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发展进程
有了商品生产和交换,也就有了贸易。贸易的兴衰和经济发展始终息息相关。
一、古代的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的最初形式是区域间贸易,出现在公元100年左右。当时地中海的罗马帝国、中东的帕提亚帝国、印度的贵霜帝国以及中国的汉王朝逐渐发展成为各地区强大的政治经济实体,进入古典经济时代相对鼎盛的时期。各地区之间主要就罗马的亚麻布、金银铜锡、玻璃,印度的香料、宝石和中国的丝绸进行交换,其中通过欧亚大陆之间的“丝绸之路”进行交易的丝绸是最主要的贸易品。但从公元2世纪末开始,世界各文明古国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动荡,受之影响,东西方的贸易也时断时续,时盛时衰。
中世纪后期西欧势力的扩张是世界史上第一次对国际贸易的巨大推动。从公元11世纪到13世纪,西欧十字军多次东征,从穆斯林手中夺得了地中海,使地中海成为欧亚大陆贸易的海上通道。另一方面,欧洲人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远征,看到了东方发达的经济和丰富的物质,刺激了他们寻找黄金和获取资源的热情,进而推动了欧洲以及欧亚大陆的贸易发展。到了14世纪,整个欧洲已形成了几个主要的贸易区,包括以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和比萨等城市为中心的地中海贸易区,以布鲁日等城市为中心的北海和波罗的海贸易区,包括基辅、诺甫哥罗得、车尔尼哥夫、彼列雅斯拉夫尔等城市的东俄罗斯贸易区,德意志北部和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汉萨贸易区以及不列颠贸易区。这些贸易区不仅有大量的区内交易,相互之间的贸易往来也很密切。
在13、14世纪,东西方之间的陆路和海路贸易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陆上通道主要是原来的“丝绸之路”。此时正值中国元朝时期,元帝国三次西征,疆界扩至黑海南北两岸和波斯湾地区,打通了从中国直至欧洲的通道。海上通道则主要从地中海,经红海和印度洋到印度,或从波斯湾经阿拉伯海到印度。欧洲从东方进口的商品主要有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印度的珠宝、蓝靛、药材、地毯以及东南亚的香料。这些商品在欧洲人的消费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欧洲能向东方出口的产品却不多,除了出口羊毛、呢绒和金属制品外,不得不支付大量的黄金与白银。
直到15世纪前的国际贸易都是建立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奉行自愿交换的原则。贸易局限于各洲之内和欧亚大陆之间,在各地区经济中的地位也不重要,只是人们经济生活中的一个补充。
二、地理大发现后的国际贸易
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及随后欧洲各国的殖民扩张促进了各洲之间贸易的发展,并由此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
“地理大发现”产生于15世纪末。在此之前,欧洲城市的兴起和农业、手工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生产分工,从而促进了商品市场的发展,进而增加了对大规模贸易的需求。然而,由于14世纪末以来,新崛起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占领了小亚细亚、巴尔干半岛和埃及,阻断了欧洲通往波斯、印度和中国的商路。欧洲国家只能努力寻找新的贸易通道。在这一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欧洲的技术,尤其是造船及其他航海设备方面的技术已经取得很大进步。中国的火药和指南针技术也传到了欧洲,欧洲人已能在舰船上载有火炮,还能生产罗盘仪和象限仪,绘制航海图。传播上帝福音的宗教动力、通过贸易牟利的强烈欲望、开辟新通道的迫切需要,加上新的航海设备与技术,欧洲人从15世纪末起开始了一系列远洋探险。哥伦布率领的西班牙船队于1492年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达·迦马率领的葡萄牙船队于1497年绕过好望角,到达南亚西海岸,打通了欧洲通往印度的新航路;麦哲伦率领的西班牙船队在1519年经过大西洋,经南美海峡进入太平洋到达亚洲的菲律宾群岛。随后,欧洲国家又陆续开辟了一系列新航道,并发现了大片新土地。这些“地理大发现”把原来互不相干的各国联系起来,对欧洲经济以及国际贸易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首先,“地理大发现”促发了欧洲的商业革命,使欧洲的商业性质、经商技术以及商业组织发生了巨大变化。