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学重建教育主体性的策略
针对上述第二项新挑战,处于21世纪全球化时代的大学,必须回归并重建大学之教育主体性,才能消除大学的“异化”之危机。大学建立教育主体性的策略尤在于:将教学与研究之目标落实在学生之上;并在大学社群与非大学社群之间建立“互为主体性”之关系。我们接着阐发以上两项看法。
(一)大学“自我异化”危机之解消
我们要在21世纪全球化时代中,筹谋解消大学“自我异化”之对策,首先必须探讨所谓“大学之自我异化”的具体含义,约可从三个方面思考:
第一,所谓“大学之自我异化”,是指大学与大学师生心智劳动的成果互为疏离。举例言之,大学师生研发的生物技术知识,一旦研发完成,这种知识就脱离其心智劳动者,常经由知识商品化的管道,而流入大资本家所拥有的大药厂,生产新药,创造庞大商机。我们举此一例以阐明:大学师生常常并不是他们心智劳动成果的最后受益人,在很多情况之下,大资本家比大学师生更能将大学的劳动成果加以商品化,从而垄断其所创造的巨大利益。于是,大学乃出现“自我异化”。
第二,所谓“大学之自我异化”,是指大学通过其教研活动,而成为大学自身存在之本质的对立物。再举上述生物科技为例说明。大学存在的本质是为了个人道德福祉的提升与人类文明的创造与永续发展,但是,大学师生在大学中的教研活动,却有可能将研究成果使用为毁灭人类福祉的工具,例如数年前台湾某大学毕业的药学博士,在从事博士后研究时,使用教授的实验室设备生产毒品,就是一个轰动社会的新闻。在上述情况之下,大学已疏离于大学的本质之外。
第三,所谓“大学之自我异化”,是指大学作为知识社群而与其他社群处于互为疏离之关系,而沦为被其他社群所宰制之状态。大学本是大社会的一部分,大学与社会中其他社群或成员,应处于一种“互为主体性”的关系。从一方面看,大学既不是也不能成为遗世而独立的象牙塔;但从另一方面,大学却也不能完全受市场经济的运作逻辑所宰制,而成为经济部门的知识工厂。然而,在某些状况之下,大学有可能沦为其他部门或社群之工具而“自我异化”。
针对以上所说三种意义下的“大学之自我异化”,其解消之方法在于使大学回归以教育为本位之本质状态。
(二)“教育主体性”的重建
所谓大学的“教育主体性”之重建,是指在21世纪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中,大学必须明辨本末,将教研工作之目标落实在学生之上。大学的研究成果固然可能创造庞大商机或新的意识形态,但是,大学存在之原初目的,并不是为了市场经济的扩张或国家政治目标的完成。大学的教研工作都以学生心智与人格之成长为原初起点,也是最终目标。
如果大学能重建这个意义下的“教育主体性”,在21世纪新时代中,大学就有足够的内在力量,以便与社会力、政治力及经济力健康互动,双方建立一种“互为主体性”之关系。诚如前任美国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校长杜德斯达(James J.Duderstadt)最近所说,21世纪是一个变迁快速的时代,各种社会、经济、政治力量正强而有力地冲击着大学的教学与研究的内容与议题。他以密歇根大学为例,颇为担心美国的一些研究型大学无法因应快速的经济变迁而成功转型。就21世纪的大学来说,也许关键不在于大学是否能够成功转型以因应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需求,而在于转型后的大学是否能够成功站稳“教育主体性”的立场,保持并延续大学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