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方言调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自序

从听我的启蒙老师黄典诚教授讲“汉语方言学”的课,参加汉语方言普查到现在,六十年过去了。我曾对人说过,回想自己的大半辈子,有两点没有后悔过,一是选择了研究汉语方言,二是选择了当老师。研究汉语方言,使我获得了语言学的全面训练,在汉语方言的原野上,越做越有趣;还可以从方言进入通语和古语、民族语,探寻许多奥秘。当老师,我可以跟着学生,研究他们所熟悉的方言,便于教学相长;他们学好了,我的事业也就能够得到延伸。

汉语的方言,历史长、分布广、品种多、差异大,没有经过训练,要进行有效的调查是不容易的。以前是有过自学成才的学者,都是了解方言母语至深、经过长期积累的,现代的青年很难具备这样的条件。这些年来,鉴于许多方言都在萎缩,有的已经处于濒危状态,为了保护地方文化和语言资源的遗产,国家安排了创建方言有声数据库建设的计划,启动了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这就需要大量人手参加这项工作。在大学里开设方言调查课,训练一批能承担这项工作的年轻人,就成了迫切的需要了。

培养方言调查人才,我主张因材施教,甚至提倡老师跟着学生走,给他们一些基本观点和主要方法,让他们从自己的母语入手,在调查实践中去探索和创造,不要给学生规定很多具体的步骤。所以历来讲方言课,我并不用固定的教材。编过几种教学提纲,大多不太满意。现有的高校中文系开设的“方言”课,大多是把汉语方言的基本知识、各主要方言的特点都包含在内,内容一多,教学就不好安排,课时少了,知识学不好,训练也完不成;课时太多,作为选修课也不合适。其实,汉语方言学的知识是可以自学的,“方言”课最重要的是做音标的训练和调查训练,具备了调查能力,不但可以独立开展方言调查,还能够自如地阅读已有的方言材料,了解各种方言的特点。上个世纪末,我承担了教育部下达的“九五”研究生重点教材《汉语方言学》的编写任务,2001年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因为考虑到方言调查方法的训练应该是本科教育阶段的任务,该书就没有训练调查方法的内容。只是说了些基本观点,提供一些思路和研究问题的方法,有的老师用它作为本科“方言调查”课的教本,显然是不合适的。对剧变中的方言进行抢救性的调查,是越来越困难了,要训练出真正有兴趣、也有能力去调查方言的年轻人,需要更多的调查方法的训练。关于汉语方言的形成、发展、分区,各区的特征,已经有许多专书可以参考,方言调查训练课应该专讲调查方法,提供各种调查表格,给予工作的方便;前人做过的调查已经很多,在资讯发达的时代,搜寻查阅都很便捷,但是对初学者来说如何去鉴别好的样品就不太容易,需要适当的选择和推荐。这就是我关于《汉语方言调查》课程教材的设想。

参加了几年方言有声数据库建设的工作,使我体会到,汉语方言的调查,正处于任务紧迫的时期。时不我待,用了一年的时间,我赶制了这本入门书。使用它的老师教本科生,如果能从这里开始,用半年的时间,学会一种方言的调查,整理出调查材料,就是令人满意的了。如果想要深造,用更多的方言材料去研究古今汉语和汉藏语,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去分析方言语音,用词汇语义学的方法去挖掘方言词汇及其文化蕴含,用语法修辞学的方法去分析方言句段及其与通语的区别,用地理语言学的方法去展示方言的共时差异,用数据库语言学的方法去比较分析更多的语料,那就还需要学习其他的课程,并不是本课程的任务。学海无涯,许多我自己不熟悉的方法和理论,恕我不敢多言。

实践出真知。这门课的教材这样编对不对、好不好,还要请使用它的老师和同学来评判。如有批评改进的意见向我提出,无任欢迎。

本书能在商务印书馆出版,是我的荣幸。感谢周洪波总编的支持。感谢冯爱珍责编的热情帮助,她不但是方言学家,而且是富于经验的老编辑,给我许多好意见(如增加了“术语表”),还热情地为我写了《跋》,为本书增色不少。

在编写过程中,还有跟我学方言调查的林天送博士,花了许多时间帮我整理了书中的有关图表,他不但有求必应,而且做得又快又好。我也应该感谢他。这本小册子如能给有志于方言调查的年轻人一点帮助,也请大家记住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