“地理大发现”后,由于各国地理与资源上的巨大差距,国际流通中的商品种类与数量大大增加,进而促进了各国的专业化分工。同时为了适应新的大规模的贸易,欧洲建立起专门在全世界从事贸易活动的新型合股公司。其次,“地理大发现”引发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殖民扩张和殖民贸易,推动了各洲之间的贸易。从15世纪中期开始,葡萄牙就由南向西非沿海扩张,大肆抢夺黄金、象牙和黑人奴隶。随着新的地理发现,葡萄牙又逐步占领了巴西、非洲的南端和整个东海岸,之后,又东进印度、锡兰、马六甲海峡,甚至占领了中国澳门。葡萄牙通过其殖民统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垄断了东方贸易。从15世纪开始到16世纪中期,西班牙先后用武力占领了除巴西和圭亚那之外的整个中南美洲,大肆掠夺美洲现有的金银财富,同时驱使奴隶进一步开采金银,而且还大量从事奴隶贸易,将非洲黑人贩运到美洲从事劳动。荷兰于15世纪末也加入了殖民扩张,到16世纪中期,荷兰基本上占领了原来葡萄牙的殖民地,势力甚至超过了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为了垄断殖民地贸易,荷兰成立了规模巨大的“商业公司”,从殖民地获取大量珍贵物产,运到欧洲高价出售以牟取暴利。英国从16世纪末开始远征印度,并开始了疯狂的殖民扩张。到18世纪中期,英国先后战胜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以及法国,占领了北美、西印度群岛、亚洲和非洲的大片土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英国和法国分别于1600年和1664年建立了“东印度公司”,从事在亚洲的殖民贸易。法国同时还建立了“西印度公司”从事在北美的殖民掠夺。英国从印度大量收购香料、棉织品、丝织品以及其他贵重物产和农副产品运回欧洲高价出售,同时在北美建立奴隶制种植园专门生产烟草、大米、蓝靛和棉花,为英国提供粮食和原料。
“地理大发现”以及随后西欧残酷的殖民扩张推动了暴力控制下的殖民贸易,初步形成了一个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国际贸易虽然从单纯的互通有无变成了以牟利为主的商业行为,但决定贸易流向的仍然是各国的自然资源和各自固有的生产技能的差异。比如欧洲向美洲出口纺织品、金属制品、家具、家庭用具等制造品,从美洲输入当地开采的黄金和白银,生产的烟草、棉花、粮食、海洋产品和糖等,从亚洲及东方各国进口香料、丝织品、茶、咖啡等。
三、工业革命后的国际贸易
从16世纪以来,欧洲从海外获得了大量的金银财富,积聚了大量的商业资本和工业资本,基本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海外市场尤其是美洲市场的开发使得对欧洲工业产品的需求迅速增加,欧美之间的贸易大大促进了欧美国家以分工交换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形成和经济实力的加强。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欧美国家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并先后发生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第一阶段大约从1770年开始到1870年,主要发生于英国。以纺织机、蒸汽机和冶金新技术为代表的发生于工具、动力和材料上的技术革命,促使英国建立起了纺织、冶金、煤炭三大支柱产业,进而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第二阶段约从1870年到20世纪初,主要发生在德国和美国,也包括其他欧洲国家。在这一阶段,科学指导下的技术革命在工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大批量生产的技术得到了改善和运用。
工业革命以后,欧美发达国家的生产力大大提高,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欧洲、北美、日本和澳大利亚都先后完成了工业化,从自然的农业手工业经济过渡到资本主义工业经济。整个世界形成了以欧美国家为主的现代工业经济为一方和其他国家组成的农业手工业等传统经济为一方的格局。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工业革命对国际贸易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首先,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促进了生产,使得一国的产品除了满足本国本地区的消费外,还有大量剩余可以用来与别国交换;其次,工业革命大大促进了交通的发展,铁路、轮船、汽车以及电报电话的应用将整个世界连接成一体,国际贸易变得更加迅速方便;第三,工业革命使世界从单一的农业社会转向以工业生产为主的现代经济。