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楹上文墨溯宗源
楹联,又称对联、对句、对子。“楹”,指厅堂前的柱子,楹联顾名思义就是张贴或悬挂在楹柱上的一组对仗的句子,其中前面的一句叫上联,后面的一句叫下联。由于古人写字时同一列内部是从上到下书写,列与列之间是从右往左书写,所以楹联的上联应该悬挂在右边的楹柱上,下联则要悬挂在左边的楹柱上。
那么,挂楹联或者贴对联时怎样判断何为上联、何为下联呢?方法之一是可以从联语的内容上加以判断:上联是引出话题,提出议题的部分;下联则是呼应上文,按下定语的部分。如果从内容上难以分辨清楚,更为可靠的办法则是从声调上入手:每句联语末字的平仄有着很强的规律性。通常上联的末字为仄声,下联的末字为平声。平仄的问题较为复杂,涉及很多古今音变的问题。往简单里讲,平声对应的就是普通话中的阴平和阳平(也即一声和二声),仄声对应的就是普通话中的上声和去声(也即三声和四声)。如下面是颐和园·澄鲜堂的一副楹联:
上联:已欣春景丽如许(xǔ 三声)
下联:又见西山云吐新(xīn 一声)
上联以“已欣”领起,下联以“又见”照应,从用词上就可以很容易辨识出上下联来。而且两句的末字分别为上声“许”和平声“新”,也可以作为判断的依据。
颐和园·澄鲜堂下联
颐和园·澄鲜堂上联
从内容上看,上联与下联的关系从其俗名“对联”之中就可寻得。其魅力一方面在于“对”——上下联之间强调的是对仗。对应位置
的词应该字数相同、顿逗合拍、词性一致、词义相关或是相反,但不能完全相同,否则就变为联家的大忌——“合掌”了(“合掌”就是指上下联内容完全一致,如同手掌相合)。另一方面则在于“联”——上下联相互之间要有机联系起来,不能互不关联。如果没有字句上的对应,或者缺少内在含义的起承转合,是不能称得上好对联的。
“楹联”一词在清代才被广泛地使用开来,成为对联的雅称,既可以指宫廷庙宇、园林堂榭张挂着的对联,也可以指书写在纸张之上,并不悬挂的对联。我们可以称前者这个特指的概念为狭义的楹联,将前后两者之和理解为广义的楹联。广义的楹联因其艺术形式本身与诗词骈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对其起源的判断就存在各种不同说法:
•东汉孔融说
孔融是东汉著名的文学家,小时候便聪颖过人,其“孔融让梨”的典故流传千古。长大之后孔融能诗善文,被曹丕所赏识,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他满腹诗书,官至北海相,人称“孔北海”。后来还在曹操麾下担任少府、太中大夫等官职。终因好评论时政,刚直不阿,触怒了曹操,被曹杀害。孔融性好宾客,常常高朋满座、谈古论今,一时传为佳话。
传说孔融退居闲职之后,家中仍是宾客盈门。望着座中各位高谈阔论、针砭时弊,孔融也暂时忘记了壮志难酬之忧,说道:“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这件事在《后汉书》中可找到详细记载。其中的这副对子也就被有些学者认为是发现最早的对联。只不过这副对子只被作者口头吟咏,而没有书写下来张挂于门楹之上。我们认为,这副对子称作“口语对”是没有问题的,但将其作为最早的、成型的对联则有些牵强。
•后蜀孟昶说
宋代的大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迎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其中提到的“桃符”有着悠久的历史。汉代的著作当中就记载着桃符的由来:远在上古之时,东海度朔山这个地方总有鬼侵扰百姓。山上有一棵大桃树,其下有神荼、郁垒两位神仙,遇到为非作歹之鬼,便用芦苇绳索捆绑起来投喂给老虎。于是,县官就命令各家各户在门前张挂画有这两位神仙的桃符。从此这一方土地上便没有了鬼患的威胁。桃符辟邪的习俗越传越广。到后来,古人在辞旧迎新之际,在桃木上写下门神的名字或画上门神的画像,张贴于门首,意在压邪驱鬼、祈求平安。
桃符产生之后,便沿着两条轨迹向前发展:一条是桃符上画有神仙画像的形式,到后来就演变为门神。一条是桃符上写有神仙名字的形式,渐渐演变为楹联。清代楹联研究大家梁章钜认为,我国的第一副春联应当是五代十国时期后蜀的末代皇帝孟昶所作。据《宋史》记载,孟昶在位期间,每年除夕都要张挂桃符,一开始只是命官员题写一些吉祥话。到后来皇帝觉得这些官员题写的内容不够雅致,便自己执笔写道:“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但这副楹联被史书记载,则是另有原因的。孟昶题联不久,赵匡胤便发动了陈桥兵变,一转眼黄袍加身,后蜀灭亡,这位颇有雅兴的皇帝也被俘虏。巧的是宋太祖派去接管成都的官员姓吕名余庆,而孟昶投降之时也正值宋太祖寿辰的“长春”佳节。这样一个尴尬的巧合,使得孟昶所题写的楹联成了不折不扣的“谶语”,被作为帝王轶事记载下来,也就成为见于典籍的最早楹联了。
•唐代李宗道说
李宗道是李世民的堂弟,他十九岁便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了卓著功勋。李唐王朝建立之后,唐太祖封其为江夏王。李宗道所撰写的对联在历史上并没有受到很多关注,直到近几年才被学者从地方县志当中发掘出来。《中国对联集成·湖北卷》在编纂的过程中广泛搜集资料,依靠各方力量,从地方史志、姓氏族谱、断碑残碣、佚文手稿以及民间传说等渠道,发掘出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古联近千副,其中以李宗道所作的34字联为最早:
深山窈窕,水流花发泄天机,未许野人问渡
远树苍凉,云起鹤翔含妙理,惟偕骚客搜奇
这34字对联对仗工整、语言清丽隽永,描写的是江夏灵泉山中林木幽深、清溪蜿蜒的空灵景象。这副对联被收录在《灵泉志》中,所存版本为清代传抄的孤本,现在珍藏于湖北图书馆内。此联一出,就被中国楹联学界认定为目前有据可查的最早楹联。
其实,这三种说法并不矛盾。受到古人阴阳对立思维模式的影响,较为宽泛的对偶句在很早就已经产生。汉代大赋这种文体的产生,使得对偶骈俪的文风更为盛行。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孔融“口语对”的产生也就不足为奇了,但从其功能来看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对联。随着格律诗的逐步兴盛,对联也在唐代迎来其发展的成熟阶段,从目前发掘出的唐联来看,其内容形制已经非常完备。所以将唐代视为严格意义上的楹联产生时期是不为过的。宋元明清则是楹联发展的繁荣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统治者较为重视,文人墨客也有颇多作品。流传下来的巧联、长联、美联不胜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