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信息
“信息”一词,据记载,最早出自南唐诗句“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依楼台”,但是作为一个科学概念以及科学对象来研究,却不过百年的历史。
最初研究信息理论的科学家香农(C.E.Shannon)和维纳(N.Wiener)在1948年先后发表了《通信的数学理论》和《控制论: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两部著作,其中提到“信息是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和“信息就是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为信息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人们每时每刻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自身的感官感受着外界传来的大量信息。人们感受到的这些信息分为未加工的信息和加工后的信息。未加工的信息包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信息等。通过加工处理,再用各种各样的媒体形式表达出来,更清晰、更准确、更有利于对客观事物的研究分析和判断处理,叫做加工后的信息。例如,利用测量的气象数据、空气质量状况来预测天气变化的趋势,然后利用语言、图片、文字、声音、影视等形式,将这种趋势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和互联网等媒体发布出来。各种交通工具上的信号指示灯、钟表的数字和指针所表示的时间、下载的文件、收发的电子邮件等,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每天都接触到的信息。
从以上关于信息的认识来看,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下面通过对信息的一些基本特征的描述,来进一步地认识和理解信息的概念:
(1)客观性。
信息是客观存在的,是事物的一种属性,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
(2)普遍性。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宇宙中的所有物质都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所有的事物都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着。因此,信息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中,无时无刻,无所不在。
(3)认知性。
信息是可以认知和理解的。但是对信息所表达的内容的理解,会因每个人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实践经验、认知水平等而有所差异。
(4)共享性。
信息也是一种资源,但不同于材料和能源。材料和能源在使用之后会被转化、消耗;而信息在使用过程中是不会减少的,可以复制并不断地重复产生副本。使用信息的人越多,信息传播的面越广,信息的价值和作用就会越大。这是信息的共享性的必然结果。
(5)时效性。
随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信息的可利用价值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信息的价值和作用有着鲜明的时效性。例如,用户在选购电脑时,一年前电脑的性能及型号信息对用户可能就已经毫无价值了。
(6)依附性。
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需要借助某种载体或符号才能表现出来并被感知,而且有些信息可以借助多种载体表现出来。例如,一条新闻可以通过电视节目来获得,也可以通过广播节目来获得,还可以通过报纸介绍来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