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失范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研究方法与理路

本书以人类文明历史进程为背景,立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从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角度,以制度公正为切入点、制度有效供给为理论分析框架,从宏观上研究社会道德失范问题。本书的关注焦点与其说是制度公正的具体内容,不如说是:从制度这一特殊生活世界的角度认识当下中国社会道德失范现象,并强调制度公正建设对于当下中国现代化事业、对于克服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道德失范现象的基础性意义。本书尤其关心:人性为何如此?个体在何种社会生活环境中更容易做一个好人并趋向于成为一个?在变化了的生活环境中,自利的个人如何组成有序的社会注66?理性的个体为何、又是如何遵循社会规范的?社会规范体系如何构成,如何被更新?在构建良序社会中,个人能做、应做些什么?制度又能做、应做些什么?本书的基本立论是:以制度公正建设为内容的制度有效供给,是社会变革时期克服道德失范现象的现实途径。本书的这个结论并不意味着从根本上否定下列通常的看法:克服道德失范现象应当且必须加强对社会成员个体的思想教育,注重个体内在情趣操守的升华。本书只是想换一个角度,从制度公正的角度探讨同一问题。因为,作为客观存在的事物本身是多维度的,不同的维度、不同的视角,会有不同的认识。只有从多维度去认识事物,才可能对问题有真正全面、合理的把握。执着于单一维度的认识,于事无补。

本书分析有一前提:社会物质生活方式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在此前提下本书设定:a. 社会成员具有理性能力。这种理性能力主要不是指认知与学问思辨,也不是指“经济人”假设中的追求利益最大化之能力,而是指一种反思性生活智慧。即,能够从生活过程中学习如何生活与做人,形成、丰富或修正对人生意义价值的理解;能够从自己的基本利益出发,根据存在的场景环境,选择自己的生活类型,确定自己的行为方式,形成、丰富或修正自己的观念与信仰体系。这种生活智慧是一种主动适应过程。b.社会成员的在场性,生活世界对于社会成员是现实袒露的,他们是生活世界全景袒露中的在场注67。从根本上说,人就是其现实生活世界;有什么样的生活世界,就有什么样的人(或人性);生活世界是他们的现实生活环境,他们是现实生活世界中的具体存在,他们是在场的具体选择。这种在场性,正是马克思关于人在本质上是其社会关系总和思想所给予我们的最深刻思想启迪。这种在场性,决定了对他们的考察,必须首先考察包括社会结构在内的他们的生活世界。这种在场设定不同于罗尔斯的无知之幕设定。罗尔斯从抽象理想逻辑出发构建现实良序社会,本书则从生活现实出发探讨如何能够走向良序社会。

马克思在准备《资本论》研究时,曾对研究-表达方法作了深入探究,并揭示了从抽象到具体这一事物在思维行程中再现的研究-表达方法。这种研究-表达方法通过理论生长的方式达到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注68。马克思在评价黑格尔哲学时认为,黑格尔哲学最唯心、最抽象,但又最充满历史感,其原因就在于黑格尔以思辨语言表达了现实历史内容。理论必须关注现实,必须把握时代的脉搏,但是理论应当有自己的表达方式。理论的现实性不在于理论表达的浅显通俗,更不在于感性材料的罗列,而在于对现实的本质把握。本书注重对现实问题的学理分析,并力图以范畴把握现实。本书在全部研究中,试图贯穿内在矛盾分析的方法,揭示事物的双重性、两极对立的过渡性,从而表达一个基本信念:人类社会是一复杂存在,任何简单化的做法都将无补于事,在理论研究中亦是如此。

众所周知,当年马克思曾揭示改变环境与改变人自身的一致性注69。人就是其所在的那个生活世界。人在改变自己所生活于其中的那个丑陋生活世界的同时,改变自身的丑陋性;人在使不太完美的生活世界变得比较完美的同时,亦使自己变得比较完美。马克思毕生致力于的就是要建设一个合乎人性的环境,这就是自由人的联合体。马克思曾对那种割裂环境与人,不深入探究社会成员堕落的深刻社会根源,而是简单地罪责于社会成员的做法,深恶痛绝。马克思曾说过这么一段令人警醒的话:

“并不需要多大的聪明就可以看出,关于人性本善和人们智力平等,关于经验、习惯、教育的可能,关于外部环境对人的影响、关于未来的重大意义,关于享乐的合理性等的唯物主义学说,同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既然人是从感性世界和感性经验中的经验汲取自己的一切知识、感觉等,那就必须这样安排周围的世界,使人在其中能认识和领会真正合乎人性的东西,使他能认识到自己是人。既然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那就必须使个别人的私人利益符合于人类的利益。既然从唯物主义意义上来说人是不自由的,就是说,既然人不是由于有逃避某种事物的消极力量,而是由于有表现本身的真正个性的积极力量才得到自由,那就不应当惩罚个别人的犯罪行为,而应当消灭犯罪行为的反社会的根源,并使每个人都有必要的社会活动场所来显露他的重要的生命力。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既然人天生就是社会的生物,那他就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展自己的真正的天性,而对于他的天性的力量的判断,也不应当以单个人的力量为准绳,而应当以整个社会的力量为准绳。”注70

马克思在此所表达的既是一种积极的社会批判,亦是一种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应当成为我们自觉的思想武器。

既然本书是以制度分析作为基本框架,其视野主要就是宏观的,主要关注的就是社会结构、制度本身及其意义,尤其是其对于社会成员行为选择、心理结构、自律精神、思想型塑、社会风尚、交往秩序的意义。这种理论探究所表达的是社会自身的反思性,它所追问的是:合乎人性的环境是何?合乎人性的环境如何可能?公正的制度是何?公正的制度如何可能?而这些正是人的现代化生活方式与现代化生活世界如何可能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