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绪论
一、选题缘起
晚明是一个特别引人注意的时代,那“是一个动荡时代,是一个斑驳陆离的过渡时代。……你尽可以说它‘杂’,却决不能说它‘庸’;尽可以说它‘嚣张’,却决不能说它‘死板’;尽可以说它是‘乱世之音’,却决不能说它是‘衰世之音’。它把一个旧时代送终,却又使一个新时代开始。它在超现实主义的云雾中,透露出了现实主义的曙光”[1]。这个时代的政治、制度、风俗、习惯、道德、舆论等历史背景,孕育了“明末清初的时候,学术思想的发达,人才的茂盛”,“在清初的时候,很是一个批评时代。政治的批评,文章的批评,思想的批评……”[2]而站在明末清初这个时代浪尖的弄潮儿,当属广大复社成员。
复社是以张溥、张采为首的文人社团组织,其成员遍布大江南北,人数之多,无法确切计算[3]。这一组织在当时及后世都影响甚巨,其规模与实绩堪称前所未有。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与社会原因,直接受到明代文人浓厚的结社风气影响。文人结社最初只是以文会友,单纯的文学活动,至明末,有的社团兼文学创作与政治斗争于一身,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复社。一方面,复社是一个以科举考试为主要目的的文社,日常活动多是揣摩八股,刊刻文稿,切磋学问,砥砺品行。另一方面,复社又带有浓烈的政治色彩,以东林后继自任,大力表彰遭受残酷迫害的东林党人,而对魏忠贤为首的逆党大加挞伐。
复社既是一个八股文社,也是一个学术与文学流派。他们在经学、史学、文学等方面均取得了辉煌的成绩。针对当时士人学无根柢、“剽耳绘目”的习气,复社主张“兴复古学,将使异日者务为有用”[4],提出尊经重史,经世致用,对清初学术新风的兴起有一定的导源作用。为了扭转当时文坛上浅率浮泛的文风,复社继承前后七子的旗帜,主张学习秦汉唐代文学,提倡雅正文风,再次掀起了复古主义思潮。复社成员在散文、制义、诗歌、词赋等方面都卓有成就,影响了清初诗文创作的发展趋势。处于明末清初这个特定时段中,复社在学术、文化、文学上都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的思想主张有别于万历以来盛行的左派王学思潮,影响了众多处在这个历史阶段的士人的思想、心态与各方面表现。探讨这个论题,有助于更清晰地把握这段历史,了解相关文士的生存状态与具体行动。
随着复社成员在科考上的成功,越来越多的士人争相入社,社集的盛况空前,如虎丘大会,四方奔赴者多达数千人,声势浩大,影响广泛。而踏上仕途的复社成员积极参政,不由自主地卷入了周延儒与温体仁相互倾轧的政治旋涡。后来,复社成员又与以阮大铖为首的逆党展开了新一轮政治斗争。清兵入关之际,除了少数人有投降劣迹之外,绝大多数成为江南抗清力量的骨干。有的在斗争失败后英勇牺牲,不屈而死;有的遁迹山林,或削发为僧,隐居不出,过着遗民的生活。大多数成员坚决不与清廷合作,是复社倡导气节所长期熏陶的结果。而这种抗争精神与民族气节直至今天仍然熠熠生辉,激励人心。这也是研究复社的价值与意义之一。
二、研究现状
关于文人结社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初。朱倓、谢国桢、郭绍虞等学者主要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明代的诗社、文社。明代文人社团名目繁多,经谢国桢、郭绍虞、李圣华、何宗美等学者的钩稽,已搜罗整理出三百多家可考的社团,有关明代文人结社的概况基本清晰。
迄今为止,学界对明人结社的研究,侧重于对几社及其成员的研究。在这里,我主要梳理有关复社的研究成果。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学人的研究偏重于历史层面的分析,注重分析复社与政治的关系。其一是考证复社的组成及分社,分布于地方的社团组织及其活动,如陆树楠考证了江苏省近三百年来的几个著名的结社运动的史实,重点分析了复社、几社的活动。[5]朱倓辨析了杭州读书社、南应社的成员生平及社事活动。[6]其二是叙述复社发展演变及主要活动,基本上是在明清两代记载复社社事的史料上展开讨论,以谢国桢、郭绍虞两位学者的研究为代表。谢国桢的《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主要抓住复社前期与艾南英的争执、后期与阮大铖的斗争这两大事件展开讨论。[7]郭绍虞的《明代文人结社年表》分列有明一代各个社团人物的主要活动;《明代的文人集团》考证了统合于复社的各地文社名称及主要人物,并简述复社发展的始末。[8]日本学者小野和子的《明季党社考》专门讨论了复社的成立、组织、宗旨及政治上的主要活动,包括与阮大铖的斗争、与周延儒的合作、抵抗清兵等,重点放在复社与党争、政治的关系。[9]其三是讨论复社及明末清初的学术思潮。陈鼓应等人主编的《明清实学思潮史》论述了张溥及复社“兴复古学,务为有用”的经世思想。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开始重视复社与文学的关系,以及复社的综合研究。以复社为研究对象的著述有丁国祥的《复社研究》,讨论了复社的历次大会与社集,复社的学术与性质,明亡前后的演化与灾难,以及重要人物的文学成就。