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沙赫特心理健康研究的实验背景
沙赫特曾和费斯汀格等一起研究了麻省理工学院中已婚学生的社会影响。他们发现,人们会以非常不同的角度定义同一个客观场景,这依赖于他们和持哪种观点的人接触。另外,他们还发现,在决定和谁交流时,物理距离和心理距离非常重要。沙赫特的博士论文《偏离、拒绝和沟通》受此项研究的启发,进一步考察了社会影响的作用,至今仍是社会影响实验研究中的范例。毕业后,他还把博士论文中的实验技术借鉴到合群关系研究中。一个最有趣的研究结果是,情绪有时是认知构建产生的,而不是直接通过刺激情景诱发产生的。即解释性过程是情绪体验的基础。
沙赫特在情绪研究中一个更为重要的发现是关于归因的概括化过程。对于某人的情绪和行为的归因,并不像人们以前所认为的是一个客观的事情,而是一个非常主观的过程。人们可以通过纯生理方法唤起个体,让他们把唤起归因为一些外部根源,例如一些恐惧的社会情景。相反,人们也可以抑制个体,把他们对一个唤起情景正常的情绪反应错误地归因于所服用药物(事实上是安慰剂)的作用。这项研究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安慰剂效应在医学、心理健康领域中的应用。
关于情绪的研究工作引发了沙赫特涉及心理健康三个方面的奠基性研究。
首先,沙赫特等人(1964)研究了反社会个体。结果发现,反社会个体比正常个体有更高的持续唤起水平。
其次,沙赫特等人(1968)还开展了另一项创造性的研究工作,他们认为,生理唤起的症状可以和许多情绪状态联系起来,甚至可以解释为有机体状态(这个状态可能不是情绪),例如饥饿信号。如果一个个体经常把唤起解释为饥饿信号,即使他们在一般的压力生活中,也可能会成为过度肥胖的人。沙赫特认为,肥胖不是因为食物剥夺引起的饮食行为造成的,而是因为外部线索,例如食物的味道和易得性会诱发饮食行为。
最后,沙赫特和他的学生(1978)还研究了尼古丁成瘾的一些基本特征。在一个双盲实验中,沙赫特让被试轮流抽高、低尼古丁含量的香烟,被试报告在低尼古丁周中抽烟数量更多,这一结果表明尼古丁的摄入量是恒定的。更为重要的是,因为尼古丁是一种生物碱,其排泄比例可以通过尿样的pH值或酸性程度来确定,通过苏打水或水果汁非常容易控制尿样的pH值。沙赫特发现,压力会增加尿样的酸性。当沙赫特减少抽烟者尿样的酸性时,他发现也会减少压力条件下的抽烟行为。
据此,人们根据沙赫特在情绪归因、社会病态、肥胖和抽烟等方面的工作,把他称为现代健康心理学的奠基者。这些领域把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应用到生理和心理健康问题上,很好地体现了跨学科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视角,在心理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