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全国行政学院系统文化管理讲演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历史视野下的中华民族复兴之梦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就不会知道自己要往哪里去。历史不像是春水无痕,事实上,它会留下非常清晰的印记。我们既然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说明它曾经兴盛过,也曾经衰落过,所以在今天这样一个准备再度走向兴盛的时间节点上,不妨回过头来看看来时的那段路,也许能得到一些有益的启发、经验和教训。在阐述第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我们坚持两个原则,第一,抛却枝枝蔓蔓的细节,忘却每朝每代的转换,而是从一个长时段把握中国历史的脉络与转折。第二,为了对自身有更加清晰的定位,我们选择欧洲作为参照物,从中欧对比的角度来切入。请大家重点关注三个时间节点,公元前221年、公元1500年以及1840年,思考这三个节点背后所蕴藏的意义。

(一)公元前221年至公元1500年的辉煌

为了让课程更加生动、直观、形象,我们不妨这么来做,把中国和欧洲当做两个参赛的选手,然后按照刚才所说的那三个时间节点划分不同的赛段,然后观察两个选手的表现。可以说,在公元前3世纪之前,中欧这两个选手是各擅胜场、难分高下。然而到了公元前221年,开始发生某些不同。这一年,有一个叫嬴政的人办了一件欧洲人没有办成的事,这件事叫作统一。不能否认,秦朝统一是一个充满血与火的血腥过程,而且秦始皇创建了一整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并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来不断巩固,这种专制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但就“统一”这一点看,其重要性怎么评价也不过分。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都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统一,中国不仅实现了政治疆域上的统一,而且实现了政治体制、度量衡以及文字上的统一。尤其是文字的统一,其影响非常深远。因为欧洲虽然在古罗马帝国时期实现过统一,但它并未统一文字,各地根据自己不同的发音形成各自独立的文字系统。而独立的文字系统一旦形成,文化上的离心力就随之形成,这个时候再度走向统一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而我国在秦朝时期统一了文字,所以不管如何分裂,不管各地如何发音不同,我们对于文化都有一份认同。台湾学者龙应台曾经说过:“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而文化是那根很细却很坚韧的线,将这些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所以一个国家和社会最深刻的粘合力来自于对文化的认同,而谈到文化的认同,秦朝统一文字是不应该被忘却的。

可以说,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这种奠基于多样性基础之上的大一统体制为中华民族缔造了难能可贵的和平与和谐,中国从此摆脱了欧洲数千年无法摆脱的由于彼此分裂而导致的征战不休。由于统一,中国实际上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大市场,没有了关税壁垒,没有了法令不一,没有了言语不通,中国在任何一个点上所获得的经验认知在理论上就有可能被整个面所共享,而不同经验认知之间的碰撞、印证和交流又是孕育出更高层次经验认知的基本路径。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还相当有限的年代,统一最大限度地聚集其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力量去创造灿烂的文明。而这样的条件是当时的欧洲所不具备的。所以,在公元前221年到公元1500年这段时间内,中国可以说是取得了较为明显的优势。

(二)公元1500年东西方历史的转折

关于东西方文明的转折,历史学家们一般将转折点放在公元1500年左右,也就是所谓的大航海与地理大发现时期。那的确是一个转折的时代,因为直到此前的100年,中国在航海方面还占据着明显的优势,郑和下西洋就是这一优势的有力证明。然而,当明朝政府终于决定闭关锁国,决定转身背对世界的时候,这扇门也缓缓朝我们关上了。但是,这扇门并没有关多久,不久之后,它朝来自一群欧洲的人再度开启。

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大航海和地理大发现。这是我们所熟知的一段历史,然而能否从熟知的历史事件中解读出更深层次的含义呢?哥伦布在航海前曾与西班牙女王展开长达三个月的拉锯式的谈判,双方最终签订了这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圣塔菲协议》。这是一份以纯正的商人的公平博弈的思维签订的协议,通过它,我们可以非常敏锐地察觉到,这个时候的欧洲已经出现了某种和我们非常不一样的精神特质,这就是契约精神。契约的优势在于承认人的平等与自由的权利,鼓励人们追逐自己的利益,释放每个人的创造力。我国秦朝时期那么强大,是因为我们走了一条合力为王的道路,把所有人的力量集中起来办大事,但是,这个时候的欧洲选了另外一条道路,就是通过契约激发个人的活力。这一点是应该引起我们深思的。实事求是地说,在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点上,中国的经验在全世界都可说是无人能及,但是在激发个人活力这点上,我们做的是不充分的。

此外,双方在政治道路上也做了不同的选择,从1215年的《权利大宪章》到1688年的《权利法案》,英国逐渐走上了君主立宪的道路,换言之,这是一条法治化的道路。而中国却在人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皇权越来越膨胀,到最后,再也没有哪个人、哪种力量能把失控的权力猛兽关回到制度的笼子里。

所以从表面上看,在1500年这个时间节点上,中国要比欧洲强大很多。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这个时候的欧洲虽然弱小,但是就像是旭日东升,很快就要如日中天;而这个时候的中国,虽然依然辉煌,可是即将日薄西山。

(三)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时间终于来到了第三个时间节点——1840年,中华民族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变局。鸦片战争让曾经那个天朝上国的梦彻底破碎了。在1900年的前夜,当西方的列强为迎接新世纪的到来而彻夜狂欢时,中国的首都北京却被八国联军占领着;当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在白金汉宫大宴群臣时,中国的慈禧太后却颠簸在逃亡陕西的途中。两个女人的命运就足以折射出两个国家的浮沉,所谓“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自从1840年开始,在西方文明的生死挑战面前,中华民族就一直在苦苦寻找能够将自己重新组织起来的那种力量和资源。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无论是借用西方的器物文明还是制度文明,都宣告失败。后来的辛亥革命虽然结束了帝制,但追求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梦很快破碎。经过长时间的竞争和淘汰,中国最终历史性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短短的28年,中国的面貌彻底改变。自从中国共产党把中华民族从一盘散沙捏成一个拳头之后,就再也没有一只外国大兵的兵靴敢于踏上中国的领土,这已是被历史所证明的铁的事实。

从1840年起,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国梦,整整走过了109年,才迈出了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第一步。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经历过近30年的建设、探索与曲折,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在我们的前面,还有“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为中华民族找回了曾经一度缺失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 ‘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 ‘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 ‘长风破浪会有时’。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历史已然不可更改,但未来仍待开创。我们对历史进行回顾,并不是想从历史长河里打捞一些碎片拼凑什么、复原什么,我们是着眼于未来。通过这一段的回顾,应该厘清三个关系。第一个关系就是统一和分裂。在这个选择题面前,中国很早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所以能集中力量创造出中华民族最早期的辉煌灿烂的文明。第二个关系是开放与封闭。在1500年前后,明朝政府在这个问题上做了错误的选择,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使得中国丧失了走近世界、了解世界的绝佳时机,从而为后来的被动挨打埋下了伏笔。第三个关系是法治与人治。欧洲在契约精神的基础上,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治体系,鼓励每个人释放自身的创造力和活力,而中国在封建社会中,整个社会都匍匐在强权的阴影之下,活力丧失殆尽。因此,必须明确,中国未来应该走一条统一之路、开放之路、法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