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孩子的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无条件的爱的力量(1)

童年的秘密:孩子成长的规律到底是什么

《童年的秘密》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蒙台梭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蒙台梭利是教育和世界和平的伟大象征。她在1949年、1950年、1951年三次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

1907年1月6日,蒙台梭利在罗马建立了第一个儿童之家,招收孤儿和穷人家的孩子。她和修女们一起给孩子们上课。后来,人们发现儿童之家培养出来的孩子,从贫寒儿童成为一个个聪明、自信、有教养的少年英才,便开始思考和研究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

现在,蒙氏教育的幼儿园不断地蓬勃发展,但我觉得我们对真正的蒙氏教育到底是什么,了解得还太少。

《童年的秘密》是一个重要的窗口,让人深刻地理解成人和孩子之间的不同。

尊重孩子的本能

《童年的秘密》的核心观念是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本能:所有的新生儿都有一个预定的心理机能,就像蜜蜂一出生就知道自己该怎样去成长。婴儿虽然没有蜜蜂的存活能力那么强,但是也有自己去成长的生存本能。他们通过自己的方法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探索这个世界。

很多家长做的事恰恰是阻碍孩子去探索。比如说,很多小孩儿一出生,就被裹成一个紧紧的蜡烛包。想想看,孩子在母亲的子宫里是多么舒服的状态,是可以动的、温暖的、舒适的。很多人说孩子没有感觉,不会反抗,但孩子被僵硬地裹起来的时候,他的学习已经被阻断了。还有人会把孩子抱起来,一会儿横着抱,一会儿竖着抱。蒙台梭利认为,成人必须不再把儿童看作一个物品,当他幼小时,把他当作一件东西提起来并拎东拎西。

有一个说法是,一个孩子在3岁前所学到的信息量是今后人生的总和。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数字,但3岁前的孩子的确学会了说话,学会了察言观色,学会了看人际关系,学会了分辨秩序,学会了识别颜色……这个信息量是巨大的。其实,一个小孩儿能让自己的手指协调起来,准确地抓到东西,准确地塞到嘴里,就是非常大的工作量。

大人的学习能力跟孩子比起来相差太远了,大人不能用自己成长的速度来想象孩子的成长速度,甚至有时候大人“刻意地教”远不如孩子“自发地学”来得快。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成长的本能,如果能够以尊重孩子的成长本能为基础来培养他,孩子就能成为一个正常人。蒙台梭利所认为的正常孩子是:智慧早熟、已学会克制自我、平静地生活,以及宁可有秩序地工作而不愿无所事事。

看一下我们身边的人,我们自己甚至都算不上蒙台梭利所说的正常的孩子。我们拿起手机就放不下,每天患得患失,挣钱的时候想休息,休息的时候想挣钱,常在内疚感和自负之间不断地徘徊。很多人的心理没那么正常,也没有向我们天性所在的方向发展。

蒙氏教育的体系里认为,孩子在6岁以前主要有四个特别重要的特征。

第一个是敏感期。

比如说,蝴蝶的幼虫是通过对光线的感应来判断哪个地方有树叶可以吃。不用教它们,它们会朝着有光的地方爬,去吃叶子。虫子大了,到了它能够找到叶子的时候,对光线的敏感性就消失了。

蒙台梭利举了一个例子:孩子嗷嗷待哺的时候,在伸手乱抓的时候,在各种摸索的时候,都有他的敏感性。他用这种方式学习探索世界。大人会认为很无趣,觉得这个孩子怎么老重复做那么奇怪的事,其实他是在学习,甚至他什么都要用嘴尝一下,就是为了感知他没有见过的东西。

这个敏感性过一段时间就没有了,他不会再用这个方法去探索世界了。但是,如果你阻止他,敏感期一过,他的学习能力就会下降。

第二个是孩子会特别重视外部的秩序。

嘟嘟小时候很重视外部秩序,他放任何东西,都会按照原来他看到的样子摆好。连家里来了很多人的拖鞋,他都要按照他的方式摆整齐。

书里讲到一个小女孩莫名其妙地哭,家人发现小女孩老盯着桌上的伞。原来是有一个客人来了,把一把伞放在了桌上,小女孩觉得不对,一直哭。后来,他们把伞拿开,放到了别的地方,桌子恢复了原来的秩序,孩子就不哭了。小孩儿天生对秩序有敏感性。

第三个叫“内部定向”。

孩子对自己的身体也会有秩序感,他会要求自己的身体也要符合一定的规律。这个过程中,他就在摸索、协调。有一个孩子,保姆给他洗澡,他每天都很开心,每天洗澡都没有问题。结果,有一天换了一个新保姆给他洗澡,他变得不安和绝望。后来才知道,第一位保姆的动作是右手托着孩子的脑袋,左手给孩子洗澡,另一位保姆则恰恰相反。

最后一个,就是孩子的智力发展是通过自己来完成的。

一个出生只有4个星期的婴儿,看到爸爸和叔叔同时出现在自己面前,孩子呆住了。叔叔跟爸爸长相相近,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后来,只要在孩子的视线范围内,他俩一直分开,一个到左边,一个到右边。终于等孩子慢慢发现了原因,开始认识到原来这是两个人时,他才宽慰。

大人在孩子探索时要有耐心,我们没有必要非要告诉他这个是叔叔,这个是爸爸,他自己会慢慢地发现。当他露出会心微笑的那一刻,他才真的把这个东西掌握、学会了。

理解了孩子的这些心理特征,我们就能够看到,大人是怎样阻止孩子的发展的。

大人阻止孩子的发展有很多种方法,比如说不要动、不要碰、老实点儿、别喊。像孩子自己拿着梳子,觉得很好玩,想梳头,你会觉得孩子把头发梳得乱七八糟,说“我来帮你梳”。实际上,孩子在模仿梳头的过程中体会着秩序感,体会着自己身体的协调性,也在感知这个社会。

又如,孩子穿衣服太慢,因为孩子的节奏跟我们本来就是不一样的。蒙台梭利说:“儿童虽然有他的步速,但这种步速几乎是机械地带着他前进。幼儿的行走是为了完善他自己特殊的功能,他的目的就是为了发展他自己。他步伐缓慢,这是一种看上去既没有节奏也没有目的的步伐,他行走是被他看到的周围物体所引起的。如果成人要帮助这个儿童,他必须放弃自己的步速和他自己的目的。”

孩子正在学习,在探索扣子和扣眼的关系,他很慢,可能会扣错,但这正是他学习最重要的时机。如果为了省时间,家长的办法就是替他把衣服都穿好。这样,孩子慢慢地就放弃了,不学这项技能了,失去了学习的自信。

当一个孩子手里有一个墨水瓶的时候,大人一定会特别紧张,也可能为此发生冲突,但是这些东西对孩子天生有吸引力。孩子喜欢的是把盖子拿起来又盖下去,并不是真正要这个瓶子或者墨水。其实,孩子就是在不断地打开和拧上的过程中,去感知什么是圆、什么是螺纹,这些是怎样一起配合的,他会觉得世界真好玩。

成人阻碍儿童发展的很多方法,在今天听来并不陌生,我们依然在用类似的方法阻碍着孩子成长。

完成老师的任务

在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中,他认为教师应该端正对待儿童的态度。儿童不能够保护自己,他们相信别人告诉他们的任何事情。如果我们对孩子发泄情绪,他们不仅很快就忘记了我们的罪恶,还会对我们所指责他们的一切感到内疚。

