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图上的中国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章
大明的海上漕运图

从春秋末年起,中国人就有了浩大的水运工程,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筑邗城(今扬州),开通邗沟,修建最初的运河。此运河自长江引水北流,向北绕经一系列湖泊,以较短的人工渠道相连接,航道弯曲,到末口入淮河。此后,中国依赖运河航运一千余年。直到元代,中国人才有了强烈的海运意识。但元代海运实践的海图描绘,历经战乱没能留存下来。我们所能见到存世最早的,还是大明留下的少数几幅海运图,如大明《海道经》中的《海运指南图》和《广舆图》中的《海运图》等。

虽然,明代是中国历史上海图绘制的兴盛时期,却是蒙元之后中国海运的衰败期。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乘坐明朝政府的马快船,从南京启程,由长江进入大运河,第一次抵达北京。这次漫长的运河航行,使他对这条主要南北运道的人工河道的存在和维系,颇有不解:人们完全可以采取一条距离近又花费少的海上航运路线,为什么大明不兴海道航运呢?后人把他的这个疑问称为“利玛窦难题”。

历史学家黄仁宇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曾说:“害怕海洋和侵扰海岸的海盗,在中国人的心里是如此之根深蒂固,以致他们认为从海路向朝廷运送供应品会更危险得多。”他还提出,中国在以农为本的治国思路下,将维护稳定视为超越发展和扩张之上的重要问题,将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置于末位,所以,元代传下来的海运,到了明初永乐十三年(1415年),即终止了海运。

有学者更进一步分析,中国人坚守运河,还有利玛窦这个洋人弄不懂的问题,就是运河利益集团问题。海运能带给地方的利益太少,而放弃漕河则意味着放弃了一条产业链,而且黄河肆虐会更甚,对黄河中下游生活的百姓和地方官员不利,他们当然会反对。从政治格局和收益分配的角度讲,大明朝廷放弃海运,也算是个“务实”的选择。

虽然,海上漕运在明永乐时已经废除,但终明一代,海上漕运的建议与多方面努力不曾停过: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丘浚请恢复海运,朝廷未行。弘治五年(1492年),河决金龙口,有人请复海运,朝议不同意。嘉靖二十年(1541年),总河王以旗以河道梗涩请开海运,朱厚熜不同意。此后,明嘉靖、隆庆、万历各朝均有人倡议海运。海运呼声没停,但唯有隆庆五年到万历五年(1571—1577年)大明短暂地恢复过几年海上漕运。

正是伴随着河漕、海运之争,嘉靖以来还生发出一些海运理论,海运知识得到了大范围传播。比如《海道经》的编纂就很可能与建议海运的背景有关。在国家体制内讨论不出结果之时,海运问题的研究在学者间兴起。比如,江西人罗洪先就在元人朱思本的《广舆图》基础上编辑了新版的《广舆图》。在明代地图中,第一次为开展海运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知识储备。罗洪先的《广舆图》的海运知识,还直接影响了后来王圻的《三才图会》和章潢的《图书编》这两部万历末年刊刻的注重图像的著名类书。

大明的海运梦,就这样星星点点地留下了如此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