涉及复社与文学的论著,有廖可斌的《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在明代复古运动的历程中分析复社、几社的复古主张,指出复社、几社是明代第三次复古高潮,有其思想史上的意义。[10]孙立的《明末清初诗论研究》从文学批评的角度考察了明末清初文社的社集与选文活动,涉及有关制义的选本,并对陈子龙、艾南英、钱谦益等人的诗论做了个案研究。[11]李圣华的《晚明诗歌研究》以一章的篇幅探讨东林、复社、几社的诗歌,指明复社与几社“复兴绝学”的结社活动及诗歌理论,简明分析了几个主要诗人的诗歌特色。[12]下力较深的是何宗美,他以明代文人结社为专题的系列著作在国内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对复社的文学活动与文学地位,[13]及其《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续编》对复社与竟陵派关系的梳理,颇多精辟之见。[14]《文人结社与明代文学的演进》一书纵观整个明代文人的现象,考证出大量文社,并结合明代文学思潮的演进来讨论。[15]以上论著对于明代文人结社的情况有较为全面的考察,但在单个具体的文学社团的纵深研究尚有开拓空间,对于复社的文学批评、文学创作皆有未及之处。
复社成员众多,有相当一部分人物在政治、学术、文化与文学上具有重要的历史位置。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入清以后的复社成员,如吴伟业、侯方域、归庄等人的文学作品,顾炎武、黄宗羲等人的学术成就。对于复社前期主要人物的研究,除了陈子龙、张溥得到较多的关注,其他如张采、吴应箕、刘城、周钟、杨廷枢、章世纯、陈际泰、罗万藻、黄淳耀等人,学界则有所忽略。关于复社领袖张溥的生平、思想、创作、批评等方面的论著,蒋逸雪的《张溥年谱》,基本理清了张溥的生平、交游及重要活动。文学思想方面,钟涛、李江峰的论文都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为例,分析张溥的文学思想、批评方法。[16]文学创作方面,除郭预衡的《中国散文史》,其他文学史较少提及;现有论文集中在《五人墓碑记》的价值与特色。
21世纪以来,出现了多篇较有创新性的学位论文。有的从整体把握,对复社进行全方位的考察,2005年南京大学曾肖的博士论文《复社与文学新探》,探讨了复社的兴起原因、演变历程、批评理念、文学创作、复社与竟陵派的关系等五个方面,深入挖掘了复社的文学活动及对明末文坛的影响。有的从历史学的角度来讨论复社的形成、成员、活动,如2007年东北师范大学王恩俊的博士论文《复社研究》(修改后出版为专著《复社与明末清初政治学术流变》,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台湾研究生论文刘莞莞的《复社与晚明学风》,主要讨论复社的成立及与晚明学风的关系,较少提及文学批评与创作。
有的以复社领袖及重要人物、重要作品为专题研究,2006年上海师范大学柯昌礼的硕士论文《〈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中的人物批评》,探讨了张溥的批评倾向、方法和美学意义;2008年复旦大学陆岩军的博士论文《张溥研究》,从张溥的生平、思想、散文、诗歌、影响等几方面来进行详细的论述(修改后出版为同名专著,上海三联书店2016年版);2008年首都师范大学莫真宝的博士论文《张溥文学思想研究》,从其结社活动、参政活动与人格心态、著述活动与学术思想、文学批评与创作实践、历史地位等多方面来讨论张溥的文学思想。
综合来看,现有研究成果偏重于历史的分析,重心放在社会关系的梳理与外部因素的变化,忽略了文学视角。复社的成员以生员为主,以读书为治生之道,从学术、文学的角度来考察复社,更能准确把握其组织性质、特点与变化,及其主要的活动形式与各方面的表现、成就与历史贡献。
三、研究目的
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笔者从原始材料的辨析入手,选择从历史、政治、文化、文学等多种视角来阐述复社的兴衰演变,探究复社的社团理念、学术旨趣及其与文学批评、创作实践的扭结。在论证过程中,更多地引述复社成员的文集材料,注重复社的文学特征以及人物的内心世界。
联系晚明特有的时代背景,将复社的形成因素、发展过程进一步深化、细化。紧扣时代的变动,从纵的方面分析复社内部自身的演变,描述成员的心态变化;从横的方面挖掘复社与外部的联系,包括复社与政治、复社与其他文学流派的关系。笔者主要梳理了复社与艾南英的论争,与阮大铖的争斗,与以谭元春为首的竟陵派之间的关系。
全面考察复社的学术思想、文学批评与创作,重点放在前期人物的思想主张。关于张溥、张采、吴应箕等人的经学、史学、文学方面的研究,以及复社的制义创作、选文定评上的研究。复社诸子的作品中有数量众多的应酬唱和诗文,以往的研究对于这类作品有所忽略,评价偏低。笔者注意挖掘其中关于当时社会、风俗、交游及思想方面的宝贵资料。
研究复社具有独特的思想、文化史意义。复社成员在政治、学术、文化、文学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以复社为个案,既是文学流派研究,也是思想史、学术史的研究。厘清复社的学术、文化与文学,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明末及清前期的士人心态,对于这一段历史有更清晰全面的了解。