孩子很善良。一个朋友的孩子就告诉我,有一个老师,给班上一个表现不好的小男孩起外号,还让全班的同学都叫那个小男孩的外号,小男孩很羞愧。但是,班里没有一个孩子觉得老师做得不对。孩子没有判断力,他们觉得老师一定是对的。大家一起去指责那个可怜的小男孩,回家还跟家长说那个小男孩不好,连老师都叫他的外号……

老师要珍惜手上的权力,孩子不会轻易地反抗大人。因此,真正的教师不仅仅是不断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好的人,还应该是一个能够消除自己内心障碍的人。

消除自己内心的障碍:第一是通过自己与这些坏脾气做斗争,努力克服它们;第二是通过社会环境的正确观念来抑制我们的坏脾气;第三是时刻反省自己。教师必须时刻反省自己,摒弃专制,消除傲慢和发怒,变得谦逊和慈爱,并且牢记自己的使命是去教育儿童,避免从成人的角度去理解儿童。

教师是一个非常高尚的职业,蒙台梭利选择了这个方向,并从中感受幸福。书中有一张老照片,是蒙台梭利在1950年为一个电台发表讲话之前和一个英国小女孩交谈时拍摄的。她把女孩抱在胸前,一块儿接受电台的采访,她的样子、她的眼神,充满了爱。

当一个老师真的认识到自己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的时候,才能够用爱心对待这个孩子,而不是为了图省事,为了能够有秩序,告诉孩子“坐在一起静悄悄,手背后,举手要发言,不听话的就是坏孩子”。

发展天赋的发现

儿童之家尊重孩子的天赋,进行了大量的教育后,有六个重要的发现。

第一个发现是对于一个孩子来讲,重复练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比如说,一个3岁的小女孩玩一个圆柱体,她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她重复练习高达42遍!

蒙台梭利说,当小女孩重复练习了42遍后停下来,她仿佛从梦中醒来并愉快地微笑着,她的眼睛炯炯有神,并环顾四周。

当一个孩子玩过、玩透、玩熟一样事物的时候,他是在进行一些我们可能不知道的探索。他真的从这个游戏中学到了东西。

嘟嘟小时候看他喜欢看的动画片,我们觉得喜欢看一个片子,至多看两遍,但孩子喜欢看一个动画片,会看几十遍。而且,他每次看到某处情节的时候,该紧张还是紧张,该兴奋还是兴奋。我们大人要做的就是,不要打断孩子的重复。

第二个发现是允许孩子自由选择,给孩子可选择的空间,让孩子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第三个发现是孩子很喜欢秩序感。

很多早教中心、幼儿园,都希望营造出一种物质很丰富的感觉,很多地方都有玩具。可是,玩具过多,孩子的注意力就会不集中,他就没法非常安静地去探索一些事情了。

我曾反思,我家给孩子的玩具真的是有点儿多了。其实,大部分家庭都是如此,所有人都时不时地给孩子送玩具,每个家里都有一堆玩具。

给孩子太多玩具,孩子就不会去认真地把一个东西玩很多遍了。

第四个发现是尊严感。

大人喜欢跟小孩儿开玩笑,经常用欺负他、侮辱他、调笑他、吓唬他的方法,孩子是真的会认真的。

蒙台梭利曾经有一次专门教一群幼儿园的孩子擤鼻涕。孩子们擤鼻涕的时候,总是被呵斥不礼貌、声音太大、去一边等,他们一想这事就很紧张。蒙台梭利坐在孩子们中间,教孩子做这件事。最后,所有的小孩儿竟然都热烈地鼓掌,掌声像在剧场中听到的那样长久而热烈。因为老师尊重他们,在乎他们的需求。

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把孩子当成一个成年人来对待,不能随便否定他的感情。有时候,大人一张口说的话就不客气,调笑、打击、否定、呵斥,让孩子没有尊严感。

家长要想帮助孩子建立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就要学会尊重他,让他知道他的尊严很重要,他是能够掌控自己尊严的人。

第五个发现是关于书写和阅读的。

蒙台梭利认为过早地强求儿童通过书本来识字,对儿童是没有帮助的。

不需要刻意地教写字,而要把认识字母变成一个游戏,用硬纸板做出字母,有些字母是发亮的纸板做成的。儿童既可以用手指在上面顺着字形写,又可以感知它的形状。

这样,孩子们依靠着自己对探究的浓厚兴趣,兴趣和能量就被激发出来了。

有一次,大人正在谈论一场地震的时候,有个大约5岁的小孩儿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我感到遗憾。”大人们猜想他是要表达悲哀,但他接着写:“因为我是一个小孩儿。”这也不足为奇。后来,他接着写:“如果我是一个大人,我会去帮助他们。”这多么令人感动,一个刚刚学会写字的孩子,他表达出这么崇高的感情。

总之,当孩子对学习非常感兴趣的时候,他才能循序渐进地去看有图画的书,接着看带字的书。

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要揠苗助长。我记得嘟嘟在很小的时候,我对全家人说不要教他认字。如果他问,我们就告诉他;他要是不问,谁也不要强迫他认什么字。

他很快就认识了很多字。因为没有人强迫他,没有人把认字当作任务和要求灌输给他,他反倒探索得很愉快。

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天性,让他从自己力所能及、能够学到的东西开始,让他获得尊严感、成就感,不要让他总是面对挫折,这样孩子就会更加容易热爱学习这件事。

第六个发现是关于身体的发展。

蒙台梭利在儿童之家发现,他们从来没有做任何事去改善孩子的身体状况,但是孩子们的健康状况都很好。

孩子能够玩起来本身就是很好的锻炼。孩子的运动量肯定比我们大人大。剩下的是健康的心理因素,让孩子心情愉快、不压抑,他的身体会好很多。而反过来,很多疾病是来自经常被父母训斥,压力很大,这种心理上所受到的摧残会导致发烧,免疫力下降。

以上六个发现,对我们做好父母的工作以及老师去做好老师的工作,都会有很多的启发。

帮助孩子正常化

这里提到的不正常,没有任何贬低的意思,大家千万不要套用到歧视上面去,正常和不正常是理想化和不够理想之间的区别。

蒙台梭利提到了一个词——皈依,是因为很多孩子已经偏离正常很远了,但是良好的教育环境可以使他们回到正常的状态。

有一群墨西拿地震后幸存的孤儿,他们丧失了亲人,也没有家园。当进到儿童之家的时候,他们的反应是不正常的,晚上常常听到他们大声地叫喊和哭泣。

老师们带他们学习良好的行为举止,比如教他们学习像王子一样用餐,像最好的侍从一样端菜,让这些孩子逐渐从震后的伤痛中慢慢地恢复过来。他们又重新开始欢笑,重新开始跟别的孩子一起玩,这就是一个正常化的过程。

还有一种不正常的状态是什么?儿童之家有的时候会遇到一些富家子弟,他们总不在状态,对什么都无所谓,觉得什么都不好玩。一个孩子对各种各样的东西丧失了兴趣,因为他的生活条件太优越了,他在家里有太多人愿意替他打理各种各样的事,所以有了这样的状况。

老师和家长们给了这些孩子充分的时间,他们相信一个孩子能够回归正常化,绝不仅仅是老师的责任,还跟这个孩子自身的调节能力有关系。这些富人家的孩子在这儿待了几天以后,慢慢地开始探索,也开始玩简单的玩具,开始专注于去发现他们想要发现的东西。这就是一个正常化的过程,也叫作“皈依”。