由于工业产品的多样化,任何一国都难以生产所有种类的工业产品,国际范围内的分工和交换逐渐成为现代经济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工业革命以后,国际贸易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此前从18世纪初到19世纪初的将近100年里,国际贸易总额增长了1倍多。然而,仅在19世纪的前70年中,国际贸易就增长了6.7倍,平均年增长率超过9%。而且,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和流向也发生了重大变化:(1)机器纺织品特别是棉纺织品成为欧洲最重要的大宗出口产品,并以低廉的价格和标准稳定的质量取代了印度、中国等国的手工纺织品,成为19世纪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工业制造品。(2)棉花、黄麻、生丝、烟草以及矿产等大宗工业原料逐渐取代香料、茶叶等成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主要出口产品。(3)机器设备和金属制成品成为重要的贸易产品。(4)农产品特别是谷物贸易大大增加。总之,工业革命以后,逐渐形成了一个以西欧、北美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并进口欧美制成品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格局。国际贸易的基础不再仅仅是各国拥有的资源,各国生产技术不同形成的成本差异成为决定贸易模式的重要因素。
四、战后迅速发展的国际贸易
两次世界大战和1929—1933年的大萧条以及这期间各国实行的贸易保护政策使20世纪前半期的贸易规模不断萎缩。直到二战结束后,国际贸易才又一次飞速发展,无论是速度还是规模都远远超过工业革命以后的贸易增长。究其原因,首先,战后较长的和平时期有利于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其次,战后出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了大量的新的工业产品,丰富了国际贸易的产品种类,同时使国际分工日益扩大和深入。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革命又进一步推动了这场规模大、范围广、影响深的技术革命,不仅创造了另一个新的产业,还为现代贸易提供了新的信息交流和交易方式;再次,经济发展带来的收入增长促进了消费结构的变化,在满足了基本生活品需求之后,人们对制造品包括耐用消费品等的需求和购买能力都大大提高,尤其是对高质量的新产品的需求大大刺激了各国之间的贸易,特别是工业制成品贸易;最后,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改善为国际贸易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公正和自由的环境。比如以布雷顿森林协定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相对稳定,有利于国际贸易发展;在GATT框架下的一轮又一轮降低关税的谈判以及1995年国际贸易组织的建立不仅大大降低了各国的贸易壁垒,还建立了一个多边的解决贸易纠纷的机制。
与工业革命后的国际贸易相比,二战后国际贸易的主要变化在于:(1)国际贸易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大大增加。1950年,工业制成品出口占世界全部商品出口价值的34.9%,此后这一比例不断上升,到2000年国际贸易中将近3/4(74.85%)的商品是工业制成品。在工业制成品贸易中,包括汽车在内的交通和机器设备、电气电子产品以及化工产品取代了纺织品、服装等轻纺工业产品和钢铁等金属工业产品,占据了主要地位。(2)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3)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成为主要的贸易流向。20世纪60年代初,北美、西欧和日本相互之间的贸易量不到当时世界总贸易量的40%,80年代初(1983年)这一比重增加到41%, 90年代初(1993年)为47%左右,到了2000年,上升到近50%。如果算上新加坡、韩国等新兴工业国家的贸易,这一比例则更高。(4)区域性自由贸易迅速发展。战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形式的区域性经济合作越来越多,其中最多的是自由贸易区,包括欧洲自由贸易组织(EFTA)、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南美共同市场(MERCOSRUR)、东南亚国家的自由贸易区(AFTA)以及东南非洲共同市场(COMESA)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