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达礼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前言

知书达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个词,这是对人很高的一个评价。知书,是说文化修养高;达礼,则是说对人有礼貌,很懂礼节。

乍看起来,这个词是在说两件事情。其实不然。知书和达礼在我国传统价值观中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往上追溯,可一直追到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他谈到君子的修养,应该饱读诗书,博学多闻,并用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样才能合乎正道。稍晚的《礼记·大学》是讲君子如何修身的经典篇章,里面提到八条培养道德、实现大道的途径,分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可谓知书,诚意、正心与达礼相近,这四点又构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宋代理学家朱熹对《大学》十分推重,受其影响,这一思想被南宋以降的读书人普遍接受,对自身道德培养、人格塑造产生了深刻的作用。明末清初的大学者同时也是大思想家的顾炎武,在国家覆亡、道义倾颓之时重新审视读书人的担当,提出了两个要点,一是“博学于文”,一是“行己有耻”(《与友人论学书》),仍然未离知书达礼之意。

在古人看来,知书与达礼是君子修养的两大要素,彼此之间又相辅相成。知书是达礼的基础和途径,达礼是知书的指导和升华。知书的意义,并不是认得几个字、背得几篇文章便罢了,而是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开阔眼界,认识纷繁复杂的万物,进而了解隐藏在万物中的秩序与规律。礼作为规定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仪式等,其实是万物秩序在人类社会的反映,是人们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等关系的探索和界定。因此,对世界的了解越丰富、越深入,对礼的理解就来得更透彻、更圆融。反过来,对礼的体认是读书治学的重要参照,借此可以甄别是非、明辨源流。更重要的是,礼中包含着行为,所以达礼还是将书中所得知识与思考运用于现实生活的实践活动。

知书与达礼的内涵往往随着时代、流派、立场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比如知书应该从何处入手?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代,人们多将“五经”(《易》、《书》、《诗》、《礼》、《春秋》)视为读书治学的重中之重,甚至是通往正道的唯一途径。西汉学者扬雄便有“舍五经而济乎道,末矣”(《扬子法言·吾子》)的感慨。对儒家经典(包括“五经”以及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九经”、“十三经”)的推重此后便成为历朝历代的主流思想。然而也有不同的声音出现。不少人提出除了儒家经典,还应把其他一些书也视作治学的基础。比如南朝梁元帝萧绎认为“五经之外,宜以正史为先”,因为“正史既见得失成败,此经国之所急”(《金楼子·戒子篇》)。北朝颜之推指出“夫文字者,坟籍根本”,认为读书得从文字、音韵、训诂著作入手。到了宋代,受疑古思潮影响,王安石有“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答曾子固书》)之论,明确指出治学不能只读五经,因此他广泛涉猎,于诸子百家、先秦医书、历代小说等无所不览。宋代理学家则多将《论语》、《孟子》视为经典之经典,程颐便说“《论语》、《孟子》既治,则六经可不治而明矣”(《伊川先生语》)。《孟子》本不在“五经”、“九经”之列,正是因为理学家的推重,才在宋代上升为经典,后来被列入“十三经”之中。而对于文学创作者而言,根基又不尽相同。韩愈在五经之外还提倡读《庄子》、《离骚》、《史记》等书(《进学解》);黄庭坚在美学风格上尤重取法陶渊明(《书陶渊明诗后寄王吉老》);王骥德谈戏曲,强调自《诗经》、《离骚》以下,古乐府、汉魏六朝隋唐诗及宋代词集、金元杂剧都是创作的养分,不可偏废(《曲律》)。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窥见不同时代的学术风尚、不同学人的治学路径与志向胸怀,还可以察觉到古代典籍的“经典化”过程。这是一部丰富而有趣的阅读史。

对“礼”的讨论更为复杂。它与个人修身、社会运行、国家管理、哲学思辨等诸多层面相关联,纵横交错,千头万绪。比如孔子教导弟子时尤其重视礼的实践性,故而多谈论“礼”包括哪些行为,比如“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孟子和荀子则追溯“礼”的起源,但又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孟子说礼来自人与生俱来的“恭敬之心”(《孟子·告子上》),这是“性善论”。荀子从“性恶论”出发,认为礼是对人与生俱来的种种欲望的节制,所谓“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礼论》)。这两种观点对后代都有相当深远的影响。北宋理学家则将“礼”与“理”联系起来,提出“礼者理也”(《张子语录》),将礼置于一个更为严密的哲学体系中去探讨其缘起与意义。在另一层面,礼又被历代统治者用作治国的工具,这包括等级制度的建立,对政权、政策及与政者道德上的要求,尊儒重道、重视文教等内容。经历时代的洗淘,“礼”的观念逐渐沉淀下来,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性格之一,成为构筑“礼仪之邦”的基石。

本册书着眼于知书达礼这一重要的价值取向,编选历代关于读书治学、修身复礼的记叙与讨论,并按照内容的不同,将它们归纳为六个部分。因为篇幅有限,所以对部分篇章有所节选。

第一部分“博学于文”入选历代散文、尺牍及语录等35篇,借此集中讨论读书治学、博学多闻的重要意义。通过这些篇章,可以了解到读书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增广见闻,而且是完善自我、突破个人局限、探索真理的重要途径。

第二部分“读书之道”入选历代散文、尺牍及语录等31篇。这一部分主要是讲应该如何读书,角度各有不同,比如应当勤奋自勉、持之以恒,比如应当保持怀疑精神、探索态度,比如应当将什么书作为治学的基础,比如不同的书应该怎么读,比如读书的“出入法”,等等。

第三部分“好学故事”入选历代散文、尺牍等15篇,主要是古人爱学勤学的故事。有些故事短而精辟,比如春秋时师旷用炳烛为喻,形容暮年向学的意义,形象生动,再比如颜之推记述古人好学事例,诸如“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都是今天耳熟能详的典故。有些故事诙谐有趣,比如欧阳修说平生所作文章多在马上、枕上、厕上,与今人经验颇有相通之处,让人会心一笑。有些故事令人敬仰,比如孔子在明白政治理想难以实现之后,退而修书,整理前代经典,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资源,司马迁引《诗》感叹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史记·孔子世家》)。借由这些篇章,或可想见古人遗风,追慕其读书精神。

第四部分“约之以礼”入选历代散文、语录等24篇,集中编选了一些谈论“礼”的重要性,谈论“礼”的起源、内容、作用、意义的文章。借此可以了解古人对“礼”的基本认识。

第五部分“诗礼治国”入选历代散文14篇。这一部分主要谈如何用“礼”来治理国家,谈论“礼”在国家制度中所发挥的作用。

第六部分“知行合一”入选历代散文、语录等11篇。知书和达礼如何相辅相成,如何统一?实践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这是这一部分集中探讨的问题。

知书达礼是古人精神世界的重要方面,是中华传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典籍若浩瀚烟海,此处所选不及万一,能呈现的内容十分有限。但如果通过本书一百三十篇选文,引起读者对知书达礼的重视,从中收获能为今日所借鉴的内容,就算达到本书的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