如果大人用了很多错误的方式对待孩子,会导致孩子出现以下不正常的行为。

第一个不正常的状态叫作“神游”。

神游就是孩子不像别的孩子那么专注,他做任何事都不投入,注意力不会集中,上课的时候会看别的地方。

我小时候的数学老师跟我妈妈说:“樊登上课的时候,眼睛像个小老虎一样。”我放了学不复习——只是做作业。但是,我上课的时候特别认真地盯着老师。

嘟嘟现在学习成绩也好,我问他怎么把分数考这么高。他说:“我就是一个办法。”我说:“什么办法?”他说:“我上课的时候就盯着老师,认真地听他说什么,这样下课玩就可以了。”

孩子的专注度尤为重要,有一个孩子被老师反映上课从来不认真听讲,成绩一塌糊涂。我们就问是怎么回事,一了解马上发现,她爸爸妈妈老吵架。当一个家里充满暴力情绪的时候,很多争执让孩子觉得恐惧,他的注意力是没法集中的。

还有一个造成神游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多数人迷信孩子的童年与玩具紧密相连。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让孩子拥有太多玩具。

第二个不正常的状态是障碍。

过早地给孩子进行过度教育的家庭,最后的结果就是孩子的成绩变得越来越糟糕。因为你给他造成了学习的障碍,你没有让他按照他的节奏去探索这个世界,而是给他灌输得过多,让他产生了逆反心理或者是傲慢心理,使他不觉得这个东西有什么好学的。

有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学数学,等到他上一年级后,发现这些内容自己都会,就开始不屑于学习这些,最后的结果就是听到数学就烦,数学成绩越来越差。当障碍产生后,再想扭转孩子,让他重建对探索和学习的乐趣,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第三个不正常的状态是依附。

有的孩子永远黏着爸妈,他放弃自己活动,只想永远和父母在一起。其实,一个孩子是很喜欢自己玩的,自己会玩得很开心。

在我家,虽然我们也陪嘟嘟玩,但嘟嘟经常自己一个人玩半天。他最好的伙伴是想象力,他拿着玩具想象它们怎么打,发生了什么故事。我小时候也经常会做这样的想象。

一个孩子如果放弃了自己活动,凡事都依赖大人,他长大了会懒散,不觉得自己有责任感,认为这一切都应该跟父母有关。

第四个不正常的状态是占有欲。

如果一个人占有的东西并不是自己需要的,他的发展就失去了平衡。

第五个不正常的状态是权力欲。

权力欲就是孩子命令大人买这个、买那个,通过大人来获取更多的东西。

很多家长特别喜欢满足孩子的需要,甚至没有底线地满足。最后,孩子发现指挥大人很容易,而且常常指挥大人来做成一些事比自己做要容易得多,他就放弃了自己的努力和探索。

大家要小心,要让孩子自己学会去解决一些问题,而不是什么事都让他通过大人来实现。

第六个不正常的状态是自卑。

自卑来自苛责。家里来客人,客人失手打翻了一个杯子,你会说:“没关系,不要紧,杯子也不贵,是我上次旅游的时候顺手买的……”你想让客人不要有愧疚感,但孩子打碎了一个杯子,你会说:“多好的一个杯子被打碎了,你怎么这么不小心?”

当孩子观察到你对他和对别人的态度不一样时,孩子的自卑心理就逐渐产生了。

我们对孩子的要求往往比对普通人的高,甚至,我们对孩子的要求比对自己的要求都高!这样的孩子,容易在长大后有自卑的特征。他不会有足够的自信,会觉得自己没有力量去做各种各样的事,因为他就是在被不断批评中长大的。

此外,不正常的状态还有恐惧和说谎。

想要回归正常:第一是要靠我们外部的努力,老师和家长要能够遵从孩子的节奏,要允许孩子不断地探索,给他创造一个探索和学习的环境,让孩子通过探索来完善自己的人格;第二是要靠孩子自身的调节,当你尊重了孩子成长的规律和节奏时,孩子很快就会恢复到正常的状况。

很多家长难以做到尊重孩子,包括孩子和父母的冲突,这主要来自家长的主导本能和工作本能。

主导本能是孩子想有他的话语权,希望自己主导一生,但父母总把孩子视作自己的产品、私有的财产。当父母用这样的态度来与孩子进行沟通并实行控制时,双方在控制权上就产生了争执,导致很多家长不会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去成长。

工作本能是重要矛盾的分歧点。如果一个人长大成人很不容易,到了养家糊口的时候,他会把工作视作一种负担。他就不想让孩子天天工作,觉得让他休息是最好的,会想把最好的给孩子。办法就是一切让大人来,想让孩子过得舒服,因为他根本不觉得工作本身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但是,孩子的工作本能是通过工作来认识世界的。比如说,他扣扣子、自己背书包上学、去洗碗、去帮着妈妈布置餐台等,这些事情是孩子在探索和学习、完善自己的过程。

孩子帮大人做一些事,他会特别愉快。樊登读书很多授权点有时候需要我拍一段视频给大家,大家在会场播放,我都找嘟嘟帮我拍。家里有大人,我也不用他们帮忙。我对嘟嘟说:“嘟嘟,你来帮爸爸拍个视频。”他说:“我行吗?”我说:“你当然可以,没问题,你拍照拍得那么好。”于是,我看到了一个孩子拍个视频有多认真。比如,他会找一个角度,说:“爸爸,我先拍个照片,你看看这个角度行不行,我再拍。”他是很认真地在参与大人的工作。

如果大人把这个工作当作养家糊口的差事,对孩子说:“你给我拍这个视频,我给你10块钱。”这立刻就变成了以成人的逻辑去破坏孩子的世界。

孩子在主动性很高的时候,会在参与这个劳动的过程中感受愉快和好玩。大人活得太累,把工作当作养家糊口的苦差事,就不会正确引导孩子。我们对孩子说的“你快点儿”和“我帮你做”,使得孩子没法通过工作来认识世界。

如果我们能够真的重新认识我们的工作,领会工作本身就是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修炼、不断精进的过程,就会更加尊重孩子的天性。

了解了主导本能和工作本能后,应该尊重孩子学习的规律,让他可以重复地做一些事情,让他可以参与到很多家庭的工作中去,去探索这个世界。对他保持足够的尊重,把他当作大人一样对待,跟他对话。这时候,你发现孩子完全可以成长得非常阳光、健康、开朗。

最后引用这本书里的话,跟大家共勉——所有的父母都具有一个伟大的使命,他们是唯一能够和必须拯救自己孩子的人,因为他们具有社会中组织起来的力量,并能在共同生活的实践中采取行动。他们必须意识到自然界托付给他们使命的意义,这个使命使他们超越社会,并使他们能够支配所有的物质环境,因为他们的手中确实掌握着人类的未来。

我们每个人的手中都掌握着人类的未来,希望我们珍惜自己手中的权力,让孩子成长为自己本来的样子。

内向孩子的潜在优势:让我们更懂孩子的心

很多朋友向我咨询:“我的孩子性格特别内向,该怎么办?”还有人说:“我自己性格内向,我的孩子也内向,我特别不希望他这样。”我不明白为什么大家对内向这么排斥,《内向孩子的潜在优势》的作者兰妮博士是美国当代重要的内向性格研究专家。

