合的寓意、象征等手法,作出了深入的探讨。到中世纪中后期,随着文艺的相对繁荣,文艺思想也相对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