那么,内向和外向是存在的吗?会不会是我们大脑想象出来的一种感觉?因为所有人在某些时刻都可能觉得自己是一个内向的人——我觉得自己是个内向的人,可别人说樊老师肯定是外向性格。

内向跟外向到底有没有准确的界定?兰妮博士阅读了数千份心理学、生物学和神经科学方面的材料,还采访了数百位内向的人,发现内向和外向的概念的确是存在的。

只不过,内向和外向不总是非此即彼,很多人同时拥有内向和外向两种气质。

为什么内向的人不喜欢自己的内向,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继续内向?这个很长时间以来的误解,来自20世纪所谓最伟大的三个心理学家之间的纷争,这三个人是弗洛伊德、荣格和阿德勒。

荣格、阿德勒和弗洛伊德本来在心理领域一起进行合作研究,后来三个人不再和睦,最有影响力的弗洛伊德对另外两个人愤愤不平。因为荣格和阿德勒都是内向的人,弗洛伊德便开始贬低内向,把内向的定义扭转为“过分以自我为中心”等。

今天,我们很多家长都为孩子的内向担忧,都觉得这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甚至非得把一个内向的孩子推到台前去演讲。如果不会演讲,必须得练,非得让一个内向的人变成一个看似活泼、外向的人,这种教育方法会带来特别多的伤害和失误。

《内向孩子的潜在优势》让我们学习到,如果自己的孩子是内向的,我们应该如何发挥内向的优点,而不是把他改变成外向的人。

判断内向与外向的标准

判断一个人是外向还是内向最重要的标志,是要看他获取、消耗、保存能量的方式:外向的人越玩越带劲儿,人越多越开心,只要热闹就会觉得充满了能量;内向的人在人多的环境下会觉得越来越累,他需要自己在一个安安静静的地方休息一下,安静一会儿,才能够逐渐补充上能量。

外向的人所获得的信息交流和能量恢复,都来自社交和与他人的互动;内向的人是来自安静,来自独处。

一个人到底是不是一个内向型的人,有如下的问题可以引导和验证:我参加完刺激性活动后浑身是劲儿,还是在大多数时间里借由安静地思考来恢复精力?

如果一个孩子在压力面前表现出退缩,他很有可能是偏内向的孩子。反之,如果你的孩子精力充沛,总想到外面去玩,不管有没有人和他一起,他就很有可能是外向的孩子。

从成人的角度分析,在一个人休闲的时候,他是想拿起手机叫朋友来玩,还是想自己静静地看会儿书或者是散散步,这是内向和外向一个很重要的区别。

从生理的角度来看,内向与外向也大为不同。

多巴胺作用于交感神经,醒着的时候,交感神经控制我们的行为,休息的时候,就切换到了副交感神经。

内向的人和外向的人的区别在于:内向的人更多地使用能够让我们减速和休息的副交感神经,神经递质是乙酰胆碱;外向的人更多地使用能够让人加速和战斗的交感神经系统,神经递质是多巴胺。

又如大脑的区别,人类的大脑有四个主要的功能区域,相互独立、彼此配合,分别为:大脑前叶、大脑后叶、左脑、右脑。

从大脑前叶和大脑后叶的区别来看,内向孩子的大脑前叶更加活跃,外向孩子的大脑后叶更加活跃。

在左、右脑之间,每个孩子都有占优势的一部分:内向的孩子,左脑占优势,孩子就更有逻辑性,更注重思考;外向的孩子,更爱玩、爱交朋友。

外向的孩子善于表达、社交,与很多人混得很熟,因为他的知觉和情感的系统比较发达。

我在教孩子学说话的时候,发现了孩子之间的不同。小朋友学说话有两种学习方式:有的小朋友说一个字后再说一个字,说很多不连贯的话,有的小朋友则总是说连贯的话。我儿子如果没有把一句话组织得非常完整,他就不说话。他喜欢想,想半天后,如果说不准,就停下来又想半天,一直到大脑里组织出一句完整的话后,他才会全部说出来,是一个完整的意思。

我判断他有点儿偏内向。

还有一个标志性的事情是他在幼儿园时,一次过生日,我们把小朋友都请到家里来玩。小朋友们玩得很开心,把我们家闹翻天了。嘟嘟一个人跑到房间里哭了,他说:“他们为什么还不走?他们太闹了,我受不了。”

这从生理原因让我们看到内向和外向的不同。当然,没有所谓的优劣。

对内向孩子的理解与爱

兰妮博士致力于研究内向,她分析内向有如下优势:拥有丰富的内心生活,懂得停下来品味生活,热爱学习,善于创造性思维,擅长艺术创作,情商高,精通谈话,乐于自处,谦虚,容易养成健康的习惯,是好公民,珍惜长期的友谊。

我觉得这提醒我们意识到内向的人有很多优点。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同样的优势,外向的人身上也会有。

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外向型的人看起来会更容易适应,人和人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多,内向的人看起来似乎要慢一点儿。这就需要家长帮孩子创造一个“耐寒区”,给内向孩子提供生长所需要的成长要素。

第一,确保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密切。家长不会强迫孩子成为一个他不愿意成为的人,不会因为孩子总躲在人身后而忧心和焦虑,而是知道人和人是不一样的。

第二,要教他行事符合自己的气质。帮孩子分析“哈利·波特”系列书中的人物角色:有人特别外向,爱开玩笑,经常组织大家聚会,甚至会为了团队牺牲;还有人不爱说话,性格内敛。但是,无论是内向还是外向,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气质去生活。

第三,与孩子建立一种灵活的关系,努力去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和潜能。当他的才能受到鼓励,孩子就能充分发挥潜能。

第四,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恢复精力的场所。这样,当孩子需要安静时,就能够有一个人独处的时间和空间了。

以上可以帮助孩子创造“耐寒区”。不要总讲道理,因为内向的孩子本身就容易思虑过度,太多的道理会让他变得非常焦虑。也不要总反驳孩子,不要跟孩子展开大量辩论,更不要轻视或者忽视他的需求和感觉。

要做的事是承认他的感受,跟他换位思考。今天处理不了的问题,可以约孩子下次再做。如果给孩子造成了伤害,应该向他表示歉意。

理解内向的孩子,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内向孩子很容易产生内疚和耻辱感。一定程度之内,会帮助孩子纠正错误的行为。如果内疚感和耻辱感过多,则造成伤害,导致孩子的行为扭曲或者深度自卑,以及自尊水平大幅下降。

建议纠正内向孩子的错误时,稍微说一下就好了。比如,孩子在家里练吉他,吵得你睡不着觉,如果是一个内向的孩子的话,你可以跟他说“妈妈真的有点儿头疼,我希望能够安静一下”,就这一句就好。如果要想阻止一个外向的孩子,可能真的需要父母花很大的力气,因为孩子能量很强、停不下来。

这一点我特别有感触。我带着嘟嘟去博物馆,那时候他三四岁,很爱跑。我发现他影响到了别人,只需要看着他说:“嘘。”就做这一个动作,他就立刻非常认真地看着我点点头,安安静静地跟在我后边。

在对内向孩子的看护和饮食调配上,也跟对待外向的孩子不同。

内向的孩子不喜欢变化的环境,你突然把他带到一个特别嘈杂的宴会,他会特别不舒服。所以,在变化之前,要提前明确地告知孩子。比如说:“今天晚上,咱们要参加一个活动,大概需要一个小时,活动的安排是这样的……”要尽量多地让孩子参与到对这个活动的预判和想象中。活动之中,要多去观察孩子是不是累了,是否需要安静或者需要你去陪他。

不要逼着孩子吃东西,我太太小时候被迫吃了她不愿意吃的食物。到现在,她一想到这个食物,依然无法接受。家长不要在食物问题上和孩子较劲儿,世界上的食物种类那么多,少吃一两样,根本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

我们会因为这件事发脾气,其实对身体不好,对心理关系也不好。所以,内向的孩子可能会有挑食这个状况,家长应避免卷入食物的争斗中。

要给他足够的睡眠时间。内向的孩子很需要在睡眠中吸取能量,也普遍需要一个安慰物——一个小被子、一个小毯子等,或者是揪着妈妈的衣角入睡。

作者请内向孩子的父母谨记:对于一个明显羞怯和不自信的内向孩子来说,严厉的对待——包括过分严厉的管教——必然会失败。这有两种可能,一是内向的孩子变得不与他人交流,极其内向的孩子甚至变得孤僻。他放弃自己的能力,说反正自己什么也做不了,内疚感爆棚。还有一种可能是叛逆,他去做很多出格的事,成为反面教材。

享受孩子独特的气质

家庭成员的性格是有很大差异性的,不是内向的家长一定会生出内向的孩子。即便同一对夫妻有三个孩子,三个孩子的性格也都不同。

不同并非缺陷,家长千万不要把内向孩子和外向孩子去错误比较,这会给孩子造成非常大的心理负担。关键词是享受。无论孩子是内向还是外向,家长都要享受引导这个孩子长大的过程,要珍惜家里的每一个人。

对家庭里的内向孩子来说,调动他的好办法就是让孩子帮忙,让孩子分担一些家务,让孩子感受到自己为这个家所做的贡献,他会觉得非常开心。还可以跟孩子讨论某一个问题,征求他的意见。

在我家,我可以和嘟嘟聊起家庭存款的事项,邀请他参与家庭的经济管理。他从中了解钱是怎么赚回来的,应该如何分配。甚至连家中老人生病住院了,我都会告知他,让孩子参与到整个家庭的活动中。这给他建立了责任感和自信心,他知道自己在家庭中很受重视。

还有,可以和孩子讨论另一个孩子的问题,而不是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比如,妹妹不愿意去幼儿园,父母就可以和哥哥探讨,大家怎么做可以帮助妹妹,这也会让孩子产生主人翁的责任感。

当然,还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家长跟孩子讲一讲自己小时候发生过什么事,孩子会特别乐意听。在我的记忆里,关于我父母年轻时的故事都是我小时候听的,这几十年他们都没有再说过这些事。我父母在我出生前的经历,在我脑海中是一幅一幅的画面。因为这是一个大系统,会让一个孩子觉得自己的生命跟一个更大的系统连接在了一起,这样宏大的感觉对所有的孩子来说都会是件礼物。

这本书中特别关爱面临父母离婚的内向孩子,因为孩子们有一个共通的特性,就是自我归因,他会觉得父母离婚是自己造成的。

当然,离婚是我们每个人所拥有的权利,但是在离婚的时候,怎样能够减少对孩子的伤害呢?我认为要着重讲一下离婚的情况下,怎样能够给予孩子稳定感。

第一,不要让你的内向孩子被迫夹在你和配偶之间,非得让他认同你们当中某一个人的感受。实际上,孩子认同的是父母两个人,他忠于两个人。

第二,要理解内向孩子的反应较慢,他们需要时间处理这个变化。在与前夫(前妻)的争执中,表现得姿态高一些,他长大以后会因此而尊重你。孩子虽然不说什么,但他都看在眼里。如果两个人为了一点儿财产撕破脸,天天争吵,会给孩子心里留下很深的阴影。

第三,可以与孩子讨论离婚这件事,在孩子的年纪稍微大一点儿,确保孩子不会认为父母离异是他的错的时候。

第四,询问孩子的感受和烦恼,确定问题所在。比如说:“你晚上到爸爸那儿时,咱们可以通一个电话。”要告诉孩子,如果他不高兴的话,就要讲出来。

第五,尽量保持每天的生活规律。内向的孩子不喜欢变动,在两个家之间频繁改变生活,会给他们造成压力。

第六,用带有卡通贴纸(针对年纪小的孩子)或附有便条的日历,来为孩子标明近期的安排,包括旅行、学校活动、预约就诊,以及其他一些父母双方都应该掌握的信息。

第七,告诉孩子,虽然你知道他希望父母复合,但这种情况是不会发生的。让他理解这件事情,否则,孩子心中永远有期待,总在给父母创造机会,甚至他会装病,需要爸爸妈妈一起来照顾他。如果以后确认父母不能复合,孩子会更加难过。

第八,不要叫内向的孩子监视你的前妻或者前夫。比如,千万不要对孩子说:“你爸爸是个坏人,你替我惩罚他。”

第九,提醒孩子,每个人早晚都会适应变化,一切都会好起来。

我还建议,在家庭中带孩子的老人能够深入地了解孩子的不同,让他们互相交流,把家族故事传承下来。多一个人爱孩子,总是一件美好的事情。重要的是让老人学习起来,理解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如果不学习,他可能真的希望孩子长成自己想要的那个模板,对孩子提奇怪的要求。

有一次,我见到一位奶奶批评孙女玩滑梯,奶奶好凶,对着孩子大骂。我观察到小女孩完全无动于衷,像根本听不见奶奶的声音一样,接着玩滑梯,面无表情。实际上,双方都很痛苦:小女孩已经开始学会麻木了,而奶奶已经陷入了习惯性批评。

家长的学习和进步是非常重要的事。

内向的孩子上学的时候,家长需要跟老师之间有更多的互动,可以单独与老师沟通,让老师把学校的纪律准确、明确地告诉孩子。

给孩子创造更多的社会交往机会,让孩子能够深度交友。内向的孩子交朋友跟外向的孩子不一样,就是他不会马上和很多人突然变得很熟,但是内向的孩子一旦跟某个人成为好朋友以后,他会非常珍惜,两个人会成为一辈子慢慢走下去的“发小”。

家长还要多留心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内向的孩子有时候会在学校里被人欺负,因为外向的孩子更容易找到伙伴,更容易适应一个团体,内向的孩子则不同。比如《硅谷钢铁侠》里改变世界的埃隆·马斯克,他小时候总被人欺负,思考问题时极其深入,爱读《大英百科全书》。

内向孩子的父母要和老师沟通起来,请老师及时反馈,更好地呵护孩子。

帮助挖掘孩子的潜质

从学习环境来说,我们要注意如下事项:

第一,我们要帮助孩子找到属于他自己的节奏。

当他慢慢找到了节奏感,发现自己就算比别人慢一点儿,也能够把事做得很好时,他就有了自信。

这份自信是来自他对节奏感的把握。

第二,要给他足够宽松和包容的环境。

生活中大量的悲剧都来自家长有着非常不切实际的希望,希望自己的孩子长成别人家的孩子。这样,问题就来了。我想告诉大家,事实上,就算你的孩子在某个时刻长成了别人家的孩子,你还会继续希望他改变,希望他如果再怎么怎么样一点儿就更好了。家长的贪心是“无与伦比”的,事实上,永远不会停下来。没有人说“我的孩子现在已经最好了,我已经非常满意了”。

懂得满足太难了,这源于每一个家长内心不断涌动的焦虑情绪。让孩子上各种辅导班根本不是为了把孩子培养得更好,而是为了缓解家长的焦虑。

要把满足家长的自尊心、满足家长的对比欲望、满足家长焦虑情绪的这些东西,改成沉浸式的、漫步式的教育。沉浸式、漫步式的教育是宽松、包容,是尊重孩子自己的节奏,让孩子知道这件事应该怎么做,给他创造更多自己思考的机会,所以慢慢地,孩子真的会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第三,要了解内向孩子的课堂陷阱。

嘈杂的环境对内向孩子来说是一个陷阱。我曾经做过一个纪录片,叫《世界的孩子》。我们去看了美国的很多学校,学校的风格完全不一样,有的学校会给孩子独立的时间和空间,有的学校总是那么热闹,适合那些外向的、愿意排名的、愿意跟别人比拼的孩子去加入。所以,家长帮孩子选学校的时候,要看这个学校是否适合一个内向的孩子发展自己。

误解也会伤害到内向的孩子。有的学校的老师对内向的孩子缺乏理解,他们觉得内向的孩子不容易接近,觉得他们叛逆、不合群、自私自利、不善于沟通等。

第四就是内向孩子被忽视。

比如,大家的节奏和内向的孩子并不同,久而久之,他们得到的关注就更少了。

从交友方面来说,内向的孩子希望长期地、深入地交流,但在过程中有可能遇到挫折,因为他们对于友谊的质量要求很高。

内向的孩子容易面临欺凌,家长要学会观察。例如,孩子有如下表现:

长期心情低落,或者异常烦躁;

在校期间,经常发生异常的状况;

总是丢东西或者衣服总是有破损;

没吃东西,经常饿着肚子;

做噩梦或者尿床;

身上有原因不明的擦伤或者淤青;

经常生病;

……

这些状况孩子虽然没有讲,或者在情绪上没有过多反映,但都有可能是他在学校里遇到了解决不了的问题。此时,父母需要安慰他,可以告诉他有的孩子脾气不好,就是非常讨厌,或者说“我知道你伤心了,但是事情已经过去了”。要理解孩子的感受,不要说“你为什么不打回去,你怎么没有自己的办法”。孩子被别人欺负了以后,不要再去责怪他,再去责怪他就是进一步欺负他。

我们应该采取更多的行动来帮助孩子。

第一,要给孩子做榜样。那些在家里目睹暴力和攻击的孩子,很有可能会成为施暴者或者受害者。

如果父母在家里用言语辱骂或者讽刺孩子,孩子在学校里也会跟别人出现类似的情形,很有可能会让别人再骂他。这就是在家里习惯了这种角色,到学校他可能会扮演这样被欺负的角色。

第二,向孩子说明,单凭自己的力量,是无法解决这一问题的。对于那些坏孩子,最有威慑力的还是大人。你需要让他尽快去寻找大人的帮助,无论是找老师还是找家长。

第三,如果见到欺负人的行为,你要立刻上前制止,你必须挺身而出。

兰妮博士还提出,家长可以做的防备工作如下:

让孩子学会辨认谁是恃强凌弱的“坏孩子”。凡是那种喜欢挑衅、戏弄、威胁等方式的人,要远离他们。因为,他们很有可能是欺负人的“坏孩子”。

跟孩子说,你知道有些孩子喜欢欺负人,所以没必要对每个人都友好。有的人,你就是要跟他划清界限,或者你就是要反抗他。

跟孩子讲,任何欺凌行为都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只要发生就要告诉大人。

确保孩子要有一两个好朋友。

跟孩子说有些欺凌是因为嫉妒,你的成功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当孩子表现得很好,如某门成绩非常棒、得了奖的时候,那些嫉妒的人有可能会欺负他。

向孩子描述,好朋友会如何对待你。那些欺负你的人只不过是想居高临下,而不是想成为你的好朋友。

告诉孩子不要理会那些“坏孩子”的粗鲁语言、表情和手势,以免伤害自己的自尊。

告诉孩子躲开欺负别人的孩子。如果有人欺负他,他可以去警察局或者其他有大人的场所寻求帮助。

让孩子学习空手道或者参加其他自我防卫的培训班,逐渐建立自信。受过这些体育训练的孩子,他容易走得稳,坐得直,看上去自信。敢于直视挑衅者眼睛的孩子,不大容易成为“坏孩子”的欺凌目标。

在家里,通过角色扮演来练习被欺凌的时候应该怎样应对。要让孩子能够直视对方的眼睛,同时坚定地说“走开”“放手,不然我就要告诉老师了”。告诉孩子不要不敢喊叫,喊出来,不要怕。

如果孩子受到欺凌,要把这件事告诉校长,因为学校一般都会有专门的处理办法。

告诉孩子被人欺凌的时候,到公众场所去,这样有助于灭掉“坏孩子”的嚣张气焰。

还要告诉孩子,被惊吓到了没有关系,只是一定不要当着欺凌者的面哭,最好是安静地走开。

在孩子回家的路上,或者等他下公共汽车以后陪陪他,和他愉快地聊天,“坏孩子”不会欺凌经常得到父母关爱的孩子。

有时候,孩子在学校里经历的这些事情真的是出人意料。我们应该下足够的功夫,来帮助容易被欺负的内向孩子。

《内向孩子的潜在优势》把一个内向的孩子所需要的方方面面讲得很清楚。一个内向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核心是爱,是时间。

你要拿出时间来陪伴他,因为“爱”不是一个空泛的词。有时间才能够表达爱,你要用更多的时间关注他,给他信任、稳定、信心,适应他的慢节奏,给他鼓励和快乐。

母爱的羁绊:妈妈如何与女儿相处

《母爱的羁绊》的作者是卡瑞尔·麦克布莱德。这本书可能会引起很多人伤痛的回忆,也可能会引起人们强烈的反应,有人可能会觉得这本书太夸张了。它所揭示的矛盾是大多数女孩和妈妈之间的矛盾。

对女孩影响最大的人是妈妈,妈妈的某些特质会导致女儿一生中面临特别多的困难:有的女孩对自己特别严苛;有的女孩子总是不自信,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干了很多工作,还对自己的评价不高;有的女孩子总是特别容易内疚;有的女孩子希望自己美了还要再美,瘦了还要再瘦……

这些可能是因为妈妈有自恋的特质。自恋的妈妈有强烈的自我关注,情感的贫乏也是来自强烈的自我关注。她做任何事情,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别人的角度出发。

自恋导致取悦,而非爱

有自恋母亲的女性会面临一些和她的兄弟们完全不同的困境,妈妈并不会将儿子视为自己的反映和延伸,但会给女儿压力。比如,对女儿过分严苛、过度关注。她在女儿身上事事处处提出的要求,实际上是对自己的要求。

作者卡瑞尔总结了自恋的妈妈的九种特质。

第一个特质是她对自身的重要性有着不切实际的理解,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总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最好的,总希望别人都按照她的方式来处理问题。

比如,女孩结婚后,在做家务的习惯上,两个家庭的习惯不一样,亲家之间会因为家务开始打架。很多家里的矛盾就是这样产生的。

第二个特质是她专注于对成功、权力、才华、美貌、爱情的幻想。

我观察到很多家庭里,最能带着孩子报班的不是爸爸,而是妈妈。妈妈会不遗余力地骑个电单车,带着孩子,一天跑五六个班。妈妈觉得不能失败,一定要出人头地。

第三个特质是她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她不被周围的人理解,她觉得自己可以被更高层的人理解。

她总是孤芳自赏,觉得自己如果能够跟那些更高层的人见面的话,就能被更好地理解。

第四个特质是她特别需要过度的崇拜。

你要给她足够的赞美。吃了她做的饭,一定要说“特别棒”,要说“妈妈什么都好,妈妈一切都比别人强”,她才能得到满足。

第五个特质是她觉得自己享有特权。

我爱人开美容院,她有一个感受:有的女性一进店,就是一种女王的姿态。她约时间,随时可以改,但她如果临时来了,还要等,就发飙了。

第六个特质是人际关系上的剥削。

她喜欢利用别人,喜欢通过别人来实现目标。她认为别人帮自己很正常,当对方不再对自己有用的时候,她会把对方排除在朋友之外。

第七个特质是缺少同情心。

当女儿哭和难过的时候,妈妈回应的是你应该坚强一点儿。她甚至没有共情地过去搂着她,关爱地问要不要紧。电影《山楂树之恋》中,女主角的母亲在女儿出现问题时,首先担心的,不是女儿痛苦不痛苦、伤心不伤心、有没有受伤,而担心的是别人知道了怎么办。当然,这跟当时的社会环境是有关系的,但是女儿此时会觉得特别伤心,因为妈妈关心的根本不是自己。

第八个特质是常常会嫉妒。

有很多妈妈甚至会嫉妒自己的女儿。当然,中国妈妈很少这样。

第九个就是傲慢,目中无人。

这九个特质是自恋的妈妈通常拥有的特征。

妈妈自恋,女儿就会努力地做各种各样的事取悦妈妈。但就算女儿做得再好,都不会得到自恋妈妈的欣赏,因为自恋妈妈的关注点在女儿没有做到的地方——挑毛病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做的事。

她说:“你下次应该再努力一点儿,你这次刚刚得了一个区里的冠军,那么你下次要得市里的冠军。”“你这次漂亮了一点儿,你下次应该更漂亮。”甚至有的家庭里,妈妈攒钱,给女儿送的礼物是做整形的手术费。

此时,女儿和妈妈之间的这种感情不是爱,是取悦和被取悦。

妈妈如果有自恋的人格障碍,会导致女儿出现下面的状况:

第一,总是觉得没人爱自己。

第二,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

“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工作的时候特别拼命,但自我评价很低,总觉得自己没干好,总觉得自己好像在假装一样。

女性容易过于谦虚,比如谢丽尔·桑德伯格在《向前一步》里写道,男人经常觉得自己是专家,女人却觉得:别叫我专家,其实我不是,我没有那么成功。有一位女士接受诺贝尔奖时的致辞是那么谦卑,把自己的贡献讲到几乎快没了,把一切荣誉都归于别人。

第三,女孩子经常觉得空虚,觉得心中空落落的,不知道该干什么。

第四,总是不自信。

如果一个女性在这四个方面有特别强烈的感受,就可以思考一下是不是妈妈和自己之间的关系存在一些问题。

母女关系的十根毒刺

卡瑞尔把与母性自恋有关的十种母女互动关系称为“十根毒刺”。

第一根毒刺是女儿总是想得到爱和赞许,但是却永远无法取悦母亲。

很多女儿在生气、抓狂的时候说:“为什么我怎么做,你都不满意?”取悦永远换不来满意。

第二根毒刺是母亲更在意事情看上去好不好,而不是你感觉怎么样。

有的母亲在孩子出门之前,会把孩子打扮得很漂亮,至于孩子穿这身衣服去运动到底舒不舒服她不在乎。

有的母亲不关心女儿工作开心不开心,只关心女儿工作的头衔讲出去好不好听。

有的母亲甚至要求未来的女婿怎样才看起来有面子、门当户对,或是符合大家的看法。如果女儿找了一个不高不帅的男人,母亲就不能接受。问题是,这个人可能更爱女儿。她不去关心谁更爱自己的女儿,她关心的是谁看上去更好看。

我还见过有的妈妈会以死威胁女儿,说你要是不跟谁结婚,我就死给你看。这就是母亲觉得女儿和谁结婚,自己才觉得好。表面上看,母亲过的桥比女儿走的路还多,但这背后是母亲在替女儿做自己的人生决策,这会给女儿造成非常严重的伤害。

第三根毒刺是妈妈嫉妒女儿。

第四根毒刺是不支持女儿的自我表达。

比如,女儿想跟妈妈谈一谈,妈妈找一个借口就走了。当女儿说出自己内心的恐惧和感受的时候,妈妈就哭、发飙,说:“你们都不理解我,干脆都别管我,我之前做的事都白做了……”她用吵架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不会平心静气地与对方交流心中的感受。

第五根毒刺是所有的事都得围着妈妈转,所有的事一定是以她为中心的。

母亲是全家的女王。所有人都要跟着她的节奏,所有人都要配合她的计划。别人改变计划,她不会接受,但她改变计划,会觉得理所当然。

第六根毒刺是母亲在母女关系中缺乏同情心。

她只会对女儿提要求,只会说怎样会做得更好,但是对女儿的遭遇没有同情:不会搂着女儿,也不会给女儿一个依靠的肩膀。

第七根毒刺是妈妈没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妈妈在女儿面前突然发飙,用大喊大叫、摔东西、摔门的方法解决问题,甚至打女儿。没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其实也是一种自恋的表现,因为她觉得为了我的情绪,我可以破坏周围的一切。

我见过个别在机场里突然大闹的女性。在那一刻,周围这么安静,有这么多双眼睛。按理说,她不会这么冲动,但是她管不了自己。她已经失控了,把个人情绪置于一切规则之上。

如果这根毒刺扎在女儿的身体里,女儿会更无助。因为女儿内心有一个文化的压力,就是指责母亲是大逆不道的,她的压力会更大。

第八根毒刺是爱挑毛病。

不光是针对女儿,母亲看到谁都会挑出毛病。

第九根毒刺是母亲把女儿当朋友。

有一种妈妈和女儿像是闺密,两个人看起来形同姐妹。母亲也乐于让别人把她们看作姐妹,打打闹闹,互相抢着衣服穿,讲一些闺密之间的私房话。

这是一根毒刺!虽然看起来很好,但会给女儿造成严重的伤害,因为女儿找不到母爱的感觉,只是多了一个玩伴儿。

更可怕的是很多妈妈还会把女儿当妈妈,多发于一些年纪比较大的母亲身上。母亲会在家里发脾气、不讲理、撒娇,要求女儿在她与父亲吵架的时候调停、评理、维护自己。当一个女儿充当了妈妈的角色时,这就着了道了!妈妈会更喜欢在女儿面前扮演孩子的角色。她的身体甚至会变得越来越不好,希望女儿多来照顾她。

这样的母亲,可能在她小时候就没有得到足够的母爱,她在女儿面前会以缺乏爱的状态来索取对她特别重要的那种母爱。如果母女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无论是朋友,还是反过来的母女关系,都会使真正的关系受伤。

第十根毒刺是母女之间没有隐私。

母亲认为自己当然可以看女儿的日记,随便打开女儿的包,听女儿和朋友之间的电话,去看女儿手机里的信息和资料,她觉得母女之间完全没有界限。她侵入女儿的生活,让女儿根本无法形成独立的人格。

这十根毒刺如果存在,女儿就会出现不自信,永远对自己要求高,只注重外表,过度在意外貌等很多问题。

自恋妈妈的六张面孔

怎么识别一个妈妈到底是不是自恋?卡瑞尔·麦克布莱德研究区分了自恋妈妈的“六张面孔”。

第一种面孔,叫作“浮夸外向型的面孔”。

《六人行》里钱德勒·宾的妈妈经常跟小伙子们乱开玩笑,参与他们的游戏,在任何场合都是中心。这种浮夸外向型的妈妈是典型的自恋型妈妈,剥夺了女儿应该有的位置。

这种妈妈在中国很少,但在家庭聚会时,也能够看到有的妈妈要让自己永远是中心。

第二种面孔,叫作“成就导向型的妈妈”。

妈妈要求女儿事事都要比别人强,一定要做到最好。她评价女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通过女儿能够做什么来做出的。

当你说“樊登是一个什么人”的时候,第一种评价方式:樊登是一个老师,会讲课;是一个创业者,每个月能挣多少多少钱。第二种评价方式:樊登是一个正直、包容的人,一个有着社会责任感、对家庭很重视的人。

第一种是用一个人外在的东西来证明他在社会上的存在,第二种则是从内在进行评价。一个人只有充满了安全感,才能自然地用到第二种评价方式。

以此类推,我们评判孩子,是说宝贝特别聪明、成绩特别好、特别听话,还是说宝贝性格很开朗、特别懂得关心别人、善于与人沟通?

从内在评价一个人尤为重要。我觉得,孩子的成绩可能不是太好,可他善于与人沟通,也应该欣慰。可成就导向型的妈妈觉得这不能解决问题,女儿既要能够善于沟通,考试成绩还得是第一名。

第三张面孔,叫作“心身疾病型”。

妈妈总是柔弱,总需要人照顾。有的妈妈跟孩子讲,她的身体不舒服。孩子就带她去看病,做完各种检查,医生却说她没病。可妈妈说换个医院再检查,于是又做了一遍检查,结果依然是没病。妈妈还是觉得不可以,那就再看中医,中医号了脉也说没病……就算所有的医生都说没病,她还要求孩子带她去检查。

这样的妈妈往往缺少关爱,等女儿长大了,妈妈便去寻找补偿——去寻找被人照顾的感受。

第四张面孔,叫作“成瘾型母亲”。

比如说吸毒、酒瘾、家庭暴力,现实生活中不多见。

第五张面孔,叫作“不怀好意型”。

妈妈经常会欺负孩子,孩子表现得好的时候,她经常会出其不意地过来泼冷水,给一些打击,在公开场合又显得彬彬有礼、和蔼可亲。

第六张面孔,叫作“情感饥渴型”。

极端的案例是有的妈妈会跟自己女儿的男朋友谈恋爱。

无论是哪一张面孔,所带来的结果可能都让女儿有如下特征:

第一个是过度在意形象。有很多女孩子已经很瘦了,但是她们说“我还得再瘦一点儿,我还要去做削骨”。她们超出常态地节食,可无论怎样,一看镜子还觉得自己这里不好,那里不对。

看了这本书,我才理解了以前的一个段子:男人照镜子的时候,无论身材怎么样,都会觉得自己还挺健壮的;女人一看镜子,无论身材好不好,都会觉得“哇,怎么这么胖”。

这是有心理学依据的,女儿可能从母亲那里被过度要求,导致女儿觉得自己的形象不够完美,还要再美。就像一些演艺人员,已经很美了,还要不停地整容。

第二个是永远自我加压。自我加压的好处是出色、成功,缺陷是感受不到幸福。她觉得等自己有了哪种成就才能够幸福,没有的时候,就不幸福。一生都在要求自己做到下一步,才能够享受生活,但幸福是一种能力,只有当下幸福才是幸福。

最后一个是向外寻找补偿。很多好女孩没有找让自己这一辈子都开心的人做伴侣,而是找了一个“妈”——找了一个能够给她带来妈妈没有带来的感觉的人。

因为女儿没有得到母爱,所以她找对象会找一个宠着她的人。她并不爱这个人,但这个人对她足够好,对她逆来顺受。她以前被妈妈欺负,后来找了可以欺负的对象。她根本不是出自爱,而是出自依赖,或者欺压,能感受到自己的优势。她的婚姻未必会幸福。

四步走出自恋的深渊

《母爱的羁绊》提供了四个步骤,帮女儿走出妈妈自恋的深渊。即便有的妈妈已经去世了,这四个步骤也能对女儿有帮助。

第一步,首先要告诉自己,感受比外表更重要。

比如,老子在《道德经》里讲“圣人为腹不为目”。意思是说,吃东西吃饱就行了,不必把东西做那么好看,好看就是浪费。又如,有个地方住就行了,不讲究外在装饰。

这一点,孔子跟老子有区别:孔子讲究文质彬彬,人既要有文又要有质,才能够被称为“君子”;老子说文的东西不重要,有质是最重要的。

自恋的妈妈们过于看重文,女儿要学习建立起新的意识:外在的表现重要,但内在的感受更重要。

第二步,慢慢地从母亲身边独立出来。女儿可以尝试着搬家,搬到离母亲稍微远一点儿的地方。也可以尝试一些小事,不按照妈妈的想法去做。要慢慢地让妈妈知道,女儿是有底线的,有些事是自己的原则,女儿已经是个成年人了,应该自己来做决定。

第三步,治疗中,要和母亲和谐相处。

我以前参加过一个德国的心理学训练营,做家庭系统排列。在这个过程中,不要在心里说:“我原谅我妈妈了,虽然我妈妈很自恋,虽然我妈妈没有爱我的能力……”而是要感谢——感谢妈妈用她的方式把我们养大。在心里对妈妈讲讲感谢的话,有可能母女之间的关系就会逐渐发生变化。即便有的家庭,妈妈已经不在了,女儿也可以想象妈妈,并在心中对妈妈表示感谢。有很多女孩,在家庭里所受的煎熬让她无法理解妈妈,但如果想要达到自我治疗的效果的话,要努力尝试。

作者卡瑞尔提醒女儿们,对妈妈的理解,能够超越过去那种做一个不高兴的、受伤的孩子的感觉,它让你感觉自己已经长大了。

最后一步,要学会建立爱的体系。

妈妈自恋的习惯不能遗传下去,女儿要学会去关注自己的下一代。当女儿把这份爱给自己的孩子,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时,自恋的“魔咒”就会即刻被解除。否则的话,它会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导致一代一代的女人都生活在内疚、减肥、痛苦和不满足中。

读这本书,我得出的结论是,一位女性,如果希望自己能够生活得内心富足、开心、快乐,一定要调整好自己和妈妈的关系。

在教育女儿这件事情上,父亲真的没有妈妈重要,尤其当妈妈是一个自恋型的妈妈时,父亲也会被她管束。

女性可以去做的事就是自己了解这些知识,必要的时候,带着妈妈去进行心理治疗。

我在家庭系统排列时,学到一个很不错的方法,可以帮助大家理顺母女关系:当妈妈表现出种种状况的时候,女儿要学会跟妈妈说“你是大的,我是小的”。这句话是有疗愈效果的。比如,妈妈跟爸爸出现一些情况时,女儿会意识到,这不归我管。女儿不在父母面前扮演父母的角色,不管父母的争执,只负责照看他们的健康。

此外,女儿不介入父母的生活,扭头出门,把爱给自己的孩子。这时候,女儿才能够建立一个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而不会被妈妈的自恋所培养出来的那种剥夺的价值体系束缚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